第三百零八章 出秦人选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东风拂面,奔腾而下的河水肆意的咆哮着,似乎是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事。
自去岁覆灭赵国之后,王翦统帅二十万秦军就一直驻扎在易水河畔,不出意外,秦国下一个要攻伐的不是魏国就是燕国,早先在攻赵之前,秦国上下,曾因攻魏还是攻赵展开了一番争论,魏国这处险要之地,秦国自然不可能放过,同样的,燕国也是如此,随着赵国被灭,攻燕的门户大开,燕国又是一个和当初韩国差不多的软柿子,秦国当然想要捏上一下。
只是不待秦国决定是攻伐燕国还是魏国,燕国这边,就先行一步怂了。
燕王燕丹遣人将国书递与秦王嬴政,其欲主动献上燕南之地,以求订立罢兵盟约。
燕国欲效仿当初韩国割地求和一事!
当初韩国遣韩非入秦,献玺纳地,虽然最终依旧没有摆脱被秦国覆灭的命运,但当时的举动,确实是为已经达到强弩之末的韩国又争取了一段时间,当然,当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秦国需要休养生息,还没有做好灭国之战的准备,所以接受了韩国的投纳,让其苟存了一阵子。
那么,此时要不要接受燕国的割地求和呢?
王翦大军陈于易水之畔,燕国疲弱,若想灭燕,轻而易举。但反之,覆灭燕国看似轻松,可实际上对方再弱也是一个万乘大国,且代郡之地,又有残赵余孽苟存,若残赵余孽同燕国联手,仍旧可能会给秦国造成一些小麻烦。
更重要的一点还是燕国地处偏安,覆灭了燕国,从战略位置上来看,对秦国并没有任何的益处。
而魏国,从战略位置来看,则是截然不同。
这也是如今庙堂之上,关于下一个灭燕还是灭魏亦或者攻楚的争端缘由。
最好的方式,当然是两国同时攻伐,两面作战,让陈兵易水的王翦攻燕,让驻扎在韩国的王贲攻魏。
以秦国的国力,只要不是去攻伐楚国这等大国,同时应付燕国和魏国,还是勉强能够做到的。
这样的举措,好处则是不用去争论先灭哪国,且节省时间,坏处则是两面作战,对于粮草和后勤保障,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且开战期间,若是不小心出了意外,也会带来一连串不好的后果。
秦国虽然气势汹汹,先后覆灭了韩赵两国,一时间,举国士气正盛,但在灭国之战这等大事上,还是需要谨慎一些比较好。
最后,在嬴政召集群臣,进行了一次久违的大朝会后,对于是否接受燕国求和一事,庙堂上下,也算是有了决定。
那就是,可以考虑接受燕国割地求和一事。
纵然早先还是燕国太子的燕丹从秦国逃离一事深深的恶了嬴政,但公是公,私是私,嬴政还是分得清的,与其覆灭燕国,倒不如集中更多的力量去攻伐魏国,亦或者……楚国。
燕国本就疲弱不堪,就算因为它割地求和一事,让其又苟存了几年又如何?它依旧是一只待宰的羔羊,只要等秦国抽出时间来,举大军从易水进军,覆灭燕国,攻破蓟城,不过旦夕之间。
……
燕国,燕王燕丹很快也收到了来自于秦国的消息,秦王同意了燕国割地求和的请求。
得知此事,他却并没有丝毫为燕国争取到喘息之机的庆幸感。
没有谁比他更清楚嬴政的野心,就算此番嬴政同意了燕国的求和又如何?无非是让燕国多苟存几年罢了。
所以从一开始,燕丹的目的,就不单单是为了割地求和,缔结盟约,求和是假,屠龙……才是真!
此事若成,则秦国如遭重亟,纵然秦国依旧为天下最强,然失去了嬴政的压制,潜伏在秦国之内的昌平君之流便会顺势而起,到时候,一场轰轰烈烈的内乱将会在秦国内部掀起,那时秦国将无暇顾及他国,更没有心思掀起灭国之战,又有残赵、故韩遗民纷纷纷起事,整个战国的格局,也会因此大变,而燕国,也能够得到机会休养生息,以期变法图强。
燕丹想得很好,至于此事失败会有怎样的后果,他则是从来没有去想。
因为失败,无非就是激怒秦国,燕国覆灭罢了。
什么都不做也是死亡,拼死博一把,屠龙失败也是死亡,两种结果看似一样,实则大不相同。
毕竟拼死一搏,行屠龙一事,还有成功这个可能性。
不,在燕丹看来,应该是一定可以成功,毕竟嬴政可不知道,秦国内部,还隐藏着昌平君这等想他去死的重臣。
在剑铸造完毕,秦国答应燕国求和一事后。
摆在眼前面前的还有一件事。
那就是该以何人为使臣,让其出使秦国,行刺杀之事!
墨家统领秦舞阳在知道巨子燕丹的谋划之后,倒是第一时间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然而并不是燕丹看不起秦舞阳,而是平心而论,他认为以秦舞阳的实力,难成此事,所以他顶多只能做一个副使。
在墨家诸多统领之中,他最心仪的正使人选无疑是玄翦,首先,玄翦实力强横至极,其次,他曾为罗网天字一等杀手,杀人无算,深谙刺杀之术。
若是他肯出手,此事成功的概率极高。
燕丹第一时间就尝试去游说玄翦,可惜,玄翦拒绝了,他直言不讳,言称自己有妻儿在旁,并不愿意去冒此风险。
对于玄翦的拒绝,燕丹当然很是失落。
不得已,他只能退而求其次,转而向着另一个人选而去。
不同于玄翦的无欲无求。
另一人这些年来的执念,他很是清楚。
“荆卿!”
机关城一处静室之中,燕丹看着荆轲,轻声开口。
“巨子是想来说服我出使秦国?”对于燕丹的目的,荆轲很是清楚,如果是以往,他为了报濮阳之仇,或许会主动请缨,出使秦国刺杀嬴政。
但在经历了诸多事情,尤其是亲眼见证过那些在战争之中流离失所的百姓。
他深深的明白了墨家为何要提倡非攻了。
他不认为刺杀嬴政是一个好的办法,这样的手段,无疑是会让天下陷入更大的混乱,更多的百姓因此遭受苦难。
“不错!”燕丹也不隐瞒自己的动机,他开口道:“我知道,出使秦国一事危险重重,荆卿可能不愿意答应。然秦国暴虐,数年以来,已经连续覆灭两国,无数黎民百姓因此饱受战争苦难,因此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屠龙一事,并非是为了一家一国,实乃是为了整个天下众生!”
燕丹语气激昂,显得大义凛然。
然而荆轲始终不为所动。
他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莽撞的少年了,对于天下苍生,也渐渐有了些自己的理解,越是理解,就越能够体会到墨子祖师是何等的伟大。
燕丹也知道,单靠这些话语是无法说动荆轲的。
自他当初入秦为质归来之后,原本和他关系亲密的荆轲,就不知何故,和他渐渐生疏了起来。
所以,在意识到天下苍生之言无法说服荆轲后,他转而拿出了另一套说辞。
“这些年以来,荆卿还在寻找丽姬姑娘的下落吧?”
荆轲闻言,面色不由微变。
东风拂面,奔腾而下的河水肆意的咆哮着,似乎是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事。
自去岁覆灭赵国之后,王翦统帅二十万秦军就一直驻扎在易水河畔,不出意外,秦国下一个要攻伐的不是魏国就是燕国,早先在攻赵之前,秦国上下,曾因攻魏还是攻赵展开了一番争论,魏国这处险要之地,秦国自然不可能放过,同样的,燕国也是如此,随着赵国被灭,攻燕的门户大开,燕国又是一个和当初韩国差不多的软柿子,秦国当然想要捏上一下。
只是不待秦国决定是攻伐燕国还是魏国,燕国这边,就先行一步怂了。
燕王燕丹遣人将国书递与秦王嬴政,其欲主动献上燕南之地,以求订立罢兵盟约。
燕国欲效仿当初韩国割地求和一事!
当初韩国遣韩非入秦,献玺纳地,虽然最终依旧没有摆脱被秦国覆灭的命运,但当时的举动,确实是为已经达到强弩之末的韩国又争取了一段时间,当然,当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秦国需要休养生息,还没有做好灭国之战的准备,所以接受了韩国的投纳,让其苟存了一阵子。
那么,此时要不要接受燕国的割地求和呢?
王翦大军陈于易水之畔,燕国疲弱,若想灭燕,轻而易举。但反之,覆灭燕国看似轻松,可实际上对方再弱也是一个万乘大国,且代郡之地,又有残赵余孽苟存,若残赵余孽同燕国联手,仍旧可能会给秦国造成一些小麻烦。
更重要的一点还是燕国地处偏安,覆灭了燕国,从战略位置上来看,对秦国并没有任何的益处。
而魏国,从战略位置来看,则是截然不同。
这也是如今庙堂之上,关于下一个灭燕还是灭魏亦或者攻楚的争端缘由。
最好的方式,当然是两国同时攻伐,两面作战,让陈兵易水的王翦攻燕,让驻扎在韩国的王贲攻魏。
以秦国的国力,只要不是去攻伐楚国这等大国,同时应付燕国和魏国,还是勉强能够做到的。
这样的举措,好处则是不用去争论先灭哪国,且节省时间,坏处则是两面作战,对于粮草和后勤保障,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且开战期间,若是不小心出了意外,也会带来一连串不好的后果。
秦国虽然气势汹汹,先后覆灭了韩赵两国,一时间,举国士气正盛,但在灭国之战这等大事上,还是需要谨慎一些比较好。
最后,在嬴政召集群臣,进行了一次久违的大朝会后,对于是否接受燕国求和一事,庙堂上下,也算是有了决定。
那就是,可以考虑接受燕国割地求和一事。
纵然早先还是燕国太子的燕丹从秦国逃离一事深深的恶了嬴政,但公是公,私是私,嬴政还是分得清的,与其覆灭燕国,倒不如集中更多的力量去攻伐魏国,亦或者……楚国。
燕国本就疲弱不堪,就算因为它割地求和一事,让其又苟存了几年又如何?它依旧是一只待宰的羔羊,只要等秦国抽出时间来,举大军从易水进军,覆灭燕国,攻破蓟城,不过旦夕之间。
……
燕国,燕王燕丹很快也收到了来自于秦国的消息,秦王同意了燕国割地求和的请求。
得知此事,他却并没有丝毫为燕国争取到喘息之机的庆幸感。
没有谁比他更清楚嬴政的野心,就算此番嬴政同意了燕国的求和又如何?无非是让燕国多苟存几年罢了。
所以从一开始,燕丹的目的,就不单单是为了割地求和,缔结盟约,求和是假,屠龙……才是真!
此事若成,则秦国如遭重亟,纵然秦国依旧为天下最强,然失去了嬴政的压制,潜伏在秦国之内的昌平君之流便会顺势而起,到时候,一场轰轰烈烈的内乱将会在秦国内部掀起,那时秦国将无暇顾及他国,更没有心思掀起灭国之战,又有残赵、故韩遗民纷纷纷起事,整个战国的格局,也会因此大变,而燕国,也能够得到机会休养生息,以期变法图强。
燕丹想得很好,至于此事失败会有怎样的后果,他则是从来没有去想。
因为失败,无非就是激怒秦国,燕国覆灭罢了。
什么都不做也是死亡,拼死博一把,屠龙失败也是死亡,两种结果看似一样,实则大不相同。
毕竟拼死一搏,行屠龙一事,还有成功这个可能性。
不,在燕丹看来,应该是一定可以成功,毕竟嬴政可不知道,秦国内部,还隐藏着昌平君这等想他去死的重臣。
在剑铸造完毕,秦国答应燕国求和一事后。
摆在眼前面前的还有一件事。
那就是该以何人为使臣,让其出使秦国,行刺杀之事!
墨家统领秦舞阳在知道巨子燕丹的谋划之后,倒是第一时间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然而并不是燕丹看不起秦舞阳,而是平心而论,他认为以秦舞阳的实力,难成此事,所以他顶多只能做一个副使。
在墨家诸多统领之中,他最心仪的正使人选无疑是玄翦,首先,玄翦实力强横至极,其次,他曾为罗网天字一等杀手,杀人无算,深谙刺杀之术。
若是他肯出手,此事成功的概率极高。
燕丹第一时间就尝试去游说玄翦,可惜,玄翦拒绝了,他直言不讳,言称自己有妻儿在旁,并不愿意去冒此风险。
对于玄翦的拒绝,燕丹当然很是失落。
不得已,他只能退而求其次,转而向着另一个人选而去。
不同于玄翦的无欲无求。
另一人这些年来的执念,他很是清楚。
“荆卿!”
机关城一处静室之中,燕丹看着荆轲,轻声开口。
“巨子是想来说服我出使秦国?”对于燕丹的目的,荆轲很是清楚,如果是以往,他为了报濮阳之仇,或许会主动请缨,出使秦国刺杀嬴政。
但在经历了诸多事情,尤其是亲眼见证过那些在战争之中流离失所的百姓。
他深深的明白了墨家为何要提倡非攻了。
他不认为刺杀嬴政是一个好的办法,这样的手段,无疑是会让天下陷入更大的混乱,更多的百姓因此遭受苦难。
“不错!”燕丹也不隐瞒自己的动机,他开口道:“我知道,出使秦国一事危险重重,荆卿可能不愿意答应。然秦国暴虐,数年以来,已经连续覆灭两国,无数黎民百姓因此饱受战争苦难,因此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屠龙一事,并非是为了一家一国,实乃是为了整个天下众生!”
燕丹语气激昂,显得大义凛然。
然而荆轲始终不为所动。
他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莽撞的少年了,对于天下苍生,也渐渐有了些自己的理解,越是理解,就越能够体会到墨子祖师是何等的伟大。
燕丹也知道,单靠这些话语是无法说动荆轲的。
自他当初入秦为质归来之后,原本和他关系亲密的荆轲,就不知何故,和他渐渐生疏了起来。
所以,在意识到天下苍生之言无法说服荆轲后,他转而拿出了另一套说辞。
“这些年以来,荆卿还在寻找丽姬姑娘的下落吧?”
荆轲闻言,面色不由微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