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真相如何?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夜激战,叛军并未能取得太多的战果,承天门一线依旧在东宫六率防御之中,叛军未得寸进。但战况极其激烈,双方死伤惨重,天明之后大雨倾盆,叛军终于鸣金收兵,双方冒着大雨救治伤员、收殓尸体。
雨水冲散遍地血泊,却洗不净残肢断臂、尸横枕籍……
长孙无忌回到延寿坊,脱下沉重的甲胄简单洗漱一下,与宇文士及、独孤览、令狐德棻等人一起用了早膳,顺便听取各方面的汇报。
等听闻右屯卫兵分数路,直扑屯驻各地的门阀私军,诸人尽皆面色凝重。
独孤览忧心忡忡道:“这些门阀私军皆是入关襄助我关陇成就大业,如今粮秣短缺已经使得他们怨声载道,若是再被右屯卫一一剿灭,恐怕自今而后,吾关陇门阀将自绝于关外门阀面前。”
人家被你威逼利诱着弄到关中来,结果粮秣被一把火烧了,你们迟迟不能补充,如今更是坐视各家私军被右屯卫一一蚕食鲸吞、剿灭殆尽,这可就结下了死仇。
这种“背刺”所带来的伤害往往更甚,毕竟大家与东宫打生打死乃是各为其主,谁胜谁负意料中事,打完了分配利益重整朝局,坐下来依旧可以团结携手,共谱篇章。但如今关外门阀私军几乎等同于被关陇门阀彻底出卖,性质与两军交战截然不同。
或许一时片刻那么关外门阀奈何不得关陇,可这根刺扎在心里,碰一下就痛,等到对景的时候爆发得愈发猛烈……
长孙无忌看了独孤览一眼,沉声道:“眼下最紧要的非是如何袒护那些门阀私军,而是我们自己先活下来!如今的形势你们也都看到了,咱们与东宫想方设法促成和谈,为此一再退让,结果那些屯驻各地的门阀私军一个接一个的被剿灭。是房二干的?还是太子干的?亦或是李勣干的?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是有人不愿见到咱们与东宫达成和谈。”
令狐德棻不解:“咱们自与东宫和谈便是,旁人谁能影响这件事?只要咱们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即便是李勣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否则他敢纵兵前来,便是图谋造反、悖逆之举,以李勣爱惜名声、城府深沉的性子,绝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
只要和谈就能消弭这场兵变,使得朝堂重回正轨,为此关陇门阀就算再是退让、再是付出更多的利益,这笔账也是赚的。
似眼下这般集结所有力量猛攻太极宫,损失太大,就算击溃了东宫六率又能如何?
玄武门外的右屯卫怎么办?
潼关的李勣怎么办?
他觉得长孙无忌根本就是昏了头,所以令狐家的私兵此刻都在城外待命,尚未入城参预猛攻太极宫……
长孙无忌知道今日若不能说服这几位关陇中坚,很容易使得关陇内部闹出分裂,功亏一篑。
他喝了口茶水,缓缓说道:“陛下或许留有遗诏。”
此言若是放在别处,简直有若石破天惊,但是在此地说出,面前几人也仅只是露出惊异之色……
李二陛下雄才大略,即便身陨军中,也必然留有遗诏交代后事,这是题中应有之意,否则才是不正常。诸人之惊异,是因为既然长孙无忌特意提起此事,必然是他知晓了遗诏的内容,甚至极有可能遗诏之中交待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见到诸人向他看来,长孙无忌这才放下茶杯,目光炯炯:“极有可能,遗诏之中交待了另立储君之事。”
此言一出,诸人这才大惊失色。
独孤览忙问道:“何以见得?莫非辅机已经知晓遗诏之内容?”
长孙无忌摇摇头,道:“并不知晓具体内容,但这份遗诏一定是在李勣手中,而对于李勣种种不合常理之行为,诸位有什么揣测?”
诸人齐齐动容。
事实上李二陛下是否留下遗诏,大家也仅只是猜测,毕竟既未见到实物,亦未有什么风声传出。但是现在经由长孙无忌提醒,联想到李勣自辽东撤军以后种种怪异不合常理之行为,一瞬间便有所领悟。
窗外风雨交加。
宇文士及紧紧蹙着眉头:“辅机的意思是,李勣之所以自辽东撤军以后拖延时日、放缓行军,迟迟不肯回归长安,乃是尊奉陛下遗诏?”
独孤览奇道:“即便陛下当真留有遗诏,却又怎可能不准李勣快速返回关中呢?”
长安乃天下之中、帝国之都,更是李唐皇朝的根基所在,一旦长安长久陷入动乱,轻则动摇皇朝根本,重则政权倾颓、帝国瓦解,重现隋末群雄逐鹿之乱世……
所以若李二陛下留有遗诏,更应当是勒令李勣快马加鞭返回长安抵定乱局,又岂能反其道而行之?
没道理啊。
长孙无忌喝茶不语,有些人对于这种更深层次的斗争总是缺乏敏锐的触觉与感知,他不愿像个老师教导学生一般详细剖析、循循善诱。
跟不上脚步的,终究要被淘汰。
当然,走得太快的脱离了大部队,也会自取灭亡……
宇文士及解释道:“然而事实上李勣的确是百般拖延,三个月的路程,他足足走了半年……即便陛下没有留下遗诏,以李勣受命统御大军、百官之首的身份、职责,也应当尽快返回关中,平灭乱局。但李勣却并未如此,如此便只有一个解释,一定是他受命于陛下遗诏,故而才这么做。”
独孤览不是个笨蛋,只不过对于政治斗争这些个阴谋诡计不大擅长,此刻明白过来,却愈发疑惑:“可李勣如此做法又是图谋什么?难不成真如同咱们之前猜测那般,这厮想要借咱们的手覆亡东宫,而后他挟数十万大军归来,以雷霆万钧之势‘铲除奸佞’、‘恢复朝纲’,另立储君以达到大权独揽之目的?”
不仅仅是关陇门阀,事实上各方势力对于李勣种种诡异举措背后动机之猜测,大抵皆是如此。
否则实在是想不出合理的解释。
长孙无忌将茶杯捧在手心,阴沉着脸,扭头望着窗外风雨如晦,淡然道:“李勣的目的大抵如此,但这些未必是他自己的想法。”
独孤览瞪大眼睛,连胡子都翘起来,震惊道:“你是说,此乃陛下遗诏之中所交待之事?”
他总算听明白了,却陷入更深的不解当中。
因为若李勣之种种行为当真遵照陛下遗诏行事,那么陛下这份遗诏的真实用意,便是借由关陇这把刀废黜太子,而后再由李勣拨乱反正,另立储君继承皇位……
这也太狠了吧?!
即便李二陛下对太子屡有不满之事天下皆知,但这几年来随着太子表现越来越好,易储之事已经许久不曾在朝堂、宫廷之间提起,谁都认为李二陛下已经默许了太子的位置,再不会发生变故。
可谁能想到李二陛下临终之际留下遗诏,依旧执着于废黜太子?
令狐德棻叹息道:“虎毒不食子……若陛下尚在,纵然废黜太子,亦可保其荣华一生。可陛下已经不在,若太子储位不保,任何一个新君继位都不会允许他活下去。”
关陇举兵起事,为的是门阀的利益,太子因此而死谁也说不出什么,成王败寇而已。可李二陛下临终之际依旧念念不忘易储之事,甚至亲手制定计划将太子逼上绝路,此等手段未免归于歹毒,即便此刻与太子敌对,亦忍不住心生嗟叹。
其中感触最甚的,自然是长孙无忌。
太子、魏王、晋王皆乃陛下嫡子,亦既是文德皇后所出,都是长孙无忌骨血至亲,他的亲外甥。以往虽与太子不合,意欲废黜改立太子,太子之下场也几乎频临绝境,但长孙无忌从未真正起杀心要诛除某一个外甥。
若是文德皇后在天有灵,得知陛下这般对待嫡长子,又会是何等伤心绝望、肝肠寸断?
陛下,真正心若铁石,六亲不认……
一夜激战,叛军并未能取得太多的战果,承天门一线依旧在东宫六率防御之中,叛军未得寸进。但战况极其激烈,双方死伤惨重,天明之后大雨倾盆,叛军终于鸣金收兵,双方冒着大雨救治伤员、收殓尸体。
雨水冲散遍地血泊,却洗不净残肢断臂、尸横枕籍……
长孙无忌回到延寿坊,脱下沉重的甲胄简单洗漱一下,与宇文士及、独孤览、令狐德棻等人一起用了早膳,顺便听取各方面的汇报。
等听闻右屯卫兵分数路,直扑屯驻各地的门阀私军,诸人尽皆面色凝重。
独孤览忧心忡忡道:“这些门阀私军皆是入关襄助我关陇成就大业,如今粮秣短缺已经使得他们怨声载道,若是再被右屯卫一一剿灭,恐怕自今而后,吾关陇门阀将自绝于关外门阀面前。”
人家被你威逼利诱着弄到关中来,结果粮秣被一把火烧了,你们迟迟不能补充,如今更是坐视各家私军被右屯卫一一蚕食鲸吞、剿灭殆尽,这可就结下了死仇。
这种“背刺”所带来的伤害往往更甚,毕竟大家与东宫打生打死乃是各为其主,谁胜谁负意料中事,打完了分配利益重整朝局,坐下来依旧可以团结携手,共谱篇章。但如今关外门阀私军几乎等同于被关陇门阀彻底出卖,性质与两军交战截然不同。
或许一时片刻那么关外门阀奈何不得关陇,可这根刺扎在心里,碰一下就痛,等到对景的时候爆发得愈发猛烈……
长孙无忌看了独孤览一眼,沉声道:“眼下最紧要的非是如何袒护那些门阀私军,而是我们自己先活下来!如今的形势你们也都看到了,咱们与东宫想方设法促成和谈,为此一再退让,结果那些屯驻各地的门阀私军一个接一个的被剿灭。是房二干的?还是太子干的?亦或是李勣干的?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是有人不愿见到咱们与东宫达成和谈。”
令狐德棻不解:“咱们自与东宫和谈便是,旁人谁能影响这件事?只要咱们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即便是李勣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否则他敢纵兵前来,便是图谋造反、悖逆之举,以李勣爱惜名声、城府深沉的性子,绝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
只要和谈就能消弭这场兵变,使得朝堂重回正轨,为此关陇门阀就算再是退让、再是付出更多的利益,这笔账也是赚的。
似眼下这般集结所有力量猛攻太极宫,损失太大,就算击溃了东宫六率又能如何?
玄武门外的右屯卫怎么办?
潼关的李勣怎么办?
他觉得长孙无忌根本就是昏了头,所以令狐家的私兵此刻都在城外待命,尚未入城参预猛攻太极宫……
长孙无忌知道今日若不能说服这几位关陇中坚,很容易使得关陇内部闹出分裂,功亏一篑。
他喝了口茶水,缓缓说道:“陛下或许留有遗诏。”
此言若是放在别处,简直有若石破天惊,但是在此地说出,面前几人也仅只是露出惊异之色……
李二陛下雄才大略,即便身陨军中,也必然留有遗诏交代后事,这是题中应有之意,否则才是不正常。诸人之惊异,是因为既然长孙无忌特意提起此事,必然是他知晓了遗诏的内容,甚至极有可能遗诏之中交待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见到诸人向他看来,长孙无忌这才放下茶杯,目光炯炯:“极有可能,遗诏之中交待了另立储君之事。”
此言一出,诸人这才大惊失色。
独孤览忙问道:“何以见得?莫非辅机已经知晓遗诏之内容?”
长孙无忌摇摇头,道:“并不知晓具体内容,但这份遗诏一定是在李勣手中,而对于李勣种种不合常理之行为,诸位有什么揣测?”
诸人齐齐动容。
事实上李二陛下是否留下遗诏,大家也仅只是猜测,毕竟既未见到实物,亦未有什么风声传出。但是现在经由长孙无忌提醒,联想到李勣自辽东撤军以后种种怪异不合常理之行为,一瞬间便有所领悟。
窗外风雨交加。
宇文士及紧紧蹙着眉头:“辅机的意思是,李勣之所以自辽东撤军以后拖延时日、放缓行军,迟迟不肯回归长安,乃是尊奉陛下遗诏?”
独孤览奇道:“即便陛下当真留有遗诏,却又怎可能不准李勣快速返回关中呢?”
长安乃天下之中、帝国之都,更是李唐皇朝的根基所在,一旦长安长久陷入动乱,轻则动摇皇朝根本,重则政权倾颓、帝国瓦解,重现隋末群雄逐鹿之乱世……
所以若李二陛下留有遗诏,更应当是勒令李勣快马加鞭返回长安抵定乱局,又岂能反其道而行之?
没道理啊。
长孙无忌喝茶不语,有些人对于这种更深层次的斗争总是缺乏敏锐的触觉与感知,他不愿像个老师教导学生一般详细剖析、循循善诱。
跟不上脚步的,终究要被淘汰。
当然,走得太快的脱离了大部队,也会自取灭亡……
宇文士及解释道:“然而事实上李勣的确是百般拖延,三个月的路程,他足足走了半年……即便陛下没有留下遗诏,以李勣受命统御大军、百官之首的身份、职责,也应当尽快返回关中,平灭乱局。但李勣却并未如此,如此便只有一个解释,一定是他受命于陛下遗诏,故而才这么做。”
独孤览不是个笨蛋,只不过对于政治斗争这些个阴谋诡计不大擅长,此刻明白过来,却愈发疑惑:“可李勣如此做法又是图谋什么?难不成真如同咱们之前猜测那般,这厮想要借咱们的手覆亡东宫,而后他挟数十万大军归来,以雷霆万钧之势‘铲除奸佞’、‘恢复朝纲’,另立储君以达到大权独揽之目的?”
不仅仅是关陇门阀,事实上各方势力对于李勣种种诡异举措背后动机之猜测,大抵皆是如此。
否则实在是想不出合理的解释。
长孙无忌将茶杯捧在手心,阴沉着脸,扭头望着窗外风雨如晦,淡然道:“李勣的目的大抵如此,但这些未必是他自己的想法。”
独孤览瞪大眼睛,连胡子都翘起来,震惊道:“你是说,此乃陛下遗诏之中所交待之事?”
他总算听明白了,却陷入更深的不解当中。
因为若李勣之种种行为当真遵照陛下遗诏行事,那么陛下这份遗诏的真实用意,便是借由关陇这把刀废黜太子,而后再由李勣拨乱反正,另立储君继承皇位……
这也太狠了吧?!
即便李二陛下对太子屡有不满之事天下皆知,但这几年来随着太子表现越来越好,易储之事已经许久不曾在朝堂、宫廷之间提起,谁都认为李二陛下已经默许了太子的位置,再不会发生变故。
可谁能想到李二陛下临终之际留下遗诏,依旧执着于废黜太子?
令狐德棻叹息道:“虎毒不食子……若陛下尚在,纵然废黜太子,亦可保其荣华一生。可陛下已经不在,若太子储位不保,任何一个新君继位都不会允许他活下去。”
关陇举兵起事,为的是门阀的利益,太子因此而死谁也说不出什么,成王败寇而已。可李二陛下临终之际依旧念念不忘易储之事,甚至亲手制定计划将太子逼上绝路,此等手段未免归于歹毒,即便此刻与太子敌对,亦忍不住心生嗟叹。
其中感触最甚的,自然是长孙无忌。
太子、魏王、晋王皆乃陛下嫡子,亦既是文德皇后所出,都是长孙无忌骨血至亲,他的亲外甥。以往虽与太子不合,意欲废黜改立太子,太子之下场也几乎频临绝境,但长孙无忌从未真正起杀心要诛除某一个外甥。
若是文德皇后在天有灵,得知陛下这般对待嫡长子,又会是何等伤心绝望、肝肠寸断?
陛下,真正心若铁石,六亲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