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善后之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黄罗伞盖在大雨之下缓缓移动,下了武德殿前的汉白玉石阶,数十位大臣、无数禁卫前呼后拥,殿前广场上右屯卫、太子左卫率的部队向两侧分开,任由李承乾一步步从他们中间走过,而后无数兵卒单膝跪地,齐声大吼:“陛下!万岁!”
“万岁!万岁!万岁!”
巨大的吼声在太极宫内骤然响起,撕破漫天风雨,向着四面八方震荡而去,乌云卷积,风雨如晦,声动帝阙!
就连被围在当中的叛军也陆陆续续停止哭泣,跪伏于地,俯首认降。
李承乾行走至距离叛军数十丈的距离,李君羡躬身小跑来到他跟前,低声劝谏:“陛下,不能再向前了,万一有叛军贼心不死,恐惊扰陛下。”
“嗯。”
李承乾从谏如流,止住脚步,周围禁卫严阵以待,对面前跪伏于地的叛军虎视眈眈,只要有一丝半分的异动便立即护驾。
李承乾负手而立,目光穿透风雨自黑压压跪伏于地的叛军上头掠过,见到对面影影绰绰策马而立的房俊,心中又是欣慰、又是温暖、又是稳妥。
顿了一顿,他才朗声道:“鄂国公乃国之勋臣、先帝肱骨,本应精忠报国、与国同休,孰料走入歧途,行差踏错,致使一生功勋付诸流水,且为祸黎庶、搅乱朝纲,罪在不赦!既然已经自刎谢罪,念在其过往之功勋,罪减一等,准其家卷收殓其尸、妥善安葬,褫夺其爵位、官职、及过往一切功勋,贬为庶民。其子孙永不叙用,阖家发配西疆、不得还京!汝等虽然附逆为祸,但毕竟军令所至、不容反对,军官降职三级,与士卒一起发配西疆、卫国戍边!”
此言一出,所有叛军大喜过望。
以苏加为首,马上跪在地上连连叩首,感激涕零,高呼:“陛下仁厚,千秋万载,光耀天下!”
都是多年尸山血海刀头舔血爬过来的悍卒,不怎么怕死,否则刚才也不会在尉迟恭自刎之后欲随同苏加一道勐攻武德殿、以死明志。但自己不怕死,谁又能忍心让妻儿家卷受自己连累一起去死?
而李承乾当场决定对尉迟恭的惩罚,表态并不会将其满门抄斩,更是让叛军放下心中最大的担忧。
他们跟随尉迟恭多年,忠心耿耿、生死无悔,未能保住尉迟恭已经伤心欲绝、后悔不已,若是再眼睁睁看着尉迟恭的子孙亲卷尽皆斩首,如何对得起尉迟恭?
“陛下仁厚!”
数千叛军齐声大喝,眼泪横流。
能够留下性命更不会牵累家族,这已经是千古未有之宽恕,区区戍边又有什么不满足?
李勣第一个表态:“陛下之宽恕,实乃千古未有之仁德,这些叛军沐浴圣恩,必然感激涕零,此后余生定会卫国戍边、奋不顾身,陛下圣明!”
这话可不是吹捧阿谀,尉迟恭做下的乃是谋逆之事,换了任何一个皇帝都必定抄家灭门、斩尽杀绝。前有太宗皇帝对侯君集之谋反网开一面,现有李承乾对尉迟恭予以宽恕,两代帝王皆是这般胸襟宽广、情深义重,身为臣子、身为子民,何其幸运?
如此仁政,定能将盛世延续下去,帝国昌盛、国祚绵长……
文官们亦是对此予以肯定,齐声称颂:“陛下宽宏大量,定能感召日月、威服四海,大唐亿万黎庶拜伏于陛下圣恩之下,万众一心、开创盛世!”
对于“仁君”,没人会拒绝。
君主集权的统治之下,人治大过法治,君王“口含天宪,令出法随”,操生死之大权。身为人臣,岂能永不犯错?碰上一个桀纣一般暴戾的君王,只要稍有忤逆便予以处决,那种日子岂是人愿意过的?
整日里战战兢兢、唯恐行差踏错朝不保夕,即便登阁拜相、军权在握,又有什么意思?
似李承乾这般心存仁厚,对犯错的臣子小惩大戒,这才是值得大家拥戴的好皇帝……
萧瑀、尉迟恭等人简直就是失心疯,就算扶保晋王登基又如何?封赏功臣之时或许能够遵守诺言准予封建一方,但日后感觉到中枢权力受制于各个封国,未必就不会狠下杀手。
……
李承乾当众表态,瞬间安抚了心情激动极有可能做出极端选择的叛军,右屯卫、太子左卫率派出兵卒开始有条不紊的将叛军分割看管,然后一队一队的押送出武德门,直至城南明德门外右武卫的军营接受监管。
大雨依旧未停,雨水将武德殿前广场上的血迹洗刷干净,污浊的浑水顺着排水渠道流入暗渠、汇入清明渠,最终流淌出宫外。尸体也被迅速收殓、运走,由京兆府官员集中处理。
漫天大雨之中,所有的一切痕迹都被洗刷、冲走,只剩下倾倒的残垣断壁、门阙屋宇在雨水之下哀哀哭泣。
房俊将李治押赴李承乾面前,任由李君羡带着几个禁卫接手押走,而后单膝跪地,恭声道:“启禀陛下,叛军已灭,但危险未除,还请陛下暂时留在武德殿,以防不测。”
他观李承乾的神情明显亢奋、激动,毕竟剿灭叛乱坐稳皇位,如此狂喜倒也是人之常情。只不过此次晋王兵变牵扯太多,朝中各方势力以程咬金为代表,立场不坚、左右摇摆,很难保证此刻就能真正放弃晋王、归心皇帝。
万一有人不甘兵败、铤而走险,猝下杀手,根本防不胜防,务必等到太极宫内的叛军一网打尽,再由李君羡带领“百骑司”精锐仔仔细细的将宫内所有人都过上一遍,确认无人曾与叛军暗中勾结,才能彻底放开禁制。
李承乾并未多言,而是上前两步,俯身双手搭在房俊肩上,笑道:“此番平叛,二郎居功至伟,朕心中感激,快快请起!”
他是忽然上前,两侧负责撑起黄罗伞盖的禁卫并未意识到,导致李承乾走到伞盖覆盖的区域之外,雨水落在头上、身上,瞬间因湿一片,但脸上洋溢着的微笑却好似阳光一般灿烂。
一众大臣目睹此状,心思莫名。
原本因为房俊坚定不移的支持李承乾,甚至不惜与太宗皇帝争执、反对,导致空有官爵却实权被夺,是的李承乾对他极为信任、倚重,视为肱骨、倚为腹心。
关陇、晋王先后两次兵变,房俊可谓力挽狂澜、逆天改命,硬生生将李承乾从濒临绝境之处拽上来,如此功勋,加上信任倚重,可以想见李承乾对房俊是何等宠爱。
此后只要房俊不涉及谋反之事,终李承乾之一朝,都无人可与其比拟圣卷……
如此年青的一位勋贵承受这般恩宠,本人更是文武双全、才华横溢,一代权臣之雏形已经铸成。
自今而后,大唐朝堂之上的权力构架必将以房俊为核心,李承乾的皇权不可撼动。但这到底是好是坏,暂时却是无人能说的清楚明白……
房俊在李承乾搀扶之下顺势起身,抬头看向李承乾,君臣目光交触,相视一笑。
李承乾感慨的拍了拍房俊的肩膀,道:“善后之事,就交给你了!”
一众大臣面色微变,很显然,这是陛下对房俊的奖赏,“全权处置善后”的权力实在太大,这也是房俊应得的。
但此次晋王兵变牵涉深远,几乎所有世家门阀都或明或暗参与其中,朝堂之上这些文武大臣没几个能够置身事外,万一房俊趁机党同伐异、排斥异己,那可如何是好?
刘自更是心中大惊,正欲出言劝谏陛下收回成命,却见到房俊露出白牙微微一笑,婉拒道:“微臣不敢奉命……这些时日以来,微臣可谓殚精竭虑、日夜不眠,现在逆贼平定,微臣也感觉精疲力竭、难以为继,而善后之事宜过于繁杂,恐难以担当……英国公乃宰辅之首,此事责无旁贷。”
这一战,房俊自知表现得太过耀眼,擎天保驾的功勋可谓盖世无双,何须通过善后去攫取更多利益?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好事、坏事都不能做绝,适当让出一些利益避免自己成为所有人嫉妒攻讦的靶子,这才是明智之举。
可以想见,善后各项事宜所涉及的利害必将牵扯众多,这个时候将李勣顶上去替自己分担一下火力,实在再好不过……
李承乾不是蠢人,略作思量便明白了房俊的顾忌,自是从谏如流,对一旁的李勣道:“既然二郎举荐英公,朕也认为由英公负责善后更为合适,英公便挑起这个担子吧。”
可李勣也不傻,焉能不知其中利害?他本就不愿担负“朝中第一人”的重担,连房俊都不愿成为靶子,他自然更不愿意……
但陛下这般说话,身为臣子也不能拒绝。
李勣略作沉吟,躬身道:“陛下有命,臣自然尊奉……不过此事牵涉深远,臣唯恐力有不逮,请陛下派遣礼部尚书许敬宗、京兆尹马周协助微臣。”
一旁的许敬宗顿时喜出望外,而刘自则面色阴沉……
黄罗伞盖在大雨之下缓缓移动,下了武德殿前的汉白玉石阶,数十位大臣、无数禁卫前呼后拥,殿前广场上右屯卫、太子左卫率的部队向两侧分开,任由李承乾一步步从他们中间走过,而后无数兵卒单膝跪地,齐声大吼:“陛下!万岁!”
“万岁!万岁!万岁!”
巨大的吼声在太极宫内骤然响起,撕破漫天风雨,向着四面八方震荡而去,乌云卷积,风雨如晦,声动帝阙!
就连被围在当中的叛军也陆陆续续停止哭泣,跪伏于地,俯首认降。
李承乾行走至距离叛军数十丈的距离,李君羡躬身小跑来到他跟前,低声劝谏:“陛下,不能再向前了,万一有叛军贼心不死,恐惊扰陛下。”
“嗯。”
李承乾从谏如流,止住脚步,周围禁卫严阵以待,对面前跪伏于地的叛军虎视眈眈,只要有一丝半分的异动便立即护驾。
李承乾负手而立,目光穿透风雨自黑压压跪伏于地的叛军上头掠过,见到对面影影绰绰策马而立的房俊,心中又是欣慰、又是温暖、又是稳妥。
顿了一顿,他才朗声道:“鄂国公乃国之勋臣、先帝肱骨,本应精忠报国、与国同休,孰料走入歧途,行差踏错,致使一生功勋付诸流水,且为祸黎庶、搅乱朝纲,罪在不赦!既然已经自刎谢罪,念在其过往之功勋,罪减一等,准其家卷收殓其尸、妥善安葬,褫夺其爵位、官职、及过往一切功勋,贬为庶民。其子孙永不叙用,阖家发配西疆、不得还京!汝等虽然附逆为祸,但毕竟军令所至、不容反对,军官降职三级,与士卒一起发配西疆、卫国戍边!”
此言一出,所有叛军大喜过望。
以苏加为首,马上跪在地上连连叩首,感激涕零,高呼:“陛下仁厚,千秋万载,光耀天下!”
都是多年尸山血海刀头舔血爬过来的悍卒,不怎么怕死,否则刚才也不会在尉迟恭自刎之后欲随同苏加一道勐攻武德殿、以死明志。但自己不怕死,谁又能忍心让妻儿家卷受自己连累一起去死?
而李承乾当场决定对尉迟恭的惩罚,表态并不会将其满门抄斩,更是让叛军放下心中最大的担忧。
他们跟随尉迟恭多年,忠心耿耿、生死无悔,未能保住尉迟恭已经伤心欲绝、后悔不已,若是再眼睁睁看着尉迟恭的子孙亲卷尽皆斩首,如何对得起尉迟恭?
“陛下仁厚!”
数千叛军齐声大喝,眼泪横流。
能够留下性命更不会牵累家族,这已经是千古未有之宽恕,区区戍边又有什么不满足?
李勣第一个表态:“陛下之宽恕,实乃千古未有之仁德,这些叛军沐浴圣恩,必然感激涕零,此后余生定会卫国戍边、奋不顾身,陛下圣明!”
这话可不是吹捧阿谀,尉迟恭做下的乃是谋逆之事,换了任何一个皇帝都必定抄家灭门、斩尽杀绝。前有太宗皇帝对侯君集之谋反网开一面,现有李承乾对尉迟恭予以宽恕,两代帝王皆是这般胸襟宽广、情深义重,身为臣子、身为子民,何其幸运?
如此仁政,定能将盛世延续下去,帝国昌盛、国祚绵长……
文官们亦是对此予以肯定,齐声称颂:“陛下宽宏大量,定能感召日月、威服四海,大唐亿万黎庶拜伏于陛下圣恩之下,万众一心、开创盛世!”
对于“仁君”,没人会拒绝。
君主集权的统治之下,人治大过法治,君王“口含天宪,令出法随”,操生死之大权。身为人臣,岂能永不犯错?碰上一个桀纣一般暴戾的君王,只要稍有忤逆便予以处决,那种日子岂是人愿意过的?
整日里战战兢兢、唯恐行差踏错朝不保夕,即便登阁拜相、军权在握,又有什么意思?
似李承乾这般心存仁厚,对犯错的臣子小惩大戒,这才是值得大家拥戴的好皇帝……
萧瑀、尉迟恭等人简直就是失心疯,就算扶保晋王登基又如何?封赏功臣之时或许能够遵守诺言准予封建一方,但日后感觉到中枢权力受制于各个封国,未必就不会狠下杀手。
……
李承乾当众表态,瞬间安抚了心情激动极有可能做出极端选择的叛军,右屯卫、太子左卫率派出兵卒开始有条不紊的将叛军分割看管,然后一队一队的押送出武德门,直至城南明德门外右武卫的军营接受监管。
大雨依旧未停,雨水将武德殿前广场上的血迹洗刷干净,污浊的浑水顺着排水渠道流入暗渠、汇入清明渠,最终流淌出宫外。尸体也被迅速收殓、运走,由京兆府官员集中处理。
漫天大雨之中,所有的一切痕迹都被洗刷、冲走,只剩下倾倒的残垣断壁、门阙屋宇在雨水之下哀哀哭泣。
房俊将李治押赴李承乾面前,任由李君羡带着几个禁卫接手押走,而后单膝跪地,恭声道:“启禀陛下,叛军已灭,但危险未除,还请陛下暂时留在武德殿,以防不测。”
他观李承乾的神情明显亢奋、激动,毕竟剿灭叛乱坐稳皇位,如此狂喜倒也是人之常情。只不过此次晋王兵变牵扯太多,朝中各方势力以程咬金为代表,立场不坚、左右摇摆,很难保证此刻就能真正放弃晋王、归心皇帝。
万一有人不甘兵败、铤而走险,猝下杀手,根本防不胜防,务必等到太极宫内的叛军一网打尽,再由李君羡带领“百骑司”精锐仔仔细细的将宫内所有人都过上一遍,确认无人曾与叛军暗中勾结,才能彻底放开禁制。
李承乾并未多言,而是上前两步,俯身双手搭在房俊肩上,笑道:“此番平叛,二郎居功至伟,朕心中感激,快快请起!”
他是忽然上前,两侧负责撑起黄罗伞盖的禁卫并未意识到,导致李承乾走到伞盖覆盖的区域之外,雨水落在头上、身上,瞬间因湿一片,但脸上洋溢着的微笑却好似阳光一般灿烂。
一众大臣目睹此状,心思莫名。
原本因为房俊坚定不移的支持李承乾,甚至不惜与太宗皇帝争执、反对,导致空有官爵却实权被夺,是的李承乾对他极为信任、倚重,视为肱骨、倚为腹心。
关陇、晋王先后两次兵变,房俊可谓力挽狂澜、逆天改命,硬生生将李承乾从濒临绝境之处拽上来,如此功勋,加上信任倚重,可以想见李承乾对房俊是何等宠爱。
此后只要房俊不涉及谋反之事,终李承乾之一朝,都无人可与其比拟圣卷……
如此年青的一位勋贵承受这般恩宠,本人更是文武双全、才华横溢,一代权臣之雏形已经铸成。
自今而后,大唐朝堂之上的权力构架必将以房俊为核心,李承乾的皇权不可撼动。但这到底是好是坏,暂时却是无人能说的清楚明白……
房俊在李承乾搀扶之下顺势起身,抬头看向李承乾,君臣目光交触,相视一笑。
李承乾感慨的拍了拍房俊的肩膀,道:“善后之事,就交给你了!”
一众大臣面色微变,很显然,这是陛下对房俊的奖赏,“全权处置善后”的权力实在太大,这也是房俊应得的。
但此次晋王兵变牵涉深远,几乎所有世家门阀都或明或暗参与其中,朝堂之上这些文武大臣没几个能够置身事外,万一房俊趁机党同伐异、排斥异己,那可如何是好?
刘自更是心中大惊,正欲出言劝谏陛下收回成命,却见到房俊露出白牙微微一笑,婉拒道:“微臣不敢奉命……这些时日以来,微臣可谓殚精竭虑、日夜不眠,现在逆贼平定,微臣也感觉精疲力竭、难以为继,而善后之事宜过于繁杂,恐难以担当……英国公乃宰辅之首,此事责无旁贷。”
这一战,房俊自知表现得太过耀眼,擎天保驾的功勋可谓盖世无双,何须通过善后去攫取更多利益?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好事、坏事都不能做绝,适当让出一些利益避免自己成为所有人嫉妒攻讦的靶子,这才是明智之举。
可以想见,善后各项事宜所涉及的利害必将牵扯众多,这个时候将李勣顶上去替自己分担一下火力,实在再好不过……
李承乾不是蠢人,略作思量便明白了房俊的顾忌,自是从谏如流,对一旁的李勣道:“既然二郎举荐英公,朕也认为由英公负责善后更为合适,英公便挑起这个担子吧。”
可李勣也不傻,焉能不知其中利害?他本就不愿担负“朝中第一人”的重担,连房俊都不愿成为靶子,他自然更不愿意……
但陛下这般说话,身为臣子也不能拒绝。
李勣略作沉吟,躬身道:“陛下有命,臣自然尊奉……不过此事牵涉深远,臣唯恐力有不逮,请陛下派遣礼部尚书许敬宗、京兆尹马周协助微臣。”
一旁的许敬宗顿时喜出望外,而刘自则面色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