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间第十三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犬夜叉】白月光与朱砂痣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原文
孙子所强调的“用间”,讲的是战略侦察,而不是讲一般的使用间谍或战场侦察问题。所谓战略侦察,其内容不仅仅限于军事战略侦察的范畴,它还包括对敌国政治情况的了解。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对敌人有了充分的了解,才可以运筹帷幄,从容应战。
孙子曰: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受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这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译文
孙子说:凡是兴兵10万,千里征战,百姓的耗费,公家的开支,每天要花费千金;内外一片骚动,民众服徭役,为运输物资在路途上疲于奔命,不能从事耕作的计有70万家。与敌相持数年,为了争取最后一天的胜利,吝惜爵禄金钱而不重用间谍,以致不能了解敌情的虚实而致失败,这是不能仁民爱物到了极点。这种人不配当军队的统帅,不配做国君的助手;这样的国君,不是取胜的好国君,不配为胜利的主宰。英明的君主,贤良的将帅,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成功超出众人之上,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事先了解敌情。事先了解敌情,不可用迷信鬼神占卜的方法去取得,不可用过去相似的事情类比推测,也不可用观察日月星辰运行的位置来推算吉凶祸福,只能从人、从知道敌情的人那里去取得了解敌情的虚实。
使用间谍有五种: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种间谍都同时使用起来,使敌人无从了解我用间的规律,这就是奇妙莫测的要领,是国君的法宝。
“乡间”,是利用敌方的乡野之民充当间谍。“内间”,是指利用敌方的官吏充当间谍。“反间”,是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使其反为我方效力。“死间”,是指故意在外泄露假情报,让我方间谍传给敌方。“生间”,是指派往敌军侦察后,能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间谍。
所以治理三军之事,没有比间谍更为亲信了,奖赏没有比间谍更优厚的了,事情没有比间谍更秘密的了。不是圣智的将帅不能使用间谍,不是仁义的将帅不能指使间谍,不是用心微妙治事精明的将帅不能取得间谍的真实情报。微妙呀!微妙啊!真是无处不需用间谍。间谍的工作尚未进行就事先走漏了消息,那么间谍和他所涉及的人都要被处死。
凡是要攻击的敌军,要攻占的敌方城堡,要击杀的敌方人员,必须先了解主管将帅及其左右亲信、掌握传达通报的官员、守门小吏和近伴门人幕僚等人的姓名,命令我方间谍务必侦察清楚。必须搜查出敌方派来侦察我方的间谍,要利用收买、多方诱导和交给任务然后放他回去,这样反间就可以为我所用了。由此而了解情况,于是“乡间”、“内间”就可以为我所用了。由此而了解情况,于是就能使“死间”假传情报给敌人;由此而了解情况,于是就可以使“生间”按照预定期限,回报敌情。五种间谍使用之事,国君都必须知道,想要知道敌情关键在于“反间”,所以,对“反间”不可不给予优厚的待遇。
从前殷朝的兴起,因为伊尹曾经在夏朝;周朝的兴起,是因为重用了在商纣时曾居朝歌的吕牙。所以,贤明的国君,贤能的将帅,能用足智多谋的人做间谍,一定能建立大功。这是用兵作战的关键,整个军队都要依靠它提供敌情来决定军事行动。
兵法精粹
间谍的五种类型
明君贤将,一出兵就能胜敌、成就超凡,关键在于能事先掌握敌情。要掌握敌情,不可取决于鬼神,不可单凭过去类似的事例类比推断,也不可以日月星辰的运行为验证,一定要取决于间谍提供的情报,以了解敌情。
间谍有五种类型,分别是: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这五种间谍同时运用,可使敌无从了解我用间的规律,用间的莫测高深,就好像神妙的法术,真可说是国君的法宝。
间谍的活动方法
所谓“乡间”,是利用敌国乡里当地人做间谍;所谓“内间”,是利用敌国官吏作间谍;所谓“反间”,是利用或收买敌国的间谍而为我所用;所谓“死间”,是故意泄露假情报,让敌国间谍带着假情报传回敌国;所谓“生间”,是派间谍赴敌国刺探敌情,返国报告。
军中一切事务,没有比间谍更亲信的,没有比间谍的赏赐更厚的,没有比使用间谍更机密的。不是才智过人的将帅,不能运用间谍;不是大仁大义的人,不能指使间谍;不是心思精细、手段微妙的人,不能判断情报的真伪。微妙啊!微妙!无处不可使用间谍呀!但是用间必须特别留心,间谍工作尚未展开就走露消息的话,间谍和告密者都必须被处死。
凡是要攻击的敌军,要占领的城塞,要刺杀的敌人,务必叫我方的间谍探听清楚其主将、左右亲信、招待宾客的秘书或副官,守门的警卫、勤务人员的姓名。同时必须找出敌方派来卧底的间谍,视情况以利诱之,经开导说服后,放他回国,担任我们的反间。借助反间的运用培养乡间,如期回来报告敌情。以上五种间谍的运用,国君都应了解,而运用的关键就在于反间。因此对担任反间任务的人,必须给予优厚的待遇。
从前商朝能灭夏而起,是因为伊尹曾在夏朝为官;周朝能更夏而起,是因为重用了商纣时的姜子牙。所以明智的国君和将帅,运用智慧高超的人为间谍,一定能成大功。这是用兵作战的要诀,也是三军行动的指针。
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兵家使用范例
预先侦知敌情
“动”,行动、举动,这里指出兵。“动而胜人”,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先知”,预先侦知敌情。
用兵的法则,首要的事情是研究各种情况。在战前,要判断敌军将帅指挥才能的优劣,敌人力量的强弱,兵员的多少,地形险要还是平坦,粮草缺乏还是充实,估计已经明确,然后再出动军队,就没有不胜利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组建了坦克师和摩托化师,而欧洲各国则对其威力缺乏应有的认识。战争刚刚爆发,德军的装甲兵团便在航空兵掩护下席卷整个欧洲。德军对西欧作战仅用了44天,使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相继沦亡,英国退守本岛。尤其是法国的彻底失败,令世界无比震惊。后来英国军事评论家利德尔·哈特在其所著《战略论》中指出:法军的主要弱点,不在他们的数量方面,也不在装备的素质方面,而是在他们的理论方面,他们的思想远不如对方那样进步,根本没跳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圈子。可见,“先知”对战争的胜负能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公元523年,萧泽打败侯景后在江陵称帝,是为梁元帝。梁元帝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开始结好北齐。而与梁元帝作对的萧瑀却投靠西魏,并请西魏讨伐萧泽。宇文泰正欲经营江汉,遂命柱国大将军于谨率大将宇文护、杨忠南征萧泽。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十月,于谨从长安出发。西魏的荆州刺史长孙俭问于谨说:“你站在萧泽的立场上,认为他应当怎么办?”
因于谨对萧泽进行过详细研究,便胸有成竹地回答说:“他耀兵汉沔,席卷渡江,直据丹阳,依靠王僧辩、陈霸先,此为上策;将江陵外城居民移至子城,修竣城墙,等待援军,此为中策;如果不能移动外城居民,而据守整个城郭,此为下策。”长孙俭又问:“你估计萧泽会采取哪个对策?”于谨说:“一定会采取下策。”长孙俭问:“为什么?”于谨说:“萧氏保有江南已经数十年了,因为中原多事,一直没有机会向外发展。他认为受北齐牵制,不能分出力量对付他,再加上萧泽懦弱无谋,多疑少断,老百姓都贪恋旧居,不愿迁移,所以他只能采取下策。”
11月初,于谨挥军渡过汉水,令宇文护自西路向武宁(今湖北荆门县北),杨忠自东路向江津(江陵渡口),以截击梁军退路。梁元帝萧泽果然如于谨所料,采取防守整个城郭的策略。他命令所属军民在外城周围竖起了60里长的木栅和数十座城楼,然后分兵把守。于谨进至城外,将江陵紧紧包围。11月15日,首先发动一次火攻,烧毁了木栅之内数千家居民,以及25座城楼。然后乘着梁军人心惶惶之际,于谨下令攻城。至12月初,江陵城陷,萧泽被擒杀。
这个事例证实了孙子说的“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商战使用范例
没有什么事物不可以利用
“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对人生领域的启示是:做一切事情,只有预先了解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而制定计划方案,最终取得成功。
荀子说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人要想驾驭自己的命运,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必须要善于借用一切。自己如果站在平地上看前方的道路看不清,不如借高地以便看得清楚。如果声音的音量不是无限的,如果要想听者听得更明白,不如借风而呼。自己不擅长的或不能靠个人做到的,可以借外在之物办到。无论借局借势借资金还是借天借地借自然,总之,没有什么不可以为我所用。
在江西老区,有个贫穷的小山村,因为山高路远,一度是全县最贫困的村庄。如今,这个小山村依托自己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借“势”建村,不但打造了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点,而且一跃成为全县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
他们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个旅游新村,进而脱贫致富,首先在于他们借助了大自然赋予这里的独特的风光优势。
小山村虽然地处山旮旯,没有什么工业资源,比不上其他地方繁华和喧闹,但是,其地理环境独特,依山傍水,山水环绕,十分秀丽。它四周重峦叠嶂,竹林遍野,一眼看去,令人心旷神怡。而村西边一条小溪穿过翠绿的竹林,形成了蜿蜒曲折的十里峡谷;村东边一条河流从山上奔腾而下形成三个颇有气势的瀑布群,增添了几分壮美。地势较低的地方,小溪流过之处,清澈见底,大小不一的鹅卵石遍布水中。村西边和村东边的两条水源在村头汇聚成河,两岸杨柳依依。在外人看来,仿佛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
但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大自然赐给他们的财富,因为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再加上以前的致富观念影响,他们也总想走工业加工的路线,反而抱怨自己这里缺少资源,所以这样独特的资源并没有很好利用。
进入21世纪,村支书的观念也在转变。听到来这里的客人对自己家乡独特的自然风光赞叹不已,听着游人对高寨村风光的赞美,他们萌发了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的想法。这就是大自然给予自己的财富啊!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于是,他们决定向天向地借用这些独特的自然风光。
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他们把规划建设新农村与开辟旅游景区景点结合起来,积极自筹与引资开发了十里大峡谷、漓源瀑布等著名景点,形成了村中有景、景中有村,村、景相融的新农村。
村庄的面貌变样了,他们又决定借助历史文化的优势,打造有独特民俗风情的旅游新村。原来,历史上这里是个瑶族村民居住较多的村庄,虽然几经变迁,但至今该村还保留着浓郁的民族风格。例如,这里的房屋都是以木楼为主,幢屋毗连,层次分明;村里上年纪的村民还时常穿上瑶族服装,这些服饰非常鲜艳精美,图案也十分生动艳丽。而且他们在生活上还保留着瑶族的一些风俗,如男女婚礼要唱贺郎歌、陪嫁歌,劳作时喜欢唱山歌等。丰富的民俗风情成为这里的一大特色,也是增添旅游内容、吸引客人的一大亮点。
于是,村民们决定借助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瑶族民俗风情的优势,再进一步挖掘整理,突出瑶族民俗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为此,他们成立了由20多个年轻小伙子和姑娘组成的“民俗表演队”,一有客人从远方来,大伙就凑拢来,或举行瑶族饰服表演,或载歌载舞、吹拉弹唱,让外来的游客大开眼界。同时,还举办篝火晚会,邀请游客一起跳民族舞蹈“竹竿舞”,让游客参与其中,自娱自乐。最后,他们要借助名山的优势,壮大自己的名气,进而丰富旅游内容。
由于这个小山村的名气不大,前来旅游的人在地图上很难找到它。于是,村支书和一帮足智多谋的村民商量,决定借名山扬自己的名。这个山村位于著名的“华南第一峰”猫儿山的山脚下。猫儿山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四季旅游,各具特色。20世纪90年代初,各地游客就纷纷前来饱览“华南第一峰”猫儿山胜景。随着猫儿山的旅游日渐红火起来,小山村的人们看准了这个可以借助的现有优势,打出了“猫儿山下第一村”的招牌。经过大力宣传,小山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通过借天借地借自然,小山村大变样,旅游的人们越来越多,村民的钱包也鼓起来了。
外在的力量,包括有形的、无形的,社会的、自然的,凡是独立于自己之外而存在的,都可以为我所借。
人类生活的大环境、大气候等,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场,影响和左右着人们及其身边的一切,没有什么比这种力量更神奇和强大。能够借助这种神奇而独特的力量,胜过自己奋斗几十年。在借天、借地、借自然的同时也强大了自己。
处世使用范例
石油危机下的眼光
历史是不断演进的,而时代亦随之产生变化。当此种变化不甚明显时,每一个人脑中的意识变化,也容易跟上时代;而当时代变化太剧烈时,许多人都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因为他们所看到的只是眼前身边的琐碎事务,而无法视及全盘,自然也无先见之明可言了。
但是在这种急速的变化中,少数有先见之明的人却能处之泰然,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那是因为他们知道变化虽显突然,但事前必定有征兆可寻。只要能够好好观察事前的征兆,我们不但能回避即将到来的危险,也有时间去获得别人预想不到的利益,这便是先见之明充分发挥的结果。一种商品之畅销与否也有其背景,倘若消费者对某种恶劣商品不满情绪已达到顶点,则在此时能抓住时机推出一种能令大家满意的商品,必定能“突然”消解顾客的不满,因而大量畅销。人的情绪激动必有前兆,而大战之前亦会有许多小事端出现以为导火线。所以突然发生的现象在此之前必定都有征兆和隐因。
从中东战争爆发,到后来的石油危机所呈现的紧张状态,所有的中东首脑人物都严厉地指责欧美各国的亲以色列政策,助长了侵略的野心。阿拉伯石油部长亚曼尼甚至公开言明:“以石油为战略物资,来打击西方各国。”类似这些情报,虽然经常只是占据报端的一角,但将导致的严重后果却为一些细心的人注意到,因而能在危机来临之前抓紧时机做好准备工作,不致遭受太大的打击。类似此种不惹眼的小情报,到处皆是,而其所导致的后果则相当严重。我们必须经常有锐利的眼光,才能在发生“突然”事变时,视之为“必然”结果。有位公司的董事长,他经常仔细地分析别人未曾注意到的小情报,并在石油危机发生之前,妥善地拟定了防卫措施,在其他企业公司相继倒闭的情况下,他仍然能一枝独秀地蓬勃发展,这便是具有先见之明的最佳例证。
随着时间的流逝,只要能察知蛛丝马迹,或琐碎事务的关联性,则一定能预先得知将来的巨大的变化。因此从现在起,不论你是坐在公共汽车内,或在街上行走,都要不失时机细心留意身边的琐事,并根据所得的小情报,加以分析、整理,必定能比别人稍胜一筹。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
兵家使用范例
苏联领先美国制造氢弹
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有知才有谋,有谋才能成功。古代由于科学落后,很多人是迷信鬼神的。把一个国家、一个家族的命运寄托在鬼神的庇佑上,是无知的行为。鬼神不会保佑无知者,也绝不会使昏君蠢将永远得势。孙子告诫说:不要去问鬼神能否出兵打仗,不能搞教条主义,纸上谈兵,不要受狭隘经验的束缚。依据经验对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事物进行判断,难免失误。所以具体敌情具体分析,要有科学性、创造性。
1945年7月,当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会议上商讨对日作战的具体事宜时,杜鲁门总统得意地告诉斯大林,美国已成功地引爆了一枚原子弹,但斯大林态度冷若冰霜,似乎没有多少兴趣。其实,苏联早已成立了由伊戈尔·库尔恰托夫为负责人的核总局,秘密进行原子弹的研制。而且,有几位美英科学家正悄悄向苏联提供有关美国原子弹研制的极详细资料,其中就有克劳斯·福赫斯。
1911年9月29日,福赫斯出生在德国达姆施塔特附近。他的父亲与祖父都是当地有名的社会活动家和社会主义者,所以,他从小就受到马克思学说的熏陶并在莱比锡大学加入了德国共产党。后来,福赫斯到了英国,参加了伯明翰大学的帕尔斯教授实验室,又为英国安全部门分析了一批纳粹核情报,使英国人对他这个办事干练的物理学博士赞赏有加。凭借着这些掩护,他开始秘密地传递情报。
1941年秋,福赫斯主动和苏联间谍接上了头。以后每隔三四个月,他就把自己所知的研究资料交给德籍苏联间谍乌苏拉·库钦斯卡娅。1943年9月,福赫斯成为英国科技代表团的成员,前往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参与“曼哈顿工程”。此时,他已获得苏联政府的初步信任,为了安全起见,苏联安排了美国人霍利·戈尔德为联络员。福赫斯的代号为“查尔斯”。
在美国工作期间,福赫斯多次将高级技术机密传递给苏联。其中有用气体扩散法分离铀235,铀弹的尺寸图样和数字算式,炸弹引信结构装置等,为苏联研制原子弹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947年6月,福赫斯回到英国,继续向苏联传送的书面材料有:温思克尔钚反应堆和化学工厂的详细数据,空气冷却铀炉和水冷却铀炉的比较分析,建造同位素分离工厂的设计图,1948年美英科学家研造的氢弹原理图和理论生产数据……福赫斯不计报酬,不顾风险地向苏联传送了大量价值连城的情报,大大缩短了苏联科学家制造原子弹的时间——比美国的预计早了5年,并使其抢先于美国制造出了氢弹。这对于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和核心威慑,维护世界和平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商战使用范例
对企业的各个方面做出预测
企业经营,需要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一种风险与利益并存的经济行为,因此,只有对本企业作各个方面的预测、分析,了解市场行情,了解竞争对手,这样才能少走弯路,让自己在激烈的商战中处于不败之地。
上个世纪初,中国碱市场一直被英国卜内门公司的“洋碱”垄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国家纷纷忙于战争,输入我国的碱大幅度下降,从战前的31500吨下降到1916年的21吨。我国一直从事盐业生产的范旭东先生抓住这一机会,于1918年办起了中国第一个制碱企业——永利制碱公司。战争一结束,英国卜内门公司急忙重返中国市场,没想到遇见永利制碱公司这个竞争对手。经过一番谋划,卜内门公司调来一大批纯碱,以原价40%的低价在中国市场上倾销,以此想要挤垮永利公司。
永利同卜内门相比,实力相差悬殊,不过也不能坐着等死。怎么办?要硬拼,是绝对难以取胜的。范旭东先生冷静地分析了卜内门公司的状况。当时日本是卜内门公司在远东的最大市场,而欧战刚刚结束,卜内门的元气未完全恢复,现在为了对付永利公司,他们把大量的碱运到中国,这样,销往日本的碱必然紧张,永利公司可以乘此机会,打入日本市场,在那里同卜内门公司较量。
于是,范旭东先生迅速到日本,与日本大财团三井株式会社协商,委托三井在日本以低于卜内门公司的价格代销永利公司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三井公司觉得不要自己的资金,又有利可图,便很快与永利签下了合同。
不久,质量与卜内门相同、价格却低很多的“红三角牌”纯碱很快在日本形成市场碱价下跌的冲击波。这一突变,使得卜内门公司措手不及。为了保住日本这个大市场,卜内门公司不得不随之降价。然而,卜内门公司在日本市场上纯碱的销售量远远大于中国市场,这一降价,使其元气大伤。而永利公司的纯碱在日本的销售量不过卜内门的10%,虽降价销售,损失并不太大。
卜内门公司权衡利弊,觉得保住日本市场比独霸中国市场重要很多,便主动向永利公司挂出免战牌。永利公司趁机进攻,一举夺回了国内市场。
“永利公司”充分调查市场,仔细了解对手情况,从而以“先知者”达到取胜目的。
处世使用范例
靠人脉走向成功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我们从这句话里能看到孙子的智慧之光:凡事与其求鬼神,不如求之于人,靠人际关系走向成功。
在美国,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问卷调查:“请查阅贵公司最近解雇的3名员工的资料,然后回答解雇的理由是什么。”结果是,无论什么地区,无论什么行业,60%以上的雇主都回答:“他们是因为不会与别人相处而被解雇的。”可见,交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丹尼尔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丹尼尔是全州唯一的黑人眼科医生,在该州是相当有名望的人物。这位具有相当吸引力的年轻人是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声望来的呢?他知道声望是无法借报纸、广播来提高的,于是,他便选择了为公众服务的方式。果然,这种方法使他深得人心,也使他的事业走上了康庄大道。
丹尼尔的事业从他21岁时开始。他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整理出所有曾经交往过的朋友名单,同时加入该城的黑人团体。不久,他便当上黑人协会领袖,并且连任两届。他一度在黑人学校及业余剧团中十分活跃,还经常参加体育、宗教及其他种类联欢会。他抽空把到国外旅游时的所见所闻制作成幻灯片展示给大家看,这个举动使他与大家的心更贴近了。
他的生活忙碌而多彩,但他仍然能抽出时间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那么,他对于参与社交活动的看法又如何呢?他的说法是:“能多参与社会性工作,被人们信赖的机会就较高,就随时有可能把自己推销出去。”
就是这样,丹尼尔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大众的尊敬与信赖,此后,他的生活更为丰富,工作也更加顺手。他极高的声望可以说是其不断扩大交际范围的结果。
不管你未来选择的道路如何,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都会给你带来一定的益处。人际交往为人们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既让你结识他人,也让他人认识你,当彼此的品行、才干、信息得以相互了解的时候,这种交往就可能结出两个甜美的果实:密切彼此的友谊和获得发展的机遇。社会活动就是机遇的催产术,善于开发人脉资源,捕捉机遇,成功离我们就更近了!
反间可得而用也。
兵家使用范例
盟军智除德国女间谍
1944年,盟军开始悄悄酝酿反攻欧洲大陆的诺曼底登陆计划,意在给德国最后一击,全面赢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为配合这次大规模行动,盟军各个情报部门各显身手,利用各种方法隐藏此次登陆计划,使德国放松对这一地区的防御警惕。驻扎英国的美国情报局第2677特勤队特别情报小组组长斯蒂夫接到任务:务必想尽各种办法,让德军误信盟军将在荷兰登陆,使其从其他防线调兵力增强荷兰防御,以减弱诺曼底登陆点德国的兵力。
斯蒂夫成立了掩人耳目的“爱丽斯电影公司”来完成这项任务。正当他绞尽脑汁寻找任务突破口时,德国一位同事提供了一条极好的密报:德国最美艳的女间谍汉妮·哈露德突然离开柏林,去往英国。斯蒂夫顿时计上心来:德国女间谍来英,无非是想窃取有利情报,我们正好可以将计就计,把盟军登陆荷兰的假情报借女间谍之手传达给德国。于是斯蒂夫决定埋下陷阱,让这位貌美迷人的德国女间谍为盟军做一次“谍报员”。
4月,美国军方出人意料地以犒劳海外驻军名义举办了一次盛大空前的招待会。招待会上,斯蒂夫故意将汉妮·哈露德介绍给第2677特勤队的英俊少尉狄恩罗斯。不出所料,接下来的事情完全按照斯蒂夫的设计发展着:汉妮和狄恩罗斯花前月下,甚是甜蜜。这位让德国情报部深信不疑的美女间谍,成功地被盟军牵住了鼻子。时机已到,斯蒂夫开始实施他的一系列计划。他先是派遣狄恩罗斯以“公司”副主管的名义去荷兰执行任务,临行前吩咐他务必和中断已久的荷兰地下工作者取得联系,把盟军登陆荷兰的消息传达到荷兰,并即刻断绝与特别情报组其他人员的一切联系,直到任务完成。最后,斯蒂夫还故作烦恼:“现在就缺一个会荷兰语的人配合你的工作了。”狄恩罗斯立即回答:“汉妮可以做翻译的!”斯蒂夫爽快地答应了。
“爱丽斯电影公司”上上下下,只有斯蒂夫和他的得力干将、特勤部英籍少校军官霍华知道,此次盟军进攻的真正目标并非荷兰。为了顺利地完成此次掩人耳目的行动,斯蒂夫向给公司其他“员工”隐瞒了真相,并在狄恩罗斯帮助下,用一艘鱼雷快艇将一位名叫汉克的荷兰游击队领袖偷载到伦敦。斯蒂夫向他说明了盟军进攻荷兰的意向,两天后,汉克飞返荷兰,第三天即被盖世太保逮捕。这位荷兰人在八小时酷刑之后,被迫招出了盟军攻击荷兰的军事计划。汉克遇难后第四天,斯蒂夫又用同样的方法接待了另一位荷兰地下工作者,他的被捕使盟军的军事预谋被证实,斯蒂夫的反间谍计划开始奏效。
为了让德国人深信盟军登陆点在荷兰,5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斯蒂夫和霍华出席了英美高层联席会议,策划扩大假情报的效力。会议结束不久,麦西岛四周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大批潜艇,陆地上成百上千的坦克车并肩而列,天地间霎时枪林弹雨。其实,这只是些侦查道具而已,盟军如此造势,是为了将拍摄的空中照片传给德军,以让其坚信盟军登陆荷兰的军事计划。盟军的蒙蔽很快奏效,德国的陆军和空军开始陆续向荷兰境内集中。5月底,抵达荷兰的德军已近10万人。
然而,滑头的希特勒却始终对盟军登陆荷兰一事心存疑虑,因为他派机飞往肯特群岛上空侦察时发现英国东南部好似有重兵云集。最后,斯蒂夫决定打出最后一记重拳,借德国女特务汉妮之手把盟军精心伪造的荷兰战略图,送到德国人手中。霍华将登陆图放进保险柜,并故意三次把钥匙落在办公桌上,可狡猾的汉妮始终没有动钥匙。最后,霍华只得借故让狄恩罗斯将钥匙带回寓所保管,给汉妮从容地印取蜡模的机会。为了确认汉妮已经拿到密件,斯蒂夫故意让霍华在密件信封的印花上,套了一枚曲别针,信封只要稍微一打开,它就会滑落下来,而汉妮在黑暗中作是不会注意到一枚曲别针的。6月2日下午,霍华邀请“爱丽斯电影公司”全体员工用晚餐,并约好9点钟回“公司”继续工作。为了给汉妮留出充足的作案时间,霍华故意将狄恩罗斯安排到自己身边,好让他和汉妮分开。就在大家尽情享受美味佳肴之时,在“爱丽斯电影公司”的办公室里,汉妮用蜡模配好的钥匙打开了保险柜。很快,她用随身携带的火柴盒照相机把登陆荷兰的战略图拍了下来。晚上9点整,所有人回到办公室,唯独不见汉妮的踪影。霍华检查完保险柜,便打电话向斯蒂夫汇报:“套在信封上曲别针已经脱落,反间谍计划已经完成。”“现在我们做什么?”霍华请示。“帮助她脱身回国。”斯蒂夫答道。在美英情报人员的暗中尾随下,汉妮顺利地登上了德军潜艇,马不停蹄,于6月4日赶回德国境内,并通过德军情报机构迅速将偷拍的伪造密件转交给了希特勒。
不出所料,德军在一天之内纷纷奉命调往荷兰。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顺利反攻。面对如此败绩,名噪一时的女间谍汉妮·哈露德哑口无言,愤怒至极的德军情报负责人下令将她处死。而盟军妙用“借刀杀人”之计,多次利用德国女情报员和荷兰地下党为其传递虚假情报,迷惑德军,隐藏其真正的军事计划,不仅给敌军以重重一击,而且保全了自己的宝贵兵力。
商战使用范例
巧克力间谍大战
1971年,法国的一家化工厂即将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的洗涤剂。这时,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的一些报纸上登出了一则醒目的招聘广告:本公司将在欧洲开设分公司,拟招聘8名高级化学工程师,报酬优厚,应聘者从速。
法国的许多化工专家为这则诱人的广告所动,纷纷前往报名。经查阅应聘者名单,这位美国人惊喜地发现其中竟有8人参加了法国那家化工厂新型洗涤剂的研制工作。他借口应聘者众多,需要一个一个认真面试为由,分别同他们会面。这些化工专家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和知识,以博得美国人的赏识,都把自己掌握的技术情报和盘托出。经过面试,这位美国人从他们的口中分别掏出了新型洗涤剂的部分配方和制造方法,再加以集中分析,便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新型洗涤剂的配方和生产流程,面试过后,应试者天天盼望着那位美国人寄来一纸应聘文书,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早已偷偷地溜回了美国。
不久,这种新型洗涤剂便在美国面世,并打入了国际市场。
商战中的用间与反间,都充分利用了公众的某个心理,或以利诱惑,或打着情义的旗号,却干着偷窃的勾当。翻开世界巧克力食品工业的历史,你就会看到,巧克力食品工业的发展史就是一个用间与反间的商战史。
巧克力糖几乎人人爱吃。据说,著名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也对巧克力推崇备至。每次出征,他总要随从的副官带上大包大包的巧克力,遇到身体疲乏或者用脑过度时,就往嘴里塞上几块。
制造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来自可可树。这种树在中美洲和墨西哥南部最多。将可可树的种子晒干、去皮、磨成粉,便取得了制造巧克力的原料。古时墨西哥的玛雅人把可可树称为生命之树,每出生一个孩子,他们便要栽种一棵可可树,以此祝福新生婴儿健康成长。他们认为,可可树果象征着人心,用它制成的食品是血液,能给人以旺盛的精力。
墨西哥人很早就掌握了制作巧克力的技术。印第安人最早吃的巧克力是用可可粉加上玉米、辣椒等搅和制成的一种糊状食物,带苦涩味,后来才加进糖和香草等调味料。
14世纪时,巧克力只是由墨西哥独自拥有和经营,直属国家监管。当第一批西班牙殖民军到达墨西哥时,见当地人都津津有味地喝这种巧克力饮品,有人便尝了一口,刚喝进嘴里就又立即吐了出来,并大声喊叫,这只能喂猪。原来,当时的巧克力还没有加糖和香草。
1915年,西班牙骑士列戈以周游列国为名来到墨西哥。好客的墨西哥人见他风度翩翩,态度友好,就破例答应了他的要求,让他参观了巧克力的生产过程。墨西哥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道貌岸然的“贵客”原来是一个产业间谍。他成了西班牙第一个窃取墨西哥巧克力生产技术的人。他在窃取了巧克力的生产技术后,便偷偷地溜回了西班牙国内。从此,巧克力的生产就在西班牙开始了,并很快成了西班牙新兴的食品工业。许多西班牙人因生产巧克力而发了财,这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商人们的垂涎,他们纷纷前往,想在西班牙“取经”。无奈,西班牙人对巧克力生产的技术始终守口如瓶。就这样,西班牙的巧克力生产技术,又成了欧洲各国产业间谍的重要目标。
在这场间谍战中,意大利人捷足先登。1606年,他们用重金买通关节,窃取了西班牙巧克力的生产秘方,一举打破了西班牙对巧克力生产的垄断。英国的生产商也不甘寂寞,急起仿效,于1763年偷到生产配方,并大胆加以改进,生产出了奶油巧克力,使英国一跃而成为巧克力大亨。1800年,瑞士工业间谍又如法炮制,窃取到巧克力的生产技术,使自己变成了世界闻名的“巧克力王国”。同时,德国的厂商也偷到了巧克力的生产技术,并把巧克力制成糖出售,和瑞士等国展开了竞争。其后,日本也加入了这场巧克力间谍大战。由巧克力引起的这场间谍战和贸易战断断续续连绵上百年,直到现在还没有休止。
处世使用范例
皇太极用反间计除掉袁崇焕
1627年,昏庸无能的明熹宗得病死去,他的弟弟朱由检即位,就是明思宗,也叫崇祯帝(崇祯是年号)。
崇祯帝早就了解太监魏忠贤作恶多端、专横跋扈、民愤太大,他一即位,就宣布了魏忠贤的数条罪状,把魏忠贤充军发配到凤阳。魏忠贤知道自己十恶不赦,肯定活不成,在半路上服毒自杀了。
崇祯帝整治了阉党以后,又给杨涟、左光斗等人平反了冤狱。此时,许多大臣请求把袁崇焕召回朝廷。崇祯帝接受了这个意见,并且提拔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负责指挥整个河北、辽东的军事。崇祯帝问他有什么计划与打算。袁崇焕说:“只要给我指挥军事的大权,朝廷各部一致配合,我敢说不出5年,可以恢复辽东。”
崇祯听了十分高兴,感到袁崇焕确实有雄才大略,是个难得的将领,于是下令给袁崇焕一口尚方宝剑,准许他全权行事。
袁崇焕来到宁远,选拔人才,整顿队伍。当时的东江总兵毛文龙作战不力,却又屡次虚报军功,不服从袁崇焕的指挥。袁崇焕一气之下,使用尚方宝剑,把毛文龙杀了。这件事震惊全军上下,没有谁敢违抗他的命令。
1629年10月,皇太极率领几十万后金军,从龙井关、大安口(今河北遵化北)绕到河北,直扑明朝京城北京。
这一着大大地出乎袁崇焕的意外,给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袁崇焕赶快下令出兵,想在半路上把后金军拦住,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后金军长驱直入,一直来到了北京郊外。袁崇焕带着明军刚到北京,没顾上休息,就和后金军展开激烈的战斗。其他几路前来增援的明军,也陆续赶到,投入战斗。
后金军大举进攻北京,这消息引起了全城震动。崇祯帝坐卧不宁,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后来听说袁崇焕带兵赶到救驾,心才安定了一些。他亲自召见袁崇焕,慰劳了一番。然而一些魏忠贤的余党此时却散布谣言,说这次后金军绕道进攻北京,是袁崇焕故意引进来的,说不定里面还有什么更大的阴谋。
崇祯帝是个猜疑心极重的人,听了这些谣言,也有些怀疑起来。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个被金兵俘虏去的太监从金营设法逃了出来,向崇祯帝密告,说袁崇焕和皇太极二人已经订下密约,袁崇焕要出卖北京。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把崇祯帝吓呆了。
原来,明朝有两个太监被后金军俘虏去以后,被关在金营里。有天晚上,一个姓杨的太监半夜醒来,听见两个看守他们的金兵在外面轻声地谈话。
一个金兵说:“今天咱们临阵退兵,完全是皇上(指皇太极)的意思,你可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另一个说:“什么原因?”一个又接着说:“刚才我就看到皇上朝着明营的方向急走,明营里也有两个人过来,他们谈了好半天话才回去。听说那两个人就是袁将军派来的,他已经跟皇上有密约,眼看大事就要成功啦……”
姓杨的太监偷听了这番话,趁看守他的金兵不注意,偷偷地逃了出来,跑回皇宫向崇祯帝报告。崇祯帝听了后信以为真。他哪里知道,这恰恰是皇太极预先布置的反间计。崇祯帝大怒,命令把袁崇焕押进死囚大牢。
有个大臣知道袁崇焕平日忠心为国,绝无他意,觉得这件事情非常蹊跷,于是就劝崇祯帝三思而行,崇祯帝拒绝大臣的良言劝告,一意孤行,第二年,袁崇焕被崇祯帝处死。
皇太极用反间计除掉了对手袁崇焕以后,就退兵回到盛京。从此以后,后金越来越强大。1635年,皇太极把女真改称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叫清,皇太极是清太宗。
参考文献
[1]陈子俊.孙子兵法全集.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2]吴学刚.孙子兵法智慧全集.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3]司马智人.活解活用孙子兵法.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4]上官觉人.子孙兵法现代释用.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5]高阳.孙子兵法中的31项经营准则.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3[6]陈书凯.孙子兵法.北京:蓝天出版社,2006[7]赵海军、黄朴民.孙子兵法集注.长沙:岳麓书社,2002
原文
孙子所强调的“用间”,讲的是战略侦察,而不是讲一般的使用间谍或战场侦察问题。所谓战略侦察,其内容不仅仅限于军事战略侦察的范畴,它还包括对敌国政治情况的了解。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对敌人有了充分的了解,才可以运筹帷幄,从容应战。
孙子曰: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受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这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译文
孙子说:凡是兴兵10万,千里征战,百姓的耗费,公家的开支,每天要花费千金;内外一片骚动,民众服徭役,为运输物资在路途上疲于奔命,不能从事耕作的计有70万家。与敌相持数年,为了争取最后一天的胜利,吝惜爵禄金钱而不重用间谍,以致不能了解敌情的虚实而致失败,这是不能仁民爱物到了极点。这种人不配当军队的统帅,不配做国君的助手;这样的国君,不是取胜的好国君,不配为胜利的主宰。英明的君主,贤良的将帅,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成功超出众人之上,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事先了解敌情。事先了解敌情,不可用迷信鬼神占卜的方法去取得,不可用过去相似的事情类比推测,也不可用观察日月星辰运行的位置来推算吉凶祸福,只能从人、从知道敌情的人那里去取得了解敌情的虚实。
使用间谍有五种: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种间谍都同时使用起来,使敌人无从了解我用间的规律,这就是奇妙莫测的要领,是国君的法宝。
“乡间”,是利用敌方的乡野之民充当间谍。“内间”,是指利用敌方的官吏充当间谍。“反间”,是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使其反为我方效力。“死间”,是指故意在外泄露假情报,让我方间谍传给敌方。“生间”,是指派往敌军侦察后,能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间谍。
所以治理三军之事,没有比间谍更为亲信了,奖赏没有比间谍更优厚的了,事情没有比间谍更秘密的了。不是圣智的将帅不能使用间谍,不是仁义的将帅不能指使间谍,不是用心微妙治事精明的将帅不能取得间谍的真实情报。微妙呀!微妙啊!真是无处不需用间谍。间谍的工作尚未进行就事先走漏了消息,那么间谍和他所涉及的人都要被处死。
凡是要攻击的敌军,要攻占的敌方城堡,要击杀的敌方人员,必须先了解主管将帅及其左右亲信、掌握传达通报的官员、守门小吏和近伴门人幕僚等人的姓名,命令我方间谍务必侦察清楚。必须搜查出敌方派来侦察我方的间谍,要利用收买、多方诱导和交给任务然后放他回去,这样反间就可以为我所用了。由此而了解情况,于是“乡间”、“内间”就可以为我所用了。由此而了解情况,于是就能使“死间”假传情报给敌人;由此而了解情况,于是就可以使“生间”按照预定期限,回报敌情。五种间谍使用之事,国君都必须知道,想要知道敌情关键在于“反间”,所以,对“反间”不可不给予优厚的待遇。
从前殷朝的兴起,因为伊尹曾经在夏朝;周朝的兴起,是因为重用了在商纣时曾居朝歌的吕牙。所以,贤明的国君,贤能的将帅,能用足智多谋的人做间谍,一定能建立大功。这是用兵作战的关键,整个军队都要依靠它提供敌情来决定军事行动。
兵法精粹
间谍的五种类型
明君贤将,一出兵就能胜敌、成就超凡,关键在于能事先掌握敌情。要掌握敌情,不可取决于鬼神,不可单凭过去类似的事例类比推断,也不可以日月星辰的运行为验证,一定要取决于间谍提供的情报,以了解敌情。
间谍有五种类型,分别是: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这五种间谍同时运用,可使敌无从了解我用间的规律,用间的莫测高深,就好像神妙的法术,真可说是国君的法宝。
间谍的活动方法
所谓“乡间”,是利用敌国乡里当地人做间谍;所谓“内间”,是利用敌国官吏作间谍;所谓“反间”,是利用或收买敌国的间谍而为我所用;所谓“死间”,是故意泄露假情报,让敌国间谍带着假情报传回敌国;所谓“生间”,是派间谍赴敌国刺探敌情,返国报告。
军中一切事务,没有比间谍更亲信的,没有比间谍的赏赐更厚的,没有比使用间谍更机密的。不是才智过人的将帅,不能运用间谍;不是大仁大义的人,不能指使间谍;不是心思精细、手段微妙的人,不能判断情报的真伪。微妙啊!微妙!无处不可使用间谍呀!但是用间必须特别留心,间谍工作尚未展开就走露消息的话,间谍和告密者都必须被处死。
凡是要攻击的敌军,要占领的城塞,要刺杀的敌人,务必叫我方的间谍探听清楚其主将、左右亲信、招待宾客的秘书或副官,守门的警卫、勤务人员的姓名。同时必须找出敌方派来卧底的间谍,视情况以利诱之,经开导说服后,放他回国,担任我们的反间。借助反间的运用培养乡间,如期回来报告敌情。以上五种间谍的运用,国君都应了解,而运用的关键就在于反间。因此对担任反间任务的人,必须给予优厚的待遇。
从前商朝能灭夏而起,是因为伊尹曾在夏朝为官;周朝能更夏而起,是因为重用了商纣时的姜子牙。所以明智的国君和将帅,运用智慧高超的人为间谍,一定能成大功。这是用兵作战的要诀,也是三军行动的指针。
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兵家使用范例
预先侦知敌情
“动”,行动、举动,这里指出兵。“动而胜人”,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先知”,预先侦知敌情。
用兵的法则,首要的事情是研究各种情况。在战前,要判断敌军将帅指挥才能的优劣,敌人力量的强弱,兵员的多少,地形险要还是平坦,粮草缺乏还是充实,估计已经明确,然后再出动军队,就没有不胜利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组建了坦克师和摩托化师,而欧洲各国则对其威力缺乏应有的认识。战争刚刚爆发,德军的装甲兵团便在航空兵掩护下席卷整个欧洲。德军对西欧作战仅用了44天,使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相继沦亡,英国退守本岛。尤其是法国的彻底失败,令世界无比震惊。后来英国军事评论家利德尔·哈特在其所著《战略论》中指出:法军的主要弱点,不在他们的数量方面,也不在装备的素质方面,而是在他们的理论方面,他们的思想远不如对方那样进步,根本没跳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圈子。可见,“先知”对战争的胜负能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公元523年,萧泽打败侯景后在江陵称帝,是为梁元帝。梁元帝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开始结好北齐。而与梁元帝作对的萧瑀却投靠西魏,并请西魏讨伐萧泽。宇文泰正欲经营江汉,遂命柱国大将军于谨率大将宇文护、杨忠南征萧泽。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十月,于谨从长安出发。西魏的荆州刺史长孙俭问于谨说:“你站在萧泽的立场上,认为他应当怎么办?”
因于谨对萧泽进行过详细研究,便胸有成竹地回答说:“他耀兵汉沔,席卷渡江,直据丹阳,依靠王僧辩、陈霸先,此为上策;将江陵外城居民移至子城,修竣城墙,等待援军,此为中策;如果不能移动外城居民,而据守整个城郭,此为下策。”长孙俭又问:“你估计萧泽会采取哪个对策?”于谨说:“一定会采取下策。”长孙俭问:“为什么?”于谨说:“萧氏保有江南已经数十年了,因为中原多事,一直没有机会向外发展。他认为受北齐牵制,不能分出力量对付他,再加上萧泽懦弱无谋,多疑少断,老百姓都贪恋旧居,不愿迁移,所以他只能采取下策。”
11月初,于谨挥军渡过汉水,令宇文护自西路向武宁(今湖北荆门县北),杨忠自东路向江津(江陵渡口),以截击梁军退路。梁元帝萧泽果然如于谨所料,采取防守整个城郭的策略。他命令所属军民在外城周围竖起了60里长的木栅和数十座城楼,然后分兵把守。于谨进至城外,将江陵紧紧包围。11月15日,首先发动一次火攻,烧毁了木栅之内数千家居民,以及25座城楼。然后乘着梁军人心惶惶之际,于谨下令攻城。至12月初,江陵城陷,萧泽被擒杀。
这个事例证实了孙子说的“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商战使用范例
没有什么事物不可以利用
“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对人生领域的启示是:做一切事情,只有预先了解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而制定计划方案,最终取得成功。
荀子说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人要想驾驭自己的命运,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必须要善于借用一切。自己如果站在平地上看前方的道路看不清,不如借高地以便看得清楚。如果声音的音量不是无限的,如果要想听者听得更明白,不如借风而呼。自己不擅长的或不能靠个人做到的,可以借外在之物办到。无论借局借势借资金还是借天借地借自然,总之,没有什么不可以为我所用。
在江西老区,有个贫穷的小山村,因为山高路远,一度是全县最贫困的村庄。如今,这个小山村依托自己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借“势”建村,不但打造了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点,而且一跃成为全县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
他们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个旅游新村,进而脱贫致富,首先在于他们借助了大自然赋予这里的独特的风光优势。
小山村虽然地处山旮旯,没有什么工业资源,比不上其他地方繁华和喧闹,但是,其地理环境独特,依山傍水,山水环绕,十分秀丽。它四周重峦叠嶂,竹林遍野,一眼看去,令人心旷神怡。而村西边一条小溪穿过翠绿的竹林,形成了蜿蜒曲折的十里峡谷;村东边一条河流从山上奔腾而下形成三个颇有气势的瀑布群,增添了几分壮美。地势较低的地方,小溪流过之处,清澈见底,大小不一的鹅卵石遍布水中。村西边和村东边的两条水源在村头汇聚成河,两岸杨柳依依。在外人看来,仿佛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
但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大自然赐给他们的财富,因为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再加上以前的致富观念影响,他们也总想走工业加工的路线,反而抱怨自己这里缺少资源,所以这样独特的资源并没有很好利用。
进入21世纪,村支书的观念也在转变。听到来这里的客人对自己家乡独特的自然风光赞叹不已,听着游人对高寨村风光的赞美,他们萌发了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的想法。这就是大自然给予自己的财富啊!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于是,他们决定向天向地借用这些独特的自然风光。
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他们把规划建设新农村与开辟旅游景区景点结合起来,积极自筹与引资开发了十里大峡谷、漓源瀑布等著名景点,形成了村中有景、景中有村,村、景相融的新农村。
村庄的面貌变样了,他们又决定借助历史文化的优势,打造有独特民俗风情的旅游新村。原来,历史上这里是个瑶族村民居住较多的村庄,虽然几经变迁,但至今该村还保留着浓郁的民族风格。例如,这里的房屋都是以木楼为主,幢屋毗连,层次分明;村里上年纪的村民还时常穿上瑶族服装,这些服饰非常鲜艳精美,图案也十分生动艳丽。而且他们在生活上还保留着瑶族的一些风俗,如男女婚礼要唱贺郎歌、陪嫁歌,劳作时喜欢唱山歌等。丰富的民俗风情成为这里的一大特色,也是增添旅游内容、吸引客人的一大亮点。
于是,村民们决定借助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瑶族民俗风情的优势,再进一步挖掘整理,突出瑶族民俗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为此,他们成立了由20多个年轻小伙子和姑娘组成的“民俗表演队”,一有客人从远方来,大伙就凑拢来,或举行瑶族饰服表演,或载歌载舞、吹拉弹唱,让外来的游客大开眼界。同时,还举办篝火晚会,邀请游客一起跳民族舞蹈“竹竿舞”,让游客参与其中,自娱自乐。最后,他们要借助名山的优势,壮大自己的名气,进而丰富旅游内容。
由于这个小山村的名气不大,前来旅游的人在地图上很难找到它。于是,村支书和一帮足智多谋的村民商量,决定借名山扬自己的名。这个山村位于著名的“华南第一峰”猫儿山的山脚下。猫儿山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四季旅游,各具特色。20世纪90年代初,各地游客就纷纷前来饱览“华南第一峰”猫儿山胜景。随着猫儿山的旅游日渐红火起来,小山村的人们看准了这个可以借助的现有优势,打出了“猫儿山下第一村”的招牌。经过大力宣传,小山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通过借天借地借自然,小山村大变样,旅游的人们越来越多,村民的钱包也鼓起来了。
外在的力量,包括有形的、无形的,社会的、自然的,凡是独立于自己之外而存在的,都可以为我所借。
人类生活的大环境、大气候等,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场,影响和左右着人们及其身边的一切,没有什么比这种力量更神奇和强大。能够借助这种神奇而独特的力量,胜过自己奋斗几十年。在借天、借地、借自然的同时也强大了自己。
处世使用范例
石油危机下的眼光
历史是不断演进的,而时代亦随之产生变化。当此种变化不甚明显时,每一个人脑中的意识变化,也容易跟上时代;而当时代变化太剧烈时,许多人都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因为他们所看到的只是眼前身边的琐碎事务,而无法视及全盘,自然也无先见之明可言了。
但是在这种急速的变化中,少数有先见之明的人却能处之泰然,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那是因为他们知道变化虽显突然,但事前必定有征兆可寻。只要能够好好观察事前的征兆,我们不但能回避即将到来的危险,也有时间去获得别人预想不到的利益,这便是先见之明充分发挥的结果。一种商品之畅销与否也有其背景,倘若消费者对某种恶劣商品不满情绪已达到顶点,则在此时能抓住时机推出一种能令大家满意的商品,必定能“突然”消解顾客的不满,因而大量畅销。人的情绪激动必有前兆,而大战之前亦会有许多小事端出现以为导火线。所以突然发生的现象在此之前必定都有征兆和隐因。
从中东战争爆发,到后来的石油危机所呈现的紧张状态,所有的中东首脑人物都严厉地指责欧美各国的亲以色列政策,助长了侵略的野心。阿拉伯石油部长亚曼尼甚至公开言明:“以石油为战略物资,来打击西方各国。”类似这些情报,虽然经常只是占据报端的一角,但将导致的严重后果却为一些细心的人注意到,因而能在危机来临之前抓紧时机做好准备工作,不致遭受太大的打击。类似此种不惹眼的小情报,到处皆是,而其所导致的后果则相当严重。我们必须经常有锐利的眼光,才能在发生“突然”事变时,视之为“必然”结果。有位公司的董事长,他经常仔细地分析别人未曾注意到的小情报,并在石油危机发生之前,妥善地拟定了防卫措施,在其他企业公司相继倒闭的情况下,他仍然能一枝独秀地蓬勃发展,这便是具有先见之明的最佳例证。
随着时间的流逝,只要能察知蛛丝马迹,或琐碎事务的关联性,则一定能预先得知将来的巨大的变化。因此从现在起,不论你是坐在公共汽车内,或在街上行走,都要不失时机细心留意身边的琐事,并根据所得的小情报,加以分析、整理,必定能比别人稍胜一筹。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
兵家使用范例
苏联领先美国制造氢弹
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有知才有谋,有谋才能成功。古代由于科学落后,很多人是迷信鬼神的。把一个国家、一个家族的命运寄托在鬼神的庇佑上,是无知的行为。鬼神不会保佑无知者,也绝不会使昏君蠢将永远得势。孙子告诫说:不要去问鬼神能否出兵打仗,不能搞教条主义,纸上谈兵,不要受狭隘经验的束缚。依据经验对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事物进行判断,难免失误。所以具体敌情具体分析,要有科学性、创造性。
1945年7月,当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会议上商讨对日作战的具体事宜时,杜鲁门总统得意地告诉斯大林,美国已成功地引爆了一枚原子弹,但斯大林态度冷若冰霜,似乎没有多少兴趣。其实,苏联早已成立了由伊戈尔·库尔恰托夫为负责人的核总局,秘密进行原子弹的研制。而且,有几位美英科学家正悄悄向苏联提供有关美国原子弹研制的极详细资料,其中就有克劳斯·福赫斯。
1911年9月29日,福赫斯出生在德国达姆施塔特附近。他的父亲与祖父都是当地有名的社会活动家和社会主义者,所以,他从小就受到马克思学说的熏陶并在莱比锡大学加入了德国共产党。后来,福赫斯到了英国,参加了伯明翰大学的帕尔斯教授实验室,又为英国安全部门分析了一批纳粹核情报,使英国人对他这个办事干练的物理学博士赞赏有加。凭借着这些掩护,他开始秘密地传递情报。
1941年秋,福赫斯主动和苏联间谍接上了头。以后每隔三四个月,他就把自己所知的研究资料交给德籍苏联间谍乌苏拉·库钦斯卡娅。1943年9月,福赫斯成为英国科技代表团的成员,前往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参与“曼哈顿工程”。此时,他已获得苏联政府的初步信任,为了安全起见,苏联安排了美国人霍利·戈尔德为联络员。福赫斯的代号为“查尔斯”。
在美国工作期间,福赫斯多次将高级技术机密传递给苏联。其中有用气体扩散法分离铀235,铀弹的尺寸图样和数字算式,炸弹引信结构装置等,为苏联研制原子弹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947年6月,福赫斯回到英国,继续向苏联传送的书面材料有:温思克尔钚反应堆和化学工厂的详细数据,空气冷却铀炉和水冷却铀炉的比较分析,建造同位素分离工厂的设计图,1948年美英科学家研造的氢弹原理图和理论生产数据……福赫斯不计报酬,不顾风险地向苏联传送了大量价值连城的情报,大大缩短了苏联科学家制造原子弹的时间——比美国的预计早了5年,并使其抢先于美国制造出了氢弹。这对于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和核心威慑,维护世界和平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商战使用范例
对企业的各个方面做出预测
企业经营,需要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一种风险与利益并存的经济行为,因此,只有对本企业作各个方面的预测、分析,了解市场行情,了解竞争对手,这样才能少走弯路,让自己在激烈的商战中处于不败之地。
上个世纪初,中国碱市场一直被英国卜内门公司的“洋碱”垄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国家纷纷忙于战争,输入我国的碱大幅度下降,从战前的31500吨下降到1916年的21吨。我国一直从事盐业生产的范旭东先生抓住这一机会,于1918年办起了中国第一个制碱企业——永利制碱公司。战争一结束,英国卜内门公司急忙重返中国市场,没想到遇见永利制碱公司这个竞争对手。经过一番谋划,卜内门公司调来一大批纯碱,以原价40%的低价在中国市场上倾销,以此想要挤垮永利公司。
永利同卜内门相比,实力相差悬殊,不过也不能坐着等死。怎么办?要硬拼,是绝对难以取胜的。范旭东先生冷静地分析了卜内门公司的状况。当时日本是卜内门公司在远东的最大市场,而欧战刚刚结束,卜内门的元气未完全恢复,现在为了对付永利公司,他们把大量的碱运到中国,这样,销往日本的碱必然紧张,永利公司可以乘此机会,打入日本市场,在那里同卜内门公司较量。
于是,范旭东先生迅速到日本,与日本大财团三井株式会社协商,委托三井在日本以低于卜内门公司的价格代销永利公司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三井公司觉得不要自己的资金,又有利可图,便很快与永利签下了合同。
不久,质量与卜内门相同、价格却低很多的“红三角牌”纯碱很快在日本形成市场碱价下跌的冲击波。这一突变,使得卜内门公司措手不及。为了保住日本这个大市场,卜内门公司不得不随之降价。然而,卜内门公司在日本市场上纯碱的销售量远远大于中国市场,这一降价,使其元气大伤。而永利公司的纯碱在日本的销售量不过卜内门的10%,虽降价销售,损失并不太大。
卜内门公司权衡利弊,觉得保住日本市场比独霸中国市场重要很多,便主动向永利公司挂出免战牌。永利公司趁机进攻,一举夺回了国内市场。
“永利公司”充分调查市场,仔细了解对手情况,从而以“先知者”达到取胜目的。
处世使用范例
靠人脉走向成功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我们从这句话里能看到孙子的智慧之光:凡事与其求鬼神,不如求之于人,靠人际关系走向成功。
在美国,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问卷调查:“请查阅贵公司最近解雇的3名员工的资料,然后回答解雇的理由是什么。”结果是,无论什么地区,无论什么行业,60%以上的雇主都回答:“他们是因为不会与别人相处而被解雇的。”可见,交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丹尼尔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丹尼尔是全州唯一的黑人眼科医生,在该州是相当有名望的人物。这位具有相当吸引力的年轻人是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声望来的呢?他知道声望是无法借报纸、广播来提高的,于是,他便选择了为公众服务的方式。果然,这种方法使他深得人心,也使他的事业走上了康庄大道。
丹尼尔的事业从他21岁时开始。他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整理出所有曾经交往过的朋友名单,同时加入该城的黑人团体。不久,他便当上黑人协会领袖,并且连任两届。他一度在黑人学校及业余剧团中十分活跃,还经常参加体育、宗教及其他种类联欢会。他抽空把到国外旅游时的所见所闻制作成幻灯片展示给大家看,这个举动使他与大家的心更贴近了。
他的生活忙碌而多彩,但他仍然能抽出时间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那么,他对于参与社交活动的看法又如何呢?他的说法是:“能多参与社会性工作,被人们信赖的机会就较高,就随时有可能把自己推销出去。”
就是这样,丹尼尔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大众的尊敬与信赖,此后,他的生活更为丰富,工作也更加顺手。他极高的声望可以说是其不断扩大交际范围的结果。
不管你未来选择的道路如何,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都会给你带来一定的益处。人际交往为人们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既让你结识他人,也让他人认识你,当彼此的品行、才干、信息得以相互了解的时候,这种交往就可能结出两个甜美的果实:密切彼此的友谊和获得发展的机遇。社会活动就是机遇的催产术,善于开发人脉资源,捕捉机遇,成功离我们就更近了!
反间可得而用也。
兵家使用范例
盟军智除德国女间谍
1944年,盟军开始悄悄酝酿反攻欧洲大陆的诺曼底登陆计划,意在给德国最后一击,全面赢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为配合这次大规模行动,盟军各个情报部门各显身手,利用各种方法隐藏此次登陆计划,使德国放松对这一地区的防御警惕。驻扎英国的美国情报局第2677特勤队特别情报小组组长斯蒂夫接到任务:务必想尽各种办法,让德军误信盟军将在荷兰登陆,使其从其他防线调兵力增强荷兰防御,以减弱诺曼底登陆点德国的兵力。
斯蒂夫成立了掩人耳目的“爱丽斯电影公司”来完成这项任务。正当他绞尽脑汁寻找任务突破口时,德国一位同事提供了一条极好的密报:德国最美艳的女间谍汉妮·哈露德突然离开柏林,去往英国。斯蒂夫顿时计上心来:德国女间谍来英,无非是想窃取有利情报,我们正好可以将计就计,把盟军登陆荷兰的假情报借女间谍之手传达给德国。于是斯蒂夫决定埋下陷阱,让这位貌美迷人的德国女间谍为盟军做一次“谍报员”。
4月,美国军方出人意料地以犒劳海外驻军名义举办了一次盛大空前的招待会。招待会上,斯蒂夫故意将汉妮·哈露德介绍给第2677特勤队的英俊少尉狄恩罗斯。不出所料,接下来的事情完全按照斯蒂夫的设计发展着:汉妮和狄恩罗斯花前月下,甚是甜蜜。这位让德国情报部深信不疑的美女间谍,成功地被盟军牵住了鼻子。时机已到,斯蒂夫开始实施他的一系列计划。他先是派遣狄恩罗斯以“公司”副主管的名义去荷兰执行任务,临行前吩咐他务必和中断已久的荷兰地下工作者取得联系,把盟军登陆荷兰的消息传达到荷兰,并即刻断绝与特别情报组其他人员的一切联系,直到任务完成。最后,斯蒂夫还故作烦恼:“现在就缺一个会荷兰语的人配合你的工作了。”狄恩罗斯立即回答:“汉妮可以做翻译的!”斯蒂夫爽快地答应了。
“爱丽斯电影公司”上上下下,只有斯蒂夫和他的得力干将、特勤部英籍少校军官霍华知道,此次盟军进攻的真正目标并非荷兰。为了顺利地完成此次掩人耳目的行动,斯蒂夫向给公司其他“员工”隐瞒了真相,并在狄恩罗斯帮助下,用一艘鱼雷快艇将一位名叫汉克的荷兰游击队领袖偷载到伦敦。斯蒂夫向他说明了盟军进攻荷兰的意向,两天后,汉克飞返荷兰,第三天即被盖世太保逮捕。这位荷兰人在八小时酷刑之后,被迫招出了盟军攻击荷兰的军事计划。汉克遇难后第四天,斯蒂夫又用同样的方法接待了另一位荷兰地下工作者,他的被捕使盟军的军事预谋被证实,斯蒂夫的反间谍计划开始奏效。
为了让德国人深信盟军登陆点在荷兰,5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斯蒂夫和霍华出席了英美高层联席会议,策划扩大假情报的效力。会议结束不久,麦西岛四周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大批潜艇,陆地上成百上千的坦克车并肩而列,天地间霎时枪林弹雨。其实,这只是些侦查道具而已,盟军如此造势,是为了将拍摄的空中照片传给德军,以让其坚信盟军登陆荷兰的军事计划。盟军的蒙蔽很快奏效,德国的陆军和空军开始陆续向荷兰境内集中。5月底,抵达荷兰的德军已近10万人。
然而,滑头的希特勒却始终对盟军登陆荷兰一事心存疑虑,因为他派机飞往肯特群岛上空侦察时发现英国东南部好似有重兵云集。最后,斯蒂夫决定打出最后一记重拳,借德国女特务汉妮之手把盟军精心伪造的荷兰战略图,送到德国人手中。霍华将登陆图放进保险柜,并故意三次把钥匙落在办公桌上,可狡猾的汉妮始终没有动钥匙。最后,霍华只得借故让狄恩罗斯将钥匙带回寓所保管,给汉妮从容地印取蜡模的机会。为了确认汉妮已经拿到密件,斯蒂夫故意让霍华在密件信封的印花上,套了一枚曲别针,信封只要稍微一打开,它就会滑落下来,而汉妮在黑暗中作是不会注意到一枚曲别针的。6月2日下午,霍华邀请“爱丽斯电影公司”全体员工用晚餐,并约好9点钟回“公司”继续工作。为了给汉妮留出充足的作案时间,霍华故意将狄恩罗斯安排到自己身边,好让他和汉妮分开。就在大家尽情享受美味佳肴之时,在“爱丽斯电影公司”的办公室里,汉妮用蜡模配好的钥匙打开了保险柜。很快,她用随身携带的火柴盒照相机把登陆荷兰的战略图拍了下来。晚上9点整,所有人回到办公室,唯独不见汉妮的踪影。霍华检查完保险柜,便打电话向斯蒂夫汇报:“套在信封上曲别针已经脱落,反间谍计划已经完成。”“现在我们做什么?”霍华请示。“帮助她脱身回国。”斯蒂夫答道。在美英情报人员的暗中尾随下,汉妮顺利地登上了德军潜艇,马不停蹄,于6月4日赶回德国境内,并通过德军情报机构迅速将偷拍的伪造密件转交给了希特勒。
不出所料,德军在一天之内纷纷奉命调往荷兰。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顺利反攻。面对如此败绩,名噪一时的女间谍汉妮·哈露德哑口无言,愤怒至极的德军情报负责人下令将她处死。而盟军妙用“借刀杀人”之计,多次利用德国女情报员和荷兰地下党为其传递虚假情报,迷惑德军,隐藏其真正的军事计划,不仅给敌军以重重一击,而且保全了自己的宝贵兵力。
商战使用范例
巧克力间谍大战
1971年,法国的一家化工厂即将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的洗涤剂。这时,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的一些报纸上登出了一则醒目的招聘广告:本公司将在欧洲开设分公司,拟招聘8名高级化学工程师,报酬优厚,应聘者从速。
法国的许多化工专家为这则诱人的广告所动,纷纷前往报名。经查阅应聘者名单,这位美国人惊喜地发现其中竟有8人参加了法国那家化工厂新型洗涤剂的研制工作。他借口应聘者众多,需要一个一个认真面试为由,分别同他们会面。这些化工专家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和知识,以博得美国人的赏识,都把自己掌握的技术情报和盘托出。经过面试,这位美国人从他们的口中分别掏出了新型洗涤剂的部分配方和制造方法,再加以集中分析,便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新型洗涤剂的配方和生产流程,面试过后,应试者天天盼望着那位美国人寄来一纸应聘文书,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早已偷偷地溜回了美国。
不久,这种新型洗涤剂便在美国面世,并打入了国际市场。
商战中的用间与反间,都充分利用了公众的某个心理,或以利诱惑,或打着情义的旗号,却干着偷窃的勾当。翻开世界巧克力食品工业的历史,你就会看到,巧克力食品工业的发展史就是一个用间与反间的商战史。
巧克力糖几乎人人爱吃。据说,著名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也对巧克力推崇备至。每次出征,他总要随从的副官带上大包大包的巧克力,遇到身体疲乏或者用脑过度时,就往嘴里塞上几块。
制造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来自可可树。这种树在中美洲和墨西哥南部最多。将可可树的种子晒干、去皮、磨成粉,便取得了制造巧克力的原料。古时墨西哥的玛雅人把可可树称为生命之树,每出生一个孩子,他们便要栽种一棵可可树,以此祝福新生婴儿健康成长。他们认为,可可树果象征着人心,用它制成的食品是血液,能给人以旺盛的精力。
墨西哥人很早就掌握了制作巧克力的技术。印第安人最早吃的巧克力是用可可粉加上玉米、辣椒等搅和制成的一种糊状食物,带苦涩味,后来才加进糖和香草等调味料。
14世纪时,巧克力只是由墨西哥独自拥有和经营,直属国家监管。当第一批西班牙殖民军到达墨西哥时,见当地人都津津有味地喝这种巧克力饮品,有人便尝了一口,刚喝进嘴里就又立即吐了出来,并大声喊叫,这只能喂猪。原来,当时的巧克力还没有加糖和香草。
1915年,西班牙骑士列戈以周游列国为名来到墨西哥。好客的墨西哥人见他风度翩翩,态度友好,就破例答应了他的要求,让他参观了巧克力的生产过程。墨西哥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道貌岸然的“贵客”原来是一个产业间谍。他成了西班牙第一个窃取墨西哥巧克力生产技术的人。他在窃取了巧克力的生产技术后,便偷偷地溜回了西班牙国内。从此,巧克力的生产就在西班牙开始了,并很快成了西班牙新兴的食品工业。许多西班牙人因生产巧克力而发了财,这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商人们的垂涎,他们纷纷前往,想在西班牙“取经”。无奈,西班牙人对巧克力生产的技术始终守口如瓶。就这样,西班牙的巧克力生产技术,又成了欧洲各国产业间谍的重要目标。
在这场间谍战中,意大利人捷足先登。1606年,他们用重金买通关节,窃取了西班牙巧克力的生产秘方,一举打破了西班牙对巧克力生产的垄断。英国的生产商也不甘寂寞,急起仿效,于1763年偷到生产配方,并大胆加以改进,生产出了奶油巧克力,使英国一跃而成为巧克力大亨。1800年,瑞士工业间谍又如法炮制,窃取到巧克力的生产技术,使自己变成了世界闻名的“巧克力王国”。同时,德国的厂商也偷到了巧克力的生产技术,并把巧克力制成糖出售,和瑞士等国展开了竞争。其后,日本也加入了这场巧克力间谍大战。由巧克力引起的这场间谍战和贸易战断断续续连绵上百年,直到现在还没有休止。
处世使用范例
皇太极用反间计除掉袁崇焕
1627年,昏庸无能的明熹宗得病死去,他的弟弟朱由检即位,就是明思宗,也叫崇祯帝(崇祯是年号)。
崇祯帝早就了解太监魏忠贤作恶多端、专横跋扈、民愤太大,他一即位,就宣布了魏忠贤的数条罪状,把魏忠贤充军发配到凤阳。魏忠贤知道自己十恶不赦,肯定活不成,在半路上服毒自杀了。
崇祯帝整治了阉党以后,又给杨涟、左光斗等人平反了冤狱。此时,许多大臣请求把袁崇焕召回朝廷。崇祯帝接受了这个意见,并且提拔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负责指挥整个河北、辽东的军事。崇祯帝问他有什么计划与打算。袁崇焕说:“只要给我指挥军事的大权,朝廷各部一致配合,我敢说不出5年,可以恢复辽东。”
崇祯听了十分高兴,感到袁崇焕确实有雄才大略,是个难得的将领,于是下令给袁崇焕一口尚方宝剑,准许他全权行事。
袁崇焕来到宁远,选拔人才,整顿队伍。当时的东江总兵毛文龙作战不力,却又屡次虚报军功,不服从袁崇焕的指挥。袁崇焕一气之下,使用尚方宝剑,把毛文龙杀了。这件事震惊全军上下,没有谁敢违抗他的命令。
1629年10月,皇太极率领几十万后金军,从龙井关、大安口(今河北遵化北)绕到河北,直扑明朝京城北京。
这一着大大地出乎袁崇焕的意外,给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袁崇焕赶快下令出兵,想在半路上把后金军拦住,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后金军长驱直入,一直来到了北京郊外。袁崇焕带着明军刚到北京,没顾上休息,就和后金军展开激烈的战斗。其他几路前来增援的明军,也陆续赶到,投入战斗。
后金军大举进攻北京,这消息引起了全城震动。崇祯帝坐卧不宁,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后来听说袁崇焕带兵赶到救驾,心才安定了一些。他亲自召见袁崇焕,慰劳了一番。然而一些魏忠贤的余党此时却散布谣言,说这次后金军绕道进攻北京,是袁崇焕故意引进来的,说不定里面还有什么更大的阴谋。
崇祯帝是个猜疑心极重的人,听了这些谣言,也有些怀疑起来。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个被金兵俘虏去的太监从金营设法逃了出来,向崇祯帝密告,说袁崇焕和皇太极二人已经订下密约,袁崇焕要出卖北京。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把崇祯帝吓呆了。
原来,明朝有两个太监被后金军俘虏去以后,被关在金营里。有天晚上,一个姓杨的太监半夜醒来,听见两个看守他们的金兵在外面轻声地谈话。
一个金兵说:“今天咱们临阵退兵,完全是皇上(指皇太极)的意思,你可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另一个说:“什么原因?”一个又接着说:“刚才我就看到皇上朝着明营的方向急走,明营里也有两个人过来,他们谈了好半天话才回去。听说那两个人就是袁将军派来的,他已经跟皇上有密约,眼看大事就要成功啦……”
姓杨的太监偷听了这番话,趁看守他的金兵不注意,偷偷地逃了出来,跑回皇宫向崇祯帝报告。崇祯帝听了后信以为真。他哪里知道,这恰恰是皇太极预先布置的反间计。崇祯帝大怒,命令把袁崇焕押进死囚大牢。
有个大臣知道袁崇焕平日忠心为国,绝无他意,觉得这件事情非常蹊跷,于是就劝崇祯帝三思而行,崇祯帝拒绝大臣的良言劝告,一意孤行,第二年,袁崇焕被崇祯帝处死。
皇太极用反间计除掉了对手袁崇焕以后,就退兵回到盛京。从此以后,后金越来越强大。1635年,皇太极把女真改称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叫清,皇太极是清太宗。
参考文献
[1]陈子俊.孙子兵法全集.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2]吴学刚.孙子兵法智慧全集.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3]司马智人.活解活用孙子兵法.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4]上官觉人.子孙兵法现代释用.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5]高阳.孙子兵法中的31项经营准则.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3[6]陈书凯.孙子兵法.北京:蓝天出版社,2006[7]赵海军、黄朴民.孙子兵法集注.长沙:岳麓书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