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节太子少保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有明一代,活着的武夫能做到的最高位置也就是个国公,就连徐达、常遇春这等在历史上都赫赫有名的名将,那不过也是死后封王,世袭国公的结果而已。
大部分在明朝比较出名的将领,能拿到国公罔替的都很少,名将戚继光都不过是个太子少保、左都督而已。
武将里面也倒有极少数人因缘际会,捡到了侯、伯的爵位,但是最后基本都没什么好下场,嘉靖万历以来,想拿到爵位封赏更是白日做梦。
就算李成梁这等三天一小功,五日一大捷的将领,也不过是伯爵。
三公爵位,文臣无野战之功绝对休想拿到爵位,但像获得三公之类的头衔却十分简单,而武将就反了过来,拿到三公虽然很难,但想要个什么太保少保的加衔却多如牛毛。
当然了,这一切的规矩,在大明的皇亲国戚面前那都是空口白话,王争占领南京之后,仅仅在南京城拥有爵位的大小勋戚,就有几百个之多。
这些人不交税赋,而且府内都蓄养私丁,王争进城后最先处理的就是他们。
勋戚们迎山东军入城,打下江山之前要杀肯定是不行的,但王争能取消他们不交税赋的权利,并且裁撤大部分的私丁,给圈在不同的地方等死。
所以这次接到王争要求封宁王的要求之后,就有阁臣出班建议,说给封个太子少保就行了。
“王争不过是个贩盐起家的武夫,安东候的爵号还不满足,居然要求一字的王号,真是狂悖至极!”
“这还有什么体统!”
“除却流贼、鞑虏,大明内部居然出了这种吃里扒外的小人!”
“听闻那王争在江南完全是打着朝廷的旗号私自行事,和那左良玉也没什么不同,依我看,还封什么王,要拿出个惩处的章程来!”
内阁诸臣一时间群情激愤,不过在一旁站着的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却没吭声,只是不断在心中冷笑。
眼下地位最高的是内阁大学士、首辅陈演,并且这次是内阁的例行议事,他来不过是奉了旨意装装样子。
不过那些阁臣也不傻,气出完了,总是要拿出个章程交到皇帝那边裁决,这个时候,次辅魏藻德提出来,说给王争封个太子少保就行了。
内阁商议之后觉得可行,说这也不低了,算是近些年来最好的一个,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有这个想法的文臣,多半看王争是个粗鄙的武夫,不懂这些政事,想拿个少保的头衔忽悠过去了事。
内阁首辅陈演还建议崇祯给王争一个空头支票,让他和李闯死磕,说打赢了再封王。
内阁用这种方法糊弄左良玉简直屡试不爽,而且左良玉根本不敢和朝廷公然对抗,一个平贼将军的衔头,就能让他无话可说。
以王争现今在朝廷中的威望,封个一字王完全够格,在山东军众人看来,就算是两字王都有些屈尊。
人家李闯被王争击败无数次,但次次都能再复起,现在建立大顺朝成了皇帝,王争还是个侯爷这实在说不过去。
其实山东军中听闻李闯在西安建国称帝的消息之后,不无让王争仿效李闯,在南京称帝的声音,就连幕僚府中也有人是这样想。
但王争对此十分抵触,一提就生气,到最后也就没有人再说,不过转而要求朝廷给封个一字王,这可是底线了。
崇祯这次虽然没有震怒,并且异常冷静,但态度还是一样吝啬,封什么一字王,那根本不存在的。
这次内阁效率出奇地高,朝廷方面的意思一月份就传到南京。
结果是并没有封王,但崇祯也留了个余地,密旨说如果山东军出兵剿灭大顺,就可以给王争加太子太保,并且鼓吹这是武将最好的加衔,也该知足了。
不过山东军人才辈出,原朝廷的人也不少,这话一下就被戳穿,上下都是一片愤慨,就连勋戚们都觉得崇祯皇爷这次过于抠门了。
山东军中本来让王争称帝的风声已经平静下去,这件事以后又多了起来,说这朝廷压根就没当回事,还把咱们山东军当小孩糊弄。
这个结果委实在王争的意料之中,历史上甲申国变人家李自成都打到眼皮子低下,差一道命令就能攻进紫禁城了。
李自成已经是大顺皇帝,却要求封个西北王,这还不是一字王,当然了,可能大顺上下就不知道一字王和二字王的区别。
大顺军上下没什么反驳的意思,都觉得崇祯肯定能同意,已经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陕西老家耀武扬威去了。
可崇祯拒绝了,压根就没有封王的意思,就算上吊殉国也不愿意退让半步,相当于狠狠抽了大顺所有人一个巴掌。
现在王争远在江南,想凭一纸奏折就封个一字王,简直是异想天开。
本来这件事在山东军众人的眼里,其实和兵临北京城下的大顺军并无不同,那也应该是水到渠成,都到了这种时候了,你还犹豫个什么劲?
朝廷给王争封个宁王,山东军就能踩着台阶出兵,没准可能把大顺就此给灭了。
这下可好,崇祯皇帝把事儿都做绝了,明摆着看不起山东军,自己还拿热脸去贴什么冷屁股。
要是京师以后再出了什么事,山东方面不可能出兵勤王,那可就是自己不要脸了。
说一千道一万,就算王争丢得起这个人,山东现在摊子这么大,上下要有多少依附过来指望着改朝换代的,自然不可能再满足。
所以消息传遍南京之后,便开始不断有人劝进,想让王争仿效李自成,建立新朝,改朝开元。
请求一字王号不成这件事,是山东军和朝廷彻底决裂的开始,上下所有人都不再对这个朝廷有任何希望,一心只想着改朝换代。
不过对于这件事,王争的态度十分坚决,无论你请求的人有多少,反正就是压着不称帝,只是开始布置收取江南其他州府的计划。
时间一久了,那些劝进的声音也就少了,王争依然打着官军的旗号,布置几路兵马,堂而皇之的朝南进发。
不过在二月初,王争接到了庐州府六安州守备的文书,说是明总兵高杰率领五千多兵马在一月底来到城外,请求接受山东军的改编,入册外系。
幕僚府商议之后,本来准备直接改编了事,但王争推了幕僚府的决议,直接下令让高杰来南京,要亲自见一见。
侯爷亲自下令,幕僚府也没说的,立即发布行文,通知驻庐州府的外系兵马主将,让他派人带高杰来南京。
有明一代,活着的武夫能做到的最高位置也就是个国公,就连徐达、常遇春这等在历史上都赫赫有名的名将,那不过也是死后封王,世袭国公的结果而已。
大部分在明朝比较出名的将领,能拿到国公罔替的都很少,名将戚继光都不过是个太子少保、左都督而已。
武将里面也倒有极少数人因缘际会,捡到了侯、伯的爵位,但是最后基本都没什么好下场,嘉靖万历以来,想拿到爵位封赏更是白日做梦。
就算李成梁这等三天一小功,五日一大捷的将领,也不过是伯爵。
三公爵位,文臣无野战之功绝对休想拿到爵位,但像获得三公之类的头衔却十分简单,而武将就反了过来,拿到三公虽然很难,但想要个什么太保少保的加衔却多如牛毛。
当然了,这一切的规矩,在大明的皇亲国戚面前那都是空口白话,王争占领南京之后,仅仅在南京城拥有爵位的大小勋戚,就有几百个之多。
这些人不交税赋,而且府内都蓄养私丁,王争进城后最先处理的就是他们。
勋戚们迎山东军入城,打下江山之前要杀肯定是不行的,但王争能取消他们不交税赋的权利,并且裁撤大部分的私丁,给圈在不同的地方等死。
所以这次接到王争要求封宁王的要求之后,就有阁臣出班建议,说给封个太子少保就行了。
“王争不过是个贩盐起家的武夫,安东候的爵号还不满足,居然要求一字的王号,真是狂悖至极!”
“这还有什么体统!”
“除却流贼、鞑虏,大明内部居然出了这种吃里扒外的小人!”
“听闻那王争在江南完全是打着朝廷的旗号私自行事,和那左良玉也没什么不同,依我看,还封什么王,要拿出个惩处的章程来!”
内阁诸臣一时间群情激愤,不过在一旁站着的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却没吭声,只是不断在心中冷笑。
眼下地位最高的是内阁大学士、首辅陈演,并且这次是内阁的例行议事,他来不过是奉了旨意装装样子。
不过那些阁臣也不傻,气出完了,总是要拿出个章程交到皇帝那边裁决,这个时候,次辅魏藻德提出来,说给王争封个太子少保就行了。
内阁商议之后觉得可行,说这也不低了,算是近些年来最好的一个,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有这个想法的文臣,多半看王争是个粗鄙的武夫,不懂这些政事,想拿个少保的头衔忽悠过去了事。
内阁首辅陈演还建议崇祯给王争一个空头支票,让他和李闯死磕,说打赢了再封王。
内阁用这种方法糊弄左良玉简直屡试不爽,而且左良玉根本不敢和朝廷公然对抗,一个平贼将军的衔头,就能让他无话可说。
以王争现今在朝廷中的威望,封个一字王完全够格,在山东军众人看来,就算是两字王都有些屈尊。
人家李闯被王争击败无数次,但次次都能再复起,现在建立大顺朝成了皇帝,王争还是个侯爷这实在说不过去。
其实山东军中听闻李闯在西安建国称帝的消息之后,不无让王争仿效李闯,在南京称帝的声音,就连幕僚府中也有人是这样想。
但王争对此十分抵触,一提就生气,到最后也就没有人再说,不过转而要求朝廷给封个一字王,这可是底线了。
崇祯这次虽然没有震怒,并且异常冷静,但态度还是一样吝啬,封什么一字王,那根本不存在的。
这次内阁效率出奇地高,朝廷方面的意思一月份就传到南京。
结果是并没有封王,但崇祯也留了个余地,密旨说如果山东军出兵剿灭大顺,就可以给王争加太子太保,并且鼓吹这是武将最好的加衔,也该知足了。
不过山东军人才辈出,原朝廷的人也不少,这话一下就被戳穿,上下都是一片愤慨,就连勋戚们都觉得崇祯皇爷这次过于抠门了。
山东军中本来让王争称帝的风声已经平静下去,这件事以后又多了起来,说这朝廷压根就没当回事,还把咱们山东军当小孩糊弄。
这个结果委实在王争的意料之中,历史上甲申国变人家李自成都打到眼皮子低下,差一道命令就能攻进紫禁城了。
李自成已经是大顺皇帝,却要求封个西北王,这还不是一字王,当然了,可能大顺上下就不知道一字王和二字王的区别。
大顺军上下没什么反驳的意思,都觉得崇祯肯定能同意,已经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陕西老家耀武扬威去了。
可崇祯拒绝了,压根就没有封王的意思,就算上吊殉国也不愿意退让半步,相当于狠狠抽了大顺所有人一个巴掌。
现在王争远在江南,想凭一纸奏折就封个一字王,简直是异想天开。
本来这件事在山东军众人的眼里,其实和兵临北京城下的大顺军并无不同,那也应该是水到渠成,都到了这种时候了,你还犹豫个什么劲?
朝廷给王争封个宁王,山东军就能踩着台阶出兵,没准可能把大顺就此给灭了。
这下可好,崇祯皇帝把事儿都做绝了,明摆着看不起山东军,自己还拿热脸去贴什么冷屁股。
要是京师以后再出了什么事,山东方面不可能出兵勤王,那可就是自己不要脸了。
说一千道一万,就算王争丢得起这个人,山东现在摊子这么大,上下要有多少依附过来指望着改朝换代的,自然不可能再满足。
所以消息传遍南京之后,便开始不断有人劝进,想让王争仿效李自成,建立新朝,改朝开元。
请求一字王号不成这件事,是山东军和朝廷彻底决裂的开始,上下所有人都不再对这个朝廷有任何希望,一心只想着改朝换代。
不过对于这件事,王争的态度十分坚决,无论你请求的人有多少,反正就是压着不称帝,只是开始布置收取江南其他州府的计划。
时间一久了,那些劝进的声音也就少了,王争依然打着官军的旗号,布置几路兵马,堂而皇之的朝南进发。
不过在二月初,王争接到了庐州府六安州守备的文书,说是明总兵高杰率领五千多兵马在一月底来到城外,请求接受山东军的改编,入册外系。
幕僚府商议之后,本来准备直接改编了事,但王争推了幕僚府的决议,直接下令让高杰来南京,要亲自见一见。
侯爷亲自下令,幕僚府也没说的,立即发布行文,通知驻庐州府的外系兵马主将,让他派人带高杰来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