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寒流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犬夜叉】白月光与朱砂痣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因为交流电发电机组的对外出售,随着大清国自己的造船厂开工,在美德等国的技术和资金的帮助下,东北和江南的工厂越来越多。从采矿到矿石精练,从加工厂到组装厂,从纺织等轻工业到制钢等重工业,大清国开始向现代化工业国家大步迈进。
随着工厂开始赚钱,交给朝廷的赋税也越来越多。加上在世界各国建立的发电站也开始发电,交流电专利费开始从各国汇向光绪独资开办的环球电力公司在大清银行开设的帐户上。由于光绪自己掏钱补贴军舰的建造费,这也使得国家财政宽裕起来。
与此同时的是,也因为更多普通百姓进入工厂工作,而因此获得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原本潜伏在民间那股蠢蠢欲动的暗流也渐渐的平静了下来。中国老百姓就是如此善良,同是也是世界上最好管理的国民。中国老百姓就是这样,他们不要吃的多么贵重,也不要穿的多么豪华,更不需要住的多么富丽堂皇。只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有一个遮风逼雨的安身之所,再给他们一个稳定、可见的未来,中国的老百姓就能安心的守着自己的家,安安心心的过着自己的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而现在大清国内的工厂、铁路的建设正好给了他们一个他们想要的生活和一个可预见的未来,原本潜伏在暗中的那股不安的**也渐渐的平息下来。想比日夜耕作的农民而言,工厂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收益却要高出很多。于是乎,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土地上收获不了温饱的人们,还有想要过的更好的人们全都向着城市进发。与开办工厂的富商大户们一起,成了大清国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而为了获得更多利润的工厂主们,在朝廷的扶持下自主的开办了不少传授专业知识的学堂,也让原本大字不识的农民们开始考虑未来。
应该来说,当前国家的局面是光绪最愿意看到的。国内开始安定了下来,工业建设步入了正轨。铁路在延伸、公路在扩建,工厂在设立、船厂在开工,军队在整编、朝政在改变,内政外交都因为甲午一战而蒸蒸日上……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国家走向强大的开始。
也许,想要真真成为一个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一直在努力。
就在光绪胸怀河山、展望未来的时候,一股寒流迎面吹来。这股寒流吹得光绪如坠冰窟,同时也吹醒了意气风发的光绪。告诉他,这个国家、这个朝廷还不全是你光绪的。
“启禀皇上,慈惠太后让奴才转告皇上。领班军机大臣礼亲王世铎、贝勒载漪、大学士徐桐、九门提督荣禄等人近日频繁出入后宫面见慈禧太后。不知所议何事。慈惠太后让奴才提醒皇上,一切要小心从事。”寇连材借着给皇上递折子的机会。在光绪身边小声的说道。
这让正在拟写未来军事规划的光绪猛的停下手中的笔。警惕的看着四周。光绪身边潜伏着一个太后的间谍,这早在前年就已经知道了,光绪甚至还怀疑过是寇连材。可查了快三年了,楞是查不出来。不过通过各种情况和从慈禧那边返馈的情况来判断,这个间谍在光绪这里的级别似乎不是很高,很多重要的国家级机密慈禧也似乎不知道。就连在明十三陵的秘密兵工厂。慈禧好像也就只道这么个地方有个兵工厂,具体干什么的也不清楚。
“想躲的还是躲不掉呀——”光绪盯着寇连材好一会儿,才长叹一口气:“你这边有什么消息吗?”
“回皇上,由于慈禧太后每次见大臣都让宫侍们退出。所以具体谈了些什么奴才也无法得知。”寇连材很小声的说道:“不过奴才打听出她们谈起一个人名——甘军提督董福祥。”
“董福祥?那个在沧州带七万兵也打不赢二万日本兵的那个董福祥?”
“就是他。奴才向欧阳大人打听过了。沧州之战后,董福祥还是回到甘肃。但自五月后,突然被荣禄大人调至京城任职步兵统领衙门。因为董福祥仅带了几个人过来,欧阳大人并没有在意。”
“还在叫步兵统领衙门?改组为警察局的事还没有完成吗?”
“奴才问过了。步兵统领衙门里面的人多少都有些枝枝蔓蔓,欧阳大人担心强行改编会横生支结。故此,欧阳大人等直隶两江等其它地区改编完成后再行改编步兵统领衙门。如今其它地区改编基本结束,十月已经开始对步兵统领衙门进行改编。欧阳大人请皇上放心,年内一定可以改编完成。”
光绪一楞,想要发动政变,可不是仅凭嘴巴说就能成功的,军事力量永远是政变的第一要素。
只是步兵统领衙门一但被改编成警察局,所有警察将不能再配备长枪。跟据改编计划,改编后的北京警察局的人数为三千人。既便如此,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警察们,人数再多,仅凭手枪的警察跟本不可是能是杨东子所带领的皇家禁卫连的对手。改组后的警察局荣禄不可能全部指挥的动,只要有那么三五百人他调不动,那么他就必须要留人去防着这些人。而在紫禁城内,经过调整后的御林军也只有六百人,其中真正的防卫力量是占一半人数的杨东子所率领的皇家禁卫连,祁以德还带领着一百多大内侍卫。就算御林军中剩下的二百人也听他调动,可这二百人也是没经过现代战争训练的,他们更多的做用是做为仪仗部队在使用。
光绪真能指挥如臂的仅有不到四百人,但这些人不仅训练有素,而且不是从甲午一战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老兵,就是近身格斗的武林高手,装备的可全是制式长枪,还配有马克沁机枪。而且在丰台大营还有第一师驻扎,那是配属了一个炮兵团的部队。一个命令最多二个小时就能杀进紫禁城。
荣禄是满人中少数几个知兵事的人,经过了甲午战争之后,他不可能傻到认为人多就管用。那么他还要这样做必然有所倚仗。
那么他的倚仗是什么?光绪仔细的分析了现在整个京城内和京城周边的军事力量,甚至将各家大户可能的私兵都计算在内,仍然看不到荣禄有赢的机会。必竟要在两个小时内,不仅要攻下禁卫连把守的紫禁城,还要活捉他这位光绪皇帝。否则,一但第一师冲进紫禁城,任他们叫嚣也不起任何作用。想不通的光绪让寇连材找来了北京城的地图,开始仔细推算起来。
“啪”的一声。光绪手重重的拍的地图上。然后无奈的摇了摇头,不论怎么算荣禄都没有机会。难道是高估了自己却低估了敌人?可自己的必竟是百战老兵,都是曾经与皇帝并肩做战的军人。而真正能听荣禄或者说是慈禧太后话的人,可都是些保守派。他们手中不可能拿的出能与禁卫连有一战实力的部队,这里不存在高估或是低估的问题。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们收买了禁卫连。可是他们不可能用官职来收买禁卫连。除了财富也拿不出其它的来。但朕给禁卫连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荣誉。所以禁卫连不用担心。
“他们到哪找能与禁卫连一战的部队。还得人不知鬼不觉的运到京城里来呢?”实在想不通的光绪只能问问寇连材:“这件事你怎么看?”
“京城这儿应该找不出这样的部队。但京城外有呀!奴才可听说这京城警察局的人从外面招了不少人。”
“什么意思?然道说……”光绪突然反应过来,急忙说道:“你立刻去找欧阳振华,让他仔细查查新加入京城警察局的都是些什么人。然后让杨东子和祁以德来见朕。”
杨东子和祁以德都很快来了,光绪谈到了最近京城的治安,并很隐晦的提到这件事,让他们小心把守各处。事后杨东子和祁以德去了一趟寇连材那。出来后,祁以德很快的让他的侍卫们接手了紫禁城内各处城门,并把仪仗队打散各处。杨东子也把禁卫连驻进紫禁城内的各处要害之处,并以保养之名收缴全部的枪支。
当夜色已深之时。寇连材终于从兵部回来,告诉光绪一个已经猜到的结果。荣禄在改编步兵统领衙门时,新从外地招了不少人,这些新招来的人中,绝大多数都出自甘军。而且这种情况从六月就已经开始了。如今的步兵统领衙门,将来的京城警察局其实早已以荣禄的掌握之中。虽然还不知道他们将长枪都放在哪里,但有着慈禧太后的意思在里面,这么大个京城,别说藏个三二千把枪,就是藏个几门大炮都是很容易的。
看来老太太是不会死心的,而慈惠太后也没有起到牵制慈禧的作用。这到不能怪慈惠太后,必竟一个在家都从来不参于争宠夺利的女人,让她在皇宫中去于慈禧明争暗斗也不是她的性子。
光绪一番交待后,却来到瀛台,看看他那为自己建造的房子。瀛台,前世光绪与慈禧斗争失败后被囚禁十年的地方,这里也是后世中国政治中心的中南海。瀛台的入口在最北面,原本只是一座小桥相联,如令已被光绪改为仿木制的、宽达十米的钢筋水泥桥所代替,道路也做了相应的扩宽。进门后笔直向南,同样也有一座仿木制钢筋水泥建筑的小三层楼耸立在这园林最南端。这座小楼内,不仅安装了电灯电话,还装上的暖气。没办法,北京太冷,仅靠着那几个小碳盆给若大的房间取暖是不够的,想要暖和就要点上火龙。
反正京城发电机组早已经开始运转,产生的热气也找不到能够再利用的地方。光绪灵机一动,就在瀛台建了这么个小楼,将发电时产生的蒸汽引过来给房间取暖。正好废物再利用。
如今建设装修已经基本结束,还在进行最后的电路气路调试。最多一个月就可以入住了。想想如同后世在北京,一到冬天四处都是暖气,想想都暖和。
就在光绪每日照常上朝批折之时,京城警察局组建进度突然在欧阳振华的要求下突然加快。而紫禁城中的变化也依然没有逃过慈禧太后敏锐的眼光。
这天光绪在剪头的时,两宫太后突然驾到。看到光绪的头,两宫太后自然少不了责骂。自从光绪在牛庄割了辫子以后。似乎压根就没想让辫子再蓄起来。半年前,光绪头顶上如同新军士兵一样,一直就是板寸头。除了上朝,一穿的准是新军军服,到处晃来晃去。背后满朝大臣虽然议论纷纷,也递了不少折子上去,可皇上就压根没当回事,辫子剪也好,不剪也罢,皇上总是一幅无所谓的态度。反正就是不提不问。
终于清流之首的翁同龢上折叱责皇上,言明皇上衣着行为与普通士兵无异。此举有损皇上之威严,若是不识得皇上之人跟本无法分辨皇上与普通新军士兵。长久以往,皇上威严必将荡然无存,在与洋人交涉之时也大损我大清国威……
翁同龢想的很简单。当今大清除了新军的寸板头就是辫子。他以为只要皇上的发式不同于新军之样式,那就必然要改为辫子。所以他的折子里只提到皇上之发式不能与普通士兵相同。并无言明必须是辫子。翁同龢学是在早朝时上的折。并且他还摆出一幅帝师的架子,引经据典。他的话一出口,就立刻引来了所人的附议。
去年对日本田庄台一战,皇上削发明志之时,天下一片叫好。如今得胜回京,脑袋后面少了祖宗留下的那根辫子。却又觉的少了些什么。对于皇上的辫子,天下人早已是议论纷纷。
光绪无奈只能答应下来,一个月后,光绪就换了个发型。这和普通士兵总不一样了吧。大家一看,全都哑口无言,光绪梳个四六分。其实光绪是想剪个短碎发,可实在找不到会剪的人。
看到光绪的发型,两宫太后气不打一处来,是不停的责骂。
“辨子太费事了,这不是很清爽嘛!”对于来自两宫太后的责难,光绪到是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皇帝呀皇帝,自你亲政以来你还有把祖制放在眼里吗?”慈禧一脸怒色:“先是改兵制为洋人的师什么的,后又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也叫洋人的外交部,这些哀家也就不说了。去岁皇上剪辨子是为了激励三军气势也就罢了,而如今还不蓄发,这祖宗留下的辫子也不要了。别忘了,你是大清国的皇上,是咱满人的皇上。”
“死守着祖制,能有这洋枪战舰?死守着祖制,就能中兴大清?时代不同了,有些东西也该变变了。”
“变变变,你就知道要变,等哪天你把祖宗的基业都给变没了,我看你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慈禧狠狠的放下一句话:“没了这辨子,你还是皇上吗?”
慈禧说完就走了,留下的慈惠到是苦口婆心的劝着光绪。可光绪却如同没有听见一样,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有些问题不是蓄上一根辨子就能解决问题。”
深夜,光绪不顾强列反对的声音毅然走出总参谋部,随后走出来的总参高官重臣们全都面色凝重。左盼右顾之后,唐绍仪才迈开脚步走到皇上身后,低声的说:“皇上,未来时日还长,尚可徐徐图之。皇上身系天下安危,岂能轻身涉险?还请皇上三思呀。”
“不思了。”光绪长出一口气:“自古以来,朝局之道在于制衡,可朕真没时间去玩什么平衡之术。若错过这个时代,朕会遗憾终身。所以朕要牢牢握紧全部的权力,因为朕要集中全部的人力物力财力,因为朕要把天下人全部拧成一股绳,只有如此,朕才有豪赌天下的底气。输了未必是万劫不复,但赢了就是真正的万世之基。可是人心隔肚皮,别看平时对朕恭谨有加,谁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难道你不认为这一次是对人心最好的试金石吗?”
皇上远去的身影看上去是那么单薄,可振兴天下的重担却落在了他的肩上。面面相觑的众人只能无奈的回到参谋室去安排后续的事情。
一股寒风吹过,已是深深的吹到了光绪的骨头里。(未完待续。。)
因为交流电发电机组的对外出售,随着大清国自己的造船厂开工,在美德等国的技术和资金的帮助下,东北和江南的工厂越来越多。从采矿到矿石精练,从加工厂到组装厂,从纺织等轻工业到制钢等重工业,大清国开始向现代化工业国家大步迈进。
随着工厂开始赚钱,交给朝廷的赋税也越来越多。加上在世界各国建立的发电站也开始发电,交流电专利费开始从各国汇向光绪独资开办的环球电力公司在大清银行开设的帐户上。由于光绪自己掏钱补贴军舰的建造费,这也使得国家财政宽裕起来。
与此同时的是,也因为更多普通百姓进入工厂工作,而因此获得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原本潜伏在民间那股蠢蠢欲动的暗流也渐渐的平静了下来。中国老百姓就是如此善良,同是也是世界上最好管理的国民。中国老百姓就是这样,他们不要吃的多么贵重,也不要穿的多么豪华,更不需要住的多么富丽堂皇。只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有一个遮风逼雨的安身之所,再给他们一个稳定、可见的未来,中国的老百姓就能安心的守着自己的家,安安心心的过着自己的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而现在大清国内的工厂、铁路的建设正好给了他们一个他们想要的生活和一个可预见的未来,原本潜伏在暗中的那股不安的**也渐渐的平息下来。想比日夜耕作的农民而言,工厂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收益却要高出很多。于是乎,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土地上收获不了温饱的人们,还有想要过的更好的人们全都向着城市进发。与开办工厂的富商大户们一起,成了大清国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而为了获得更多利润的工厂主们,在朝廷的扶持下自主的开办了不少传授专业知识的学堂,也让原本大字不识的农民们开始考虑未来。
应该来说,当前国家的局面是光绪最愿意看到的。国内开始安定了下来,工业建设步入了正轨。铁路在延伸、公路在扩建,工厂在设立、船厂在开工,军队在整编、朝政在改变,内政外交都因为甲午一战而蒸蒸日上……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国家走向强大的开始。
也许,想要真真成为一个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一直在努力。
就在光绪胸怀河山、展望未来的时候,一股寒流迎面吹来。这股寒流吹得光绪如坠冰窟,同时也吹醒了意气风发的光绪。告诉他,这个国家、这个朝廷还不全是你光绪的。
“启禀皇上,慈惠太后让奴才转告皇上。领班军机大臣礼亲王世铎、贝勒载漪、大学士徐桐、九门提督荣禄等人近日频繁出入后宫面见慈禧太后。不知所议何事。慈惠太后让奴才提醒皇上,一切要小心从事。”寇连材借着给皇上递折子的机会。在光绪身边小声的说道。
这让正在拟写未来军事规划的光绪猛的停下手中的笔。警惕的看着四周。光绪身边潜伏着一个太后的间谍,这早在前年就已经知道了,光绪甚至还怀疑过是寇连材。可查了快三年了,楞是查不出来。不过通过各种情况和从慈禧那边返馈的情况来判断,这个间谍在光绪这里的级别似乎不是很高,很多重要的国家级机密慈禧也似乎不知道。就连在明十三陵的秘密兵工厂。慈禧好像也就只道这么个地方有个兵工厂,具体干什么的也不清楚。
“想躲的还是躲不掉呀——”光绪盯着寇连材好一会儿,才长叹一口气:“你这边有什么消息吗?”
“回皇上,由于慈禧太后每次见大臣都让宫侍们退出。所以具体谈了些什么奴才也无法得知。”寇连材很小声的说道:“不过奴才打听出她们谈起一个人名——甘军提督董福祥。”
“董福祥?那个在沧州带七万兵也打不赢二万日本兵的那个董福祥?”
“就是他。奴才向欧阳大人打听过了。沧州之战后,董福祥还是回到甘肃。但自五月后,突然被荣禄大人调至京城任职步兵统领衙门。因为董福祥仅带了几个人过来,欧阳大人并没有在意。”
“还在叫步兵统领衙门?改组为警察局的事还没有完成吗?”
“奴才问过了。步兵统领衙门里面的人多少都有些枝枝蔓蔓,欧阳大人担心强行改编会横生支结。故此,欧阳大人等直隶两江等其它地区改编完成后再行改编步兵统领衙门。如今其它地区改编基本结束,十月已经开始对步兵统领衙门进行改编。欧阳大人请皇上放心,年内一定可以改编完成。”
光绪一楞,想要发动政变,可不是仅凭嘴巴说就能成功的,军事力量永远是政变的第一要素。
只是步兵统领衙门一但被改编成警察局,所有警察将不能再配备长枪。跟据改编计划,改编后的北京警察局的人数为三千人。既便如此,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警察们,人数再多,仅凭手枪的警察跟本不可是能是杨东子所带领的皇家禁卫连的对手。改组后的警察局荣禄不可能全部指挥的动,只要有那么三五百人他调不动,那么他就必须要留人去防着这些人。而在紫禁城内,经过调整后的御林军也只有六百人,其中真正的防卫力量是占一半人数的杨东子所率领的皇家禁卫连,祁以德还带领着一百多大内侍卫。就算御林军中剩下的二百人也听他调动,可这二百人也是没经过现代战争训练的,他们更多的做用是做为仪仗部队在使用。
光绪真能指挥如臂的仅有不到四百人,但这些人不仅训练有素,而且不是从甲午一战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老兵,就是近身格斗的武林高手,装备的可全是制式长枪,还配有马克沁机枪。而且在丰台大营还有第一师驻扎,那是配属了一个炮兵团的部队。一个命令最多二个小时就能杀进紫禁城。
荣禄是满人中少数几个知兵事的人,经过了甲午战争之后,他不可能傻到认为人多就管用。那么他还要这样做必然有所倚仗。
那么他的倚仗是什么?光绪仔细的分析了现在整个京城内和京城周边的军事力量,甚至将各家大户可能的私兵都计算在内,仍然看不到荣禄有赢的机会。必竟要在两个小时内,不仅要攻下禁卫连把守的紫禁城,还要活捉他这位光绪皇帝。否则,一但第一师冲进紫禁城,任他们叫嚣也不起任何作用。想不通的光绪让寇连材找来了北京城的地图,开始仔细推算起来。
“啪”的一声。光绪手重重的拍的地图上。然后无奈的摇了摇头,不论怎么算荣禄都没有机会。难道是高估了自己却低估了敌人?可自己的必竟是百战老兵,都是曾经与皇帝并肩做战的军人。而真正能听荣禄或者说是慈禧太后话的人,可都是些保守派。他们手中不可能拿的出能与禁卫连有一战实力的部队,这里不存在高估或是低估的问题。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们收买了禁卫连。可是他们不可能用官职来收买禁卫连。除了财富也拿不出其它的来。但朕给禁卫连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荣誉。所以禁卫连不用担心。
“他们到哪找能与禁卫连一战的部队。还得人不知鬼不觉的运到京城里来呢?”实在想不通的光绪只能问问寇连材:“这件事你怎么看?”
“京城这儿应该找不出这样的部队。但京城外有呀!奴才可听说这京城警察局的人从外面招了不少人。”
“什么意思?然道说……”光绪突然反应过来,急忙说道:“你立刻去找欧阳振华,让他仔细查查新加入京城警察局的都是些什么人。然后让杨东子和祁以德来见朕。”
杨东子和祁以德都很快来了,光绪谈到了最近京城的治安,并很隐晦的提到这件事,让他们小心把守各处。事后杨东子和祁以德去了一趟寇连材那。出来后,祁以德很快的让他的侍卫们接手了紫禁城内各处城门,并把仪仗队打散各处。杨东子也把禁卫连驻进紫禁城内的各处要害之处,并以保养之名收缴全部的枪支。
当夜色已深之时。寇连材终于从兵部回来,告诉光绪一个已经猜到的结果。荣禄在改编步兵统领衙门时,新从外地招了不少人,这些新招来的人中,绝大多数都出自甘军。而且这种情况从六月就已经开始了。如今的步兵统领衙门,将来的京城警察局其实早已以荣禄的掌握之中。虽然还不知道他们将长枪都放在哪里,但有着慈禧太后的意思在里面,这么大个京城,别说藏个三二千把枪,就是藏个几门大炮都是很容易的。
看来老太太是不会死心的,而慈惠太后也没有起到牵制慈禧的作用。这到不能怪慈惠太后,必竟一个在家都从来不参于争宠夺利的女人,让她在皇宫中去于慈禧明争暗斗也不是她的性子。
光绪一番交待后,却来到瀛台,看看他那为自己建造的房子。瀛台,前世光绪与慈禧斗争失败后被囚禁十年的地方,这里也是后世中国政治中心的中南海。瀛台的入口在最北面,原本只是一座小桥相联,如令已被光绪改为仿木制的、宽达十米的钢筋水泥桥所代替,道路也做了相应的扩宽。进门后笔直向南,同样也有一座仿木制钢筋水泥建筑的小三层楼耸立在这园林最南端。这座小楼内,不仅安装了电灯电话,还装上的暖气。没办法,北京太冷,仅靠着那几个小碳盆给若大的房间取暖是不够的,想要暖和就要点上火龙。
反正京城发电机组早已经开始运转,产生的热气也找不到能够再利用的地方。光绪灵机一动,就在瀛台建了这么个小楼,将发电时产生的蒸汽引过来给房间取暖。正好废物再利用。
如今建设装修已经基本结束,还在进行最后的电路气路调试。最多一个月就可以入住了。想想如同后世在北京,一到冬天四处都是暖气,想想都暖和。
就在光绪每日照常上朝批折之时,京城警察局组建进度突然在欧阳振华的要求下突然加快。而紫禁城中的变化也依然没有逃过慈禧太后敏锐的眼光。
这天光绪在剪头的时,两宫太后突然驾到。看到光绪的头,两宫太后自然少不了责骂。自从光绪在牛庄割了辫子以后。似乎压根就没想让辫子再蓄起来。半年前,光绪头顶上如同新军士兵一样,一直就是板寸头。除了上朝,一穿的准是新军军服,到处晃来晃去。背后满朝大臣虽然议论纷纷,也递了不少折子上去,可皇上就压根没当回事,辫子剪也好,不剪也罢,皇上总是一幅无所谓的态度。反正就是不提不问。
终于清流之首的翁同龢上折叱责皇上,言明皇上衣着行为与普通士兵无异。此举有损皇上之威严,若是不识得皇上之人跟本无法分辨皇上与普通新军士兵。长久以往,皇上威严必将荡然无存,在与洋人交涉之时也大损我大清国威……
翁同龢想的很简单。当今大清除了新军的寸板头就是辫子。他以为只要皇上的发式不同于新军之样式,那就必然要改为辫子。所以他的折子里只提到皇上之发式不能与普通士兵相同。并无言明必须是辫子。翁同龢学是在早朝时上的折。并且他还摆出一幅帝师的架子,引经据典。他的话一出口,就立刻引来了所人的附议。
去年对日本田庄台一战,皇上削发明志之时,天下一片叫好。如今得胜回京,脑袋后面少了祖宗留下的那根辫子。却又觉的少了些什么。对于皇上的辫子,天下人早已是议论纷纷。
光绪无奈只能答应下来,一个月后,光绪就换了个发型。这和普通士兵总不一样了吧。大家一看,全都哑口无言,光绪梳个四六分。其实光绪是想剪个短碎发,可实在找不到会剪的人。
看到光绪的发型,两宫太后气不打一处来,是不停的责骂。
“辨子太费事了,这不是很清爽嘛!”对于来自两宫太后的责难,光绪到是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皇帝呀皇帝,自你亲政以来你还有把祖制放在眼里吗?”慈禧一脸怒色:“先是改兵制为洋人的师什么的,后又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也叫洋人的外交部,这些哀家也就不说了。去岁皇上剪辨子是为了激励三军气势也就罢了,而如今还不蓄发,这祖宗留下的辫子也不要了。别忘了,你是大清国的皇上,是咱满人的皇上。”
“死守着祖制,能有这洋枪战舰?死守着祖制,就能中兴大清?时代不同了,有些东西也该变变了。”
“变变变,你就知道要变,等哪天你把祖宗的基业都给变没了,我看你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慈禧狠狠的放下一句话:“没了这辨子,你还是皇上吗?”
慈禧说完就走了,留下的慈惠到是苦口婆心的劝着光绪。可光绪却如同没有听见一样,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有些问题不是蓄上一根辨子就能解决问题。”
深夜,光绪不顾强列反对的声音毅然走出总参谋部,随后走出来的总参高官重臣们全都面色凝重。左盼右顾之后,唐绍仪才迈开脚步走到皇上身后,低声的说:“皇上,未来时日还长,尚可徐徐图之。皇上身系天下安危,岂能轻身涉险?还请皇上三思呀。”
“不思了。”光绪长出一口气:“自古以来,朝局之道在于制衡,可朕真没时间去玩什么平衡之术。若错过这个时代,朕会遗憾终身。所以朕要牢牢握紧全部的权力,因为朕要集中全部的人力物力财力,因为朕要把天下人全部拧成一股绳,只有如此,朕才有豪赌天下的底气。输了未必是万劫不复,但赢了就是真正的万世之基。可是人心隔肚皮,别看平时对朕恭谨有加,谁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难道你不认为这一次是对人心最好的试金石吗?”
皇上远去的身影看上去是那么单薄,可振兴天下的重担却落在了他的肩上。面面相觑的众人只能无奈的回到参谋室去安排后续的事情。
一股寒风吹过,已是深深的吹到了光绪的骨头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