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再加一把柴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犬夜叉】白月光与朱砂痣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徐桐走了,慈禧双手扶面轻轻的按着自己的太阳穴,重重的叹了口气:“本以为皇上经过一战终于能主理朝政,咱们姐妹俩也好做个伴颐养天年。可这些个书生,还是让人不得安生呀。”说话间,慈禧无意的瞟了慈惠一眼。
只见慈惠面露难色的说道:“妹妹到觉得这徐桐说的也并非全无道理。皇上年青,行事间有些操之过急也是难免。可这朝野上下、文武百官皆是一片反对之声,此时皇上还是不管不顾的一意孤行就实不应当了。”慈惠说到这,似有似无的望着慈禧:“姐姐久经国事,这张驰之道自然不在话下。要不还是请姐姐出面,为皇上指点一二国事。这其间要是能有姐姐从中指点,也不至于有大臣如此诋毁皇上。”
想试探我?慈禧心中暗笑,妹妹你还太嫩了。慈禧表面上依然一片焦虑之色:“年初才还政于皇上,这一年不到的时间哀家又出来说话,这叫什么事儿呀。更何况这所施之政总要有些时日方能见效,要是对江山社稷有利,又有何不可呢?”
“姐姐的话是这个理儿,可眼下朝臣们一片反对之声,若再无人出面。一但这君臣不和也非社稷之福呀。若是姐姐怕遭人闲话,不如咱们两宫太后一起出面,如此也好平息这朝野之非议。其实妹妹到也和皇上说起过,可妹妹却说不赢皇上。说到这国事,还是得请姐姐出马才成呀。”
君臣不和这就对了,要是你们君臣都和了,那哪里还有我慈禧什么事呀。
慈禧说是说已经还政于光绪,可心里什么时候真正的放下过。这文武百官哪个不是她一手提拔安排的,这国家大事哪桩哪件不是她费尽心思解决的。慈禧将若大的一个国家掌管了几十年。平息了大大小小的内忧外患。临了了,真要全部放下,随便换谁去做,哪里又真能全部放的下的。
这个道理光绪也明白,所以就挑了些国内事务或是关系到朝臣人事方面的事情,到也是常常带着折子问政于慈禧。一来这国家之大事务千头万绪,加上大部分可都是慈禧几十年安排下去的。若能有慈禧的意见,这里面的事就好办了。二来,光绪就是想安安慈禧的心,让她有事可想。有事可做,但对光绪而言又不是那么重要的事。就好比干了一辈子的工人突然退体在家,也得有段适应的时间不是。不得不说的是,慈禧有些意见确实对光绪非常有帮助。
不管慈禧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慈禧面上还是那幅焦虑之色:“理儿是这个理儿。但事儿却不是这个事儿。皇帝就是皇帝,就应该一言九鼎。如果皇上这边刚刚颁布旨意。咱们姐妹两就出面让皇上收回旨意。那皇上还有什么威信可言。维护皇帝的威严,这才是最重要的事呀。”
“那这朝臣们议论纷纷的,这如何是好呀?”
“让他们说去,有些事也得让皇上历练历练不是!”说完慈禧站了起来:“好了不说了。这徐桐闹的哀家头痛不矣,哀家先去歇着去了。”
既然慈禧都说了,那慈惠也只好离开。就在慈惠刚刚走出慈宁宫。慈头也不疼了,人也不累了,只是阴着脸看着门口。皇上好手段,把自个儿的娘接进宫来。不就为了牵制着我嘛。
要是旁人不知道,还真以为姐妹两感情有多好。一口一个姐姐那叫的是一个亲呀,还陪着看戏,陪着逛园子,陪着用膳。以往也不过是隔三差五的来一趟,近日里不知听到什么风声,自己这个妹妹可是每天都来。不就想知道我见大臣的时候都说些什么吗?
慈禧阴着脸看着门口,所有的太监宫女们也都安安静静的侍立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过了许久,慈禧才悠悠然的问道:“慈惠太后往哪个方向去了?”
“回老佛爷话,东太后往御书房方向去了。”一旁的李莲英连忙答到。因为慈惠太后现在住的地方是原来慈安太后的寝宫,在慈禧太后寝宫的东边。为区分两宫太后所以就以东太后、西太后称呼,慈惠与慈禧均是皇上给的封号,那可不是他们奴才们能挂在嘴边的。
“妹妹还是担心她的儿子呀——”说了这句话,慈禧真的感觉累了。
就在徐桐见过太后的第三天,早朝上光绪从头到尾就只说了三句话六个字:“免礼”、“宣旨”、“退朝”。但旨意一宣却是真的掀翻了天。
光绪所颁上喻有二,其一:朝廷已经与英法美德意等五国签订条约,在原已开放的十多处通商口岸的基础上,圈定上海、苏州、杭州等长三角一带区域,以及广州、香港、澳门等珠三角一带区域为新增之商埠,允许五国在所有已开放的通商口岸自由输入设备投资设厂。同时由英法美德等国帮助清国进行财政体系改革,大清以一比十六点五的比率向各国第一批兑换三百吨黄金,做为纸币发行的基础黄金储备。同时由五国提供总计三千万英镑的平准基金,用于在清国财政改革过程中保持大清货币稳定。同时对于矿山、铁路、航运等实业,也允许五国商人与华商合股进行投资,但限定洋商所占股份不得超过49%。
为什么要加上意大利?这是买炮管要找人家帮忙嘛!不给点好处,人家怎么会先不给自己的军舰装上而是把炮管卖给你呢?
以往开埠只是限定数个城市,而如今皇上却直接划定了一个区域,这皇上是怕洋人没地方使是怎么的?而兑换黄金更是明白着送钱给洋人,还准许洋人与华人合股。难不能大清的银子多的没起方使了?上喻才一宣布,就引来满朝大臣们的强列反对。而徐桐更是要死谏,不是侍卫拉住了徐桐,那徐桐今天肯定要血溅东暖阁。
如果说这一条上喻只是让大家群情激愤、义愤填膺的话,那下一条上喻可真的让所有人的都闭上了嘴巴。不是大家心服口服无话可说,而是吓的不敢说话。
第二条上喻只有一句话:取消各地所有火耗。各地税银均不再融炼而一并律存入大清银行,其火耗由大清银行统一制定,产生之火耗由大清银行向朝廷交帐。
“火耗”起于明代万历年间,原指碎银熔化重铸为银锭时的折耗。清承明制,清初的官员沿用了这种做法。只是“火耗”不断加重:一般州县的火耗,每两达二三钱,甚至四五钱。偏僻的州县赋税少,火耗数倍于正赋。虽然顺治、康熙年间也发过禁令,但并不起作用,以后也就默认了。一般情况下。地方政府所收之火耗通常会比实际损耗多,也就是耗损银两造成损失外,所有地方养廉银及公费亦从此名目支出,久而久之变成合乎法规的附加税。称为火耗的附加税,虽说仍要明列。但在收取标准与数额通常视地方税收与民情等不一由地方官说了算。部分帝王,如雍正亦曾主张火耗归公。也就是此附加税必须全数上呈解交户部统筹运用。但事实上并没有起到做用。
久而久之。火耗就成为各地督抚们明目张胆截留自用的重要来源。有了自己财政来源的地方督抚们,也就有了对抗中央的信心。光绪曾经私下让林启兆秘密估计过火耗总额。今年离年未还有一个半月,朝廷税收就已经超过九千万两,而地方火耗总额保守估计就高达二千万两以上。
除了火耗外,原本厘金也是地方督抚们重要的财政来源。厘金创行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实即一种值百抽一的商业税,百分之一为一厘故称厘金。创收之初本为江北大营筹措镇压太平军的军饷。在扬州里下河设局“劝捐”。随之所涉及行业渐次增多,遍及百货。截至光绪十一年,厘金制度已遍行于全国各地。
随着清代商品经济发展,对于商业税的征收已经提供了足够的先决条件。其实。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前,就有人请征商税,以充实财政。道光二十三年,有人认为征商太轻,仅关有征而市无征,一般富商大贾拥资营利而不纳赋税,与农人比较起来,负担实在过于不均。于是,奏请征商税。因为此时,五口通商已过十年,清国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为商业税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捐厘推行之初,因议定用兵各省得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酌量抽厘,各省厘金制度“各自为政”。清政府始终未能完全将厘金正式纳入财政体系,“各省厘金实收之数,竟数倍于报部之数”。以至后人称厘金是无法度可守之税制,并成为地方督抚擅专的经济基础这一。曾国藩创办湘军,没有朝廷经费辅助,一切均要设法自筹。厘金就是曾国藩的财政来源,由此可想而知,厘金对于地方政府的重要性。所以,在同一地区不但捐局系统庞杂,而且厘捐名目繁多。使得“弹丸一隅”之地,“此去彼来,商民几无所适从”。甚至江南、江北军营各自为了争夺饷源,还发生越境设卡抽厘的纠纷。太平军灭后已有废除厘金之议,但因改益过巨,遭到地方疆吏的反对,政府难以放弃,“只宜严禁重科,万不可骤议裁撤”。相反,征厘的关卡和货品名目却在不断的增加。
只是,由于厘金中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是外商,所以这一制度阻碍着本国货物在市场上的流通,却有利于外国洋货的倾销,从而加强了洋货对土货的竞争能力。清廷为镇压太平军的需要,设置的厘金却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以至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
但是自从光绪以皇帝的名义创立的顺风物流成立并运行以来,特别是随着顺风物流兼并各家镖局以后,顺风物流将自己的生意已经做遍整个大清的大江南北。因为没人敢收皇上的关税、路捐,使得顺风物流公司以极低的成本运行。也因为顺风物流的价格低,安全性、时效性都好的原因,使得顺风物流的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就连大一点的镇子上都有顺风物流设立的营业网点。其经营的货物也不再限于朝廷物质,洋人以及民间小件的送递也纳入顺风的营业范围。顺风物流经营这三年多下来。可以说整个大清90%的货物是通过顺风物流周转。也因为顺风物流不再缴纳路捐、关税,这也使得厘金制度名存实亡。
而失去厘金这一重要来源的地方督抚们,本来就是敢怒而不敢言。如今皇上再明旨要取消火耗,这跟本就是斩断了地方督抚们的财政来源,失去财政的地方督抚们就只能听从朝廷的安排、调遣。而且可以想像的到的是,失去独立的财政来源地方督抚们就再也养不起自己的私兵,如果向朝廷索要军饷,那皇上也一定会以精兵减政的名义堂而皇之的对各地部队进行整编,就如同改编两江一样,进而将军权也一并收归朝廷。如此一来。失去财权、军权的地方督抚们就真的只能听朝廷摆布了。
取消火耗的旨意一但颁布,地方督抚们决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一定会群起而反对。那么地方与朝廷的对抗就不再是以前那阳奉阴违,而是会摆到桌面上公开化、白热化。所以这取消火耗的旨意,无异是朝廷对地方宣战的信号。如果皇上能赢得此战。那皇上将收大权于手,今后的大清就是唯皇上是从。但是要是皇上输了此战。那整个大清就真到了分崩离析的边缘了。
就连太后也只敢扶持北洋以制约地方。真正才亲征不到一年的皇帝就要对根深蒂固的地方督抚们动手,这如何不让满朝文武惊恐。能站在这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又能有几个不明白当前大清的局势。惊恐之余的大臣们细细想来,皇上也不是没有宣战的底气,首先东北、直隶、两江肯定听皇上旨意是从,这就有了起表率的作用。再次就是大清银行,其实大清银行的存在已经对地方督抚们的财政产生了影响。可以说皇上通过大清银行已经集天下财为已用,此时取消火耗也是顺手而为之。而最最重要的就是皇上手中那十个师的精锐部队,甲午沧州之战,七万清军不敌二万日军。而皇上却只用一万人就全歼这刚刚得胜的日军。一但皇上这十个师开了出来,地方督抚们又拿什么去挡。
然而更进一步的细想一下,收天下权于朝廷得益的自然是皇上,可皇上真的就敢凭这十个师去挑战天下督抚,难道皇上就真敢大清在这洋人众狼环顾之下还打一场内战?虽说皇上年青冲动,做事可能不计后果,但后面的慈禧太后难道也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为何却从未听闻过太后她老人家提及过此事?会不会是太后她老人家故意借着皇上的手先做出这件,等天下督抚们群起而反之之时,太后再出来说话收拾残局,一面重新夺回朝政大权,一面又可借着皇帝的名义把这件事做实。如此一来,收权归朝廷,最终得利的还是不她太后。这天下必竟是爱新觉罗家的天下,谁又敢保证太后她老人家没这么想过。
想及此处的大臣们在这大冷天的不由出了一身冷汗。就连要死谏的徐桐都一句话不说。朝堂上李鸿章就成了所有人注意的焦点,可他只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见众朝臣都不再说话,光绪一句退朝结束了今天的朝会。平时结束朝会的大臣们总会一边走着一连的议论着朝议之事,而今天却全部低着头走路,没有一个人说话。
皇上要对大臣们开战了,所有人心里都一片惊恐。(未完待续。。)
ps: 因为工作的变更,可能会有一个月的时间都不会更新了。
说来惭愧,本来更新就慢还时不时的断更。但请大家相信的是,本书决不会太监。因为这是本人的第一本书。
谢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
徐桐走了,慈禧双手扶面轻轻的按着自己的太阳穴,重重的叹了口气:“本以为皇上经过一战终于能主理朝政,咱们姐妹俩也好做个伴颐养天年。可这些个书生,还是让人不得安生呀。”说话间,慈禧无意的瞟了慈惠一眼。
只见慈惠面露难色的说道:“妹妹到觉得这徐桐说的也并非全无道理。皇上年青,行事间有些操之过急也是难免。可这朝野上下、文武百官皆是一片反对之声,此时皇上还是不管不顾的一意孤行就实不应当了。”慈惠说到这,似有似无的望着慈禧:“姐姐久经国事,这张驰之道自然不在话下。要不还是请姐姐出面,为皇上指点一二国事。这其间要是能有姐姐从中指点,也不至于有大臣如此诋毁皇上。”
想试探我?慈禧心中暗笑,妹妹你还太嫩了。慈禧表面上依然一片焦虑之色:“年初才还政于皇上,这一年不到的时间哀家又出来说话,这叫什么事儿呀。更何况这所施之政总要有些时日方能见效,要是对江山社稷有利,又有何不可呢?”
“姐姐的话是这个理儿,可眼下朝臣们一片反对之声,若再无人出面。一但这君臣不和也非社稷之福呀。若是姐姐怕遭人闲话,不如咱们两宫太后一起出面,如此也好平息这朝野之非议。其实妹妹到也和皇上说起过,可妹妹却说不赢皇上。说到这国事,还是得请姐姐出马才成呀。”
君臣不和这就对了,要是你们君臣都和了,那哪里还有我慈禧什么事呀。
慈禧说是说已经还政于光绪,可心里什么时候真正的放下过。这文武百官哪个不是她一手提拔安排的,这国家大事哪桩哪件不是她费尽心思解决的。慈禧将若大的一个国家掌管了几十年。平息了大大小小的内忧外患。临了了,真要全部放下,随便换谁去做,哪里又真能全部放的下的。
这个道理光绪也明白,所以就挑了些国内事务或是关系到朝臣人事方面的事情,到也是常常带着折子问政于慈禧。一来这国家之大事务千头万绪,加上大部分可都是慈禧几十年安排下去的。若能有慈禧的意见,这里面的事就好办了。二来,光绪就是想安安慈禧的心,让她有事可想。有事可做,但对光绪而言又不是那么重要的事。就好比干了一辈子的工人突然退体在家,也得有段适应的时间不是。不得不说的是,慈禧有些意见确实对光绪非常有帮助。
不管慈禧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慈禧面上还是那幅焦虑之色:“理儿是这个理儿。但事儿却不是这个事儿。皇帝就是皇帝,就应该一言九鼎。如果皇上这边刚刚颁布旨意。咱们姐妹两就出面让皇上收回旨意。那皇上还有什么威信可言。维护皇帝的威严,这才是最重要的事呀。”
“那这朝臣们议论纷纷的,这如何是好呀?”
“让他们说去,有些事也得让皇上历练历练不是!”说完慈禧站了起来:“好了不说了。这徐桐闹的哀家头痛不矣,哀家先去歇着去了。”
既然慈禧都说了,那慈惠也只好离开。就在慈惠刚刚走出慈宁宫。慈头也不疼了,人也不累了,只是阴着脸看着门口。皇上好手段,把自个儿的娘接进宫来。不就为了牵制着我嘛。
要是旁人不知道,还真以为姐妹两感情有多好。一口一个姐姐那叫的是一个亲呀,还陪着看戏,陪着逛园子,陪着用膳。以往也不过是隔三差五的来一趟,近日里不知听到什么风声,自己这个妹妹可是每天都来。不就想知道我见大臣的时候都说些什么吗?
慈禧阴着脸看着门口,所有的太监宫女们也都安安静静的侍立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过了许久,慈禧才悠悠然的问道:“慈惠太后往哪个方向去了?”
“回老佛爷话,东太后往御书房方向去了。”一旁的李莲英连忙答到。因为慈惠太后现在住的地方是原来慈安太后的寝宫,在慈禧太后寝宫的东边。为区分两宫太后所以就以东太后、西太后称呼,慈惠与慈禧均是皇上给的封号,那可不是他们奴才们能挂在嘴边的。
“妹妹还是担心她的儿子呀——”说了这句话,慈禧真的感觉累了。
就在徐桐见过太后的第三天,早朝上光绪从头到尾就只说了三句话六个字:“免礼”、“宣旨”、“退朝”。但旨意一宣却是真的掀翻了天。
光绪所颁上喻有二,其一:朝廷已经与英法美德意等五国签订条约,在原已开放的十多处通商口岸的基础上,圈定上海、苏州、杭州等长三角一带区域,以及广州、香港、澳门等珠三角一带区域为新增之商埠,允许五国在所有已开放的通商口岸自由输入设备投资设厂。同时由英法美德等国帮助清国进行财政体系改革,大清以一比十六点五的比率向各国第一批兑换三百吨黄金,做为纸币发行的基础黄金储备。同时由五国提供总计三千万英镑的平准基金,用于在清国财政改革过程中保持大清货币稳定。同时对于矿山、铁路、航运等实业,也允许五国商人与华商合股进行投资,但限定洋商所占股份不得超过49%。
为什么要加上意大利?这是买炮管要找人家帮忙嘛!不给点好处,人家怎么会先不给自己的军舰装上而是把炮管卖给你呢?
以往开埠只是限定数个城市,而如今皇上却直接划定了一个区域,这皇上是怕洋人没地方使是怎么的?而兑换黄金更是明白着送钱给洋人,还准许洋人与华人合股。难不能大清的银子多的没起方使了?上喻才一宣布,就引来满朝大臣们的强列反对。而徐桐更是要死谏,不是侍卫拉住了徐桐,那徐桐今天肯定要血溅东暖阁。
如果说这一条上喻只是让大家群情激愤、义愤填膺的话,那下一条上喻可真的让所有人的都闭上了嘴巴。不是大家心服口服无话可说,而是吓的不敢说话。
第二条上喻只有一句话:取消各地所有火耗。各地税银均不再融炼而一并律存入大清银行,其火耗由大清银行统一制定,产生之火耗由大清银行向朝廷交帐。
“火耗”起于明代万历年间,原指碎银熔化重铸为银锭时的折耗。清承明制,清初的官员沿用了这种做法。只是“火耗”不断加重:一般州县的火耗,每两达二三钱,甚至四五钱。偏僻的州县赋税少,火耗数倍于正赋。虽然顺治、康熙年间也发过禁令,但并不起作用,以后也就默认了。一般情况下。地方政府所收之火耗通常会比实际损耗多,也就是耗损银两造成损失外,所有地方养廉银及公费亦从此名目支出,久而久之变成合乎法规的附加税。称为火耗的附加税,虽说仍要明列。但在收取标准与数额通常视地方税收与民情等不一由地方官说了算。部分帝王,如雍正亦曾主张火耗归公。也就是此附加税必须全数上呈解交户部统筹运用。但事实上并没有起到做用。
久而久之。火耗就成为各地督抚们明目张胆截留自用的重要来源。有了自己财政来源的地方督抚们,也就有了对抗中央的信心。光绪曾经私下让林启兆秘密估计过火耗总额。今年离年未还有一个半月,朝廷税收就已经超过九千万两,而地方火耗总额保守估计就高达二千万两以上。
除了火耗外,原本厘金也是地方督抚们重要的财政来源。厘金创行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实即一种值百抽一的商业税,百分之一为一厘故称厘金。创收之初本为江北大营筹措镇压太平军的军饷。在扬州里下河设局“劝捐”。随之所涉及行业渐次增多,遍及百货。截至光绪十一年,厘金制度已遍行于全国各地。
随着清代商品经济发展,对于商业税的征收已经提供了足够的先决条件。其实。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前,就有人请征商税,以充实财政。道光二十三年,有人认为征商太轻,仅关有征而市无征,一般富商大贾拥资营利而不纳赋税,与农人比较起来,负担实在过于不均。于是,奏请征商税。因为此时,五口通商已过十年,清国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为商业税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捐厘推行之初,因议定用兵各省得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酌量抽厘,各省厘金制度“各自为政”。清政府始终未能完全将厘金正式纳入财政体系,“各省厘金实收之数,竟数倍于报部之数”。以至后人称厘金是无法度可守之税制,并成为地方督抚擅专的经济基础这一。曾国藩创办湘军,没有朝廷经费辅助,一切均要设法自筹。厘金就是曾国藩的财政来源,由此可想而知,厘金对于地方政府的重要性。所以,在同一地区不但捐局系统庞杂,而且厘捐名目繁多。使得“弹丸一隅”之地,“此去彼来,商民几无所适从”。甚至江南、江北军营各自为了争夺饷源,还发生越境设卡抽厘的纠纷。太平军灭后已有废除厘金之议,但因改益过巨,遭到地方疆吏的反对,政府难以放弃,“只宜严禁重科,万不可骤议裁撤”。相反,征厘的关卡和货品名目却在不断的增加。
只是,由于厘金中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是外商,所以这一制度阻碍着本国货物在市场上的流通,却有利于外国洋货的倾销,从而加强了洋货对土货的竞争能力。清廷为镇压太平军的需要,设置的厘金却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以至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
但是自从光绪以皇帝的名义创立的顺风物流成立并运行以来,特别是随着顺风物流兼并各家镖局以后,顺风物流将自己的生意已经做遍整个大清的大江南北。因为没人敢收皇上的关税、路捐,使得顺风物流公司以极低的成本运行。也因为顺风物流的价格低,安全性、时效性都好的原因,使得顺风物流的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就连大一点的镇子上都有顺风物流设立的营业网点。其经营的货物也不再限于朝廷物质,洋人以及民间小件的送递也纳入顺风的营业范围。顺风物流经营这三年多下来。可以说整个大清90%的货物是通过顺风物流周转。也因为顺风物流不再缴纳路捐、关税,这也使得厘金制度名存实亡。
而失去厘金这一重要来源的地方督抚们,本来就是敢怒而不敢言。如今皇上再明旨要取消火耗,这跟本就是斩断了地方督抚们的财政来源,失去财政的地方督抚们就只能听从朝廷的安排、调遣。而且可以想像的到的是,失去独立的财政来源地方督抚们就再也养不起自己的私兵,如果向朝廷索要军饷,那皇上也一定会以精兵减政的名义堂而皇之的对各地部队进行整编,就如同改编两江一样,进而将军权也一并收归朝廷。如此一来。失去财权、军权的地方督抚们就真的只能听朝廷摆布了。
取消火耗的旨意一但颁布,地方督抚们决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一定会群起而反对。那么地方与朝廷的对抗就不再是以前那阳奉阴违,而是会摆到桌面上公开化、白热化。所以这取消火耗的旨意,无异是朝廷对地方宣战的信号。如果皇上能赢得此战。那皇上将收大权于手,今后的大清就是唯皇上是从。但是要是皇上输了此战。那整个大清就真到了分崩离析的边缘了。
就连太后也只敢扶持北洋以制约地方。真正才亲征不到一年的皇帝就要对根深蒂固的地方督抚们动手,这如何不让满朝文武惊恐。能站在这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又能有几个不明白当前大清的局势。惊恐之余的大臣们细细想来,皇上也不是没有宣战的底气,首先东北、直隶、两江肯定听皇上旨意是从,这就有了起表率的作用。再次就是大清银行,其实大清银行的存在已经对地方督抚们的财政产生了影响。可以说皇上通过大清银行已经集天下财为已用,此时取消火耗也是顺手而为之。而最最重要的就是皇上手中那十个师的精锐部队,甲午沧州之战,七万清军不敌二万日军。而皇上却只用一万人就全歼这刚刚得胜的日军。一但皇上这十个师开了出来,地方督抚们又拿什么去挡。
然而更进一步的细想一下,收天下权于朝廷得益的自然是皇上,可皇上真的就敢凭这十个师去挑战天下督抚,难道皇上就真敢大清在这洋人众狼环顾之下还打一场内战?虽说皇上年青冲动,做事可能不计后果,但后面的慈禧太后难道也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为何却从未听闻过太后她老人家提及过此事?会不会是太后她老人家故意借着皇上的手先做出这件,等天下督抚们群起而反之之时,太后再出来说话收拾残局,一面重新夺回朝政大权,一面又可借着皇帝的名义把这件事做实。如此一来,收权归朝廷,最终得利的还是不她太后。这天下必竟是爱新觉罗家的天下,谁又敢保证太后她老人家没这么想过。
想及此处的大臣们在这大冷天的不由出了一身冷汗。就连要死谏的徐桐都一句话不说。朝堂上李鸿章就成了所有人注意的焦点,可他只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见众朝臣都不再说话,光绪一句退朝结束了今天的朝会。平时结束朝会的大臣们总会一边走着一连的议论着朝议之事,而今天却全部低着头走路,没有一个人说话。
皇上要对大臣们开战了,所有人心里都一片惊恐。(未完待续。。)
ps: 因为工作的变更,可能会有一个月的时间都不会更新了。
说来惭愧,本来更新就慢还时不时的断更。但请大家相信的是,本书决不会太监。因为这是本人的第一本书。
谢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