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精神的距离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影片主题和人物形象进行了深度分析。作者以“家”与“何处为家”为切入点,对影片中所表现的文化多重性进行深入挖掘,比较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对“家”的定义和追求,理解“无处为家”的真正寓意。就人物形象方面,作者重点以丈夫沃尔特、妻子杰蒂和女儿里加娜为例,追踪三人在逃难过程中对“家”观念的追求改变,重点就分歧所产生的矛盾进行研究,分析他们各自的心理历程,以理解“家”在他们心目中的具体定位。
关键词:无处为家心理历程精神家园文化
一、主题设计
德国著名导演林克根据斯特芬妮?茨威格的自传体小说无处为家改编拍摄的同名影片,荣获75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2003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等五项大奖。1本片讲述了一段战时纳粹阴影下的生活、一个跨越两大洲的爱情故事。1938年,一个犹太家庭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逃亡导肯尼亚的一个偏远的农场,刚开始,妻子杰蒂很不适应肯尼亚落后的生活,时时刻刻想返回故国;沃尔特虽对德国死心,但仍念念不忘自己失去的一切。只有他们的女儿里加娜对当地的生活处处存有好感和好奇,尤其与黑人厨师欧成为忘年交。由于对新生活认知的差距,夫妻间的矛盾逐渐扩大,此时杰蒂认识了同胞马丁,两人微秒的感情就此滋生。二战结束后,沃尔特重新得到了德国律师的职位,正当他欣喜欲狂地急着返回德国时,却发现妻子和女儿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不愿跟随他回去,矛盾再次激化。这时导演制造了一场蝗虫灾害,一家人奋力救灾,在这个过程中,三人重新认识了“家”的定义,达成协议,一起回德国。
昏暗的光线,嘈杂的环境,构成了影片的主色调。影片无处为家(nowhere in africa)从题目上就阐述了影片的一个重要主题:家的定义是什么?何处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家?
“二战”“犹太人”之类异常敏感的关键词,在特殊的政治时期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人们都知道,二战对于犹太人而言,代表了“灾难”和“毁灭”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去寻找“家”的真正寓意,似乎不切实际,但绝对赋有神圣使命。导演林克也出身于犹太人家庭,深刻的个人经历加上她独特的女性视角,使影片别具一格,充满了人文情怀。影片挖掘了特定历史时空中人物情感的微妙变化,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并从两个方面探讨了“家”的涵义,在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矛盾中,人性的发展和人的生存价值。我认为,这是影片真正的价值所在,也是它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影片一开始的场景似乎有些滑稽,有些不协调,在小型家庭式宴会中,女主人公杰蒂忙碌的穿梭在人们中间,驾轻就熟的交流着,然后场面转到房间内,一群小孩子正在玩火,提到有关黑人的话题,言语中满是轻蔑和嘲笑,小女孩里加娜慌张的跑出房间去找祖父。镜头的切换中,我们无法从中感受到丝毫有关亲情的温暖,只有生活的琐碎,以及人们浮躁的情绪——战争即将来临。在这里,在这个男主人公沃尔特一直向往回归的德国家庭里,似乎并没有使我们羡慕的存在,甚至匪夷所思它所拥有的强大精神动力。但是它贯穿了整部影片的始终,成为影片的矛盾纠集点和事件发展的动因。我认为,这个德国式家庭其实是片中“家”的代名词,是男主人公沃尔特心目中“家”的外化,是“家”的理念在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平衡点上唯一吻合的地方。所以男主人公沃尔特不懈追求着。
二、人物形象
男主人公沃尔特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男性,富有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在寻找失去的家园或者重建家园中,他充当了倡导者,从一开始写信让妻子女儿来非洲,到战争结束后,提议一家人回德国,他都起到导向性作用。他原本是一个律师,这是一个相当严谨的职业,他热爱他的职业,并为此感到自豪。但是社会的动荡以及生活的艰辛迫使他放弃了他的职业,成为逃难队伍中普通的一员,他从一个鲜明的个性转换为群体之一。在这种落差下,他比妻子更先适应了这种变化。影片一开始便出现了沃尔特作为农场雇工居住的小屋,屋内光线微弱且狭小简陋。接着影片采用升拉镜头,从空中俯拍小木屋,我们看到了它真切的地理位置——它独自处在一个荒凉的黄土岗,周围空旷得只剩下几簇灌木丛,就像沃尔特本身孤独的处境,身处偏远的非洲,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生病着,只有黑人欧的照顾。后来病痊愈了,他作为答谢,将律师袍送给了欧,他说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已经结束了,在以后的生活中他没再提起他热爱的律师职业。在这里沃尔特暂时认同了欧所代表的非洲文化,虽然如此,他仍然坚信:德国文化才是最正宗的文化。律师职业才是真正适合他的工作。作为家庭的主要承担者,他对文化和身份的认同更为敏感。沃尔特并未放弃原来的文化和身份,他时时铭记着父亲的恩典,父亲花尽了毕生的心血培养他,让他受最好的教育,希望他有所作为。最后战争结束了,沃尔特作出了回到德国的决定,他认为自己可以在新的国家有所作为。他在劝解女儿时说道:“这里挽救了我们的生命,但不是我们的国家。”正如欧把律师袍还给他时所说:“你新的生活方式开始了。”在整个影片中,他对“家”的定义始终如一,比妻子和女儿都要坚定,他认为真正的“家”只能在德国找到。那既是对德国文化的认同,也是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最后一家三口都躺在同一张床上时,他感慨道:“我最重要的东西就在床上。”2
妻子杰蒂是影片最大的看点,是所有人物中塑造的最丰满的人物,影片对杰蒂转变过程的刻画尤为成功,她曲折的心理历程是一个对家的追寻和认可的过程,也是一个女人成长的过程。刚到非洲时,杰蒂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她在德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她用买冰箱的钱买了一件华丽的晚礼服,她无法适应小木屋的生活,无法认同非洲文化。一开始她把欧当家仆看待,在她眼里,只有德国文明才是最先进的文明,她还要欧学德语才能跟她说话。她告戒女儿不要去土著黑人的帐篷玩,认为那里是“肮脏”和“野蛮”的代名词。而残酷的战争和艰苦的生活条件潜移默化了她,她种土豆,跟欧相处融洽,并主动学习土著语言,慢慢地认可了当地土著黑人的生活方式,喜欢上了这片淳朴的土地和热情的人们。甚至战争结束了,她却不愿意跟随丈夫回去。
可以这么说,德国时期的杰蒂是一个完全中产阶级式的女人,她没有自己热爱的工作,只是一心跟随着丈夫,以丈夫为天,以家庭为地,唯一的娱乐就是家庭宴会,很明显,德国时期的杰蒂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符号,德国文明造就了她,同时也束缚了她。离开德国到达陌生的非洲,一切都不同了,没有了德国文明,让她异常难以适应,一开始她不住抱怨着,借用她丈夫的话就是:“她太不成熟了。”同时,没有了德国文明的束缚,让她渐渐对生活有了自己的想法,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这个家庭贡献着一份力量。杰蒂与一英军士兵发生关系从而为丈夫谋得了一个管理农场的职位。这是她第一次独自作出的决定,显然她很珍惜这个决定。以至战争爆发,丈夫决定参加英国军队,希望她也跟随时,她断然拒绝了丈夫的安排,坚持自己留下来。对于杰蒂而言,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她由无条件服从丈夫的决定,到此刻反对丈夫的安排,杰蒂作为一个女性角色,她真正成长了。在后来的管理农场的过程中,杰蒂独立负担起整个家庭的责任,她自主,她努力生活着,直到战争结束,丈夫归来。她已经完全适应了农场生活,在这里生活虽然艰苦,但是精神是满足的,相较于影片一开始所呈现的中产阶级苍白的生活方式,这里充满活力的生活环境显然更吸引她。
有人认为这是杰蒂理想的精神家园从原来的德国转到了非洲肯尼亚,我并不同意这样的看法,首先杰蒂作为一个女性,在生活的磨练中,由一个中产阶级女性转变为独立自主的新女性,由生活中的被动者转变为一个生活的主导者,在不断迁移的过程中,渐渐学会融入生活,面对生活,而不是抱怨;其次,她本身所受的德国文化本身是一种男权文化,沃尔特时刻惦记着父亲的嘱咐,有着自己热爱的工作,想着要有所作为,但是她对生活的真正理解却来源于农场,而不是德国,所以更深刻的印象反而是肯尼亚,但是这并不代表理想的精神家园的转移,她学习土著语言,但仍然不使用土语交流,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但是最后,她愿意让步了,为了家庭,为了丈夫女儿。这样的女性形象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也许跟导演本身是女性有莫大的关系。无论如何,杰蒂是影片中最大的看点是无可厚非的。
同样在生活的磨难下,渐渐成长的是女儿里加娜,小女孩的心理历程和父母亲相比似乎少了复杂的挣扎过程,小女孩刚到非洲时,带着好奇和天真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她很快就接受了异域文化,跟当地的小孩打成一片,与欧成了忘年交。后来她去英国人的学校接受教育,也能很快融入其中。一次跟妈妈发生冲突之后,母亲在土著黑人的帐篷里找到了她,她说道:“我经常来这里。”3战争结束后,是留在肯尼亚还是回到德国的思想挣扎中,她没有表现的如父母亲那样激烈,对她而言,哪里都能很好的适合环境,她唯一舍不得的是必须要和欧分开。对于各种文化的接受,她是最宽容的。而且由于年龄和历练的关系,对“家”的追求没有父母亲那么强烈。
三种不同的文化向往,三种不同的生活追求,在回不回德国这个问题上,矛盾终于激化了。“因为眼睛走远了,脚步也会随之走远”不同想法的一家三口重新走在一起,生活中有很多方面需要慢慢磨合,对“家”的追求似乎不那么一致了。这时导演制造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蝗虫灾害,从而缓解了一家人的矛盾,并让他们达成协议——一起回德国,影片到这里戛然而止。对于“何处为家”这个问题,影片并没有作出正面回答,但是在琐碎的生活片段中,我们各自理解着自己的理解。
他们到了德国就肯定能回到了自己所认定的“家”了么?有评论家这样认为,沃尔特一家是犹太人,这使他们在战争期间被迫流浪在外。在英属殖民地的肯尼亚,他们是外来者,作为白人,作为德国人,作为犹太人,这样的身份非常尴尬。4我同意这样的看法。对非洲土著居民而言,他们是白人农场主;作为德国人,英国与德国开战,他们遭到了英国殖民者的逮捕,最后沃尔特加入英军与德国作战,心里的矛盾可想而知;作为犹太人,他们在英国殖民者社会中是二等公民。里加娜在父母将她送到学校之前从未尝过种族歧视的滋味,而在学校却听到校长说:“我们为主祈祷时犹太人要站在教室外。”这样的多重身份使得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显得格格不入,从而让人感慨“何处为家”直到影片结束,这样的矛盾始终得不到解决。
影片以宏大的场景,精美的镜头取胜,堪称是近年来德国最成功的影片之一。女导演林克聪明地避开了对战争场面的描述,而在寻求人的生存价值的过程中,向我们呈现了风景秀丽的非洲大陆,蛊惑人心的异域文化,淳朴的土著居民和富有特色的祭祀仪式。可以说,这简直是一部非洲旅游的宣传片。当然这些只是附带的内容,而最重要的是影片的人文主义关怀主题,以及“家”的寓意的探讨。
注释:
1网上信息
23文本影片无处为家
4刘桂茹,肉体与灵魂的挣扎:家在哪里?——评影片,见电影评论,1995年第8期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影片主题和人物形象进行了深度分析。作者以“家”与“何处为家”为切入点,对影片中所表现的文化多重性进行深入挖掘,比较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对“家”的定义和追求,理解“无处为家”的真正寓意。就人物形象方面,作者重点以丈夫沃尔特、妻子杰蒂和女儿里加娜为例,追踪三人在逃难过程中对“家”观念的追求改变,重点就分歧所产生的矛盾进行研究,分析他们各自的心理历程,以理解“家”在他们心目中的具体定位。
关键词:无处为家心理历程精神家园文化
一、主题设计
德国著名导演林克根据斯特芬妮?茨威格的自传体小说无处为家改编拍摄的同名影片,荣获75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2003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等五项大奖。1本片讲述了一段战时纳粹阴影下的生活、一个跨越两大洲的爱情故事。1938年,一个犹太家庭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逃亡导肯尼亚的一个偏远的农场,刚开始,妻子杰蒂很不适应肯尼亚落后的生活,时时刻刻想返回故国;沃尔特虽对德国死心,但仍念念不忘自己失去的一切。只有他们的女儿里加娜对当地的生活处处存有好感和好奇,尤其与黑人厨师欧成为忘年交。由于对新生活认知的差距,夫妻间的矛盾逐渐扩大,此时杰蒂认识了同胞马丁,两人微秒的感情就此滋生。二战结束后,沃尔特重新得到了德国律师的职位,正当他欣喜欲狂地急着返回德国时,却发现妻子和女儿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不愿跟随他回去,矛盾再次激化。这时导演制造了一场蝗虫灾害,一家人奋力救灾,在这个过程中,三人重新认识了“家”的定义,达成协议,一起回德国。
昏暗的光线,嘈杂的环境,构成了影片的主色调。影片无处为家(nowhere in africa)从题目上就阐述了影片的一个重要主题:家的定义是什么?何处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家?
“二战”“犹太人”之类异常敏感的关键词,在特殊的政治时期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人们都知道,二战对于犹太人而言,代表了“灾难”和“毁灭”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去寻找“家”的真正寓意,似乎不切实际,但绝对赋有神圣使命。导演林克也出身于犹太人家庭,深刻的个人经历加上她独特的女性视角,使影片别具一格,充满了人文情怀。影片挖掘了特定历史时空中人物情感的微妙变化,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并从两个方面探讨了“家”的涵义,在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矛盾中,人性的发展和人的生存价值。我认为,这是影片真正的价值所在,也是它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影片一开始的场景似乎有些滑稽,有些不协调,在小型家庭式宴会中,女主人公杰蒂忙碌的穿梭在人们中间,驾轻就熟的交流着,然后场面转到房间内,一群小孩子正在玩火,提到有关黑人的话题,言语中满是轻蔑和嘲笑,小女孩里加娜慌张的跑出房间去找祖父。镜头的切换中,我们无法从中感受到丝毫有关亲情的温暖,只有生活的琐碎,以及人们浮躁的情绪——战争即将来临。在这里,在这个男主人公沃尔特一直向往回归的德国家庭里,似乎并没有使我们羡慕的存在,甚至匪夷所思它所拥有的强大精神动力。但是它贯穿了整部影片的始终,成为影片的矛盾纠集点和事件发展的动因。我认为,这个德国式家庭其实是片中“家”的代名词,是男主人公沃尔特心目中“家”的外化,是“家”的理念在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平衡点上唯一吻合的地方。所以男主人公沃尔特不懈追求着。
二、人物形象
男主人公沃尔特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男性,富有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在寻找失去的家园或者重建家园中,他充当了倡导者,从一开始写信让妻子女儿来非洲,到战争结束后,提议一家人回德国,他都起到导向性作用。他原本是一个律师,这是一个相当严谨的职业,他热爱他的职业,并为此感到自豪。但是社会的动荡以及生活的艰辛迫使他放弃了他的职业,成为逃难队伍中普通的一员,他从一个鲜明的个性转换为群体之一。在这种落差下,他比妻子更先适应了这种变化。影片一开始便出现了沃尔特作为农场雇工居住的小屋,屋内光线微弱且狭小简陋。接着影片采用升拉镜头,从空中俯拍小木屋,我们看到了它真切的地理位置——它独自处在一个荒凉的黄土岗,周围空旷得只剩下几簇灌木丛,就像沃尔特本身孤独的处境,身处偏远的非洲,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生病着,只有黑人欧的照顾。后来病痊愈了,他作为答谢,将律师袍送给了欧,他说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已经结束了,在以后的生活中他没再提起他热爱的律师职业。在这里沃尔特暂时认同了欧所代表的非洲文化,虽然如此,他仍然坚信:德国文化才是最正宗的文化。律师职业才是真正适合他的工作。作为家庭的主要承担者,他对文化和身份的认同更为敏感。沃尔特并未放弃原来的文化和身份,他时时铭记着父亲的恩典,父亲花尽了毕生的心血培养他,让他受最好的教育,希望他有所作为。最后战争结束了,沃尔特作出了回到德国的决定,他认为自己可以在新的国家有所作为。他在劝解女儿时说道:“这里挽救了我们的生命,但不是我们的国家。”正如欧把律师袍还给他时所说:“你新的生活方式开始了。”在整个影片中,他对“家”的定义始终如一,比妻子和女儿都要坚定,他认为真正的“家”只能在德国找到。那既是对德国文化的认同,也是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最后一家三口都躺在同一张床上时,他感慨道:“我最重要的东西就在床上。”2
妻子杰蒂是影片最大的看点,是所有人物中塑造的最丰满的人物,影片对杰蒂转变过程的刻画尤为成功,她曲折的心理历程是一个对家的追寻和认可的过程,也是一个女人成长的过程。刚到非洲时,杰蒂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她在德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她用买冰箱的钱买了一件华丽的晚礼服,她无法适应小木屋的生活,无法认同非洲文化。一开始她把欧当家仆看待,在她眼里,只有德国文明才是最先进的文明,她还要欧学德语才能跟她说话。她告戒女儿不要去土著黑人的帐篷玩,认为那里是“肮脏”和“野蛮”的代名词。而残酷的战争和艰苦的生活条件潜移默化了她,她种土豆,跟欧相处融洽,并主动学习土著语言,慢慢地认可了当地土著黑人的生活方式,喜欢上了这片淳朴的土地和热情的人们。甚至战争结束了,她却不愿意跟随丈夫回去。
可以这么说,德国时期的杰蒂是一个完全中产阶级式的女人,她没有自己热爱的工作,只是一心跟随着丈夫,以丈夫为天,以家庭为地,唯一的娱乐就是家庭宴会,很明显,德国时期的杰蒂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符号,德国文明造就了她,同时也束缚了她。离开德国到达陌生的非洲,一切都不同了,没有了德国文明,让她异常难以适应,一开始她不住抱怨着,借用她丈夫的话就是:“她太不成熟了。”同时,没有了德国文明的束缚,让她渐渐对生活有了自己的想法,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这个家庭贡献着一份力量。杰蒂与一英军士兵发生关系从而为丈夫谋得了一个管理农场的职位。这是她第一次独自作出的决定,显然她很珍惜这个决定。以至战争爆发,丈夫决定参加英国军队,希望她也跟随时,她断然拒绝了丈夫的安排,坚持自己留下来。对于杰蒂而言,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她由无条件服从丈夫的决定,到此刻反对丈夫的安排,杰蒂作为一个女性角色,她真正成长了。在后来的管理农场的过程中,杰蒂独立负担起整个家庭的责任,她自主,她努力生活着,直到战争结束,丈夫归来。她已经完全适应了农场生活,在这里生活虽然艰苦,但是精神是满足的,相较于影片一开始所呈现的中产阶级苍白的生活方式,这里充满活力的生活环境显然更吸引她。
有人认为这是杰蒂理想的精神家园从原来的德国转到了非洲肯尼亚,我并不同意这样的看法,首先杰蒂作为一个女性,在生活的磨练中,由一个中产阶级女性转变为独立自主的新女性,由生活中的被动者转变为一个生活的主导者,在不断迁移的过程中,渐渐学会融入生活,面对生活,而不是抱怨;其次,她本身所受的德国文化本身是一种男权文化,沃尔特时刻惦记着父亲的嘱咐,有着自己热爱的工作,想着要有所作为,但是她对生活的真正理解却来源于农场,而不是德国,所以更深刻的印象反而是肯尼亚,但是这并不代表理想的精神家园的转移,她学习土著语言,但仍然不使用土语交流,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但是最后,她愿意让步了,为了家庭,为了丈夫女儿。这样的女性形象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也许跟导演本身是女性有莫大的关系。无论如何,杰蒂是影片中最大的看点是无可厚非的。
同样在生活的磨难下,渐渐成长的是女儿里加娜,小女孩的心理历程和父母亲相比似乎少了复杂的挣扎过程,小女孩刚到非洲时,带着好奇和天真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她很快就接受了异域文化,跟当地的小孩打成一片,与欧成了忘年交。后来她去英国人的学校接受教育,也能很快融入其中。一次跟妈妈发生冲突之后,母亲在土著黑人的帐篷里找到了她,她说道:“我经常来这里。”3战争结束后,是留在肯尼亚还是回到德国的思想挣扎中,她没有表现的如父母亲那样激烈,对她而言,哪里都能很好的适合环境,她唯一舍不得的是必须要和欧分开。对于各种文化的接受,她是最宽容的。而且由于年龄和历练的关系,对“家”的追求没有父母亲那么强烈。
三种不同的文化向往,三种不同的生活追求,在回不回德国这个问题上,矛盾终于激化了。“因为眼睛走远了,脚步也会随之走远”不同想法的一家三口重新走在一起,生活中有很多方面需要慢慢磨合,对“家”的追求似乎不那么一致了。这时导演制造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蝗虫灾害,从而缓解了一家人的矛盾,并让他们达成协议——一起回德国,影片到这里戛然而止。对于“何处为家”这个问题,影片并没有作出正面回答,但是在琐碎的生活片段中,我们各自理解着自己的理解。
他们到了德国就肯定能回到了自己所认定的“家”了么?有评论家这样认为,沃尔特一家是犹太人,这使他们在战争期间被迫流浪在外。在英属殖民地的肯尼亚,他们是外来者,作为白人,作为德国人,作为犹太人,这样的身份非常尴尬。4我同意这样的看法。对非洲土著居民而言,他们是白人农场主;作为德国人,英国与德国开战,他们遭到了英国殖民者的逮捕,最后沃尔特加入英军与德国作战,心里的矛盾可想而知;作为犹太人,他们在英国殖民者社会中是二等公民。里加娜在父母将她送到学校之前从未尝过种族歧视的滋味,而在学校却听到校长说:“我们为主祈祷时犹太人要站在教室外。”这样的多重身份使得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显得格格不入,从而让人感慨“何处为家”直到影片结束,这样的矛盾始终得不到解决。
影片以宏大的场景,精美的镜头取胜,堪称是近年来德国最成功的影片之一。女导演林克聪明地避开了对战争场面的描述,而在寻求人的生存价值的过程中,向我们呈现了风景秀丽的非洲大陆,蛊惑人心的异域文化,淳朴的土著居民和富有特色的祭祀仪式。可以说,这简直是一部非洲旅游的宣传片。当然这些只是附带的内容,而最重要的是影片的人文主义关怀主题,以及“家”的寓意的探讨。
注释:
1网上信息
23文本影片无处为家
4刘桂茹,肉体与灵魂的挣扎:家在哪里?——评影片,见电影评论,199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