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人阁 > 曹谁文集 > 西宁这座城

西宁这座城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未到西宁之前,一听这个名字,便感觉是边疆一个兵城。中国边疆带“宁”、“绥”、“化”等字的城市很多,就是统治者一种和平的愿望。一个内地人到西宁途中,首先就会被湟水河谷两边的山所震撼,那种雄浑即使北方的山也不能比,更不要说南方那些秀雅的山了。巨大的山体横在青色的云天下面,山峰如刀刃一般耸立,层层叠叠的山之间飘来飘去的是蓝色的雾霭。山的上面是无比湛蓝的天空,这里的天无比的圣洁,我的老师曾经说:青藏高原的天,是真正的人类的天。天空经常看到秃鹫在空中盘旋,提醒人们这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

    希腊人认为奥林匹斯山是神灵的居所,其实没有比青藏高原更适合做神灵的宫殿了。

    山谷之间就是湟水河,河水不是很大,但是那种浊流在狭长的河道中翻滚,让人感觉这样的水就应该在这样的山之间。这也正是张承志在北方的河中称颂过的五条河之一。所谓的湟水河,其实到西宁时才真正称为湟水河的。在这里分别汇集了西川河、北川河与南川河,然后向东流去。在三条河流的交汇处,四座大山的夹缝中,一座城呼之欲出,西宁城便出现了。

    西宁市是规范的十字形,它的城区设计也是中东西南北四个区,给人一种平稳的感觉。现在西宁的城墙像中国的大多数古城一样早在文革期间便被人拆除,不过仍然可以从各种地名感受到它曾经的存在。古西宁城就是以现在市中心的大十字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就是现在的东西南北大街,后来的城市从四条主街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发展。

    从大十字向北走大约一个街区,就是当年的北门。现存有西宁唯一一眼活水泉——北门泉。到报社时我经常路过,有时驻足观看,难以想像这就是当年那些壮士饮马的地方。西宁古称“青唐”在藏语中意为“饮马”从大十字向南走大约也是一个街区,就是以前的南城墙,这是西宁唯一的古城墙了。坐公交经过时便可以看见百余米的土墙,下宽有七八米,上窄有三四米,高有五六米,从内城有通上去的羊肠小道,可以看见墙顶的杂草在摇摆,四围已经为雨水剥蚀有许多坑洼。

    大十字往西走大约一个街区,就是以前西宁城的西门,与大十字共同组成了现在的商业中心。现在在西门口新建起一个中心广场,湟水便在旁边流过。平时有许多市民在广场上休闲。有的票友围在一起唱本地民歌花儿或者各种戏曲,有的人排队站在音响前面跳舞锻炼身体,有的人倚在南川河边汉白玉石栏上垂钓。那些多是老年人们干的,年轻人有自己的事干。他们要么是带了旱冰鞋到广场上像鸟儿一样绕来绕去,要么是同自己的朋友在长椅上聊天。总之广场上有各种各样的人,这里仿佛全市市民的大院。西宁城的东门,根据地名我无法确定,又不想查阅古地图,那样就没趣了。我想大约也是从大十字向东一两个街区的。

    在西川河岸边就是城西区,这里是建国后开发比较早的地方,也是西宁的富人区,可以在这里感觉到那种当地的贵族气氛。当然那种优越感只是相对的,全国没有比北京人、上海人更自以为是了。这里有汉代将军的点将台——虎台,远处看仿佛古埃及的金字塔,它底座是四方形的,四面是四个等腰三角形,看起来有几十米高。我常想当年镇西将军巍然站立在虎台之上,战袍被猎猎的西风吹起,他看着山岗之下黑压压的壮士是何种感受?不过现在周围已经都被建筑围起来了。

    北川河岸边便是城北区,这里的中心是小桥,我想也许当年就是一个小村庄,上面架着一座小木桥,不过现在是一点也看不出来了。南川河岸边是城南区,这里是近年来设立了开发区才开始开发的,路过时看起来还比较冷清。

    东面便是城东区,我在这里生活了近四年,所以对这里了解最深。现在我们学校旁边就是新设的西宁(国家级)开发区,平时感觉最多的就是汽车销售点的开设和新的建筑的建起,我想这里未来几年将会成为西宁新的商业中心。在我们学校前面不远处有一座栈桥,记得刚来到西宁时非常失落,信步向前走去直到那座栈桥。它吊在混浊的湟水河水上,人从摇摇晃晃的栈桥上面经过很或者停在河中央向远眺望有一种古朴的沧桑感。

    在西宁的郊区也同样时刻感觉这里就是兵寨的。在我们学校附近有一个大的村庄叫曹家寨,西宁郊区这样带“寨”的村庄很多,比如我曾经在城西区的杨家寨住,城北区有一个陶家寨,城南区有彭家寨。我问曹家寨我的房东,她说村里姓曹的人很少,杨家寨的杨姓人家同样很少,我猜也许这是以当年驻军将领的姓命名的。

    还有三个县作西宁的外围。溯北川河而上是大通县,这里有个名胜叫老爷山,就坐落在县城中央的山上,是一个高高耸起的石头山,岩石光润黝黑坚硬,上面有汉族风格的亭台楼榭,下面北川河紧紧地挨着山体绕过。溯南川河而上是湟中县,这里有藏传佛教六大寺庙之一的塔尔寺。这里是藏传佛教最主要的派别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设有藏传佛教的高级学府。溯西川河而上是湟源县,据说比较粗犷,但是我没有去过。

    建国之后,这里的军事色彩也很浓,听一个资深的老师说因为这里没有接国境线,所以驻军比较多,对西藏与新疆都有威慑之力。西宁火车站的建筑便是非常典型的笨重的俄罗斯风格,据说就是当年苏联人援助建立的,车站广场前面是一个象征民族团结的大型雕塑,雕塑两边的飞奔的马匹也非常具有边疆风味,我路过时砰然心动写了一首诗马匹向东,马匹向西。从火车站直直向南走,便发现矗立在八一路旁的“军民双拥模范城”的纪念碑。

    西宁的新街名便反应了当时的情况,横贯东西的两条主干道,便是八一路、七一路,火车站与纪念碑间是建国路。现在的西门口有一个地下商城,就是建国后不久为了防止新世界大战而挖的地道改造来的。西宁还有许多有军事色彩的街名。

    虽然西宁的汉族占四分之三,但是民族特色却非常浓厚。因为西宁周围只有海东一个地区,剩下的全部是藏族自治州,海西是藏族蒙族自治州,就是海东也还有许多回族、土族和撒拉族自治县。历史上西宁曾先后被羌人、土谷浑人、土番人、蒙古人和汉族各王朝的人控制,民国时期则在穆斯林军阀马步芳控制之下。

    在西宁街头经常可以看到戴着白色小帽的穆斯林和穿着红色僧衣的喇嘛教和尚,有时还有穿着道袍的算命先生。城东区是穆斯林的聚集地,这里有非常著名的东关大寺,每到周五朝拜的人便都涌向这里,交通都经常为之堵塞。现在的南山公园还有一所大的清真寺。现在的北山寺是一座道教寺庙,我还专门去作为人类学的作业调查过。虽然现在它是一座道观,据说在最初人们在半山腰看到一个“闪佛”就建起了一座佛寺。不过我还在山顶发现了一个藏传佛教的佛塔。

    本地人有许多都是在历史上从内地发配到边疆的,他们一个个从全国各地发配来,然后从这里向各隘口发放。在汉唐时便有许多汉人被移民实边,但是本地人中的大多数都认为自己是在明朝是被朱元章从南京朱子巷发配来的,他们谈起来的时候还特别自豪,不过他们祖先恐怕就不是这样了。在建国之后也有许多从上海等城市发来的政治犯和知识青年,虽然现在大多平反了,他们夏天的时候仍然会在西宁避暑。

    刚刚被从内地调配过来上大学时,我也感觉是被发配边疆了,非常伤感。不过我渐渐感觉到西宁也算是一种缘分,大西北山川的那种雄壮和多元文化的激荡,在我的灵魂上都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迹,无疑它已经是我的第二故乡了。这里的人,在我感觉来,也是全国最淳朴的,他们对待陌生人都非常热情。如今就要毕业了,也许我就要远离它了,不过我想不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无法把这座城忘怀的。

    2005-9-25于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