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的故事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读小学的时候,除了课本以外,几乎是很难看到别的课外读物的。记得我读的第一本小说是烈火金刚,现在的印象还挺深。从此以后,爱看小说就成了习惯,且一发不可收拾。
烈火金刚是我借的第一本小说,确切地说是“窃”来读的。
那是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临近春节,自家院里一位堂哥结婚,我和几位小伙伴一同去“闹新房”无意间我在堂哥的枕头下面发现一本包着牛皮纸、厚厚的、纸张发黄的书,书皮上用钢笔龙飞凤舞写着“烈火金刚”几个字,在乱轰轰的闹新媳妇的气氛中,我拿起书来随手翻看了几页,没想到,一下子就被书里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于是也顾不上“闹新房”了,偷偷地将那本书往怀里一揣,叫上两个比较要好的小伙伴悄悄地溜走了。找了一处僻静的能晒着太阳的南墙根一蹲,三个小脑袋挤在一起,聚精会神地读起来。尽管书中还有些不认识的字,我们就连猜带蒙地读下去,凡是能看懂书中的故事就行了。我被书中那精彩的战斗故事迷住了,读得如痴如醉,不知不觉太阳就下山了,一个下午我们就读了一百多页。三天后,我就将那本厚厚的烈火金刚读完,又偷偷地将书放回到堂哥的枕头下,也许是堂哥结婚忙昏了头,他压根就没有发现书曾被“窃”过。
那个时候在我们农村是很难找到象烈火金刚这种好看的书的,既便是能借到一本,也是被翻得破烂不堪,不是字迹看不清了,就是缺角少页的。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我四哥正在清水公社念高中,这时,我终于找到了借书看的好机会。
我所在的中学是没有图书可借的,它是三个大队合办的,说是中学其实就两位老师,一个正式的男老师,一个是民办的女老师,教室是租用的一户社员家的闲房子,桌椅都是我们学生自己从家里带的。可想而知,这样的“中学”哪里会有图书可借啊。
我四哥念的高中就不一样了,那是县里的老“四中”不但学校的历史长,且条件较好,有图书室、实验室等。本校的学生办一个借书书证就可以每周借一本书看。学校距我家几十公里远,每到周六,他都要回家拿一次干粮。有一次他带回一本闪闪的红星,书的扉页还盖着“清水高中图书室”的红章。我一拿起来就爱不释手了,幼小的心灵被书中潘冬子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四哥告诉我这是他从学校图书室里借的,下周一就到期了,一定要带回去还的。幸亏这本书不太厚,我紧读慢看,分秒必争地终于赶在四哥返校前将这本书看完了。
那时,我真是好羡慕他们啊,可以不用花钱就能免费借到书看。羡慕之余又灵机一动,何不让四哥给我也借书看呢!于是,那天四哥临走的时候我破天荒地忙着帮他收拾东西,还主动地提着包送到大门口。分手时,我央求他:“哥,下次你再回来时也给我借一本书吧?”
也许是四哥被我的好学精神以及那种眼巴巴地望着他渴望读书的眼神打动了;也许是我的要求对他来说根本就不是件难事;拟或是我的献殷勤起了作用,凡是那天他很痛快地答应了。
从此以后,每个星期我都能看一本四哥从他们学校给我借来的书。
那时的周六是我最盼望的日子,盼望着四哥早点回来。有时,我一个人还跑到村东头的路口去等他。
第二年,五哥也升入另一所高中,我如发炮制,也让他象四哥那样每周给我借回一本书。
那时我们初中的学习很松,除参加政治运动“批林批孔”“反潮流”“批师道尊严”外,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学农劳动,走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道路,三天两头地为生产队割牛草、摘棉花等。这也给我利用业余时间大量地阅读小说创造了有利条件。
由于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还属于“禁书”之例。哥哥们给我借的书大都是战斗故事、反特故事和一些反映工厂、农村阶级斗争的小说。浩然的金光大道、艳阳天也看过。但是没有战斗故事的小说有吸引力。
那时候农村里还没有电,晚上照明点的是小煤油灯。如豆的灯光下,我伏在小木桌上如痴如醉、如饥似渴地阅读。怕浪费煤油的母亲一晚上要催好几次:“快睡吧,别熬了,明天还要上学呢。”我这才依依不舍地息灯睡觉。
我就象一头闯进了菜园子里的牛,也不分好菜孬菜,猛啃一通。
在那个年代,我能读到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还要感谢当时“评水浒批宋江”运动呢。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公社为了很好地配合运动的开展,给每个大队下发了一套白话文的水浒传。我们大队的民兵连长的儿子和我是同学,书发到民兵连长家,我却成了第一位读者。连长是个“斗大的字不识一麻袋”的“大老粗”连长的儿子又不爱读书。而我在学校是班长,也是同龄的小伙伴中公认的“头儿”整天呀鞍前马后的有几个“铁杆”围着我转。书一发下来,连长的儿子就背着他爹偷偷地将书借给我。正当我夜以继日、如饥似渴地读到第三部的最后一章时,连长的儿子心急火燎地跑到我家要取回那本书:“我爹都急了,还打了我。”看着他眼睛里含着泪花、一脸委屈的样子,我只好忍痛割爱将书还给了他。
原来,连长那天要组织民兵召开“评水浒批宋江”大会,这才发现上级发下来的学习资料找不到了,这还了得!当知道是他儿子偷偷地将书借出去了时,火冒三仗的连长,不由分说,劈头盖脸地对“吃里扒外”的儿子就是一顿胖揍。可怜我那位同学为了我,受了皮肉之苦,至今每每说起我心里还感到对不起我的那位同学。
借书事小,影响了运动事大。最终,还是我那怕事的父亲赶紧跑到我家自留地里摘下两个大冬瓜,连夜给连长家送去,这场风波才算平息下去。
读的书多了,语言表达能力自然有了提高,我的作文还常常被语文老师拿到课堂上念一下。于是,我那小小的自尊心就得到一次大大地满足。
军校毕业分到部队当干事多年,也一直从事文字工作,我想这大概也与小时候爱读小说有关吧。
读小学的时候,除了课本以外,几乎是很难看到别的课外读物的。记得我读的第一本小说是烈火金刚,现在的印象还挺深。从此以后,爱看小说就成了习惯,且一发不可收拾。
烈火金刚是我借的第一本小说,确切地说是“窃”来读的。
那是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临近春节,自家院里一位堂哥结婚,我和几位小伙伴一同去“闹新房”无意间我在堂哥的枕头下面发现一本包着牛皮纸、厚厚的、纸张发黄的书,书皮上用钢笔龙飞凤舞写着“烈火金刚”几个字,在乱轰轰的闹新媳妇的气氛中,我拿起书来随手翻看了几页,没想到,一下子就被书里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于是也顾不上“闹新房”了,偷偷地将那本书往怀里一揣,叫上两个比较要好的小伙伴悄悄地溜走了。找了一处僻静的能晒着太阳的南墙根一蹲,三个小脑袋挤在一起,聚精会神地读起来。尽管书中还有些不认识的字,我们就连猜带蒙地读下去,凡是能看懂书中的故事就行了。我被书中那精彩的战斗故事迷住了,读得如痴如醉,不知不觉太阳就下山了,一个下午我们就读了一百多页。三天后,我就将那本厚厚的烈火金刚读完,又偷偷地将书放回到堂哥的枕头下,也许是堂哥结婚忙昏了头,他压根就没有发现书曾被“窃”过。
那个时候在我们农村是很难找到象烈火金刚这种好看的书的,既便是能借到一本,也是被翻得破烂不堪,不是字迹看不清了,就是缺角少页的。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我四哥正在清水公社念高中,这时,我终于找到了借书看的好机会。
我所在的中学是没有图书可借的,它是三个大队合办的,说是中学其实就两位老师,一个正式的男老师,一个是民办的女老师,教室是租用的一户社员家的闲房子,桌椅都是我们学生自己从家里带的。可想而知,这样的“中学”哪里会有图书可借啊。
我四哥念的高中就不一样了,那是县里的老“四中”不但学校的历史长,且条件较好,有图书室、实验室等。本校的学生办一个借书书证就可以每周借一本书看。学校距我家几十公里远,每到周六,他都要回家拿一次干粮。有一次他带回一本闪闪的红星,书的扉页还盖着“清水高中图书室”的红章。我一拿起来就爱不释手了,幼小的心灵被书中潘冬子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四哥告诉我这是他从学校图书室里借的,下周一就到期了,一定要带回去还的。幸亏这本书不太厚,我紧读慢看,分秒必争地终于赶在四哥返校前将这本书看完了。
那时,我真是好羡慕他们啊,可以不用花钱就能免费借到书看。羡慕之余又灵机一动,何不让四哥给我也借书看呢!于是,那天四哥临走的时候我破天荒地忙着帮他收拾东西,还主动地提着包送到大门口。分手时,我央求他:“哥,下次你再回来时也给我借一本书吧?”
也许是四哥被我的好学精神以及那种眼巴巴地望着他渴望读书的眼神打动了;也许是我的要求对他来说根本就不是件难事;拟或是我的献殷勤起了作用,凡是那天他很痛快地答应了。
从此以后,每个星期我都能看一本四哥从他们学校给我借来的书。
那时的周六是我最盼望的日子,盼望着四哥早点回来。有时,我一个人还跑到村东头的路口去等他。
第二年,五哥也升入另一所高中,我如发炮制,也让他象四哥那样每周给我借回一本书。
那时我们初中的学习很松,除参加政治运动“批林批孔”“反潮流”“批师道尊严”外,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学农劳动,走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道路,三天两头地为生产队割牛草、摘棉花等。这也给我利用业余时间大量地阅读小说创造了有利条件。
由于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还属于“禁书”之例。哥哥们给我借的书大都是战斗故事、反特故事和一些反映工厂、农村阶级斗争的小说。浩然的金光大道、艳阳天也看过。但是没有战斗故事的小说有吸引力。
那时候农村里还没有电,晚上照明点的是小煤油灯。如豆的灯光下,我伏在小木桌上如痴如醉、如饥似渴地阅读。怕浪费煤油的母亲一晚上要催好几次:“快睡吧,别熬了,明天还要上学呢。”我这才依依不舍地息灯睡觉。
我就象一头闯进了菜园子里的牛,也不分好菜孬菜,猛啃一通。
在那个年代,我能读到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还要感谢当时“评水浒批宋江”运动呢。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公社为了很好地配合运动的开展,给每个大队下发了一套白话文的水浒传。我们大队的民兵连长的儿子和我是同学,书发到民兵连长家,我却成了第一位读者。连长是个“斗大的字不识一麻袋”的“大老粗”连长的儿子又不爱读书。而我在学校是班长,也是同龄的小伙伴中公认的“头儿”整天呀鞍前马后的有几个“铁杆”围着我转。书一发下来,连长的儿子就背着他爹偷偷地将书借给我。正当我夜以继日、如饥似渴地读到第三部的最后一章时,连长的儿子心急火燎地跑到我家要取回那本书:“我爹都急了,还打了我。”看着他眼睛里含着泪花、一脸委屈的样子,我只好忍痛割爱将书还给了他。
原来,连长那天要组织民兵召开“评水浒批宋江”大会,这才发现上级发下来的学习资料找不到了,这还了得!当知道是他儿子偷偷地将书借出去了时,火冒三仗的连长,不由分说,劈头盖脸地对“吃里扒外”的儿子就是一顿胖揍。可怜我那位同学为了我,受了皮肉之苦,至今每每说起我心里还感到对不起我的那位同学。
借书事小,影响了运动事大。最终,还是我那怕事的父亲赶紧跑到我家自留地里摘下两个大冬瓜,连夜给连长家送去,这场风波才算平息下去。
读的书多了,语言表达能力自然有了提高,我的作文还常常被语文老师拿到课堂上念一下。于是,我那小小的自尊心就得到一次大大地满足。
军校毕业分到部队当干事多年,也一直从事文字工作,我想这大概也与小时候爱读小说有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