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庄一谑苦行僧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来杭州不能不去虎跑,去虎跑不能不品泉水,更加不能不见识到“一庄一谑”的两个“苦行僧”其一是戏谑的“济公活佛”(济颠和尚),另外一个就是颇具庄重典雅之传奇色彩的“弘一法师”李叔同。
走进虎跑山门,一条令人清爽又肃穆的甬路,泉水淙淙逆人流而下,不仅洗却了酷暑的溽热,而且仿佛让你忘却了尘寰的思虑烦躁,正所谓“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洗耳不如洗心的道理,此时已经了然于胸。
在“天下第三泉”的题词下,在“虎跑梦泉”的高僧偃卧的石雕旁,在虎跑泉眼汩汩而出之际,在茶室里你用清冽的“虎跑泉”沏上极品的“龙井茶”你完全可以若有所思或者若无所思。
但是,你完全可以对同样喜欢品茗的乾隆发出质疑,为什么北京“玉泉”与济南“趵突泉”并列天下第一泉,无锡惠山泉列其次,而虎跑泉只能居其下呢?可见“天下王侯一手封”与“待余首肯日,是汝运通时”是颠覆不破的真理啊!无论读书人,还是小小泉水的排序,均概莫能外?
山不比高耸,泉不舍细流。如果不是看过关于济公的连续剧,如果不是对他“鞋儿破、帽儿破、身上袈裟破”的形象感兴趣,如果不是对他“嬉笑怒骂”王侯宰相的戏谑功夫的折服,很多人可能不会来到这远离西湖的偏僻之地吧?
刚刚去过李叔同出生地天津,拜谒了他碑林纪念馆。还曾经多次去过弘一法师云游滞留过的厦门南普陀寺,3月中旬在新昌大佛寺欣赏了大师手书的摩崖字迹。特别是从大学时代,就每每百听不厌地聆听同寝室“吉他手”弹奏的送别,竟然是出自李叔同的手笔!
济公,浙江天台人,俗姓李,原名李心远,字湖隐,号方圆叟。十八岁在临安(今浙江杭州)灵隐寺出家,法号“道济”后移住虎跑净慈寺。为人“狂而疏,介而洁”人称“济颠僧”传说中,又是一位见义勇为、打报人间不平且神通广大的侠僧。
弘一先在浙江两级师范教授音乐美术数载,偶然机缘来到虎跑断食,在灵隐剃度。但是,他们最终都在虎跑面壁修行,做了苦行僧。
只是普济众生的怀抱,使他们苦行的方式不同罢了。前者的戏谑,也许是出于他僧侣的身份,只能寓佛家的戒律清规于玩世游市的戏谑和放荡形骸之间了?
后者的庄重,恐怕源于他对早年士绅之家破落后世态炎凉的深刻体会,以及从事话剧、文学、音律、绘画、书法、篆刻创作正值国家山河破碎,极限的创作体验和救国无门后,由甚嚣的滚滚红尘遁入死寂的律宗净土了?
同样的苦行僧,不一样的境遇,不一样的行止。但是,内心深处,经纶济世的情怀却别无二致。当百姓黎民在水深火热里时,那些信奉儒家哲学的士大夫不见了,只有出家的济颠与民同乐;当弘一在云游讲经遇到外族侵略时,是他置生死于度外,甘赴国难之心与传经布道如故,却胜于他人百倍!
苦行僧,在佛教里就是“头陀行”是修行的一种方便法门。头陀行,其实就是苦行,有十二种苦行。此十二种头陀行是住持佛法的表现,只要有人行头陀行,佛法就久住于世。要是无人行头陀行,佛法就灭了。
十二头陀行,即:1、著粪扫衣;2、所有的东西只有三件衣、钵、具;3、常乞食;4、次第乞食;5、日中一食(即早晚不吃东西,在中午才吃饭);6、节量食;7、过午不饮浆(浆即是苹果汁、橘子水、牛奶或豆浆);8、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翻译为寂静处,即是人烟稀少,无杂乱声音的地方,所谓‘眼不见嘴不馋,耳不听心不烦’);9、树下住;10、露天住;11、冢间住(即是住在坟墓旁边,令自己有一种警惕心);12、搚不著席(即是常坐不卧,不躺著睡觉,如此才能用功修道,而不懒惰)。
看来,苦行僧非平常人是难以亲历亲为的。济颠可以做到,甚至有余力去拯救黎民,位置列于500罗汉之一,绝非浪得虚名的!弘一法师的为僧24年,初修净土宗,后来又修律宗。律宗的一举一动,都有戒律,严肃认真之极,是佛门中最难修的一宗。数百年来,传统断绝,直到弘一法师方才复兴,佛门中称之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说起两位大师涅磐圆寂的情景也十分耐人寻味:1209年5月16日,61岁的道济悠然而逝。临终前作偈一首,概括其生平曰:“六十年来狼籍,东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1942年9月20日,63岁的弘一法师临终前留下2个偈子:“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绝笔只有4个字:“悲欣交集”
但是,两位大师对西湖的衷爱,却是一样感人。济公留下的诗句是:“愿化西湖做酒池,一浪来时吞一口!”如此境界和他对西湖的情感,绝非凡品!
再看弘一法师“独擅天然美”的西湖歌词:
看明湖一碧,六桥锁烟水。
塔影参差,有画船自来去。
垂杨柳两行,绿染长堤。
飏晴风,又笛韵悠扬起。
看青山四围,高峰南北齐。
山色自空濛,有竹木媚幽姿。
探古洞烟霞,翠扑须眉。
霅暮雨,又钟声林外起。
大好湖山如此,独擅天然美。
明湖碧无际,又青山绿作堆。
漾晴光潋滟,带雨色幽奇。
靓妆比西子,尽浓淡总相宜。
这真是一首奇绝的西湖颂歌,整首歌把西湖及其四周的明山秀水都夸遍了!
离开虎跑之前,我特意掬起路旁的泉水,一一洗却脸上和耳边的尘垢。心里浮现的是后来去台湾的印光大师,作为弘一法师正式的恩师,他曾经写过济公禅师像赞,恐怕用来凭吊一庄一谑两位苦行僧,也十分妥帖吧!
为启众生真正信,故显种种大神通。
不藉疯颠掩众目,何能常住振瞆聋。
春雨于杭州玉泉
2006-7-13午后
来杭州不能不去虎跑,去虎跑不能不品泉水,更加不能不见识到“一庄一谑”的两个“苦行僧”其一是戏谑的“济公活佛”(济颠和尚),另外一个就是颇具庄重典雅之传奇色彩的“弘一法师”李叔同。
走进虎跑山门,一条令人清爽又肃穆的甬路,泉水淙淙逆人流而下,不仅洗却了酷暑的溽热,而且仿佛让你忘却了尘寰的思虑烦躁,正所谓“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洗耳不如洗心的道理,此时已经了然于胸。
在“天下第三泉”的题词下,在“虎跑梦泉”的高僧偃卧的石雕旁,在虎跑泉眼汩汩而出之际,在茶室里你用清冽的“虎跑泉”沏上极品的“龙井茶”你完全可以若有所思或者若无所思。
但是,你完全可以对同样喜欢品茗的乾隆发出质疑,为什么北京“玉泉”与济南“趵突泉”并列天下第一泉,无锡惠山泉列其次,而虎跑泉只能居其下呢?可见“天下王侯一手封”与“待余首肯日,是汝运通时”是颠覆不破的真理啊!无论读书人,还是小小泉水的排序,均概莫能外?
山不比高耸,泉不舍细流。如果不是看过关于济公的连续剧,如果不是对他“鞋儿破、帽儿破、身上袈裟破”的形象感兴趣,如果不是对他“嬉笑怒骂”王侯宰相的戏谑功夫的折服,很多人可能不会来到这远离西湖的偏僻之地吧?
刚刚去过李叔同出生地天津,拜谒了他碑林纪念馆。还曾经多次去过弘一法师云游滞留过的厦门南普陀寺,3月中旬在新昌大佛寺欣赏了大师手书的摩崖字迹。特别是从大学时代,就每每百听不厌地聆听同寝室“吉他手”弹奏的送别,竟然是出自李叔同的手笔!
济公,浙江天台人,俗姓李,原名李心远,字湖隐,号方圆叟。十八岁在临安(今浙江杭州)灵隐寺出家,法号“道济”后移住虎跑净慈寺。为人“狂而疏,介而洁”人称“济颠僧”传说中,又是一位见义勇为、打报人间不平且神通广大的侠僧。
弘一先在浙江两级师范教授音乐美术数载,偶然机缘来到虎跑断食,在灵隐剃度。但是,他们最终都在虎跑面壁修行,做了苦行僧。
只是普济众生的怀抱,使他们苦行的方式不同罢了。前者的戏谑,也许是出于他僧侣的身份,只能寓佛家的戒律清规于玩世游市的戏谑和放荡形骸之间了?
后者的庄重,恐怕源于他对早年士绅之家破落后世态炎凉的深刻体会,以及从事话剧、文学、音律、绘画、书法、篆刻创作正值国家山河破碎,极限的创作体验和救国无门后,由甚嚣的滚滚红尘遁入死寂的律宗净土了?
同样的苦行僧,不一样的境遇,不一样的行止。但是,内心深处,经纶济世的情怀却别无二致。当百姓黎民在水深火热里时,那些信奉儒家哲学的士大夫不见了,只有出家的济颠与民同乐;当弘一在云游讲经遇到外族侵略时,是他置生死于度外,甘赴国难之心与传经布道如故,却胜于他人百倍!
苦行僧,在佛教里就是“头陀行”是修行的一种方便法门。头陀行,其实就是苦行,有十二种苦行。此十二种头陀行是住持佛法的表现,只要有人行头陀行,佛法就久住于世。要是无人行头陀行,佛法就灭了。
十二头陀行,即:1、著粪扫衣;2、所有的东西只有三件衣、钵、具;3、常乞食;4、次第乞食;5、日中一食(即早晚不吃东西,在中午才吃饭);6、节量食;7、过午不饮浆(浆即是苹果汁、橘子水、牛奶或豆浆);8、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翻译为寂静处,即是人烟稀少,无杂乱声音的地方,所谓‘眼不见嘴不馋,耳不听心不烦’);9、树下住;10、露天住;11、冢间住(即是住在坟墓旁边,令自己有一种警惕心);12、搚不著席(即是常坐不卧,不躺著睡觉,如此才能用功修道,而不懒惰)。
看来,苦行僧非平常人是难以亲历亲为的。济颠可以做到,甚至有余力去拯救黎民,位置列于500罗汉之一,绝非浪得虚名的!弘一法师的为僧24年,初修净土宗,后来又修律宗。律宗的一举一动,都有戒律,严肃认真之极,是佛门中最难修的一宗。数百年来,传统断绝,直到弘一法师方才复兴,佛门中称之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说起两位大师涅磐圆寂的情景也十分耐人寻味:1209年5月16日,61岁的道济悠然而逝。临终前作偈一首,概括其生平曰:“六十年来狼籍,东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1942年9月20日,63岁的弘一法师临终前留下2个偈子:“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绝笔只有4个字:“悲欣交集”
但是,两位大师对西湖的衷爱,却是一样感人。济公留下的诗句是:“愿化西湖做酒池,一浪来时吞一口!”如此境界和他对西湖的情感,绝非凡品!
再看弘一法师“独擅天然美”的西湖歌词:
看明湖一碧,六桥锁烟水。
塔影参差,有画船自来去。
垂杨柳两行,绿染长堤。
飏晴风,又笛韵悠扬起。
看青山四围,高峰南北齐。
山色自空濛,有竹木媚幽姿。
探古洞烟霞,翠扑须眉。
霅暮雨,又钟声林外起。
大好湖山如此,独擅天然美。
明湖碧无际,又青山绿作堆。
漾晴光潋滟,带雨色幽奇。
靓妆比西子,尽浓淡总相宜。
这真是一首奇绝的西湖颂歌,整首歌把西湖及其四周的明山秀水都夸遍了!
离开虎跑之前,我特意掬起路旁的泉水,一一洗却脸上和耳边的尘垢。心里浮现的是后来去台湾的印光大师,作为弘一法师正式的恩师,他曾经写过济公禅师像赞,恐怕用来凭吊一庄一谑两位苦行僧,也十分妥帖吧!
为启众生真正信,故显种种大神通。
不藉疯颠掩众目,何能常住振瞆聋。
春雨于杭州玉泉
2006-7-13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