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畔柳一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别情依依的灞桥柳
在卷帙浩繁的古诗词里“折柳相赠”与“折柳送别”已经成为一种古人的情感符号和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尤其对于文人墨客而言,更是一种源远流长、长盛不衰、相沿成习的高雅风尚和诗歌主题。在唐诗宋词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古人以“折柳”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离情别绪。例如:
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白居易?忆江柳:“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郑谷?柳:“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施肩吾?杂曲歌辞?杨柳枝:“伤见路傍杨柳春,一枝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孟郊?横吹曲辞?折杨柳:“杨柳多短枝,短枝多别离。赠远累攀折,柔条安得垂。青春有定节,离别无定时。但恐人别促,不怨来迟迟。莫言短枝条,中有长相思。朱颜与绿杨,并在别离期。楼上春风过,风前杨柳歌。枝疏缘别苦,曲怨为年多。花惊燕地雪,叶映楚池波。谁堪别离此,征戍在交河。”
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久而久之“折柳送别”这一寓意深长的行为方式,渐渐演化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惜别概念,并由此内涵衍生出诸多与之相关的词语,也同样表达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譬如:“柳色”、“柳枝”、“柳条”、“柳丝”、“烟柳”、“柳荫”、“柳絮”、“柳绵”、“柳花”、“杨柳”等等。
隋代无名氏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杜牧?新柳:“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梁简文帝?折杨柳:“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城高短箫发,林空书角悲。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
其实,我们如果从文化的源流与传承的角度上来审视的话“折柳”的原始含义应该是表达男女之间的甜蜜爱情和缠绵悱恻的离伤别恨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先于隋唐的诗经和乐府诗集中萃取一二例证:
其一: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几句诗,描述了主人公当初身着戎装、走向疆场时,在杨柳依依的春天里与家人缱绻道别,而回归故里的时候,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寒冬。尽管他连年征战杀伐,但一刻也没有忘却魂牵梦绕的家园。因为风雪弥漫处,一直有一苗温暖的灯光为他而守候,并在浓郁的夜色里,照亮了他的归途。每每读至此处,我总会想起韦庄在他的菩萨蛮中所描述的情景与感受:“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其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读曲歌:“折杨柳。百鸟园林啼,道欢不离口。”
这首诗描写的是女主人公沐浴着明媚的青光采折杨柳,意欲送给心上人。由于长时间沉浸于思念他的柔情之中,不知不觉间,仿佛林中的百鸟也在呼唤情人的名字(“欢”)。在这花团锦簇、柳丝摇曳的芳春,在这园林铺绣、鸟鸣婉转的花季,情窦初开的她,怎能会不产生美丽的错觉呢?
其三:乐府诗集?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这首诗描写了出征者不忍与亲人离别的依依心情。他蹬鞍上马,并不挥鞭而去,反而折下鲜嫩而绵长的柳枝,来表达自己的一怀愁绪。凄然如诉的笛声,从送行的人群中飘出,更增添了他此时的悲苦与惆怅。
再者,我们从后来的诗词里,也可以感知到“折柳”的真挚爱意与千千情结。比如:
刘禹锡?柳枝词:“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雍裕之?江边柳:“嫋嫋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雍陶?题情尽桥:“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沈佺期?横吹曲辞?折杨柳:“玉窗朝日映,罗帐春风吹。拭泪攀杨柳,长条宛地垂。白花飞历乱,黄鸟思参差。妾自肝肠断,旁人那得知。”
乔知之?横吹曲辞?折杨柳:“可怜濯濯春杨柳,攀折将来就纤手。妾容与此同盛衰,何必君恩独能久。”
温庭筠?杂曲歌辞?杨柳枝:“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
古代送别的地点,多在长亭外、驿馆旁、官道边、津渡口、柳堤上,除了饮酒话别、折柳相赠、吟诗赋词之外,有时还要吹笛唱歌。尽管曲调不尽相同,但比较常见而固定,为一般的文人雅士司空见惯、耳熟能详。故而,古诗词中常常把劝酒、折柳、吹笛、唱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此来表达彼此之间的深情厚谊和忧伤别情。与送别相关的著名曲子有三支:一是上面提到的北朝乐府民歌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二是唐代的渭城曲,又称为阳关三叠,源自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有人将此诗谱入乐曲,成为风靡一时的送别曲,又因为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叠唱、咏之再三,因此又被后人冠之以阳关三叠。三是唐代的杨柳枝词,此曲原本是唐教坊曲名,多用以咏柳,藉以表达绵绵不绝的离别之情。乐府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曲,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歌辞、折杨柳歌词,相和歌辞中有折杨柳行,清商曲辞中有月节折杨柳歌,其歌辞大抵是汉魏六朝的作品,一般都是用五言古体来抒写的。而唐代不少诗人所作的杨柳枝词则大都是七言近体的七绝,虽然其内容仍是咏柳或与之相关的事物,但在形式上却予以翻新了。在唐代,人们常用绝句来配乐演唱,七绝尤多。我们也可以从不少诗作中感受到“别筵离歌”的普遍性。诸如: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刘禹锡?杨柳枝词其一:“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刘禹锡?杨柳枝词其二:“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那么,古人何以折柳送别呢?大致想来,其因有三:一是华夏文化的承续性使然,赋予“柳”的特别含义,应发端于诗经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恋和牵绊正好表达了出征将士怀家恋土的离愁别绪,更使得这种思绪化虚为实、具体可感、形象逼真,这为后来的送别诗奠定了情谊绵长、难割难舍的文化基调。二是柳树的习性使然,柳树本身具有一种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能够入土而活、随遇而安,正如清朝褚人穫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所指出的:“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众所周知,柳树与其它树木相比,其特点就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借来祝愿远别之人,身处异乡、随缘随遇、一切顺遂。这种解释不仅显得合乎情理,而且更具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位。三是“柳”谐“留”音,折柳相赠表示“留念”之意,用以体现深情挽留、不忍相别、永志不忘的真情厚意。
一)别情依依的灞桥柳
在卷帙浩繁的古诗词里“折柳相赠”与“折柳送别”已经成为一种古人的情感符号和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尤其对于文人墨客而言,更是一种源远流长、长盛不衰、相沿成习的高雅风尚和诗歌主题。在唐诗宋词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古人以“折柳”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离情别绪。例如:
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白居易?忆江柳:“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郑谷?柳:“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施肩吾?杂曲歌辞?杨柳枝:“伤见路傍杨柳春,一枝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孟郊?横吹曲辞?折杨柳:“杨柳多短枝,短枝多别离。赠远累攀折,柔条安得垂。青春有定节,离别无定时。但恐人别促,不怨来迟迟。莫言短枝条,中有长相思。朱颜与绿杨,并在别离期。楼上春风过,风前杨柳歌。枝疏缘别苦,曲怨为年多。花惊燕地雪,叶映楚池波。谁堪别离此,征戍在交河。”
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久而久之“折柳送别”这一寓意深长的行为方式,渐渐演化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惜别概念,并由此内涵衍生出诸多与之相关的词语,也同样表达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譬如:“柳色”、“柳枝”、“柳条”、“柳丝”、“烟柳”、“柳荫”、“柳絮”、“柳绵”、“柳花”、“杨柳”等等。
隋代无名氏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杜牧?新柳:“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梁简文帝?折杨柳:“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城高短箫发,林空书角悲。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
其实,我们如果从文化的源流与传承的角度上来审视的话“折柳”的原始含义应该是表达男女之间的甜蜜爱情和缠绵悱恻的离伤别恨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先于隋唐的诗经和乐府诗集中萃取一二例证:
其一: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几句诗,描述了主人公当初身着戎装、走向疆场时,在杨柳依依的春天里与家人缱绻道别,而回归故里的时候,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寒冬。尽管他连年征战杀伐,但一刻也没有忘却魂牵梦绕的家园。因为风雪弥漫处,一直有一苗温暖的灯光为他而守候,并在浓郁的夜色里,照亮了他的归途。每每读至此处,我总会想起韦庄在他的菩萨蛮中所描述的情景与感受:“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其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读曲歌:“折杨柳。百鸟园林啼,道欢不离口。”
这首诗描写的是女主人公沐浴着明媚的青光采折杨柳,意欲送给心上人。由于长时间沉浸于思念他的柔情之中,不知不觉间,仿佛林中的百鸟也在呼唤情人的名字(“欢”)。在这花团锦簇、柳丝摇曳的芳春,在这园林铺绣、鸟鸣婉转的花季,情窦初开的她,怎能会不产生美丽的错觉呢?
其三:乐府诗集?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这首诗描写了出征者不忍与亲人离别的依依心情。他蹬鞍上马,并不挥鞭而去,反而折下鲜嫩而绵长的柳枝,来表达自己的一怀愁绪。凄然如诉的笛声,从送行的人群中飘出,更增添了他此时的悲苦与惆怅。
再者,我们从后来的诗词里,也可以感知到“折柳”的真挚爱意与千千情结。比如:
刘禹锡?柳枝词:“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雍裕之?江边柳:“嫋嫋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雍陶?题情尽桥:“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沈佺期?横吹曲辞?折杨柳:“玉窗朝日映,罗帐春风吹。拭泪攀杨柳,长条宛地垂。白花飞历乱,黄鸟思参差。妾自肝肠断,旁人那得知。”
乔知之?横吹曲辞?折杨柳:“可怜濯濯春杨柳,攀折将来就纤手。妾容与此同盛衰,何必君恩独能久。”
温庭筠?杂曲歌辞?杨柳枝:“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
古代送别的地点,多在长亭外、驿馆旁、官道边、津渡口、柳堤上,除了饮酒话别、折柳相赠、吟诗赋词之外,有时还要吹笛唱歌。尽管曲调不尽相同,但比较常见而固定,为一般的文人雅士司空见惯、耳熟能详。故而,古诗词中常常把劝酒、折柳、吹笛、唱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此来表达彼此之间的深情厚谊和忧伤别情。与送别相关的著名曲子有三支:一是上面提到的北朝乐府民歌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二是唐代的渭城曲,又称为阳关三叠,源自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有人将此诗谱入乐曲,成为风靡一时的送别曲,又因为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叠唱、咏之再三,因此又被后人冠之以阳关三叠。三是唐代的杨柳枝词,此曲原本是唐教坊曲名,多用以咏柳,藉以表达绵绵不绝的离别之情。乐府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曲,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歌辞、折杨柳歌词,相和歌辞中有折杨柳行,清商曲辞中有月节折杨柳歌,其歌辞大抵是汉魏六朝的作品,一般都是用五言古体来抒写的。而唐代不少诗人所作的杨柳枝词则大都是七言近体的七绝,虽然其内容仍是咏柳或与之相关的事物,但在形式上却予以翻新了。在唐代,人们常用绝句来配乐演唱,七绝尤多。我们也可以从不少诗作中感受到“别筵离歌”的普遍性。诸如: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刘禹锡?杨柳枝词其一:“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刘禹锡?杨柳枝词其二:“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那么,古人何以折柳送别呢?大致想来,其因有三:一是华夏文化的承续性使然,赋予“柳”的特别含义,应发端于诗经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恋和牵绊正好表达了出征将士怀家恋土的离愁别绪,更使得这种思绪化虚为实、具体可感、形象逼真,这为后来的送别诗奠定了情谊绵长、难割难舍的文化基调。二是柳树的习性使然,柳树本身具有一种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能够入土而活、随遇而安,正如清朝褚人穫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所指出的:“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众所周知,柳树与其它树木相比,其特点就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借来祝愿远别之人,身处异乡、随缘随遇、一切顺遂。这种解释不仅显得合乎情理,而且更具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位。三是“柳”谐“留”音,折柳相赠表示“留念”之意,用以体现深情挽留、不忍相别、永志不忘的真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