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人阁 > 崔长平文集 > 一砚残雨写心愁七

一砚残雨写心愁七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代替宗泽担任东京留守使的杜充消极抵抗、屡战屡败,最终在兵临城下之时无暇他顾、弃城而逃,率残部溃退至江南的建康府。金兵尾随而至、长驱直入,啸聚于长江北岸。在胡马饮江、大兵压境的形势下,建康城也是危如累卵、朝不保夕。是年冬月,敌酋完颜宗弼挥师渡江,杜充不战而降、建康陷落。就在这年的上巳节,李清照写下了蝶恋花?上巳召亲族一词,表述了自己忧国伤时的情绪和凄切悲凉的乡愁: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上巳”一般在农历的三月三日,是我国传统的水边修禊节日。在唐宋时代,每至上巳、寒食、清明时节,人们在祭祀先祖的同时,也惯于芳郊踏青、摆荡秋千、遥放纸鸢、草上蹴鞠。水边,有丽人照花;郊原,有罗裙飘曳。这个节令,正是东风骀荡、迟日暖阳、芳草萋萋、柳暗花明时候。杜甫在丽人行一诗中写道:“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然而,词人起句便是“永夜恹恹欢意少”表明了长夜漫漫、愁思萦怀、兴味索然之心情。次韵“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用“长安”代指京都汴梁。长夜辗转反侧,梦中神游故国;亲人相见,不胜欢愉,然而梦醒时分,才发现是一场美丽的虚幻。故而,此处著一“空”字,使伤心失落之情尽显无余。“为报今年春色好”一句“为报”意为传闻。听人说今年的青光依旧明媚,可见词人还没有外出赏游,当是“永夜恹恹”、“空梦长安”之后心绪不佳所致。歇拍“花光月影宜相照”一句,用一个“宜”字,就已经反映出词人心懒意散、漫不经心,早已没有了踏春览胜的闲情逸致了。过片点题:“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再无心情饫甘餍肥、推杯换盏、浅斟低唱,代之而来的是家常便饭、杯盘草草,只有酸梅酿制的酒,与自己辛酸的怀抱是相称的。煞拍之处,词人直截了当而又沉痛哀婉地发出慨叹:“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酒醉心醉的时候,依旧鬓角簪花;鲜嫩的花儿啊,莫笑我风鬟雾鬓、红颜衰老。故国沦丧、无家可归、春意阑珊、日薄西山,这春天、这家国、这酒醉之人,都将会成为风中落红、天边云烟啊!

    这首词,是一个柔弱女子哀感顽艳的悲叹,是一个爱国词人发自肺腑的忧国之愁,是一个以笔作枪的伟大女性不甘心当亡国奴的悲愤呐喊,可惜的是,她的声音过于孱弱,早已淹没在“西湖歌舞”之中了!行文至此,我突然想起一句话来:“秋风秋雨愁杀人”!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在金兵气焰日炽、剑拔弩张、大兵压境之下,建康城风声鹤唳、人心惶惶。就在这围城将破、危在旦夕之际,发生了一件让李清照国耻未雪又蒙家羞之事。当时,建康城既是军事重镇又是宋高宗的驻跸之地。一天深夜,身为御营统制官的王亦率部叛乱。此举事先被下属察觉,并及时上报建康府,但赵明诚不以为然,故而未采取任何应变措施。是夜,下属临时布阵,成功平息叛乱。而身为地方官长的赵明诚,不仅没有冲锋陷阵、指挥戡乱,反而临危抽身、缒城而逃。局势被控制之后,赵明诚旋即被罢。

    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夫妻二人打算到赣水一带暂住。于是,他们沿长江买舟西上,途径和州、姑孰(今安徽当涂)、芜湖、池州等地。

    当他们行至和州境内时,李清照得知当年被困垓下的西楚霸王自刎之处——乌江就在这里,她不禁心潮澎湃、诗情涌动,写下了那首妇孺皆知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短短二十个字的小诗,却像一支炸响的鞭子,抽打在临阵脱逃的赵明诚心坎上,更像一声当空炸响的霹雳,惊心动魄、振聋发聩,在偏安一隅、苟且偷生的小朝廷头顶上怒不可遏、久久轰鸣!

    这就是李清照的另一面,是被婉约的闺情词遮掩住的另一面。其实,她不仅是一个聪敏灵慧、风情万种的小女人,还是一位侠肝义胆、碧血丹心、壮志报国的女词人!

    夏日五月,船至池阳时,赵明诚接到谕旨,出守湖州(今江苏湖州)。此时,宋高宗已经移驾建康,诏令赵明诚即刻“过阙上殿”领旨奏事。由于事发突然、时间紧迫、不容耽搁,赵明诚只得暂且把李清照安顿在池阳,独自返回,疾驰建康,准备随后再把她接往任所。

    六月十三日,正值炎炎盛夏,赵明诚舍舟登岸,一身葛衣、英气逼人、神采奕奕、目光如炬,望着舟中的李清照施礼告别。李清照心有不舍、泪流满面,问道:“当下兵荒马乱,局势动荡不安,若遇不测怎么办?”赵明诚伸手答曰:“只能跟随众人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先弃辎重,再弃衣服被褥,然后再弃书册卷轴、古董。只是那些宗庙祭器和礼乐之器万不可丢,必须随身携带,与身俱存亡。切记莫忘!”说完话,随即策马远去。由于高温酷暑,加之长途奔波、鞍马劳顿,赵明诚在途中就已染病,及至建康,已是身患疟疾、卧床不起了。七月末,李清照得到赵明诚抱病不起的消息,迅即乘船东下、日夜兼程、急速赶赴建康。等她来到赵明诚身边时,他已是病入膏肓、奄奄一息了。回天乏术、心如刀绞的李清照望着弥留之际的夫君悲泣不止、痛不欲生。她在金石录后序中这样写道:“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

    至此,时年四十五岁的李清照结束了为时二十七年的第一段婚姻生活。对于人到中年的李清照而言,那是一段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是一段相思成愁、为伊憔悴、卿卿我我、恩爱缠绵交织在一起的甜蜜人生,更是一段牵肠挂肚、萦绕心头、挥之不去、暗自垂泪的揪心回忆。从此之后,一副柔肩、两襟血泪的李清照独自担当起了国破、家亡、夫死、人病的辛酸与悲恸。

    在她的菩萨蛮一词中,词人用她低沉而淡永的笔触,诉说了自己的飘零之苦、羁旅之愁、寡居之凄。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归鸿声已断、残云留几抹;寒窗飘雪时、炉烟正袅袅;烛光映凤钗、钗头垂人胜;暮角连夜漏、时光相催逼;彻夜苦不眠、曙色送清晓;梅花无意看、乍暖还乍寒。

    “人胜”乃古代“人日”(正月初七)时女子所佩戴的饰物。“牛斗”乃牛宿与斗宿的合指。

    这首词的首起两个仄韵,建构了两个时空概念。其一:外部时空:“归鸿声断残云碧”这是一个阔远而宏大的空间。“归鸿声断”则说明时间是深秋或者是冬天,而归鸿,又常常是羁旅思乡与深闺怀人的意象,给人一种他乡飘零的寂寞和思归心切的感觉。“残云碧”重在描述残照依稀、暮色四合的天空景象,同时又是视觉留下的印象,对应着“归鸿声断”的听觉描写。寥寥七个字,就已经用声音与色彩勾画出了一个寒冷凄清、暮色苍茫、怅然若失的情境。其二:内部时空:“背窗雪落炉烟直”这是一个逼仄而狭小的空间。“雪落”与“炉烟直”雪花,在徐徐而下;青烟,在冉冉上升,上下飘移,颇具动感,而著一“直”字,则又暗含徐缓轻盈、清静宁谧,以动态烘衬静态,给人一种独处一室、无依无靠、凄冷默然的感觉。上片的两个平韵,是词人的自我描摹:“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在烛光的映衬下,凤钗,依旧明灿;人胜,仍然轻灵。尽管“烛底凤钗明”却斯人已逝、无人相看;尽管“钗头人胜轻”却心思沉重、悲愁萦怀。这两句,其实是物象和心情的反衬比照。虽然从字面上看不出词人的思想情态,而内心深处却是另一番的孤苦与消沉。下片的两个仄韵,以时间为主线,依次穿连了日暮(角声)、寒夜(漏声)、拂晓(曙色),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含了词人孤苦冷清、竟夜未眠。使用“催”与“回”两个字,则表达了光阴如逝、岁月无情、青春不再、催人老去的由衷慨叹。下片的两个平韵,则描写了词人神倦意懒、身心憔悴、无心赏花的心境。既然晨曦初照、阳光明丽、春意正好,又为何“春意看花难”呢?其实答案已经给出,就在结句:“西风留旧寒”春寒料峭、乍暖还寒,还是不去吧。仔细品读,这种“寒”并非西风留下的余寒,应该是词人心头的寒冷。

    这一含思婉转、欲说还休的情绪,在她的好事近一词里,也有同样的体现: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伤怀易感之人,大多是见落花而伤情、临秋风而洒泪,而这首词的首韵两句并非词人向红而泣、葬花而悲,而是完全凭借自己的以往经验、敏感知觉和主观想象所设定的情境:“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词人由“风定”而臆测到帘外“落花深”、“拥红堆雪”的情状。可见词人的感觉是敏锐的,经验是丰富的,想象是合理的。“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糜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暮春时节,风雨摧花;海棠铺绣,胭红脂白。词人无需卷帘,即能感受到窗外的晴风暖雨、花开花落,这是为次韵两句作以铺垫并埋下伏笔的。首起二句,与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落花知多少”同出机杼、不分伯仲。

    词人能凭直觉就知道“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完全是因为“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在她的记忆深处“海棠”的花开花落总是与“伤春”联系在一起的。往昔,每当海棠花飘零的时候,她常常感伤韶光易逝、花季苦短,常常感伤空闺独守、孤寂难耐,也常常感伤夫妻不能竟日相守、耳鬓厮磨而今,这种感伤又在心头萌动,想必又到了“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的时候了吧。如若仔细品味,你会感到因果环环相扣、词脉十分清晰。

    上片重在由景生情,为花而叹,抒发一种挥之不去的伤春情绪。而下片首韵两句“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则由对“帘外”情景的虚写,转到对“眼前”情景的实写:酒阑歌罢、金樽已空、一苗油灯、忽明忽暗。词人选取了“酒阑”、“歌罢”、“空尊”、“青缸”四种意象和物象,渲染出一种酒阑人散、歌罢楼空、灯光暗淡、寂寞袭人的氛围。此时此刻,她又回想起执手相看、红袖添香、笙歌院落、灯火楼台的温馨而热闹的往日了。两相对比,岂不让词人倍感冷落与孤寂吗?

    煞拍“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则是说白天因落花而伤感,令人不禁扼腕唏嘘;夜间欲借酒来浇愁,而愁丝绵绵不绝,本想在梦中求得一丝温暖、一丝慰藉,而窗外,又传来啼鴂的哀鸣。看来这个夜晚,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啊!

    “啼鴂”即杜鹃鸟,又称为杜宇、子规等。相传战国时期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于臣下,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日夜悲鸣,啼声凄切,泪尽而流血,不忍耳闻,终而啼血魂断,血染杜鹃花。李商隐有诗曰:“望帝春心托杜鹃”白居易有诗曰:“杜鹃啼血猿哀鸣”李白有诗曰:“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文天祥有诗曰:“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也有人说,杜鹃鸟的啼声听起来很像四个字:不—如—归—去!故而,杜鹃声声,啼血而鸣,不如归去啊。天涯游子、羁旅离人,每每听到杜鹃的叫声,都会顿起思乡、思归、思人的急切情绪,彼时彼地的李清照,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联想到这里,我们就能理解“更一声啼鴂”的深层含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