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生涯我的恩师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距离小学生活很久了,但想起那时的情境,那时教过自己的老师,还是历历在目,就像是昨天的故事,没有一点褪色的迹象。
在心里被我默认为第一位恩师的老师是王老师,当时我上的是村级小学,老师一般都是本土的,这位王老师有两点与众不同:一、他是从别的学校调来的,是吃住都在学校的全职老师,不用像别的老师上完课还要到地里干活,因此他更符合我心目中关于一位老师标准:我从影视作品、图书里得到的关于老师的间接经验;二、王老师四五十岁,透着红的白皮肤也让他更像想象中的一位老师,我们村里的老师大都有着和劳动人民一样的黑皮肤。
那时我脑子学习刚开窍,不再坐红椅子:班级重大考试公布成绩,贴在校园的墙上公示和展览,往往把最后几名用红笔标出以示警告和区别,我一年级学习不知所云,坐过红椅子,弄得我一个寒假都抬不起头来。二年级学习成绩开始有所好转,老师这样描述我的状态:像睡醒一样。到三年级我是彻底醒了,三年级和五年级一样的考题,我得满分,五年级的学生有得0分的。我是老师的骄傲,老师是我的超级偶像,又遇见这样一位特像老师的老师,对他自是很崇拜。他的话对我来讲,有毛主席语录的号召力。
当时村里包电影,对村民来说这是精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孩子们来讲更是可以排列到和过新年同样级别的一件重大事件,并且这种看电影的经验可以让你回味一生,虽然现在电视早就取代了电影,更有网络电影的崛起,让电影基本上成了随处可见的大众文化。
晚上才放的电影,孩子们往往天一亮就搬着小板凳去占地方了。地上一般像盖房子一样布满线条和建筑,划出疆界。我是文弱的女孩,家里的哥哥大我许多,在记忆中他们不在家的,姐姐正是如花少女,占地方这件事无可选择的落在我身上,我负责给母亲姐姐等占位置。虽然我占不到好地方,但总比从外村赶回来的人位置要好一点吧。我的作用也是不可抹煞的。
不知道为什么王老师放学时说看看谁能不去占座位,晚上在家学习。我当时对老师崇拜的不行,他说的话自然言听计从,果然没去占位置,可也无所事事的站在旁边看人家跑马圈地。我想象不出我当时是不是有决心任凭外面锣鼓喧天自己在家学习,反正没占地方。到晚上姐姐问我地方呢,我说没占,姐姐对我大发雷霆,姐姐也是我的偶像,她是村里孩子们的精神领袖,她的身边总能热热闹闹的聚一大堆朋友,而我这个小妹从小到大都是孤家寡人,唯一不好的是姐姐对我很严厉,我和妈妈都归她管,爸爸她管一半。一边是神圣的老师不让看电影,一边是严厉的姐姐的呵斥,我小小的心里充满了迷惑,不知道谁说得更有道理。
后来大了,罩在王老师头上的神圣光环才慢慢隐去。
还有一位小学时的班主任,也是数学老师,叫兴根。学校就在村东头,今年夏天回家安葬老父亲,经过学校,离开学校20多年了吧,学校还在老地方,只是已焕然一新。那时大点的小学生晚饭后都提着小油灯到学校去加夜班,我对他们特别羡慕,在我心里挑灯夜读也是一种境界。只是我们低年级还不要求晚上上夜自习,但也有三两个自觉去的,我也终于找到了可以去的理由,晚上提着浆糊瓶做成的小油灯加入了大孩子一族,感觉有点飘飘然了,到了学校才发觉冷清,一间教室里亮着三四个小油灯,连着去了几个晚上,忘了是怎么渡过的,反正没学习,记得老师说我:你也别来了,来了也学不了。新鲜感消失了,也真的不去了。
还有一件事记忆深刻,一天不知谁提议每个学生自愿从家里带几个鸡蛋,到老师家里看老师去,理由是老师的对象作了流产手术,意见出奇的统一,没人敢提出异议,我的感觉好像是参加成人仪式一样的神圣。忘了是那一天,什么季节,只是还清楚的记得那天的太阳,8、9点钟的样子,斜挂在天空,照耀着我们的校园,照耀着教室外面一群女生,(似乎男生没参与这件事),每人手捧几个鸡蛋,聚在教室的屋檐下,等着一块去老师家表达自己的一份关怀,像一个大人一样。
那时我的数学成绩还是很好,兴根老师待我很好,我天天去老师的办公室向老师请教问题、“切磋学问”我一点不怕班主任的。我是学习尖子,经常代表学校参加镇里组织的竞赛,但平时也免不了有考得不很好的时候,我又不是天才。一次普通考试,成绩出来发现一道题因为一个低级错误被扣分,大概虚荣心吧,也有点想挑战老虎威严的玩闹意思,在卷子上轻轻一改我就去办公室找兴根老师说老师给判错了,结果兴根老师一眼就戳破了我的鬼把戏,弄得我倒不好看起来。
校园里有高大的杨树,杨树之间安装着秋千,农村的孩子特别胆大,一个秋千玩出好多花样:单人、双人;坐着、站着。。秋千荡的老高,简直可以伸手摘到绿油油的光华坚硬的杨树叶。终于有一天一个小男孩掉下来,摔的不轻,地上还有斑斑血迹,秋千架才安静了几天,不久那里又是一片喧哗。那时候我好像整天呆在学校的,上课在,下课也在,还记得中午学校里静悄悄的,我和一两个好友独自霸占着校园,秋千是我的了,愿意荡多久就荡多久。
在学校里我还有一个秘密活动:捡粉笔头,那时粉笔是老师专用的东西,轻易落不到学生的手里,每个老师上课时自带板书用的粉笔,下课后再带走,不像后来上课的大学,讲桌上总是放着一盒粉笔,老师们又写不了几个字,所以一盒粉笔总是满满插在那里,感觉好几个星期都不变样,等的让人心急,大学的学生们好像谁也不愿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墨宝,大家似乎更热衷于课桌文化。虽然粉笔宝贵,从教室扫出的垃圾里也总能找出还可以捏的住的粉笔头,特别是大雨过后,倒在教室外面的垃圾被雨水冲过,一个个粉笔头就露出来了,雪白雪白的,我最喜欢下雨后第一个跑到学校捡这些财宝,很长时间以来,这都是我的一个小秘密。此外还可以捡到被同学扔掉的小铅笔头,用小刀把笔杆刨开,取出躺在里面的苗条细直的笔芯,装入自己的自动铅笔里再用,也有一种很有收获的满足,像老农收获庄稼。
后来离开老家去城里上学,后来全家跟着爸爸搬到城里住,就这样告别了我的小学校园,告别了我童年生活。
距离小学生活很久了,但想起那时的情境,那时教过自己的老师,还是历历在目,就像是昨天的故事,没有一点褪色的迹象。
在心里被我默认为第一位恩师的老师是王老师,当时我上的是村级小学,老师一般都是本土的,这位王老师有两点与众不同:一、他是从别的学校调来的,是吃住都在学校的全职老师,不用像别的老师上完课还要到地里干活,因此他更符合我心目中关于一位老师标准:我从影视作品、图书里得到的关于老师的间接经验;二、王老师四五十岁,透着红的白皮肤也让他更像想象中的一位老师,我们村里的老师大都有着和劳动人民一样的黑皮肤。
那时我脑子学习刚开窍,不再坐红椅子:班级重大考试公布成绩,贴在校园的墙上公示和展览,往往把最后几名用红笔标出以示警告和区别,我一年级学习不知所云,坐过红椅子,弄得我一个寒假都抬不起头来。二年级学习成绩开始有所好转,老师这样描述我的状态:像睡醒一样。到三年级我是彻底醒了,三年级和五年级一样的考题,我得满分,五年级的学生有得0分的。我是老师的骄傲,老师是我的超级偶像,又遇见这样一位特像老师的老师,对他自是很崇拜。他的话对我来讲,有毛主席语录的号召力。
当时村里包电影,对村民来说这是精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孩子们来讲更是可以排列到和过新年同样级别的一件重大事件,并且这种看电影的经验可以让你回味一生,虽然现在电视早就取代了电影,更有网络电影的崛起,让电影基本上成了随处可见的大众文化。
晚上才放的电影,孩子们往往天一亮就搬着小板凳去占地方了。地上一般像盖房子一样布满线条和建筑,划出疆界。我是文弱的女孩,家里的哥哥大我许多,在记忆中他们不在家的,姐姐正是如花少女,占地方这件事无可选择的落在我身上,我负责给母亲姐姐等占位置。虽然我占不到好地方,但总比从外村赶回来的人位置要好一点吧。我的作用也是不可抹煞的。
不知道为什么王老师放学时说看看谁能不去占座位,晚上在家学习。我当时对老师崇拜的不行,他说的话自然言听计从,果然没去占位置,可也无所事事的站在旁边看人家跑马圈地。我想象不出我当时是不是有决心任凭外面锣鼓喧天自己在家学习,反正没占地方。到晚上姐姐问我地方呢,我说没占,姐姐对我大发雷霆,姐姐也是我的偶像,她是村里孩子们的精神领袖,她的身边总能热热闹闹的聚一大堆朋友,而我这个小妹从小到大都是孤家寡人,唯一不好的是姐姐对我很严厉,我和妈妈都归她管,爸爸她管一半。一边是神圣的老师不让看电影,一边是严厉的姐姐的呵斥,我小小的心里充满了迷惑,不知道谁说得更有道理。
后来大了,罩在王老师头上的神圣光环才慢慢隐去。
还有一位小学时的班主任,也是数学老师,叫兴根。学校就在村东头,今年夏天回家安葬老父亲,经过学校,离开学校20多年了吧,学校还在老地方,只是已焕然一新。那时大点的小学生晚饭后都提着小油灯到学校去加夜班,我对他们特别羡慕,在我心里挑灯夜读也是一种境界。只是我们低年级还不要求晚上上夜自习,但也有三两个自觉去的,我也终于找到了可以去的理由,晚上提着浆糊瓶做成的小油灯加入了大孩子一族,感觉有点飘飘然了,到了学校才发觉冷清,一间教室里亮着三四个小油灯,连着去了几个晚上,忘了是怎么渡过的,反正没学习,记得老师说我:你也别来了,来了也学不了。新鲜感消失了,也真的不去了。
还有一件事记忆深刻,一天不知谁提议每个学生自愿从家里带几个鸡蛋,到老师家里看老师去,理由是老师的对象作了流产手术,意见出奇的统一,没人敢提出异议,我的感觉好像是参加成人仪式一样的神圣。忘了是那一天,什么季节,只是还清楚的记得那天的太阳,8、9点钟的样子,斜挂在天空,照耀着我们的校园,照耀着教室外面一群女生,(似乎男生没参与这件事),每人手捧几个鸡蛋,聚在教室的屋檐下,等着一块去老师家表达自己的一份关怀,像一个大人一样。
那时我的数学成绩还是很好,兴根老师待我很好,我天天去老师的办公室向老师请教问题、“切磋学问”我一点不怕班主任的。我是学习尖子,经常代表学校参加镇里组织的竞赛,但平时也免不了有考得不很好的时候,我又不是天才。一次普通考试,成绩出来发现一道题因为一个低级错误被扣分,大概虚荣心吧,也有点想挑战老虎威严的玩闹意思,在卷子上轻轻一改我就去办公室找兴根老师说老师给判错了,结果兴根老师一眼就戳破了我的鬼把戏,弄得我倒不好看起来。
校园里有高大的杨树,杨树之间安装着秋千,农村的孩子特别胆大,一个秋千玩出好多花样:单人、双人;坐着、站着。。秋千荡的老高,简直可以伸手摘到绿油油的光华坚硬的杨树叶。终于有一天一个小男孩掉下来,摔的不轻,地上还有斑斑血迹,秋千架才安静了几天,不久那里又是一片喧哗。那时候我好像整天呆在学校的,上课在,下课也在,还记得中午学校里静悄悄的,我和一两个好友独自霸占着校园,秋千是我的了,愿意荡多久就荡多久。
在学校里我还有一个秘密活动:捡粉笔头,那时粉笔是老师专用的东西,轻易落不到学生的手里,每个老师上课时自带板书用的粉笔,下课后再带走,不像后来上课的大学,讲桌上总是放着一盒粉笔,老师们又写不了几个字,所以一盒粉笔总是满满插在那里,感觉好几个星期都不变样,等的让人心急,大学的学生们好像谁也不愿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墨宝,大家似乎更热衷于课桌文化。虽然粉笔宝贵,从教室扫出的垃圾里也总能找出还可以捏的住的粉笔头,特别是大雨过后,倒在教室外面的垃圾被雨水冲过,一个个粉笔头就露出来了,雪白雪白的,我最喜欢下雨后第一个跑到学校捡这些财宝,很长时间以来,这都是我的一个小秘密。此外还可以捡到被同学扔掉的小铅笔头,用小刀把笔杆刨开,取出躺在里面的苗条细直的笔芯,装入自己的自动铅笔里再用,也有一种很有收获的满足,像老农收获庄稼。
后来离开老家去城里上学,后来全家跟着爸爸搬到城里住,就这样告别了我的小学校园,告别了我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