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杂谈之七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让口服液不再神秘
这几年,口服液在中国市场上出尽风头。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口服液在药店、食品店独领风骚,购销两旺。不知享用者注意到没有,这些包装精美的口服液大都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成了神秘的魔水。能强身健体、返老还童、包治百病、提高智商。功能如此广博,价格自然不菲。结果小小一支口服液从几元到几十元。究竟这些口服液包含了哪些物质?服用后是否真能达到宣传中所说的效果?监督检查者寥寥。
前几天,上海有关部门对本地市场上的口服液进行了一次抽查,竟有86 %不合格。有的人参蜂王浆口服液,仅仅是红糖水。鬃鳖精,鳖的含量微乎其微,据换算,一公斤鳖竟能制造一百万支口服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是配方神秘。大部分口服液的外包装上没有公布配方。即使公布,也没有注明各种物质的含量。这就为厂家造假打开了方便之门。没有配方,没注明含量,人们怎么能监督?其次是广告的误导。由于口服液的赚头大,因此各种广告铺天盖地,厂家挖空心思把最动听的词汇安到口服液身上。一些著名演员、运动员也睁着眼睛说瞎话,肉麻地吹捧很可能自己也未必尝过的口服液。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督检查不够。像上海市这样的抽查,几年有一次呢?别的城市是否又抽查了呢?抽查后,不合格的厂家受到什么处罚呢?我们不得而知。
在口服液进入千家万户的今天,不能再让它披着神秘的外衣了!有关部门必须制定出法规。口服液的主要配方含量必须公布在包装盒上,并定期从市场抽查,凡不合格的口服液一律销毁,从重处罚造假厂家。广告上说的疗效功能一定要经权威的医疗部门鉴定认可。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放心安心欢心地服用口服液。只有这样,货真价实的口服液才能战胜假冒伪劣的口服液。也只有这样,口服液市场才能真正走向繁荣。
二、南昌饮食文化何日再度辉煌
当诸多专家学者为南昌的发展献计献策时,有一点似乎被人们忽略了,这就是南昌的饮食文化。
时至今日,当我们要寻找一处具有正宗南昌风味的餐馆,恐怕跑遍大街小巷也未必能如愿。这两年崛起的众多大大小小餐馆酒家,不是洋味十足,就是标榜正宗粤菜、地道川味。在大街行走,映入眼帘的全是夜总会、酒吧、生猛海鲜、湖南菜馆、潮汕小吃之类的招牌。五六十年代有名的南昌风味餐馆,如今哪里去了呢?首屈一指的新雅酒家做的南昌菜,不仅在南昌,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当时南昌人曾把“李祥泰扯布,新雅吃杂素”当作一种享受。每逢节假日,新雅往往食客如云。门口买牌子的队伍有几十米长。可如今,位于八一起义纪念馆对面的新雅酒家踪迹皆无。其他的几家有名的南昌风味餐馆,如野味餐厅、时鲜楼、松鹤楼等,不是改成服装店,就是变为卡拉ok夜总会。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被南昌人称为最后一处具有南昌风味特色的去处,是一条偏僻肮脏的小街—蛤蟆街。尽管如此,来自各地的食客还是千方百计地寻找到蛤蟆街,重温正宗南昌风味的辉煌,把一条狭窄破败的蛤蟆街闹得热气腾腾。
说起糕点食品,也不容乐观。整个南昌,能和南昌特色挂上钩的食品厂已不多了。一家食品厂只因和上海某名厂联营,仅生产蛋糕就占了南昌市场的半壁江山。你无论到繁华路段的大店,还是到街头巷尾的夫妻店,大部分糕点食品,不是来自广东,就是产自上海。几家有南昌特色的食品厂要么倒闭,要么改换门庭,打起了和外省联营的牌子。其实,南昌曾有几家食品厂生产的糕点是很有特色的。如双马石食品厂的石奇马、东南饼家的桃酥、食品商场作坊的蛋黄麻花当年曾被选入国宴,经常用专机直接运往北京。可现在,这几家食品厂及其名糕点也已销声匿迹了。
南昌饮食文化的式微,原因在哪里呢?除了南昌饮食业几十年一贯制外,主要因为没有满足人们对饮食文化的不断的新需求,没形成规模优势,因而无奈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北。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南昌各行各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到南昌旅游观光的海内外客人也越来越多,这位振兴南昌饮食文化带来了难得的契机。有关部门在宣传南昌的同时,应不失时机地大力宣传特色浓郁的南昌饮食文化,对具有南昌特色的餐馆、食品厂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有远见的实业家也应积极投资,让南昌饮食文化再度辉煌。
三、名牌,创自己的好
一次,笔者到一家衬衫厂采访,惊讶地发现,这家厂生产的衬衫,打的牌子竟是国外的名牌。一问才知道,他们和国外名牌厂联营了。再一了解,不过是买人家的牌子而已。据说衬衫的质量完全符合国外名牌的标准。这个厂为什么不凭实力创出自己的名牌,而要花一大笔钱买入人家的牌子呢?关键是没有自己创名牌的意识和创名牌战略。
首先要明白,名牌要创自己的,买来的名牌终究是人家的。和国外名牌企业联营是为了学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但学习引进的目的是为我所用,最终生产出自己的名牌。如果没有一点创名牌意识,自己的名牌是永远立不起来的。
其次要明白,创名牌还有有一套战略。我们现在有许多产品质量与国外名牌不相上下,可由于没有自己的名牌战略,结果有的在国外市场只能在地摊上销售。有远见的企业家在牌子初创阶段,就制定出了自己的名牌战略,如何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如何宣传自己以提高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如何加强管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何将自己的名牌产品占领国内市场;如何打入国际市场等等,都有自己的规划,企业也越办越红火。我们期望看到一大批国产名牌专卖店不断出现,听到一大批国产名牌在国外生根开花的佳音。
四、大型商场不宜太集中
直到八十年代末,南昌的大型商场还屈指可数,分布也较合理。百货大楼居中,东西南北几个商场各据一方。进入九十年代,大型商场开始一栋接一栋在南昌拔地而起。这些后来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都经营百货,全挤在中山路上。
大型商场在中山路崛起除了给购物者提供了广阔的挑选余地之外,还使旧的中山路壮美无比,气象非凡。这是可喜的一面,但也有可忧的一面。我在一个大礼拜到中山路逛了一番,惊讶地发现,几家新开张的大型商场尽管装饰豪华,服务员彬彬有礼,优惠措施一个比一个妙,有的还有手扶电梯登楼,可顾客却并不多,有的甚至出现营业员多于顾客的奇怪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是大型商场过分集中。其次是这些大型商场千店一面,除了店名不同,销售的货源、品种几乎一个样,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所以竞争起来除了五花八门的优惠措施外,没有自己的独家优势。
其实,随着城市的扩大,大型商场过分集中反而不利,而应该选准目标,独占一方,才能成气候。比如北京的燕莎商城,位于北京城的东北方,交通也并不方便,但由于众多住宅小区在它周围,知名度直线上升,成为1994年北京40家销售额超亿元的大型商场之一。另外,大型商场也应形成自己的特色。或经营品种不同,或商品产地不一。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格局。这几年南昌崛起的专卖店生意红火,正是找了独家经营这个窍门。
商场如战场,建一座大型商场如同制定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需要知己知彼。部队朝哪里调动,主力由陆军组成还是海陆空诸兵种合成,这中间大有学问。如果指挥员缺少主见,随大流,或被人牵了牛鼻子,能够取胜的几率就微乎其微了。
一、让口服液不再神秘
这几年,口服液在中国市场上出尽风头。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口服液在药店、食品店独领风骚,购销两旺。不知享用者注意到没有,这些包装精美的口服液大都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成了神秘的魔水。能强身健体、返老还童、包治百病、提高智商。功能如此广博,价格自然不菲。结果小小一支口服液从几元到几十元。究竟这些口服液包含了哪些物质?服用后是否真能达到宣传中所说的效果?监督检查者寥寥。
前几天,上海有关部门对本地市场上的口服液进行了一次抽查,竟有86 %不合格。有的人参蜂王浆口服液,仅仅是红糖水。鬃鳖精,鳖的含量微乎其微,据换算,一公斤鳖竟能制造一百万支口服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是配方神秘。大部分口服液的外包装上没有公布配方。即使公布,也没有注明各种物质的含量。这就为厂家造假打开了方便之门。没有配方,没注明含量,人们怎么能监督?其次是广告的误导。由于口服液的赚头大,因此各种广告铺天盖地,厂家挖空心思把最动听的词汇安到口服液身上。一些著名演员、运动员也睁着眼睛说瞎话,肉麻地吹捧很可能自己也未必尝过的口服液。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督检查不够。像上海市这样的抽查,几年有一次呢?别的城市是否又抽查了呢?抽查后,不合格的厂家受到什么处罚呢?我们不得而知。
在口服液进入千家万户的今天,不能再让它披着神秘的外衣了!有关部门必须制定出法规。口服液的主要配方含量必须公布在包装盒上,并定期从市场抽查,凡不合格的口服液一律销毁,从重处罚造假厂家。广告上说的疗效功能一定要经权威的医疗部门鉴定认可。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放心安心欢心地服用口服液。只有这样,货真价实的口服液才能战胜假冒伪劣的口服液。也只有这样,口服液市场才能真正走向繁荣。
二、南昌饮食文化何日再度辉煌
当诸多专家学者为南昌的发展献计献策时,有一点似乎被人们忽略了,这就是南昌的饮食文化。
时至今日,当我们要寻找一处具有正宗南昌风味的餐馆,恐怕跑遍大街小巷也未必能如愿。这两年崛起的众多大大小小餐馆酒家,不是洋味十足,就是标榜正宗粤菜、地道川味。在大街行走,映入眼帘的全是夜总会、酒吧、生猛海鲜、湖南菜馆、潮汕小吃之类的招牌。五六十年代有名的南昌风味餐馆,如今哪里去了呢?首屈一指的新雅酒家做的南昌菜,不仅在南昌,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当时南昌人曾把“李祥泰扯布,新雅吃杂素”当作一种享受。每逢节假日,新雅往往食客如云。门口买牌子的队伍有几十米长。可如今,位于八一起义纪念馆对面的新雅酒家踪迹皆无。其他的几家有名的南昌风味餐馆,如野味餐厅、时鲜楼、松鹤楼等,不是改成服装店,就是变为卡拉ok夜总会。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被南昌人称为最后一处具有南昌风味特色的去处,是一条偏僻肮脏的小街—蛤蟆街。尽管如此,来自各地的食客还是千方百计地寻找到蛤蟆街,重温正宗南昌风味的辉煌,把一条狭窄破败的蛤蟆街闹得热气腾腾。
说起糕点食品,也不容乐观。整个南昌,能和南昌特色挂上钩的食品厂已不多了。一家食品厂只因和上海某名厂联营,仅生产蛋糕就占了南昌市场的半壁江山。你无论到繁华路段的大店,还是到街头巷尾的夫妻店,大部分糕点食品,不是来自广东,就是产自上海。几家有南昌特色的食品厂要么倒闭,要么改换门庭,打起了和外省联营的牌子。其实,南昌曾有几家食品厂生产的糕点是很有特色的。如双马石食品厂的石奇马、东南饼家的桃酥、食品商场作坊的蛋黄麻花当年曾被选入国宴,经常用专机直接运往北京。可现在,这几家食品厂及其名糕点也已销声匿迹了。
南昌饮食文化的式微,原因在哪里呢?除了南昌饮食业几十年一贯制外,主要因为没有满足人们对饮食文化的不断的新需求,没形成规模优势,因而无奈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北。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南昌各行各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到南昌旅游观光的海内外客人也越来越多,这位振兴南昌饮食文化带来了难得的契机。有关部门在宣传南昌的同时,应不失时机地大力宣传特色浓郁的南昌饮食文化,对具有南昌特色的餐馆、食品厂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有远见的实业家也应积极投资,让南昌饮食文化再度辉煌。
三、名牌,创自己的好
一次,笔者到一家衬衫厂采访,惊讶地发现,这家厂生产的衬衫,打的牌子竟是国外的名牌。一问才知道,他们和国外名牌厂联营了。再一了解,不过是买人家的牌子而已。据说衬衫的质量完全符合国外名牌的标准。这个厂为什么不凭实力创出自己的名牌,而要花一大笔钱买入人家的牌子呢?关键是没有自己创名牌的意识和创名牌战略。
首先要明白,名牌要创自己的,买来的名牌终究是人家的。和国外名牌企业联营是为了学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但学习引进的目的是为我所用,最终生产出自己的名牌。如果没有一点创名牌意识,自己的名牌是永远立不起来的。
其次要明白,创名牌还有有一套战略。我们现在有许多产品质量与国外名牌不相上下,可由于没有自己的名牌战略,结果有的在国外市场只能在地摊上销售。有远见的企业家在牌子初创阶段,就制定出了自己的名牌战略,如何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如何宣传自己以提高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如何加强管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何将自己的名牌产品占领国内市场;如何打入国际市场等等,都有自己的规划,企业也越办越红火。我们期望看到一大批国产名牌专卖店不断出现,听到一大批国产名牌在国外生根开花的佳音。
四、大型商场不宜太集中
直到八十年代末,南昌的大型商场还屈指可数,分布也较合理。百货大楼居中,东西南北几个商场各据一方。进入九十年代,大型商场开始一栋接一栋在南昌拔地而起。这些后来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都经营百货,全挤在中山路上。
大型商场在中山路崛起除了给购物者提供了广阔的挑选余地之外,还使旧的中山路壮美无比,气象非凡。这是可喜的一面,但也有可忧的一面。我在一个大礼拜到中山路逛了一番,惊讶地发现,几家新开张的大型商场尽管装饰豪华,服务员彬彬有礼,优惠措施一个比一个妙,有的还有手扶电梯登楼,可顾客却并不多,有的甚至出现营业员多于顾客的奇怪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是大型商场过分集中。其次是这些大型商场千店一面,除了店名不同,销售的货源、品种几乎一个样,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所以竞争起来除了五花八门的优惠措施外,没有自己的独家优势。
其实,随着城市的扩大,大型商场过分集中反而不利,而应该选准目标,独占一方,才能成气候。比如北京的燕莎商城,位于北京城的东北方,交通也并不方便,但由于众多住宅小区在它周围,知名度直线上升,成为1994年北京40家销售额超亿元的大型商场之一。另外,大型商场也应形成自己的特色。或经营品种不同,或商品产地不一。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格局。这几年南昌崛起的专卖店生意红火,正是找了独家经营这个窍门。
商场如战场,建一座大型商场如同制定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需要知己知彼。部队朝哪里调动,主力由陆军组成还是海陆空诸兵种合成,这中间大有学问。如果指挥员缺少主见,随大流,或被人牵了牛鼻子,能够取胜的几率就微乎其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