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人阁 > 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 第0314章 财富神话

第0314章 财富神话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作为社会能量的聚合体,国际大都市对全球技术、资金、人才流动的控制功能超出了国家的范畴,城市高度职能化,服务于全世界,成为世界经济市场体系中的控制点。

    在本国区域内,它是绝对的区域中心。

    国际大都市需要国际化人才。

    外来人才的加入与常住暂住人口的增加、移民的速度是同步的,而其中外国人的多少成为衡量城市国际化的重要可量化指标,反映了城市在国际分工中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外国企业、外国留学生、外国专家和外国人才移民。

    关于国际大都市外籍人口的比例,存在着5%、8%、15%、20%4种不同的说法。

    以最低的5%计算,一千万人口的城市必须拥有50万常住外籍人士。

    从1820年到1920年,有1130万移民从世界各地来到纽约,为纽约超越伦敦成为世界最大城市提供了人力资源。

    1965年以来,每年仍有75000人获准移居纽约。

    而外国留学生和暂住型职业人士更是源源不绝。

    因此,赵卫东必需投入巨资,建设大量的商业地产用于出租。

    在目前的情况下,进入的外商不多,除了香港的二十多家富豪的投资比较大以外,其余的都是小投资商。

    就必需投入巨资,建设大量的商品住宅。

    大量面向香港市民销售,首先吸引香港各阶层的购买。

    而且目前香港房地产价格非常高。

    因此,深港市的房地产非常有竞争力。

    赵卫东知道,自1978年起,香港的地产市道已开始脱离正常的发展轨道,如火箭般上升。

    以尖沙咀东部为例,地价在3年内上升了六七倍。

    楼价亦上升了3倍。

    地价、楼价的攀升,刺激了大量热钱的涌入,南洋资金更是大举入市。

    当时,香港“卖楼花”制度大行其道,只要缴付5%至10%的订金,便可购得楼花,进行投机,而炒家对政府限制楼花的种种政策,诸如对楼花转让加重抽税等,并不理会,投机炒楼风空前炽热。

    炒楼风最炽热时,炒家索性整栋大厦炒卖,形成“炒大厦”、“炒酒店”热潮。

    当时中环、湾仔、尖东等各繁华商业区。

    频频传出整幢商业大厦以高价易手的消息,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金钟的金门大厦,中环的联邦、国际两栋大厦的炒卖。

    金门大厦在1978年12月至1980年9月期间3次转手。

    售价从7.15亿元增加到16.8亿元。

    短短不到2年时间内升幅高达135%。

    联邦、国际两栋大厦在1980年8月至1981年1月期间2次转手,售价从10.89亿元升至22.35亿元,短短半年间升幅逾1倍。

    炽热的炒楼风进一步推动地价、楼价上升。

    房价已远远脱离当时香港市民的承受能力。

    据统计,1975年香港中小型住宅楼宇每方米约2070元,一个45平方米住宅单位售价约9.2万元。

    当时,香港市民家庭平均月入1300元。

    购买一小型住宅单位的款项相当于,市民70.8个月(即约6年)工资。

    然而,1981年地产高峰时,小型住宅单位每方米售价已升至约9000元,一个45平方米住宅单位售价增加到约30万元,而市民家庭平均月入约3000元,即购买一小型住宅单位的款项已相当于市民101.5个月工资。

    当时,香港的楼价并非建立在经济发展水平上。

    也不是建立在一般市民的支付能力上。

    当消费者的工资收入远远追不上楼价升幅时,楼价下跌便势所难免。

    1981年,香港地产市道已转趋呆滞,空置面积大增,1980年新建住宅楼中,空置率已高达41.3%,大量面积滞留在大小炒家手中。

    地产市道的下调,只是迟早的问题。

    叶明辉的东辉财团与自己的宏远财团,就根据赵卫东的更求。

    在1980年底前,将所有的房地产全部出手,当然中环和铜锣湾的商业地产除外。

    而且在深港的大量房地产,也在香港疯狂的炒楼花刺激下。

    以每方米平均水平约2000元的价格。

    将所有的在建商品住宅抢购一空。

    这个价格太便宜了,平均只有香港平均价格的四分之一,而且距离香港又非常近。

    最近的市区只要15分钟车程,最远也不过是1个小时车程。

    因为深圳消费便宜,楼价便宜,所以部分中低收入者,都会选择住深圳,然后去香港上班或上学。

    香港人用身份证就可以进入香港,所以很方便。

    而且这一次的房地产开发95%以上的都是,叶明辉的东辉财团与自己的宏远财团的。

    现在国内的土地价格非常低,人工工资低,建财的价格也低。

    超高层住宅建设成本也非常低。

    每平方建筑成本只有300-500元,房地产的利润非常丰厚,做为国内现在的房价是非常低的。

    在中小城市,500元左右已经能买一栋房子了。

    当然,高层建筑的建筑成本是很高的,如果的低层建筑,每平方100元以内,就措措有余。

    而且,深港推出的商品房的户型设计特别优化。

    根本是这个时代所没有的,各种大中小户型,豪华商品房,单身公寓,等户型应有尽有,全部是赵卫东把后世,最好的户型设计抄袭过来,因此购买的人对于自己商品房的户型,都非常满意。

    由于深港推出的房地产,设计理念非常先进。

    居住非常舒适,使用率最高,特别让购房者喜爱。

    在香港房地产爆涨的刺激下,大量热钱的涌入深港,香港有大批居民到深港购房,南洋资金更是大举入市抢购。

    因此,东辉财团与宏远财团花了100多亿美元

    开发出来大几千万平方的房地产,还没有全部竣工,就已经售出一空。

    两家财团通过这次深港的房地产销售。

    不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投入100余亿美元,赚到了500亿美元,再次创造了一个财富神话,甚界各地无数的投资者,也被吸引到深港投资。

    深港就从房地产的税费收入就高达15亿美元。

    当然,两家财团的商业地产,全部都没有出售,都将用于出租。

    赵卫东知道,1982年,是香港地产业过去七八年间最暗淡的一年,地价、楼价、租金全面大幅下跌。

    香港官地拍卖会上,投资者竞投兴趣普遍低落,冷落场面迭现。

    很多时候拍卖官,在无可奈何之下,被迫将多幅官地收回。

    据统计,1984年港府共推出50幅官地,上半年占30幅,其中6幅因无人承价而收回,而下半年则有20幅,其中7幅收回。

    地产市道崩溃,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地价。

    1982年,香港地价普遍下跌40%至60%不等。

    跌幅最大的是工业用地和高级住宅用地。

    九龙湾工业用地的售价,按楼面面积计算。

    从1980年12月达每方尺360元(每亩215万元)的最高水平,跌至1982年10月的每方尺25元(每亩15万元),跌幅高达93%。

    港岛南湾道一带的高级住宅用地。

    也从1980年9月每方米13518元的最高水平,跌至1982年5月的每方米4860元,跌幅为60%。

    也就是1980年9月地价每亩高达900万元。

    就是下跌后也是每亩高达324万元。

    而深港住宅用地仅5万元一亩,可见地价有多么的低,工业用地就更是低了。

    香港地价大跌后,导致港府财政收入大减。

    1982-1983年度港府财政收支即出现39.35亿元赤字。

    售地收入占政府财政收入的比重,亦从1980-1981年度的35%,降至1981-1982年度的29%,及1982-1983年度的15%。

    但是,赵卫东相信,香港的1982年。

    是香港地产业过去七八年间最暗淡的一年。

    地价、楼价、租金全面大幅下跌,肯定对深港的影响不大,但也会抑制对深港房产的炒作风,使得深港的房地产产业能够更健康的发展。

    当然,如果没有香港的房地产炒作风。

    深港的房地产价格定价会低得多,因此有不少深港的干部认为。

    房产价格这么高,自己一辈子的积蓄,都买不起一平方的房产,现在的人存有几百就算很不错了,上千元的存款可谓是凤毛麟角

    价格太高了,一定没有人买。

    从房地产开发到开始销售,确实没有一个国内的人去买。

    但怎么也没有想到,房子还没有封顶,就卖光了,看得大家都目瞪口呆,太不可思议了。

    到底这些商品房,都是被谁买走的呢?

    原来这都是沾了,香港房地产疯狂上涨的光。

    当然,这些房地产都是被国外的人买走了,香港的房产这么贵,已经有很多人根本买不起了。

    可是就近在咫尺的深港,确掘起了一座非常现代化的城市。

    城市道路宽阔,设施健全,商品房户型设计理念先进。

    同样面积的商品房,可以多出一个房间来,而且非常适合生活居住,许多香港市民,看过样榜房后,立即购买,因为这房子跟他们现在住的房子,简直是天差地别。

    而且价格还便宜非常多,在香港只能买20平方的钱。

    在深港就能买到,高品质的三室二厅二卫一厨的100平方商品房。

    非常适合香港大量工薪阶层,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

    当然也有价格高很多的豪华住宅,以满足到深港投资商的需求。

    还有是因为,香港房产炒作已经到后期,目前的房价已经非常高了,正巧近在咫尺的深港,推出了质优价廉的商品房,而且对香港市民的吸引力非常大。

    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购买,而且是全资购买。

    香港的大量投机客,也乘机进入深港,大量购买屯积待涨。

    受此影响,南洋也有大量资金,进入深港购买大量房产。

    所有到深港的资金,非常幸运的逃避了,香港地产市道崩溃的灾难,而且深港的房地产还能够逆市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