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人阁 > 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 第0317章 东盟巨变

第0317章 东盟巨变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经历了香港的地产大崩溃,香港的经济又进入了一个周期性的低谷,相比于香港的萧条景象,东盟十国确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各国都在紧张忙碌中度过。

    变化最大就是印尼,建设时间最长。

    从印尼新生,到此时头尾已经近五年了。

    经过十几家财团几年的努力,已经建设完成了几千家的大型骨干企业,特别是建成了几百家的军工企业。

    还有就是采取无息贷款,扶持建设起来的几十万家中小企业。

    现在所有的交通网络也建立起来了。

    公路、铁路都建设得非常完善,城市建设更是变化非常巨大,大批高楼大厦建设起来了,旧城改造的力度也非常大,很多城市已经有了现代化城市的样子了。

    而且因为大批工业园区建设,城市人口、城市规模大幅度扩大。

    有的城市甚至扩大了三至五倍。

    而且这些年也大量从世界各地,招聘大量各方面的华侨人才,到东盟十国来研究、工作。

    也还有大批的商人。

    被东盟的免息贷款政策吸引,来到这里投资兴业。

    从世界各地涌入东盟十国的华人,就达到了3000多万人。

    为东盟十国的发展,提供了大批的急需人才,而且大批进入的华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很有经营能力的华人,他们在政府无息资金的支持下,都办起了企业。

    有利的促进了东盟的工业化进程。

    由于新东盟建立之初,就注重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几年间国民收入已经是东盟新生前的八倍。

    国民的社会消费能力,有六倍以上的增长。

    国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全体东盟的国民安居乐业。

    现在东盟的官方语言,一律使用汉语为主,英语为辅,兴办了大批的大学、中学、小学,实行十年义务教育,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学校全部都是华语学校,但必需学习英语。

    东盟各国的情况虽然说有一些区别,但总体差距不大。

    特别的全世界各地,华侨的大批进入之后,变化更为巨大,他们来到这里,华人本来就非常多,而且都是使用汉语,就象是回到祖国一样,而且对华人特别的优待。

    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而且给予免息贷款五年。

    这其实就等于送一家工厂给自己了。

    这个是全世界都不会有的优惠政策,这是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也只有亲人才能如此做。

    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到了华人的国度里。

    他们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

    他们也愿意为这个国家付出自己的一切。

    在东盟十国中很多的华裔,因过去政府对当地对华人的排华政策,有大量移民已经在当地生活了很多代的居民,也愿意表露自己是华裔的身份,因此东盟十国中,华裔的比例有了很大的提高。

    也通过多年的建设。

    使所有的东盟十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各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社会的富裕程度,也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根据赵卫东的要求,只要是各财团投资的企业。

    要求设备是新的,技术必需是最先进的。

    而且,必需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

    现在的一系列超大型企业,有钢铁厂、炼油厂、化工厂,有造轮船的,有造汽车的,有造飞机的,有造各种工程机械的,反正是国家需要的企业,都必需投资建设。

    在东盟十国中企业需要的矿藏资源。

    都是以国际采购为主,自己开采的矿藏为辅。

    尽量减少本地的矿藏开发使用,以保证未来发展之用,赵卫东知道,未来各种矿藏价格不断上涨。

    现在的矿藏价格非常低廉,不用那真是太可惜了。

    自己国家的矿藏可以留到未来再用。

    就是最后新生的越南也建设了三年多,工业化水平己经跟印尼差距不是很大了。

    整个东盟十国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到目前为止,各财团总投资达到10.67万亿美元,东盟十国的钢产量,已经达到1.2亿吨的水平,1980年东盟十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261.52亿美元,是日本的三分之二,是米国的四分之一。

    当然分到各国就非常少了。

    但是跟新生之前相比,那真是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每个国家都在向繁荣富强的方向发展着,相信再有个五年时间,东盟十国的工业化就能实现了。

    国家的经济实力强大了,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保护。

    那东盟十国就会成为一块巨大的肥肉。

    被人强行瓜分,因此赵卫东特别注重,自己的军事实力建设,赵卫东非常清楚的知道,十年后的海湾战争,震惊了全世界。

    赵卫东知道,自己要组建的军队。

    就是组建这样的新式军队才行。

    赵卫东知道在战争前,伊拉克拥有一支阿拉伯国家中最强大的军队。

    总兵力包括95万正规军、48万预备役部队,装备坦克5600辆、装甲车7500辆、火炮3800门、作战飞机770架。

    此外伊拉克还有65万人的准军事部队。

    战争中,伊拉克还动员了800万人的所谓人民军,而1990年伊拉克的总人口仅仅只有1892万。

    伊拉克一体化战略防空体系,完全按照前苏联模式配置。

    由法国人进行设计,覆盖伊拉克全境。

    全系统包括4个地区防空作战中心、16个截击引导中心和70余个防空指挥与报告中心,可以综合控制所有的防空单位、空军基地。

    还有地空导弹阵地。

    全系统的最高指挥机构位于巴格达市内的空防指挥司令部,安装有可以集中处理所有信息的法制大型计算机,并可使用微波和光缆通信系统下达命令,也可以利用民用通讯系统。

    该系统的所有关键节点都有坚固的地下掩体掩护。

    在防空体系下,伊军战斗机、地空导弹和高炮构成了立体火网。

    基本覆盖了所有空域。

    在该体系控制下,伊拉克空军有大约33架米格29、28架米格25、100架米格23、190架米格21与大约40架幻影F1可以投入空战。

    位于伊拉克各地的254个地空导弹阵地。

    一共拥有1000多部发射架,包括萨姆-2、3、8、9、13和“罗兰特”、“霍克”等型号。

    以及萨姆-7、14、16便携式发射装置6788具。

    此外,在伊军中还有各种口径的高炮近10000门和数万挺高射机枪,战斗机、地空导弹和高炮构成了立体火网,基本覆盖了所有空域。

    可想而知,当时伊拉克的军队确实强大。

    其实,赵卫东知道,这确实也是很先进的防御系统。

    但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就是当瘫痪了指挥系统后,就成了一盘散沙,再也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

    当然,说到海湾战争,就不得不说到海湾危机。

    赵卫东知道,未来的90年代确实是多事之秋。

    1990年1月2日的日本的大股灾,1991年1月17日的海湾战争,1991年12月23日的苏联解体。

    当时的海湾危机引发了震惊世界的海湾战争。

    当时,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欧剧变,两德统一,美苏之间结束长期冷战状态,保持长达40多年的两极格局迅速解体,世界战略格局向多极化方向转换。

    旧格局的瓦解引起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失调。

    造成了局部地区力量真空和失衡,一些地区性强国跃跃欲试。

    伊拉克为了解决与科威特的边界纠纷和石油争端,于1990年8月2日出动10万大军**仅1.78万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国科威特,从而引发了海湾危机。

    为什么伊拉克会入侵科威特,事情的起源就在于。

    1988年,持续了8年的两伊战争,终于在两败俱伤的情况下结束了。

    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消耗战,两国有100万人死亡,170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至少9000亿美元。

    战争也让两国的经济发展,至少倒退了20至30年。

    伊拉克由战前的“军事巨人”变成了“经济矮子”。

    外债高达800亿美元。

    对于所欠的外债,萨达姆并没打算本国还,他认为伊拉克是为了保护阿拉伯兄弟免受伊朗威胁而进行了战争,所以,在他看来,那些受到威胁的阿拉伯兄弟中的富有者应当主动替伊拉克还清所有债务。

    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政治困境。

    萨达姆将目光停留在了弱小但富裕的邻居科威特上。

    科威特地处海湾地区的中心地带,是连接地中海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交通要道,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另外,科威特石油储量十分丰富。

    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为968亿桶,占世界储量的10.8%,居世界第四位,1989年,科威特的国民生产总值大约为330亿美元,其中90%就来自于石油和相关产业。

    另外,科威特政府还有一笔总金额达400亿美元的国家储备金。

    这么一个富得流油、遍地黄金的国家,对债务缠身的萨达姆极具吸引力。

    他觉得,如果能吞并科威特。

    对恢复战争时期所丧失的元气有重要作用。

    到时,伊拉克的石油储量就可以增加到2000亿桶,成为仅次于沙特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

    1990年1月以后,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原油市场上原油价格由每桶20美元大幅下跌至年中的14美元,这使得伊拉克的石油收入大幅减少,让伊拉克经济雪上加霜。

    6月底,伊拉克提出让科威特援助100亿美元,但遭到了拒绝。

    8月2日凌晨2时,伊拉克的战争机器突然启动,10万大军倾巢出动越过科威特边境,用不到10小时的时间迅速占领了科威特首都的大部分地区。

    到了8月8日,伊拉克吞并科威特。

    称其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

    这是自二战以后,罕见的一个主权国家,对另一个主权国家的武力吞并。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不可避免地同在海湾存在巨大战略利益、而且谋求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米国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加上海湾地区一直是米国和西方的生命线。

    米国进口石油的20%、西欧的35%、日本的70%都来自海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