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犬夜叉】白月光与朱砂痣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瑶光那边虽然给了方子,但是方子里面的东西不是那么好弄的。
送到南边去的肥料和农药,大部分是从瑶光手里要走的,但是是数量有限只能用在部分农田里。
虽然也有其他的肥田法子,但是瑶光给出来的东西实在是太好了。
用了其他的常见东西做的肥料,看起来效率就慢了许多。
皇帝那边的试验田不止一个,各种对比的结果都搁在他的案上。
如果可以,皇帝自然是想肥料和农药能量产,这样可以让粮食更快增产。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发愁了许久的皇帝最终还是决定派人去找瑶光,把瑶光召入宫内。
前来请人的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对着瑶光很是和颜悦色。
“姑娘,陛下那边有些春耕上的事情想问问姑娘,劳烦姑娘往宫里走一遭。”太监来府内时,对着瑶光恭敬道。
瑶光搁下手中的活,好奇问着:“有什么事,直接找我小叔叔不就行吗?他都会。”
瑶光觉得自己的书写得很详细,里面有非常全面的知识,就算有缺漏,也不是她能弥补的,毕竟她不是农业方面的学者,只是把脑中的知识写了出来。
“这事魏大人也不大行,姑娘还是跟我走一趟的!许是见到您,陛下会安心不少。”那太监劝着。
那就去呗,也不是什么大事,瑶光直接应了下来。
前来接瑶光的车架很是宽敞,一路畅通无阻行到了皇帝的御书房外。
花霄贤站在宫殿外头,看着瑶光跳下了马车,上前热情招呼道:“来了啊!”
“嗯。”瑶光也很平淡,仿佛面前不是什么皇帝,而是村口的老伯。
两人一起进了御书房,花霄贤把这些日子飞鸽传书送过来的东西给瑶光看,顺带讲了下眼前的问题。
这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果能解决,肯定是利国利民!
花霄贤卖了好一会儿的关子才说到了肥料农药问题上,这东西好用,就是太少了,而且不好做。
瑶光站在原地等了半天,总算是明白了花霄贤的需求。
但是在瑶光看来,这不是什么难事。
“办一个化肥厂和农药厂不就解决了吗?”既然需求有困难,那就扩大生产呗。
花霄贤听得眼前一亮,“怎么办厂?”
办厂这个概念,皇帝是第一次听,再听瑶光解释了一番,大概明白了一些。可这原来的困难就不是,根本找不到那些材料吗?
若是那材料易得,他还会这么苦恼吗?
“这不是很简单吗?”瑶光不解应着。
皇帝这边丧气之余,听到瑶光说了简单二字,眸光一转,对着瑶光道:“那朕把这差事交给你如何?你若能办得漂亮了…朕给魏爱卿升个官吧!”
花霄贤本来想说的是给瑶光赏赐,但是想了想瑶光似乎不太在意这身外之物,唯独在意自己身边的亲人,那就奖励一下魏齐琛。
“升官得看小叔叔愿不愿意,办厂倒是简单,我可以帮忙,但是得有人帮我搭把手,我一个人忙不过来。”瑶光说着。
见瑶光利落应下,花霄贤自是开心不已。“这是小事,朕都给安排上。你需要什么样的人,直接开口便是。”
如果要人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对花霄贤来说再简单不过。
“那等一段时间吧,我还得去准备一些东西,准备好了我再来找你。”
“行!”花霄贤高兴应着,也没有在意瑶光称呼问题!
若是这厂真能办成,瑶光骂他两句他都愿意。当皇帝的,哪个没被大臣骂过呢?
被有能力的子民骂,他更该高兴。
花霄贤亲自把人从马车上接了下来,又亲自把人送上了马车。
就如同瑶光所说的那般,她回去以后,去京城周边的地方逛了一圈,记录下了所有的矿产资源点,确定了可以利用的地点,就直接皇帝哪里要人了。
办厂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此,花霄贤还特意给瑶光拨了几个皇庄供瑶光使用。
至于瑶光想要的人,宫里的宫女太监、皇家工匠。皇家御林军、京城外的将士都可以供她差遣,甚至,只要瑶光想要,这朝堂上的大臣也可以。
瑶光去皇庄看了一圈,摇了摇头,“不行,这房子太小了,有些机器放不下,要不再建一个吧。”
随行的太监把瑶光的话当即反馈下去。
这一次皇帝也没有吝啬,直接喊了户部的人过去,钱袋子丢过去了,该怎么花就是瑶光的问题。
虽然户部也没多少钱,但皇帝相信,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关于瑶光想要盖厂的消息不经意透露出去,高门世家们顿时开始寻找瑶光的踪迹,一个个跟狗一般闻着味就来了。
尤其是在知道瑶光这一次是奉命办化肥农药厂以后,他们也都很想插一手。
粮食翻倍的事,谁不想呢?
“公公,劳烦您通融一下,这是一点点心意,不成敬意。”有人给负责管理人头的太监递了荷包。
那太监掂量了一下钱袋子,打开看了一眼,就一百两,太少了!
“不行啊,你这钱太少了,咱家也难办,添到二百两,咱家考虑一下吧。”那公公说着就把荷包递了回去。
“公公此言当真!”
“只要钱到位了,咋家怎么可能骗你?毕竟这瑶光姑娘可把选人的权利交到了咋家手里呢。”
“公公,我这还有一百两银子的银票,不知公公可否安排一二。”
“好说好说,钱到位了就行。”那太监把钱收下以后,也把那人的名字记到了账册上,吩咐他过几日再过来。
忙活了一天,见了五六个这样的人,那太监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庄子内的小院里。
“席大人,这是下午来的人给的银票,大人把这笔账记下吧。”那太监笑眯眯道。
旁边的官员接过银票以后,鉴定了一下真假,确定无误以后全部丢到了旁边的箱子里,然后在账册上了一笔。
某年某月某日,收到行贿多少多少。
这钱收到以后,会用于化肥、农药厂的建造,一分一毫,绝不用于他处,皆是利国利民。
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便是如此。
瑶光那边虽然给了方子,但是方子里面的东西不是那么好弄的。
送到南边去的肥料和农药,大部分是从瑶光手里要走的,但是是数量有限只能用在部分农田里。
虽然也有其他的肥田法子,但是瑶光给出来的东西实在是太好了。
用了其他的常见东西做的肥料,看起来效率就慢了许多。
皇帝那边的试验田不止一个,各种对比的结果都搁在他的案上。
如果可以,皇帝自然是想肥料和农药能量产,这样可以让粮食更快增产。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发愁了许久的皇帝最终还是决定派人去找瑶光,把瑶光召入宫内。
前来请人的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对着瑶光很是和颜悦色。
“姑娘,陛下那边有些春耕上的事情想问问姑娘,劳烦姑娘往宫里走一遭。”太监来府内时,对着瑶光恭敬道。
瑶光搁下手中的活,好奇问着:“有什么事,直接找我小叔叔不就行吗?他都会。”
瑶光觉得自己的书写得很详细,里面有非常全面的知识,就算有缺漏,也不是她能弥补的,毕竟她不是农业方面的学者,只是把脑中的知识写了出来。
“这事魏大人也不大行,姑娘还是跟我走一趟的!许是见到您,陛下会安心不少。”那太监劝着。
那就去呗,也不是什么大事,瑶光直接应了下来。
前来接瑶光的车架很是宽敞,一路畅通无阻行到了皇帝的御书房外。
花霄贤站在宫殿外头,看着瑶光跳下了马车,上前热情招呼道:“来了啊!”
“嗯。”瑶光也很平淡,仿佛面前不是什么皇帝,而是村口的老伯。
两人一起进了御书房,花霄贤把这些日子飞鸽传书送过来的东西给瑶光看,顺带讲了下眼前的问题。
这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果能解决,肯定是利国利民!
花霄贤卖了好一会儿的关子才说到了肥料农药问题上,这东西好用,就是太少了,而且不好做。
瑶光站在原地等了半天,总算是明白了花霄贤的需求。
但是在瑶光看来,这不是什么难事。
“办一个化肥厂和农药厂不就解决了吗?”既然需求有困难,那就扩大生产呗。
花霄贤听得眼前一亮,“怎么办厂?”
办厂这个概念,皇帝是第一次听,再听瑶光解释了一番,大概明白了一些。可这原来的困难就不是,根本找不到那些材料吗?
若是那材料易得,他还会这么苦恼吗?
“这不是很简单吗?”瑶光不解应着。
皇帝这边丧气之余,听到瑶光说了简单二字,眸光一转,对着瑶光道:“那朕把这差事交给你如何?你若能办得漂亮了…朕给魏爱卿升个官吧!”
花霄贤本来想说的是给瑶光赏赐,但是想了想瑶光似乎不太在意这身外之物,唯独在意自己身边的亲人,那就奖励一下魏齐琛。
“升官得看小叔叔愿不愿意,办厂倒是简单,我可以帮忙,但是得有人帮我搭把手,我一个人忙不过来。”瑶光说着。
见瑶光利落应下,花霄贤自是开心不已。“这是小事,朕都给安排上。你需要什么样的人,直接开口便是。”
如果要人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对花霄贤来说再简单不过。
“那等一段时间吧,我还得去准备一些东西,准备好了我再来找你。”
“行!”花霄贤高兴应着,也没有在意瑶光称呼问题!
若是这厂真能办成,瑶光骂他两句他都愿意。当皇帝的,哪个没被大臣骂过呢?
被有能力的子民骂,他更该高兴。
花霄贤亲自把人从马车上接了下来,又亲自把人送上了马车。
就如同瑶光所说的那般,她回去以后,去京城周边的地方逛了一圈,记录下了所有的矿产资源点,确定了可以利用的地点,就直接皇帝哪里要人了。
办厂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此,花霄贤还特意给瑶光拨了几个皇庄供瑶光使用。
至于瑶光想要的人,宫里的宫女太监、皇家工匠。皇家御林军、京城外的将士都可以供她差遣,甚至,只要瑶光想要,这朝堂上的大臣也可以。
瑶光去皇庄看了一圈,摇了摇头,“不行,这房子太小了,有些机器放不下,要不再建一个吧。”
随行的太监把瑶光的话当即反馈下去。
这一次皇帝也没有吝啬,直接喊了户部的人过去,钱袋子丢过去了,该怎么花就是瑶光的问题。
虽然户部也没多少钱,但皇帝相信,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关于瑶光想要盖厂的消息不经意透露出去,高门世家们顿时开始寻找瑶光的踪迹,一个个跟狗一般闻着味就来了。
尤其是在知道瑶光这一次是奉命办化肥农药厂以后,他们也都很想插一手。
粮食翻倍的事,谁不想呢?
“公公,劳烦您通融一下,这是一点点心意,不成敬意。”有人给负责管理人头的太监递了荷包。
那太监掂量了一下钱袋子,打开看了一眼,就一百两,太少了!
“不行啊,你这钱太少了,咱家也难办,添到二百两,咱家考虑一下吧。”那公公说着就把荷包递了回去。
“公公此言当真!”
“只要钱到位了,咋家怎么可能骗你?毕竟这瑶光姑娘可把选人的权利交到了咋家手里呢。”
“公公,我这还有一百两银子的银票,不知公公可否安排一二。”
“好说好说,钱到位了就行。”那太监把钱收下以后,也把那人的名字记到了账册上,吩咐他过几日再过来。
忙活了一天,见了五六个这样的人,那太监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庄子内的小院里。
“席大人,这是下午来的人给的银票,大人把这笔账记下吧。”那太监笑眯眯道。
旁边的官员接过银票以后,鉴定了一下真假,确定无误以后全部丢到了旁边的箱子里,然后在账册上了一笔。
某年某月某日,收到行贿多少多少。
这钱收到以后,会用于化肥、农药厂的建造,一分一毫,绝不用于他处,皆是利国利民。
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