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若隔世的记忆--西藏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初到西藏
昨晚与一友偶然聊起西藏,那种魂牵梦绕的情愫不经意间又被撩动。流光似水,而今,又是红了榴花,绿了柳芽儿,记忆如潮。记忆中的西藏如此清晰而又恍若一场幽梦。有时,深夜梦回,梦中又有西藏的影子,怀念之余,更让人怅然若失。
前年的夏天,我被学校派到西藏大学援藏,心底里无限向往,也不断有人在耳边说,回来就是高原红了。我大笑,好,一定不负众望。呵呵,其实私底下也有些担心,酷爱水果蔬菜如我,在一个陌生悠远古老的城市,会不会也有些许失落有些许不适应?但对西藏的神秘之旅的向往迅速地覆盖了淡淡的担心,也用轻松的语气说服了极不情愿的父母。对于父母来说,呵呵,好似我被流放,又好似我远嫁了边疆,我不停地保证,只有半年的时间,半年之后,依然是健康活泼乖巧的女儿,保证不损伤一根毫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嘛。
一同援藏还有医学院的两名教师,稍感安慰,可是,得知他们将住在藏大的医学院,而我则是在藏大本部,两地之间坐公车路程有半个小时之远,越发忐忑不安了。会不会整个西藏大学就我一人援藏女教师呢?和那些当地的老师是否可以交流自如呢?还有衣食住行一干事也是问题。呵呵,管不了。去了再说吧!
贡嘎机场下了飞机。一片阳光,从未见过如此的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天国的光芒也许就这样了,高远辽阔的天穹,是纯净无暇的蓝色,幽深幽深的蓝色,那蓝色彷佛刚刚用冰水洗过,透明的色泽再随意洒上几丝洁白的云彩,飘飘渺渺。从贡嘎机场到藏大,是将近100公里的柏油路,触目之处是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河岸是郁郁葱葱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我眼睛都不眨,生怕一眨眼就又错了一幅绝佳的景致,眼睛所到之处皆是画,人在画中行,真想下车触摸一下这一片让人神思恍忽的土地。可是接车的卓央老师生怕我们有高原反应,不敢让我们放肆。也只好任其安排了。
当天晚上被安排到了藏大的一个旅店,据说援藏大楼已经客满了。心底一喜,莫非还有许多诸如我这样的援藏教师的。旅店的环境不是很好,外面是嘈杂的人流声,车流声,偶尔还传来挖掘机轰隆隆的声音。一进屋子,觉得特别的清凉,一路上的惊喜突然停滞了,只眼前一黑,卓央老师吓坏了。之后的事,我记得不是很清楚,恍忽中,似乎被扶到床上,又灌下一些东西。清醒之后,被告知是有点高原反应,明天就会好些的。我淡然笑了。
一眼瞧见了摆放在茶几上的新鲜甜美的水果,看着他们朴实真诚的眼睛,心底涌上一丝感动。水果应该是奢侈的东西了吧?果然援藏老师不少,来自全国八大对口支援高校。有30多位援藏老师呢。呵呵。太好了!但援藏的女教师较少。幸运的是这次有四位,都是如我般年纪的。巧得是,我们居然几乎一般高矮胖瘦。
第二天,我们四位被特殊照顾了。安排到了以前校长住的校长楼,是一个两层楼的小洋房,还有一个前花园,里面绿芜丛生,却没见一枝花。一个很大的客厅,还有电视,沙发,厨房里有高压锅,也有干净整洁的卫生间,四个女孩一人一个单间。我住楼上,房间里居然铺了地毯。
没想到会这样安排。心一下就宁静了。到这里来,本身就作好了受苦的准备的。一时间竟有些梦境般的不真实。
四个女孩很快就混熟了。来自财大的敏是位热情开朗的女孩,短短的头发,脸上总洋溢着笑。她一来就大呼“嘻嘻,我变温柔了,在这里走路像是脚底生风,飘飘的,也要轻轻柔柔的。说话的声音也降低了八度。”我们都被逗笑了。南大的峰名字听起来好像挺英武的,却是一位秀气的女孩,长得象邻家小妹,也是一头短发,但眼睛很亮很大,说话低声行动温婉如水,没想到她却是我们四人当中年纪最大的,正在攻读外语博士学位。交大的云和我一样的长发,不过,一副能干的样子,一来就成了我们的当家人。她也是在读博,读计算机的女孩似乎有点不食人间烟火,在饭后茶余,说起林逋张先她呵呵笑不认识,谈起古天乐阿杜,她也一脸茫然,逗死人。不过,她会弄一手好菜,会用茄子番茄青椒做成色泽诱人的什锦蔬菜,也会煎酥软幽香的葱油饼,隔壁的援藏男教师经常是踏香而来,咂嘴而去。
西藏的白昼特别长,下午六七点的太阳还白花花的,几乎要到晚上9点过,才会期期然离去。
藏大的旁边就是拉萨河。傍晚的拉萨河特别美。如果说白天的拉萨河象纯净秀美的少女,碧波透彻的河水让人心灵澄静,傍晚的拉萨河则变得美丽妖娆,天空透明的蓝此刻已经幻化为五彩的世界,我最爱拉萨的天空,她的变化让你意想不到总会触及你心灵最柔软细微的地方,远处是芊芊茫茫叠嶂起伏的高山,夕阳之下是沙漠的纯粹的颜色,此刻,所有的色彩都倒映在河中,只旖旎下一湾五彩的波光粼粼的河水,四周安静之极,偶尔有飞鸟掠过河面,惊起一圈圈水晕,荡漾开去。
四个女孩踏着黄昏,踩着暮色,亲近着拉萨河,心底有的只是悸动。偶尔的一个笑语,笑弯了四个背影,更多的则是默默的聆听自然的心跳声。似乎可以羽化为这世界的精灵,如同刚刚掠过的飞鸟。拉萨大桥上执勤的士兵黝黑的脸上有着岁月抹上的高原红,呵呵,他一脸严肃,严禁我们下河,也不准拍照。敏做了一个鬼脸。没听他的,一口气拍了好多张,年轻的士兵脸上一脸无奈。我们都偷笑了。
(二)雪顿节沐浴节
我们去的季节很好。正好是西藏传统节日接踵而来的日子。雪顿节才过完,沐浴节又来了。雪顿节是西藏最大的节日之一,过去佛教信徒们到山上去修行,修行完毕时家里的亲人带着酸奶到山上去迎接他们,在回家的半路上人们吃酸奶、跳舞、唱歌。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雪顿”节就是吃酸奶的节日。因此,雪顿节的意思是“酸奶节”雪顿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7世纪以前,那时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活动。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祖师宗喀巴为僧徒制定了一条夏安居制度,即僧徒在夏季只准在室内修习,不许到户外活动。因为夏季是高原上各种生物最活跃的季节,以免无意杀生。这种禁戒要持续到藏历6月底7月初。到开禁的日子,僧徒纷纷出寺下山,除享受世俗百姓施舍的酸奶子佳宴外,还要尽情玩乐。17世纪中叶,清朝皇帝正式册封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据五世达赖的旨意“雪顿”活动增加了在罗布林卡演出藏戏的内容,并且允许百姓入园看戏。这样,雪顿节便逐渐成为一年一度的群众性节日。由于雪顿节的主要内容逐渐演化为藏戏演出,所以又被称为藏戏节。
现在雪顿节期间主要有哲蚌晒佛、藏戏表演和逛林卡等活动。尤其是哲蚌寺的晒佛。2003年是8月15日,那天早上4点钟,我们就在闹钟的催促下,惺忪着眼睛结伴而行了。拉萨的清晨纵然在夏季也清凉如水,天空居然还闲挂几缕镶边的云彩,偶有风拂过,倍生寒意。从藏大到哲蚌寺还有大约40分钟的车距。一路上,行人结伴而行,也有搭车的,偶尔上来几个穿藏服的,浓郁的香酥油的味道一下就迷漫了整个车厢。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这种味道,但食堂里的师傅说,在西藏,这东西是必喝的,尤其是以前,可以补充身体必须的一些营养和维生素,否则,在冬天嘴唇就会很容易干裂。哲蚌寺位于根培乌孜山的南山坳,到了山脚,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快5点了,天还没亮,行人越发多起来,在哲蚌寺山脚,简直就是摩肩接踵了。一路上,人挤着人,倒也缓慢前进了。到了哲蚌寺门口。人群分了流,糊里糊涂就跟着上了。没办法看路,只是凭感觉往前攀。只觉得山路越走越险,甚至不知脚下是不是路。大家相互照应着,生怕弄丢了。南大的刘老师快60了,可精神着,一路上,还不忘说笑话。手中的数码相机被挤到一边,急得大叫。倒也热闹。幸好有位热心的藏族老人带着我们穿山越林。走的已经不在是路。大家只顾抓着能抓的往上爬,突然敏大叫,我的鞋掉了。一边身子往下滑,我们死劲拉,终于拉住了。鞋是算没救了。
天逐渐亮起来了。彩云度边,霞光四射。这时,大家欢呼起来,从哲蚌寺里,传来了钟声,清脆悦耳,大家振奋起来。展佛就要开始了。我们选了一个险要位置,呵呵,没办法,都这么险要的。只是,在这里也许看得更清楚,这是那位藏族朋友告诉我们的。这时,从哲蚌寺内迤逦出一对人,抬着白色的长龙,人们虔诚地不停往上面献哈达。而僧人则肃穆诵经。此时,金色的太阳冉冉升起。说也奇怪,每年的展佛节无论前一天天气是如何的阴雨绵绵,但展佛那天一天一定是艳阳高照。早晨7点多钟,佛台的山顶上,奋力拉上一幅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揭去盖布,高35米,宽27米的佛像徐徐展示在人们面前,只见释迦牟尼端坐其间,面带慈容,安详注目于众生。顿时,法号长鸣,桑烟弥漫,洁白的哈达飞舞于空中。我们都震撼了。甚至忘了那手中的相机。放眼望去,满山遍野都是人,山腰、山沟、屋顶、树上,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蹲着。而我们的位置如果在白天我们是绝对不敢爬上去。敏吓得大叫,天,如果刚才有掉下去,一定没活命的。
周日的时候,我们几个邀约着登藏大旁边的山,山名我倒忘了,但据说是西藏的神山之一,有很多虔诚的信徒在山上挂了五彩的经旙,风过之处,经旙吟诵,代其祈福。山看似不高,爬起来却特别累,毕竟这里的氧气还是稀少的。每爬几步,就要歇息,喘几口气,再加上烈日当头,便觉口干舌躁,西藏的太阳看似毒辣,可是风却是清凉无比的。呵呵,其实那是一个温柔的陷阱,一不小心,忽视了它的威力,可能脸上就要留下太阳的痕迹,所以,女孩们都很小心,太阳帽太阳镜防晒霜一样不能少,可还是担心。何况是这样的光秃秃的山头。可是,大家彼此打气,居然也爬到了山顶。偶尔有云过处,罅隙下一片阴影,煞是奇观。拉萨河在山脚下变得微小起来,这时,仔细一瞧,原来河岸上竟有许多赤裸奔跑的人们,刚开始我还以为是调皮的小孩子们在嬉戏。后来,才知道,原来下面的竟是男女老少不拘一格正在享受他们一年一度的沐浴节。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每年藏历7月6日至12日举行,历时7天,又名“沐浴周”相传,很早以前青藏高原发生了罕见的瘟疫,人畜大量死亡。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派七仙女从玉液池取来七瓶仙水,倒在西藏所有的河流里。当夜,老百姓都在梦中看到一个面黄肌瘦、遍体疮痍的姑娘跳进清澈的河水沐浴后,病态全无,容颜照人。从此,每年夏末初秋,当“噶马吉日”(金星)出现的七天里,城市、农村和牧区的男女老少全家出动,纷纷走向江、湖、河、溪畔、搭起帐篷,围上帏幕,铺上卡垫,在水中嬉戏、游泳。妇女也毫无顾忌地在水中沐浴。中午一家人在外野餐,品尝醇厚的青稞酒和喷香的酥油茶。每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尽情欢度这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看着他们欢快奔跑的身影,坦荡与大自然嬉戏。心中也神圣起来。在这里,世俗变得遥远起来。每一个人都是自然的精灵都是自然的恩赐。有老师开玩笑,要不,我们也去欢度“嘎玛日吉”招来其他人的一阵哄笑。我们的心灵可以意会他们的神圣,可是,身临其景,竟也难了。
(三)感动
我是一个易感的人,云深雁影、山暝落絮、淡烟冷月、槛菊愁露、衰草湿花、断雨残云不经意间就会有感动滑落心底,可是,这种感动如风,其实还不如说是种悸动。而在西藏的感动却是深厚浓重的,浓郁得化不开,根植到灵魂深处。
冬天的拉萨是庄严肃穆的。看着远山苍茫的白雪,曾经繁华热闹的树枝如今光秃秃的迎风立着,忧郁会很轻易袭上心头。其实拉萨的冬天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寒冷,雪也不多见,晴天的几率多于一年中其他任何季节。整个西藏地区,藏南年平均气温8摄氏度,藏北则是0摄氏度,拉萨处于中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特点是昼夜温差大,白天阳光普照,夜晚则需要穿羽绒服或棉大衣。
清晨,从温暖的被窝里好不容易起来,藏大的学生们已经徜徉在阳光下了,虽然风凌厉寒透,但耀眼的阳光总是充满着诱惑。手冻得厉害,我呵着手,小心地走着,路上结冰了,一不小心,就会打趔趄。好几次,我都以为自己要摔倒。突然,我听见一阵嬉笑声,也混杂着或浑厚或清越或高亢的歌唱声,这样的清晨,这样的歌声让人不由得振奋起来,也觉得奇怪。拐过弯,这才发现,不远处有一垃圾车,车下和车上都是穿着全身漆黑的包得严严实实垃圾服的工人,从体形上看,车下的是男的,车上的是女的。他们似乎不是在装运垃圾,而是在秋天收获,虽然看不见他们的笑容,但欢快的声音穿透这寒冷的冬天。
一时间,我震撼得无以复加。这是一个如何顽强乐观的民族?西藏的生活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一直都是艰辛的。藏大的老师说,在以前,蔬菜是奢侈品,更不用说水果了。过年过节,一颗白菜就会是够他们乐上一个节气。更不用说普通的藏族人。可是,他们的欢乐却从没停止过,无论在什么时候,他们都可以引吭高歌,歌颂爱情的甜美,歌颂对未来的憧憬。
最让人震撼的是他们对宗教的执着和虔诚。在西藏,任你是如何的不信教,但心灵深处却不由得充满了神圣。在各地通往拉萨的大道上,人们不时地见到信徒们从遥远的故乡伊始,手佩护具,膝着护膝,前身挂一毛皮衣物,尘灰覆面,沿着道路,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或积月、或积年而至拉萨朝佛,相识的人们三五成队,在共同信念的支配下,虔诚地移步而行。久远的过去,朝佛的信徒双手空空,衣粮不备,沿路乞讨。当今一般的是有一信徒专司衣粮,主管磕长头信徒的衣食住等方面后勤,为同伴提供方便,并且此人不得更换他人磕长头。而磕长头的信徒则一丝不苟,绝不想用偷懒的办法不来减轻劳累,遇有交错车辆或因故暂停磕头,划线或积石为志,就这样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坚强的信念,步步趋向圣城拉萨。
于行进中磕长头,信徒们遵循这样的程序: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念念有词,多为诵六字真言,读作“淹嘛呢叭咪”是印度佛教密宗的“真宝石”(似汉地佛教徒常诵的“南无阿弥陀佛”为难解的佛教术语),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复前,该过程中,口与手并用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的四周都有着虔诚朝拜的人。人们自动地让出一条道来。还会有人丢下一两块钱,朝拜的人默认受之,也不言谢。
我看见过一位背上背着婴儿,身边带着一小女孩的妇女朝拜,那小女孩约7、8岁光景,和她母亲做作一摸一样的动作,虔诚当中竟有种让人折服的执着。这是怎样一种精神?就这样一代代传下去?我默默看着他们,心中有总难言的情愫。当然,在拉萨还随处可见乞讨的小孩,甚至在饭馆吃饭,也有小孩过来。往往他们不会多要钱,只需要一毛就可以了。我们有时候会准备些铅笔之类的小东西。也许对于他们意义应该更加大吧!其实有时候,我也担心,这会助长他们的依赖心理,一个民族若养成一种乞讨的习惯,无论如何都是让人悲哀的事。
(四)白天与夜晚
拉萨是一个阳光的城市。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在白天也同样热闹着。呵呵。在拉萨墙壁上还到处写着:请不要随地大小便!甚至在藏大也有同样的标语。刚开始觉得很奇怪,后来才发现这真的很有必要。似乎,这与他们是无拘的有关。所以,在拉萨,请尽量不要走角落的地方。
这是题外话了。但在拉萨一个地方一定要去,它就是位于拉萨市旧城区的八廓街,又称八角街,是一整片旧式的、有着浓郁藏族生活气息的街区。最初它只是一条环绕大照寺的普通街道,后来成为朝圣者的转经路。如今这里已是西藏最著名的转经道和拉萨的旅行商业中心。它集宗教街、观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业街和购物街于一身。
八廓街充分展示了拉萨古城的原有风貌。由手工打磨的石块铺成的街道,虽不很宽,却是拉萨每天客流量最大的地方。这里店铺林立,流动的货摊超过千家(除了本地的老户以外,还有一些定居拉萨十多代的穆斯林和尼泊尔侨民),临街的房子几乎都是商店,经营大小各异的转经筒、藏袍、藏刀、生动拙朴的宗教器具等各式日用品,还有从印度和尼泊尔远道而来的各种商品。各种民族的旅行商品集中在周长汉1000多米的八廓街,可谓物美价廉。
八廓街上还分布着一些古老的艺术品店,店主多经营的是传统的唐卡绘画和手绢藏毯的精品。
历史上的“阿西”和“阿波”(指康巴男女)就非常善于经商,所以直到现在这里的经商者仍大多是康巴人。但是汉族人也多起来了。尤其是四川人。呵呵。。在那里,四川话可以很随意地交谈。
从大昭寺广场往西走20米左右是著名的“民族商场”这里的民族手工艺品品种比八廓街更加丰富,质量也要好。你可以见到很多流动商人在这里进货,然后跑到街头去卖高价。
“民族商场”正对面就是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和西藏藏药厂藏药销售门市部,后者销售“常觉”、“然纳桑培”、“仁青坐珠达西”等名贵藏药。在八廓街,你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希奇玩意儿。但我最喜欢的是,一种名叫绿松石的当地一种宝石,原始的绿松石多半形状不均,大小不一,也不光滑,当地的女孩儿喜欢将绿松石戴在头上,也有将它戴在脖子上的。我在一个地方淘到了一串色泽非常鲜艳的绿松石,欣喜异常,这也算是逛街的收获了。那里的装饰一般都不贵,还可以讨价还价的。很好玩!周末的时候,我们邀约着逛街。也到大昭寺旁边的一个叫八朗学宾馆品尝印度餐。一种叫印度飞饼的大过不错。不过,不管是是印度餐还是藏餐还是尼泊尔餐,于我都只能是品尝即可,不可过度。
在拉萨的夜晚,人们很喜欢去一个地方,也是初到之人必去之处,那就是拉萨的酒吧。在那里你会充分感受到他们的文化他们的欢乐和他们的生活底蕴。最出名要数地处布达拉广场东南角的布达拉jj酒吧。酒吧并不大,但足够容纳下三四百人。估计以前是个电影院或者俱乐部。酒吧里基本上是五六个人围着一个小圆桌团团而坐。灯光很漂亮也很现代,正前方是一个大舞台。背景是用幻灯片打出来的布达拉宫。这里是不用购门票的,一罐爵士伯啤酒12元,也有当地的拉萨啤酒和饮料,时间不限。
我是不会喝酒的。初来时,就有人警告了,如果不会喝,千万别勉强,藏族同胞最是热情,什么三口一杯,一口三杯,再加上会一边唱祝酒歌一边敬,歌声优美,情真意切,由不得你不喝,如果喝一般都会酩酊大醉的。所以,我是滴酒不沾的。他们也没勉强,要了一杯果汁。大家团团坐下了。在这里负责服务的藏族姑娘着装有两种,大多的是穿藏袍的,是负责送酒的,极少数的是着银灰色职业装的,大概是领班吧。这里有藏式歌舞表演,有藏戏,有歌舞,还可以由观众现场点歌。点歌的观众,可以走上舞台给歌手献哈达,还可以端着酒杯与演唱者碰杯同饮。场内的秩序很好,没有怪声怪气地叫喊声,没有喝酒划拳地酒令声,台上台下的气氛很和谐,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不时有人走上台为演员送鲜花,献哈达和举杯同饮。舞台前有一小片空地,不时有人邀请同伴和着音乐、歌声在跳交谊舞。喝啤酒的人,举罐道一声“扎西德勒”随意斟饮。柔和温暖的灯光下,一幅洋溢温情的生活画面!
突然,我听到了藏大的老师为我点了歌。我有些恍忽。但心底却满是感动。大家哄着,要我上去献哈达,呵呵。晚餐的时候,我也接受了很多他们献的哈达。也没多推辞,当是借花献佛吧。手托着哈达献给了一位唱歌的藏族小伙子,大家欢呼起来,虽没喝酒却有醉意。
从jj酒吧出来,已经是夜深花睡去了。喧嚣了一天的布达拉宫广场此刻静谧如水。风刺骨的冷。但天空中犹有星星。满天满天的星星。似乎伸手可摘。居然也有淡月流云。这是拉萨的奇观。在夜晚也能看见流云。朗星明月共存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在拉萨就有。也许,所有的梦想在这里都可以放飞的。在那些日子里。心灵总是澄静无风,无须去想什么。生活似乎变得简单。连同这样的夜色星光。
(一)初到西藏
昨晚与一友偶然聊起西藏,那种魂牵梦绕的情愫不经意间又被撩动。流光似水,而今,又是红了榴花,绿了柳芽儿,记忆如潮。记忆中的西藏如此清晰而又恍若一场幽梦。有时,深夜梦回,梦中又有西藏的影子,怀念之余,更让人怅然若失。
前年的夏天,我被学校派到西藏大学援藏,心底里无限向往,也不断有人在耳边说,回来就是高原红了。我大笑,好,一定不负众望。呵呵,其实私底下也有些担心,酷爱水果蔬菜如我,在一个陌生悠远古老的城市,会不会也有些许失落有些许不适应?但对西藏的神秘之旅的向往迅速地覆盖了淡淡的担心,也用轻松的语气说服了极不情愿的父母。对于父母来说,呵呵,好似我被流放,又好似我远嫁了边疆,我不停地保证,只有半年的时间,半年之后,依然是健康活泼乖巧的女儿,保证不损伤一根毫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嘛。
一同援藏还有医学院的两名教师,稍感安慰,可是,得知他们将住在藏大的医学院,而我则是在藏大本部,两地之间坐公车路程有半个小时之远,越发忐忑不安了。会不会整个西藏大学就我一人援藏女教师呢?和那些当地的老师是否可以交流自如呢?还有衣食住行一干事也是问题。呵呵,管不了。去了再说吧!
贡嘎机场下了飞机。一片阳光,从未见过如此的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天国的光芒也许就这样了,高远辽阔的天穹,是纯净无暇的蓝色,幽深幽深的蓝色,那蓝色彷佛刚刚用冰水洗过,透明的色泽再随意洒上几丝洁白的云彩,飘飘渺渺。从贡嘎机场到藏大,是将近100公里的柏油路,触目之处是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河岸是郁郁葱葱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我眼睛都不眨,生怕一眨眼就又错了一幅绝佳的景致,眼睛所到之处皆是画,人在画中行,真想下车触摸一下这一片让人神思恍忽的土地。可是接车的卓央老师生怕我们有高原反应,不敢让我们放肆。也只好任其安排了。
当天晚上被安排到了藏大的一个旅店,据说援藏大楼已经客满了。心底一喜,莫非还有许多诸如我这样的援藏教师的。旅店的环境不是很好,外面是嘈杂的人流声,车流声,偶尔还传来挖掘机轰隆隆的声音。一进屋子,觉得特别的清凉,一路上的惊喜突然停滞了,只眼前一黑,卓央老师吓坏了。之后的事,我记得不是很清楚,恍忽中,似乎被扶到床上,又灌下一些东西。清醒之后,被告知是有点高原反应,明天就会好些的。我淡然笑了。
一眼瞧见了摆放在茶几上的新鲜甜美的水果,看着他们朴实真诚的眼睛,心底涌上一丝感动。水果应该是奢侈的东西了吧?果然援藏老师不少,来自全国八大对口支援高校。有30多位援藏老师呢。呵呵。太好了!但援藏的女教师较少。幸运的是这次有四位,都是如我般年纪的。巧得是,我们居然几乎一般高矮胖瘦。
第二天,我们四位被特殊照顾了。安排到了以前校长住的校长楼,是一个两层楼的小洋房,还有一个前花园,里面绿芜丛生,却没见一枝花。一个很大的客厅,还有电视,沙发,厨房里有高压锅,也有干净整洁的卫生间,四个女孩一人一个单间。我住楼上,房间里居然铺了地毯。
没想到会这样安排。心一下就宁静了。到这里来,本身就作好了受苦的准备的。一时间竟有些梦境般的不真实。
四个女孩很快就混熟了。来自财大的敏是位热情开朗的女孩,短短的头发,脸上总洋溢着笑。她一来就大呼“嘻嘻,我变温柔了,在这里走路像是脚底生风,飘飘的,也要轻轻柔柔的。说话的声音也降低了八度。”我们都被逗笑了。南大的峰名字听起来好像挺英武的,却是一位秀气的女孩,长得象邻家小妹,也是一头短发,但眼睛很亮很大,说话低声行动温婉如水,没想到她却是我们四人当中年纪最大的,正在攻读外语博士学位。交大的云和我一样的长发,不过,一副能干的样子,一来就成了我们的当家人。她也是在读博,读计算机的女孩似乎有点不食人间烟火,在饭后茶余,说起林逋张先她呵呵笑不认识,谈起古天乐阿杜,她也一脸茫然,逗死人。不过,她会弄一手好菜,会用茄子番茄青椒做成色泽诱人的什锦蔬菜,也会煎酥软幽香的葱油饼,隔壁的援藏男教师经常是踏香而来,咂嘴而去。
西藏的白昼特别长,下午六七点的太阳还白花花的,几乎要到晚上9点过,才会期期然离去。
藏大的旁边就是拉萨河。傍晚的拉萨河特别美。如果说白天的拉萨河象纯净秀美的少女,碧波透彻的河水让人心灵澄静,傍晚的拉萨河则变得美丽妖娆,天空透明的蓝此刻已经幻化为五彩的世界,我最爱拉萨的天空,她的变化让你意想不到总会触及你心灵最柔软细微的地方,远处是芊芊茫茫叠嶂起伏的高山,夕阳之下是沙漠的纯粹的颜色,此刻,所有的色彩都倒映在河中,只旖旎下一湾五彩的波光粼粼的河水,四周安静之极,偶尔有飞鸟掠过河面,惊起一圈圈水晕,荡漾开去。
四个女孩踏着黄昏,踩着暮色,亲近着拉萨河,心底有的只是悸动。偶尔的一个笑语,笑弯了四个背影,更多的则是默默的聆听自然的心跳声。似乎可以羽化为这世界的精灵,如同刚刚掠过的飞鸟。拉萨大桥上执勤的士兵黝黑的脸上有着岁月抹上的高原红,呵呵,他一脸严肃,严禁我们下河,也不准拍照。敏做了一个鬼脸。没听他的,一口气拍了好多张,年轻的士兵脸上一脸无奈。我们都偷笑了。
(二)雪顿节沐浴节
我们去的季节很好。正好是西藏传统节日接踵而来的日子。雪顿节才过完,沐浴节又来了。雪顿节是西藏最大的节日之一,过去佛教信徒们到山上去修行,修行完毕时家里的亲人带着酸奶到山上去迎接他们,在回家的半路上人们吃酸奶、跳舞、唱歌。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雪顿”节就是吃酸奶的节日。因此,雪顿节的意思是“酸奶节”雪顿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7世纪以前,那时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活动。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祖师宗喀巴为僧徒制定了一条夏安居制度,即僧徒在夏季只准在室内修习,不许到户外活动。因为夏季是高原上各种生物最活跃的季节,以免无意杀生。这种禁戒要持续到藏历6月底7月初。到开禁的日子,僧徒纷纷出寺下山,除享受世俗百姓施舍的酸奶子佳宴外,还要尽情玩乐。17世纪中叶,清朝皇帝正式册封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据五世达赖的旨意“雪顿”活动增加了在罗布林卡演出藏戏的内容,并且允许百姓入园看戏。这样,雪顿节便逐渐成为一年一度的群众性节日。由于雪顿节的主要内容逐渐演化为藏戏演出,所以又被称为藏戏节。
现在雪顿节期间主要有哲蚌晒佛、藏戏表演和逛林卡等活动。尤其是哲蚌寺的晒佛。2003年是8月15日,那天早上4点钟,我们就在闹钟的催促下,惺忪着眼睛结伴而行了。拉萨的清晨纵然在夏季也清凉如水,天空居然还闲挂几缕镶边的云彩,偶有风拂过,倍生寒意。从藏大到哲蚌寺还有大约40分钟的车距。一路上,行人结伴而行,也有搭车的,偶尔上来几个穿藏服的,浓郁的香酥油的味道一下就迷漫了整个车厢。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这种味道,但食堂里的师傅说,在西藏,这东西是必喝的,尤其是以前,可以补充身体必须的一些营养和维生素,否则,在冬天嘴唇就会很容易干裂。哲蚌寺位于根培乌孜山的南山坳,到了山脚,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快5点了,天还没亮,行人越发多起来,在哲蚌寺山脚,简直就是摩肩接踵了。一路上,人挤着人,倒也缓慢前进了。到了哲蚌寺门口。人群分了流,糊里糊涂就跟着上了。没办法看路,只是凭感觉往前攀。只觉得山路越走越险,甚至不知脚下是不是路。大家相互照应着,生怕弄丢了。南大的刘老师快60了,可精神着,一路上,还不忘说笑话。手中的数码相机被挤到一边,急得大叫。倒也热闹。幸好有位热心的藏族老人带着我们穿山越林。走的已经不在是路。大家只顾抓着能抓的往上爬,突然敏大叫,我的鞋掉了。一边身子往下滑,我们死劲拉,终于拉住了。鞋是算没救了。
天逐渐亮起来了。彩云度边,霞光四射。这时,大家欢呼起来,从哲蚌寺里,传来了钟声,清脆悦耳,大家振奋起来。展佛就要开始了。我们选了一个险要位置,呵呵,没办法,都这么险要的。只是,在这里也许看得更清楚,这是那位藏族朋友告诉我们的。这时,从哲蚌寺内迤逦出一对人,抬着白色的长龙,人们虔诚地不停往上面献哈达。而僧人则肃穆诵经。此时,金色的太阳冉冉升起。说也奇怪,每年的展佛节无论前一天天气是如何的阴雨绵绵,但展佛那天一天一定是艳阳高照。早晨7点多钟,佛台的山顶上,奋力拉上一幅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揭去盖布,高35米,宽27米的佛像徐徐展示在人们面前,只见释迦牟尼端坐其间,面带慈容,安详注目于众生。顿时,法号长鸣,桑烟弥漫,洁白的哈达飞舞于空中。我们都震撼了。甚至忘了那手中的相机。放眼望去,满山遍野都是人,山腰、山沟、屋顶、树上,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蹲着。而我们的位置如果在白天我们是绝对不敢爬上去。敏吓得大叫,天,如果刚才有掉下去,一定没活命的。
周日的时候,我们几个邀约着登藏大旁边的山,山名我倒忘了,但据说是西藏的神山之一,有很多虔诚的信徒在山上挂了五彩的经旙,风过之处,经旙吟诵,代其祈福。山看似不高,爬起来却特别累,毕竟这里的氧气还是稀少的。每爬几步,就要歇息,喘几口气,再加上烈日当头,便觉口干舌躁,西藏的太阳看似毒辣,可是风却是清凉无比的。呵呵,其实那是一个温柔的陷阱,一不小心,忽视了它的威力,可能脸上就要留下太阳的痕迹,所以,女孩们都很小心,太阳帽太阳镜防晒霜一样不能少,可还是担心。何况是这样的光秃秃的山头。可是,大家彼此打气,居然也爬到了山顶。偶尔有云过处,罅隙下一片阴影,煞是奇观。拉萨河在山脚下变得微小起来,这时,仔细一瞧,原来河岸上竟有许多赤裸奔跑的人们,刚开始我还以为是调皮的小孩子们在嬉戏。后来,才知道,原来下面的竟是男女老少不拘一格正在享受他们一年一度的沐浴节。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每年藏历7月6日至12日举行,历时7天,又名“沐浴周”相传,很早以前青藏高原发生了罕见的瘟疫,人畜大量死亡。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派七仙女从玉液池取来七瓶仙水,倒在西藏所有的河流里。当夜,老百姓都在梦中看到一个面黄肌瘦、遍体疮痍的姑娘跳进清澈的河水沐浴后,病态全无,容颜照人。从此,每年夏末初秋,当“噶马吉日”(金星)出现的七天里,城市、农村和牧区的男女老少全家出动,纷纷走向江、湖、河、溪畔、搭起帐篷,围上帏幕,铺上卡垫,在水中嬉戏、游泳。妇女也毫无顾忌地在水中沐浴。中午一家人在外野餐,品尝醇厚的青稞酒和喷香的酥油茶。每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尽情欢度这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看着他们欢快奔跑的身影,坦荡与大自然嬉戏。心中也神圣起来。在这里,世俗变得遥远起来。每一个人都是自然的精灵都是自然的恩赐。有老师开玩笑,要不,我们也去欢度“嘎玛日吉”招来其他人的一阵哄笑。我们的心灵可以意会他们的神圣,可是,身临其景,竟也难了。
(三)感动
我是一个易感的人,云深雁影、山暝落絮、淡烟冷月、槛菊愁露、衰草湿花、断雨残云不经意间就会有感动滑落心底,可是,这种感动如风,其实还不如说是种悸动。而在西藏的感动却是深厚浓重的,浓郁得化不开,根植到灵魂深处。
冬天的拉萨是庄严肃穆的。看着远山苍茫的白雪,曾经繁华热闹的树枝如今光秃秃的迎风立着,忧郁会很轻易袭上心头。其实拉萨的冬天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寒冷,雪也不多见,晴天的几率多于一年中其他任何季节。整个西藏地区,藏南年平均气温8摄氏度,藏北则是0摄氏度,拉萨处于中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特点是昼夜温差大,白天阳光普照,夜晚则需要穿羽绒服或棉大衣。
清晨,从温暖的被窝里好不容易起来,藏大的学生们已经徜徉在阳光下了,虽然风凌厉寒透,但耀眼的阳光总是充满着诱惑。手冻得厉害,我呵着手,小心地走着,路上结冰了,一不小心,就会打趔趄。好几次,我都以为自己要摔倒。突然,我听见一阵嬉笑声,也混杂着或浑厚或清越或高亢的歌唱声,这样的清晨,这样的歌声让人不由得振奋起来,也觉得奇怪。拐过弯,这才发现,不远处有一垃圾车,车下和车上都是穿着全身漆黑的包得严严实实垃圾服的工人,从体形上看,车下的是男的,车上的是女的。他们似乎不是在装运垃圾,而是在秋天收获,虽然看不见他们的笑容,但欢快的声音穿透这寒冷的冬天。
一时间,我震撼得无以复加。这是一个如何顽强乐观的民族?西藏的生活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一直都是艰辛的。藏大的老师说,在以前,蔬菜是奢侈品,更不用说水果了。过年过节,一颗白菜就会是够他们乐上一个节气。更不用说普通的藏族人。可是,他们的欢乐却从没停止过,无论在什么时候,他们都可以引吭高歌,歌颂爱情的甜美,歌颂对未来的憧憬。
最让人震撼的是他们对宗教的执着和虔诚。在西藏,任你是如何的不信教,但心灵深处却不由得充满了神圣。在各地通往拉萨的大道上,人们不时地见到信徒们从遥远的故乡伊始,手佩护具,膝着护膝,前身挂一毛皮衣物,尘灰覆面,沿着道路,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或积月、或积年而至拉萨朝佛,相识的人们三五成队,在共同信念的支配下,虔诚地移步而行。久远的过去,朝佛的信徒双手空空,衣粮不备,沿路乞讨。当今一般的是有一信徒专司衣粮,主管磕长头信徒的衣食住等方面后勤,为同伴提供方便,并且此人不得更换他人磕长头。而磕长头的信徒则一丝不苟,绝不想用偷懒的办法不来减轻劳累,遇有交错车辆或因故暂停磕头,划线或积石为志,就这样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坚强的信念,步步趋向圣城拉萨。
于行进中磕长头,信徒们遵循这样的程序: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念念有词,多为诵六字真言,读作“淹嘛呢叭咪”是印度佛教密宗的“真宝石”(似汉地佛教徒常诵的“南无阿弥陀佛”为难解的佛教术语),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复前,该过程中,口与手并用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的四周都有着虔诚朝拜的人。人们自动地让出一条道来。还会有人丢下一两块钱,朝拜的人默认受之,也不言谢。
我看见过一位背上背着婴儿,身边带着一小女孩的妇女朝拜,那小女孩约7、8岁光景,和她母亲做作一摸一样的动作,虔诚当中竟有种让人折服的执着。这是怎样一种精神?就这样一代代传下去?我默默看着他们,心中有总难言的情愫。当然,在拉萨还随处可见乞讨的小孩,甚至在饭馆吃饭,也有小孩过来。往往他们不会多要钱,只需要一毛就可以了。我们有时候会准备些铅笔之类的小东西。也许对于他们意义应该更加大吧!其实有时候,我也担心,这会助长他们的依赖心理,一个民族若养成一种乞讨的习惯,无论如何都是让人悲哀的事。
(四)白天与夜晚
拉萨是一个阳光的城市。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在白天也同样热闹着。呵呵。在拉萨墙壁上还到处写着:请不要随地大小便!甚至在藏大也有同样的标语。刚开始觉得很奇怪,后来才发现这真的很有必要。似乎,这与他们是无拘的有关。所以,在拉萨,请尽量不要走角落的地方。
这是题外话了。但在拉萨一个地方一定要去,它就是位于拉萨市旧城区的八廓街,又称八角街,是一整片旧式的、有着浓郁藏族生活气息的街区。最初它只是一条环绕大照寺的普通街道,后来成为朝圣者的转经路。如今这里已是西藏最著名的转经道和拉萨的旅行商业中心。它集宗教街、观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业街和购物街于一身。
八廓街充分展示了拉萨古城的原有风貌。由手工打磨的石块铺成的街道,虽不很宽,却是拉萨每天客流量最大的地方。这里店铺林立,流动的货摊超过千家(除了本地的老户以外,还有一些定居拉萨十多代的穆斯林和尼泊尔侨民),临街的房子几乎都是商店,经营大小各异的转经筒、藏袍、藏刀、生动拙朴的宗教器具等各式日用品,还有从印度和尼泊尔远道而来的各种商品。各种民族的旅行商品集中在周长汉1000多米的八廓街,可谓物美价廉。
八廓街上还分布着一些古老的艺术品店,店主多经营的是传统的唐卡绘画和手绢藏毯的精品。
历史上的“阿西”和“阿波”(指康巴男女)就非常善于经商,所以直到现在这里的经商者仍大多是康巴人。但是汉族人也多起来了。尤其是四川人。呵呵。。在那里,四川话可以很随意地交谈。
从大昭寺广场往西走20米左右是著名的“民族商场”这里的民族手工艺品品种比八廓街更加丰富,质量也要好。你可以见到很多流动商人在这里进货,然后跑到街头去卖高价。
“民族商场”正对面就是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和西藏藏药厂藏药销售门市部,后者销售“常觉”、“然纳桑培”、“仁青坐珠达西”等名贵藏药。在八廓街,你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希奇玩意儿。但我最喜欢的是,一种名叫绿松石的当地一种宝石,原始的绿松石多半形状不均,大小不一,也不光滑,当地的女孩儿喜欢将绿松石戴在头上,也有将它戴在脖子上的。我在一个地方淘到了一串色泽非常鲜艳的绿松石,欣喜异常,这也算是逛街的收获了。那里的装饰一般都不贵,还可以讨价还价的。很好玩!周末的时候,我们邀约着逛街。也到大昭寺旁边的一个叫八朗学宾馆品尝印度餐。一种叫印度飞饼的大过不错。不过,不管是是印度餐还是藏餐还是尼泊尔餐,于我都只能是品尝即可,不可过度。
在拉萨的夜晚,人们很喜欢去一个地方,也是初到之人必去之处,那就是拉萨的酒吧。在那里你会充分感受到他们的文化他们的欢乐和他们的生活底蕴。最出名要数地处布达拉广场东南角的布达拉jj酒吧。酒吧并不大,但足够容纳下三四百人。估计以前是个电影院或者俱乐部。酒吧里基本上是五六个人围着一个小圆桌团团而坐。灯光很漂亮也很现代,正前方是一个大舞台。背景是用幻灯片打出来的布达拉宫。这里是不用购门票的,一罐爵士伯啤酒12元,也有当地的拉萨啤酒和饮料,时间不限。
我是不会喝酒的。初来时,就有人警告了,如果不会喝,千万别勉强,藏族同胞最是热情,什么三口一杯,一口三杯,再加上会一边唱祝酒歌一边敬,歌声优美,情真意切,由不得你不喝,如果喝一般都会酩酊大醉的。所以,我是滴酒不沾的。他们也没勉强,要了一杯果汁。大家团团坐下了。在这里负责服务的藏族姑娘着装有两种,大多的是穿藏袍的,是负责送酒的,极少数的是着银灰色职业装的,大概是领班吧。这里有藏式歌舞表演,有藏戏,有歌舞,还可以由观众现场点歌。点歌的观众,可以走上舞台给歌手献哈达,还可以端着酒杯与演唱者碰杯同饮。场内的秩序很好,没有怪声怪气地叫喊声,没有喝酒划拳地酒令声,台上台下的气氛很和谐,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不时有人走上台为演员送鲜花,献哈达和举杯同饮。舞台前有一小片空地,不时有人邀请同伴和着音乐、歌声在跳交谊舞。喝啤酒的人,举罐道一声“扎西德勒”随意斟饮。柔和温暖的灯光下,一幅洋溢温情的生活画面!
突然,我听到了藏大的老师为我点了歌。我有些恍忽。但心底却满是感动。大家哄着,要我上去献哈达,呵呵。晚餐的时候,我也接受了很多他们献的哈达。也没多推辞,当是借花献佛吧。手托着哈达献给了一位唱歌的藏族小伙子,大家欢呼起来,虽没喝酒却有醉意。
从jj酒吧出来,已经是夜深花睡去了。喧嚣了一天的布达拉宫广场此刻静谧如水。风刺骨的冷。但天空中犹有星星。满天满天的星星。似乎伸手可摘。居然也有淡月流云。这是拉萨的奇观。在夜晚也能看见流云。朗星明月共存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在拉萨就有。也许,所有的梦想在这里都可以放飞的。在那些日子里。心灵总是澄静无风,无须去想什么。生活似乎变得简单。连同这样的夜色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