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识的泛滥与泛化的批评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自从有了文艺之后,紧跟着来的就是文艺批评。
文艺批评的本质,本就针对着具体的文艺作品而论,而非空泛的东拉西扯。一般而言,古来的文艺批评不过寥寥数语的点评,而评论的基调,也基本上遵循了原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并用简练的语句或概括或引申或指出不足。
然而如今的批评界似乎又开始走向了烂批评与泛批评的泥潭里而不能自拔,所谓“无标的批评”之滥觞。
“无标的批评”也是一种文艺批评,但本质不过是“季”化的批评。而文艺批评,从具体的文艺作品出来之后,针对这件作品的直接批评,我们认为是“冠”批评,而针对“冠”批评之反批评,则沦为“亚”批评,那么,在“亚”批评之后,很多饱读经卷的读书人,自然也是不甘寂寞,而一定要站到一个“极高”的站位点上去,去力图为“冠”批评和“亚”批评总结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就产生了“季”批评。
如果说“冠”批评和“亚”批评的本质,总归还没有完全脱离被批评的原文艺作品,而存在并继续演绎着批评的轨迹,那么“季”批评则明显开始走向了学识的滥觞与泛化的批评:“季”批评的本质,并不是针对具体的文艺作品而批评,而恰恰是针对文艺界的批评与反批评现象,进行批评。
于是批评在当代,则更多的是走向了一种纯属卖弄学识的空泛描述,即使批评者的学识如车载斗量,亦不过是一种“坐而论道”式的泛泛而谈。当然,在“冠”批评与“亚”批评之中,也不乏为了卖弄学识而大动笔墨去东拉西扯的读书人,这种人,我们称之为“皓首穷经”的学究,而至于后现代时期之“无标的批评”的肆意泛滥,则属于百分之百的卖弄学识与泛化的胡扯:其中所透出的也无外乎批评者的“故作高深”与“学识渊博”至于这种滥觞的“季”批评,到底能为文艺创作者提供出什么样的具体而又有意义的建议或者可读性参考作用,也实在是一桩一言难尽的尴尬与无聊。
这也正如一位正在蹒跚学步的料理师,正在忙活着如何做出一盘美味佳肴,或者已经做出了一盘菜肴之后,批评者当然是少不了了,于是批评就开始了多样的演绎模式以及在时间顺序上的“冠—亚—季”之别。
一般情况下,批评的演化方式是这样的。
第一种批评:还没等料理师做完菜肴,就开始在旁边指手画脚并说三道四的人,正常情况下也是大有人在的。这种批评,是不尊重“料理师”的文艺批评模式。当然,不尊重,并不见得代表着绝对的错误,如果这位批评者是一位大厨师,而正在忙活的料理师,又恰恰是他的门下弟子,那么这种批评模式也是有情可原的,因为对自己弟子的本领不放心而导致他侧立在旁指手画脚,一般也属人之常情,非属见怪不怪的批评。然而却还有另一种不尊重“料理师”的批评现象,这就是胡说八道的批评模式。如果他不是料理师的师傅,而对于料理也不是很明白的批评者,那么在料理师正在忙活的时候,就开始胡乱发布批评之言论的癖好,也不是少见的现象。这种现象之所以泛滥,就在于批评者本人,在绝大多数时刻并非为了真正去批评,而不过是为了显摆他自己如何如何精通料理的方法罢了,至于到底是“精通”还是“纸上谈兵”一般而言也没有多少人喜欢去和他认真计较的:正所谓不说不热闹,说话只为凑热闹罢了。
在第一种批评模式下,很显然是不尊重文艺批评之基本原则的,但批评者如果是料理师的师傅,而料理师的技艺如果还处在蹒跚学步之阶段,那自然另当别论,至少那师傅也是为了不让他自己的徒弟在大庭广众下出丑,而提前就做好了预防措施。而这种看起来有点“强人所难”的批评与其说是“批评”倒不如说是“现场指点”更确切些。然而,就指点行为本身来说,虽然不怎么容易让人接受,但起码还是有些益处的,至少针对蹒跚学步的料理师而言,总归还能得到一些及时的助益。
第二种批评:等料理师做完了一盘菜肴并端到桌面上之后,所谓的“文艺批评”也就真正开始,而这种批评,就是我们俗称的“冠”批评模式。
“冠”批评,是一种针对原作品最直接了当的批评模式。这种批评,虽然也难免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的结局,然而却始终还是基于“菜肴”而引发的评论风波。不管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评论也好,还是“角度不同,看法各异”的公婆争执也罢,至少都还是基于料理师所做出的“菜肴”而进行评论。当然“一肴难足百人口”的事情,是任谁都明白的最浅显道理,而进行批评的人们之喜欢各执一词的评论方法,也自然是司空见惯的文艺批评现象,不足一论。至于那些正在针对“菜肴”进行批评的人们,无论如何口若悬河唾液横飞地大谈特谈,那盘“菜肴”却依然还是那盘“菜肴”既然已经被料理师做了出来,自然在批评没有完结之前,也没法回锅重炒一遍,而其本色依然还是其本色,绝大多数情况下,也并不以批评者的站位角度之不同所进行的各种毁誉而发生质的改变。
这就是“冠”批评之批评现象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不论人们如何去批评,也都无法改变那“菜肴”的本色。至于在此种众说纷纭各抒己见的“冠”批评结束之后,那料理师是否能从众家之言中获取某些有助益的参考,一般而言也只能取决于料理师本人的甄别真假的能力及其悟性之高低了。
“冠”文艺批评,到底针对文艺创作有无促进作用,一般而言,倒并不在于批评者的众家之言,却只在于创作者本人的主见与甄别真假的能力。于此“冠”批评之本身,与其说是在促进文艺创作,莫不如理解成“对某件作品进行毁誉行为”罢了,而目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极少是为了尊重原作者的原作品并力图促进文艺创作,实质其实也不过是为了向外界宣扬:这部作品如何如何。
“如何如何”也好,指出“缺点”也罢,于文艺创作者,并非就一定要去接受那些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的“冠”批评,这也正如“假如读者们在渴求色情作品时,那么料理师就必须要创作出色情作品”之论调一样地荒谬可笑。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文艺创作者们大可不用去深刻地理会那些众说纷纭的“冠”批评现象,假如创作者明明是为了炒出一盘美味的萝卜青菜,但读者偏偏就让创作者在青菜里加荤一样属于是同样令人无法接受的批评。在“冠”批评的众说纷纭中,能真正对创作产生积极促进作用的,并非多样化的学识滥觞,而恰恰是懂得“深谙此道”并能够指点创作的师傅型批评者之中肯到位的批评言论——这也正所谓“外行看热闹,而内行看门道”在“冠”批评里的众说纷纭之表现形式一样:繁杂无序却极少真知灼见。
第三种批评:当第一轮针对“菜肴”的批评进行了一番众说纷纭的狂轰滥炸之后,某些喜欢批评的人也就沉不住气了,从而要开始进行反批评或者干脆站到一个中介调度人的角色上面去打圆场或者和稀泥,于是“亚”批评就出现了。
“亚”批评,当然也是一种文艺批评,而批评的基点,基本上还在某种程度上定位于“菜肴”本身,并对“冠”批评进行质疑或者反论。然而,不少所谓的“亚”批评,实际上在各陈其词各抒己见并口若悬河的批评过程中,虽然并没有完全脱离开“菜肴”本身,然而批评所针对的标的,却也在绝大多数时候演化成了针对“冠”批评的驳论性批评,于是人们就可以重看一遍很好玩的日常笑话:一个耍杂戏的场子四周围着不少人,一些人看了场子里的表演之后,开始胡言乱语,接着什么乱七八糟的批评言论都抖了出来,而另外一些人,听着这“冠”批评的胡扯,也忍不住开始和人家争论起来。于是到了最后,场子里的杂戏节目反倒没多少人去认真欣赏,却都开始围观起在场子里面争论不休的“冠”批评者与“亚”批评者们之间的脸红耳赤与大打出手。
由于“亚”批评者们的盲目介入,而导致了文艺批评界的滥觞现象,往往在最后倒是走向了彻底忽略原作品的站位立场,而在他们的相互之间开始了无休止地“坐而论道”之胡乱扯皮的景象。而他们在相互扯皮的过程当中,往往也应了孙悟空在大闹天宫的时候,那些所谓的天兵天将以及众仙家们一起去为玉皇老儿助阵时的模样:纵使把十八般兵器以及独门的所有秘功都一股脑地使将出来,也“依然奈何这猴子不得”“奈何这猴子不得”了,玉皇老儿在最后才请出了如来大佛来帮忙,于是“内行看门道”的说法就应验了:一出手,猴子就被压在了五指山下,从此天宫太平,而“冠”批评与“亚”批评之间,也就慢慢地止息了无谓的相互扯皮并相互达成了某种程度的谅解。
第四种批评:学识的滥觞之“季”批评。
原本“冠”批评与“亚”批评,已经早把文艺批评给搅和的一塌糊涂,而人们却也总是期待在“冠”批评与“亚”批评的泛滥之前,就能有“如来佛”式的内行们出手来止息争端。但是实际上,愿望总归还是愿望,现实总归还是现实“如来佛”式的内行自然少见,而文艺批评界的“冠”批评与“亚”批评之无休止的扯皮,如果不到滥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那些真正的“内行”们一般情况下也是不屑于出手的,于是人们的失望情绪也就会愈演愈烈,于是一些惯于用马后炮的“事后诸葛亮”思维来加入扯皮行列的文人,就更加地多了起来,不但越来越多,还越来越喜欢走向空穴来风式的“坐而论道”之批评模式:通篇文字不但引经据典,还洋洋洒洒并文采斐然,然而到了最后读者们却更加糊涂,因为压根就搞不明白“季”批评们的长篇大论到底是在具体地指代何物,更闹不明白“季”批评者们在用洋洋洒洒的文字进行一番长篇大论之后,看不出他们提出了什么样的改善批评之方案,并针对创作者提出了什么有助益的可行性建议。为什么会如此呢?就因为“季”批评者们的批评,玩的手段也都不过是一些文艺的“空手道”:既不想针对具体的文艺作品进行一番中肯的到位的批评并提出有助益的建议,也不想针对文艺界的烂批评现象进行一番当头棒喝的痛斥,却习惯于站在一种无关其痛痒的立场上,不惜通过引经据典,或者不惜动用多少年寒窗所积累下来的文笔能力去描述,本质上,也不过仅仅止于针对文艺创作和针对“冠”批评以及“亚”批评的旁观描述。
于是习惯于站到“旁观者”的位置上去并致力于描述性的“季”批评,在时下反倒成了文艺批评界的主流:于文艺创作,无用,于如何止息泛滥的文艺批评之现象,则更无用。
无用的东西,则是在现代社会里那些所谓“饱读了诗书”者们之最惯见的批评嘴脸:表面的洋洋洒洒之引经据典与看起来文采斐然的长篇大论,到底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哪些有一丝助益的可参考性建议么?
没有,因为他们的“季”批评之本质,不过都是在空泛地“坐而论道”!
“坐而论道”的本质,不过是描述现象,不管这种滥觞化的卖弄学识到底是错误的描述还是正确的描述,实质上,都仅仅不过是卖弄学识而已,而非去为了探讨如何解决问题或者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与方案。
于是,流行于目前媒体与网络上的“季”批评现象,又开始陷入了“形而上意识”之恶漩涡里去了。
而这,也恰恰就是喜欢“坐而论道”的文人之最真实的嘴脸:卖弄!
我们希望文人们在发表文艺批评的言论时,能最大化地接近文艺作品本身,并尽可能地做到针对具体的文艺作品之最中肯最切实的评论,而不是那种在脱离文艺作品之前提下,所进行的漫无边际的相互扯皮,以及滥觞化的学识之显摆。
自从有了文艺之后,紧跟着来的就是文艺批评。
文艺批评的本质,本就针对着具体的文艺作品而论,而非空泛的东拉西扯。一般而言,古来的文艺批评不过寥寥数语的点评,而评论的基调,也基本上遵循了原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并用简练的语句或概括或引申或指出不足。
然而如今的批评界似乎又开始走向了烂批评与泛批评的泥潭里而不能自拔,所谓“无标的批评”之滥觞。
“无标的批评”也是一种文艺批评,但本质不过是“季”化的批评。而文艺批评,从具体的文艺作品出来之后,针对这件作品的直接批评,我们认为是“冠”批评,而针对“冠”批评之反批评,则沦为“亚”批评,那么,在“亚”批评之后,很多饱读经卷的读书人,自然也是不甘寂寞,而一定要站到一个“极高”的站位点上去,去力图为“冠”批评和“亚”批评总结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就产生了“季”批评。
如果说“冠”批评和“亚”批评的本质,总归还没有完全脱离被批评的原文艺作品,而存在并继续演绎着批评的轨迹,那么“季”批评则明显开始走向了学识的滥觞与泛化的批评:“季”批评的本质,并不是针对具体的文艺作品而批评,而恰恰是针对文艺界的批评与反批评现象,进行批评。
于是批评在当代,则更多的是走向了一种纯属卖弄学识的空泛描述,即使批评者的学识如车载斗量,亦不过是一种“坐而论道”式的泛泛而谈。当然,在“冠”批评与“亚”批评之中,也不乏为了卖弄学识而大动笔墨去东拉西扯的读书人,这种人,我们称之为“皓首穷经”的学究,而至于后现代时期之“无标的批评”的肆意泛滥,则属于百分之百的卖弄学识与泛化的胡扯:其中所透出的也无外乎批评者的“故作高深”与“学识渊博”至于这种滥觞的“季”批评,到底能为文艺创作者提供出什么样的具体而又有意义的建议或者可读性参考作用,也实在是一桩一言难尽的尴尬与无聊。
这也正如一位正在蹒跚学步的料理师,正在忙活着如何做出一盘美味佳肴,或者已经做出了一盘菜肴之后,批评者当然是少不了了,于是批评就开始了多样的演绎模式以及在时间顺序上的“冠—亚—季”之别。
一般情况下,批评的演化方式是这样的。
第一种批评:还没等料理师做完菜肴,就开始在旁边指手画脚并说三道四的人,正常情况下也是大有人在的。这种批评,是不尊重“料理师”的文艺批评模式。当然,不尊重,并不见得代表着绝对的错误,如果这位批评者是一位大厨师,而正在忙活的料理师,又恰恰是他的门下弟子,那么这种批评模式也是有情可原的,因为对自己弟子的本领不放心而导致他侧立在旁指手画脚,一般也属人之常情,非属见怪不怪的批评。然而却还有另一种不尊重“料理师”的批评现象,这就是胡说八道的批评模式。如果他不是料理师的师傅,而对于料理也不是很明白的批评者,那么在料理师正在忙活的时候,就开始胡乱发布批评之言论的癖好,也不是少见的现象。这种现象之所以泛滥,就在于批评者本人,在绝大多数时刻并非为了真正去批评,而不过是为了显摆他自己如何如何精通料理的方法罢了,至于到底是“精通”还是“纸上谈兵”一般而言也没有多少人喜欢去和他认真计较的:正所谓不说不热闹,说话只为凑热闹罢了。
在第一种批评模式下,很显然是不尊重文艺批评之基本原则的,但批评者如果是料理师的师傅,而料理师的技艺如果还处在蹒跚学步之阶段,那自然另当别论,至少那师傅也是为了不让他自己的徒弟在大庭广众下出丑,而提前就做好了预防措施。而这种看起来有点“强人所难”的批评与其说是“批评”倒不如说是“现场指点”更确切些。然而,就指点行为本身来说,虽然不怎么容易让人接受,但起码还是有些益处的,至少针对蹒跚学步的料理师而言,总归还能得到一些及时的助益。
第二种批评:等料理师做完了一盘菜肴并端到桌面上之后,所谓的“文艺批评”也就真正开始,而这种批评,就是我们俗称的“冠”批评模式。
“冠”批评,是一种针对原作品最直接了当的批评模式。这种批评,虽然也难免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的结局,然而却始终还是基于“菜肴”而引发的评论风波。不管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评论也好,还是“角度不同,看法各异”的公婆争执也罢,至少都还是基于料理师所做出的“菜肴”而进行评论。当然“一肴难足百人口”的事情,是任谁都明白的最浅显道理,而进行批评的人们之喜欢各执一词的评论方法,也自然是司空见惯的文艺批评现象,不足一论。至于那些正在针对“菜肴”进行批评的人们,无论如何口若悬河唾液横飞地大谈特谈,那盘“菜肴”却依然还是那盘“菜肴”既然已经被料理师做了出来,自然在批评没有完结之前,也没法回锅重炒一遍,而其本色依然还是其本色,绝大多数情况下,也并不以批评者的站位角度之不同所进行的各种毁誉而发生质的改变。
这就是“冠”批评之批评现象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不论人们如何去批评,也都无法改变那“菜肴”的本色。至于在此种众说纷纭各抒己见的“冠”批评结束之后,那料理师是否能从众家之言中获取某些有助益的参考,一般而言也只能取决于料理师本人的甄别真假的能力及其悟性之高低了。
“冠”文艺批评,到底针对文艺创作有无促进作用,一般而言,倒并不在于批评者的众家之言,却只在于创作者本人的主见与甄别真假的能力。于此“冠”批评之本身,与其说是在促进文艺创作,莫不如理解成“对某件作品进行毁誉行为”罢了,而目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极少是为了尊重原作者的原作品并力图促进文艺创作,实质其实也不过是为了向外界宣扬:这部作品如何如何。
“如何如何”也好,指出“缺点”也罢,于文艺创作者,并非就一定要去接受那些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的“冠”批评,这也正如“假如读者们在渴求色情作品时,那么料理师就必须要创作出色情作品”之论调一样地荒谬可笑。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文艺创作者们大可不用去深刻地理会那些众说纷纭的“冠”批评现象,假如创作者明明是为了炒出一盘美味的萝卜青菜,但读者偏偏就让创作者在青菜里加荤一样属于是同样令人无法接受的批评。在“冠”批评的众说纷纭中,能真正对创作产生积极促进作用的,并非多样化的学识滥觞,而恰恰是懂得“深谙此道”并能够指点创作的师傅型批评者之中肯到位的批评言论——这也正所谓“外行看热闹,而内行看门道”在“冠”批评里的众说纷纭之表现形式一样:繁杂无序却极少真知灼见。
第三种批评:当第一轮针对“菜肴”的批评进行了一番众说纷纭的狂轰滥炸之后,某些喜欢批评的人也就沉不住气了,从而要开始进行反批评或者干脆站到一个中介调度人的角色上面去打圆场或者和稀泥,于是“亚”批评就出现了。
“亚”批评,当然也是一种文艺批评,而批评的基点,基本上还在某种程度上定位于“菜肴”本身,并对“冠”批评进行质疑或者反论。然而,不少所谓的“亚”批评,实际上在各陈其词各抒己见并口若悬河的批评过程中,虽然并没有完全脱离开“菜肴”本身,然而批评所针对的标的,却也在绝大多数时候演化成了针对“冠”批评的驳论性批评,于是人们就可以重看一遍很好玩的日常笑话:一个耍杂戏的场子四周围着不少人,一些人看了场子里的表演之后,开始胡言乱语,接着什么乱七八糟的批评言论都抖了出来,而另外一些人,听着这“冠”批评的胡扯,也忍不住开始和人家争论起来。于是到了最后,场子里的杂戏节目反倒没多少人去认真欣赏,却都开始围观起在场子里面争论不休的“冠”批评者与“亚”批评者们之间的脸红耳赤与大打出手。
由于“亚”批评者们的盲目介入,而导致了文艺批评界的滥觞现象,往往在最后倒是走向了彻底忽略原作品的站位立场,而在他们的相互之间开始了无休止地“坐而论道”之胡乱扯皮的景象。而他们在相互扯皮的过程当中,往往也应了孙悟空在大闹天宫的时候,那些所谓的天兵天将以及众仙家们一起去为玉皇老儿助阵时的模样:纵使把十八般兵器以及独门的所有秘功都一股脑地使将出来,也“依然奈何这猴子不得”“奈何这猴子不得”了,玉皇老儿在最后才请出了如来大佛来帮忙,于是“内行看门道”的说法就应验了:一出手,猴子就被压在了五指山下,从此天宫太平,而“冠”批评与“亚”批评之间,也就慢慢地止息了无谓的相互扯皮并相互达成了某种程度的谅解。
第四种批评:学识的滥觞之“季”批评。
原本“冠”批评与“亚”批评,已经早把文艺批评给搅和的一塌糊涂,而人们却也总是期待在“冠”批评与“亚”批评的泛滥之前,就能有“如来佛”式的内行们出手来止息争端。但是实际上,愿望总归还是愿望,现实总归还是现实“如来佛”式的内行自然少见,而文艺批评界的“冠”批评与“亚”批评之无休止的扯皮,如果不到滥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那些真正的“内行”们一般情况下也是不屑于出手的,于是人们的失望情绪也就会愈演愈烈,于是一些惯于用马后炮的“事后诸葛亮”思维来加入扯皮行列的文人,就更加地多了起来,不但越来越多,还越来越喜欢走向空穴来风式的“坐而论道”之批评模式:通篇文字不但引经据典,还洋洋洒洒并文采斐然,然而到了最后读者们却更加糊涂,因为压根就搞不明白“季”批评们的长篇大论到底是在具体地指代何物,更闹不明白“季”批评者们在用洋洋洒洒的文字进行一番长篇大论之后,看不出他们提出了什么样的改善批评之方案,并针对创作者提出了什么有助益的可行性建议。为什么会如此呢?就因为“季”批评者们的批评,玩的手段也都不过是一些文艺的“空手道”:既不想针对具体的文艺作品进行一番中肯的到位的批评并提出有助益的建议,也不想针对文艺界的烂批评现象进行一番当头棒喝的痛斥,却习惯于站在一种无关其痛痒的立场上,不惜通过引经据典,或者不惜动用多少年寒窗所积累下来的文笔能力去描述,本质上,也不过仅仅止于针对文艺创作和针对“冠”批评以及“亚”批评的旁观描述。
于是习惯于站到“旁观者”的位置上去并致力于描述性的“季”批评,在时下反倒成了文艺批评界的主流:于文艺创作,无用,于如何止息泛滥的文艺批评之现象,则更无用。
无用的东西,则是在现代社会里那些所谓“饱读了诗书”者们之最惯见的批评嘴脸:表面的洋洋洒洒之引经据典与看起来文采斐然的长篇大论,到底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哪些有一丝助益的可参考性建议么?
没有,因为他们的“季”批评之本质,不过都是在空泛地“坐而论道”!
“坐而论道”的本质,不过是描述现象,不管这种滥觞化的卖弄学识到底是错误的描述还是正确的描述,实质上,都仅仅不过是卖弄学识而已,而非去为了探讨如何解决问题或者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与方案。
于是,流行于目前媒体与网络上的“季”批评现象,又开始陷入了“形而上意识”之恶漩涡里去了。
而这,也恰恰就是喜欢“坐而论道”的文人之最真实的嘴脸:卖弄!
我们希望文人们在发表文艺批评的言论时,能最大化地接近文艺作品本身,并尽可能地做到针对具体的文艺作品之最中肯最切实的评论,而不是那种在脱离文艺作品之前提下,所进行的漫无边际的相互扯皮,以及滥觞化的学识之显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