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人阁 > 崔哲男文集 > 文艺创作中的三个基本原点与三种读

文艺创作中的三个基本原点与三种读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文艺创作,需要三个最基本的基点。

    这三个基点是:素材,创作者,读者。

    三个基点能否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是决定一件作品生命力能否持久之最基础的前提条件。

    在几何学里有一个概念:最稳定的形状是正三角形,最不稳定的形状就是一个单点。就算两点之间可以连成一线,事实上也丝毫都不可能给观众们造成一种稳定的视觉感受。

    正三角形的稳定性,是强悍而永久的。文艺创作,也需要借鉴正三角形的稳定原理,才能让创作出来的作品,保持久远的生命力。

    文艺创作的三个基点,正如构架一个正三角形所必需的三个原点。

    很多人在创作的时候,在他的眼睛以及内心里面,既没有素材,也没有读者,更没有他自己。

    很多人在创作的时候,在他的眼睛以及内心里面,既没有素材,也没有读者,只有他自己。

    很多人在创作的时候,在他的眼睛以及内心里面,既没有素材,也没有自己,只有读者。

    很多人在创作的时候,在他的眼睛以及内心里面,既没有自己,也没有读者,只有素材。

    很多人在创作的时候,在他的眼睛以及内心里面,有了素材,也有读者,偏偏没有他自己。

    很多人在创作的时候,在他的眼睛以及内心里面,有了素材,有了自己,偏偏没有读者。

    很多人在创作的时候,在他的眼睛以及内心里面,有了读者,也有了自己,偏偏没了素材。

    很多人在创作的时候,在他的眼睛以及内心里面,有了读者,有了素材,更有了他自己,偏偏就没有在作品中把三个圆点连上线。

    很多人在创作的时候,在他的眼睛以及内心里面,有了读者,也有了素材,更有了他自己,偏偏就在作品中,把三条线给画歪画扭曲了。

    很多人在创作的时候,在他的眼睛以及内心里面,有了读者,也有了素材,更有了它自己,偏偏就在作品中,把应该通过连线画成正三角形的作品,给画成了一个不等边三角形:于是作品的稳定性开始减弱,生命力也开始减弱。

    只有在眼睛和内心里面,同等程度地去重视素材,读者以及创作者自己的精神与灵魂的作品,才能有机会构建出一个最稳定且可以保持持久生命力的“等边三角形”然而,现实社会里,这种文艺作品创作者,绝对是罕见的。

    所以,喜欢搞文艺创作的人虽然数不胜数,精品却难得一见的原因,就在于此。

    接下来我想大略描绘一下三种读者的明显特征。

    第一类读者:把文艺作品仅仅当作为了满足自己个人私欲的低档消费品,且会在他们的言论中和内心里的思想意识中,不断一厢情愿地去强调“创作者们应该走一条从[文]妓之路”的论调。

    这类人的思想,很无聊,很下三滥,很低级趣味。这类读者,构不成文艺创作中三原点中的“读者”这一“原点” ,而仅仅有可能构成“素材”这一“原点”——如果为了用文艺作品去讽刺和挖苦这类读者的话。

    第二类读者:没有思想,毫无个性,喜欢人云亦云,对他们自己发表过的任何言论,也一概不负责任。

    这类读者,是需要文艺创作者们通过作品来引导的读者,当然在事实上,也很容易会被误导。具体是被引导还是被误导,就看文艺作品创作者们的心态,以及他们的创作原则而论了。

    这类读者,也构不成文艺创作中三原点中的“读者”这个“原点”他们充其量只能被文艺创作者们当作素材。

    第三类读者:有思想,有个性,不喜欢人云亦云。他们喜欢用高标准的审美眼光去审视创作者们的作品。

    这类读者,大多数喜欢追求高尚的文艺,大多数喜欢去品读那些健康而又人性化的文艺作品。

    作为一个喜欢搞文艺创作的人来说,这第三类读者的心,最难打动,也最具有挑战性。

    “文艺创作要不断地磨练要不断地提升境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为了去打动第三类读者的心,而非为了迎合第一类读者们的低级趣味和第二类读者们的浅薄无知。

    这第三类读者,才是能让任何文艺创作形式,都能获得“百花齐放”而不是遭遇“百毒齐放”之最根本的社会推动力。

    我们都知道,在几何学里,一个正三角形的三个原点,不论从什么角度去看,任何一个原点都是绝对能够独当一面的支撑力量,而不管这个正三角形如何摆放,三个原点的角色又如何互换,也依然可以稳定住这个正三角形。

    所以我推论:在文艺创作中,第三类读者,正是类如正三角形中的三个原点。他们既可以作素材,也可以当读者,当然也有内在的创作实力去当个创作者——如果他们很喜欢创作这码子事儿的话。

    第一类读者,就算想搞创作,也是绝对不合格的创作者——除了生产绝对数量的文艺垃圾之外,根本就不可能创作出精品佳作来。第二类读者,是盲目的一群,就算他们也想参与文艺创作,也是很难有大作为的,因为他们自己都糊涂,如何能创作出来令绝大多数读者们都喜欢去欣赏的文艺作品呢?

    只有第三类读者,才有可能创作出精品的文艺佳作出来,但,却也是不容易的。

    这也正应了“眼高手低”的老话:绝大多数情况下,会欣赏的人,未必就肯定会创作——他需要不断地磨练他自己,需要不断地去感悟生活,需要不断地去提高自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