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辑录之五耳为目障目为心障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人是个奇怪的动物:喜欢接触别人,又总是喜欢有意无意地去伤害别人。
人和人之间,原本都是素不相识的,却因了各种各样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人们总会莫名其妙地凑在一起,然后,开始了互相伤害的过程。
人们喜欢互相伤害的行为,往往没什么理由也没什么对错可言。绝大多数时候,能够产生互相伤害的原因往往都是因了莫名其妙的歧视行为和言语冲突。
言语冲突和歧视行为,是人们互相伤害的根源。然而,之所以会产生各种歧视行为和言语冲突,却都有着千变万化的内在原因。也就是说,产生歧视和冲突的诱因,是无公式的。
歧视行为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成反比,和法律健全度也成反比,和人权民主化水平也成反比,和人们的文明意识更成反比。任何人之间,都有这种或者那种的个体差异,而歧视行为,往往就是在这种个体差异中产生。文明的人,不会去利用差异而去歧视别人,更不会想尽办法去制造更大的差异。利用差异去歧视别人,或者想尽办法去制造差异,然后再利用差异去歧视别人的人,很显然喜欢走向文明的反面:野蛮!
想尽办法去制造差异性理论,然后再利用差异去歧视别人的做法,和众生平等的人道主义原则完全相悖,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更背道而驰。然而,这些处心积虑费尽心机想要制造差异,并想利用差异去歧视别人的人,虽然他们的思维或者理念,几乎都来源于禽兽的原始思想,但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人形,所以社会很难把他们归类到畜牲的行列中去。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相应的惩罚,尤其是在一个举国都不太喜欢尊重他人的基本人权不受侵犯之原则的国度里。
看看我国的教育,到底为社会贡献了什么?
我国的教育体制特征是:往往习惯于在每一个个体的学生们之间制造各种各样的差异,而每一个人,也差不多都是在这种差异化教学体系中念完了小学到大学的课程。
看看我国的家庭教育,又到底培养了一些什么样的孩子吧!
几乎每一个家庭的父母,都会没完没了地跟他们的孩子们强调:考试必须要拿第一,至少不准落到第五名之后。
家长,社会,学校,国家体制等等,几乎全都在努力打造一个充满差异性的社会,几乎都努力争取在“我最优秀所以我比别人强”的观念中获得胜利。
差异性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之嫉妒情绪的疯狂繁衍和歧视行为的普遍化,而人们也早就习惯于随随便便地找一个参照物来证明自己的优秀。当然,所谓的参照物绝对不会是其他东西,而往往都是其他人。于是,在那些习惯于被参照的人们心中,在那些无意中被用来对比,被用来嘲笑,被用来歧视和压迫的人们心中,就往往会产生愤恨的反目仇视情绪。
假如,人们为了证明自己的优秀,而采取参照死人的方法,或者采取参照莫须有的事物的方法,一般不会引发人们之间的口角之争甚至暴力相向的问题。遗憾的是:人们往往为了证明自己的优秀,经常习惯于找个软弱可欺的活人,还必须是活在同一个生活圈里的人作参照物,才觉得过瘾,才觉得有趣,才觉得有资格得意洋洋和自大自满。
人们之所以喜欢互相伤害,往往最初的起因也不过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歧视行为而引起的,而歧视行为,又往往跟人类的劣根性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而这个劣根性,就是:总想证明自己是伟大的而别人是渺小的!
在美国,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模式是:你是最棒的,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你肯定能行!
在中国,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对人的教育模式是:你算老几?你要学会谦虚,比你强的有的是!
所以美国人习惯于尊重他人和肯定他人的成绩以及努力,因为他们知道任何人之间都存在互补的可能性。而差异性,恰恰是互补需求的基本前提和保障。反过来想,如果大家都没有差异了,也就不存在互补需求了。然而在中国,却很少有人喜欢这个互补概念。那么中国的社会和教育体制都在强调什么呢?都在强调:“我是老大,别人都得往后排。”
中国社会,似乎不太喜欢互补概念,也不太喜欢肯定别人。所以稍微有点小小的成就,就喜欢把尾巴翘到天上去,然后就会自我感觉良好到了极点,然后就开始自以为是地去随便找个人作他的参照物,目的:无非是为了体现别人的无能和他自己的优秀。这个习惯的背后本质,往往是自我宣扬多于做实际事情的表演和作秀行为,往往是为了找个借口证明自己比别人强的心理暗结在作怪。
东方国家的人们,往往因为赢不了自己的心理暗结,所以才会肆无忌惮地去找那些软弱可欺的人,作为证明自己优秀的参照物而去随意地伤害他们。这个心理暗结的本质,往往因为身在东方国家的人们,早就习惯了儒家文化,早就习惯了自卑自怜,早就习惯了自我否定,早就习惯了被别人歧视,早就习惯了看人家脸色办事,尤其习惯了用别人的眼光来评估自己的价值,当然更习惯了用别人的价值体系来为自己的人生价值量砝码。东方国家的人们,活在虚荣的时间里,比活在追求人生的实际快乐和真正的人生价值方面的时间,不知要超出多少倍。
为什么东方国家的人们,在想尽办法证明自己优秀的时候,往往习惯于找其他人做参照物,而不是习惯于用实际的工作来证明自己的优秀呢?
因为这些人,懒散自卑惯了!
为什么西方国家的人们,在想尽办法证明自己很优秀的时候,往往习惯于用工作成绩来做参照物,而不是习惯于找个不如自己的人或者软弱可欺的人来作参照物呢?
因为西方国家的人,把胜任工作作为优秀的标准!
所以,在西方国家,只要你胜任工作,你就是优秀的,你就会得到别人由衷地肯定和赞扬。然而在东方国家,你是不是优秀,并不是由你自己说了算,也不是由你对工作的胜任程度说了算,而往往是由你的人际关系说了算的。也就是说,你的死党的数量,决定了你是优秀还是不优秀。你的死党越多,你的钱越多,你的权力越大,你就是越优秀的,相反,在东方国家,你再怎么胜任工作,也很少会有人肯定你的工作成绩,你再怎么能干,也很少有人证明你是优秀的。你越能干,你越胜任工作,其他人对你的嫉妒心就越强,就越想伤害你,就越想整垮你。而这,也就是所谓“儒家文化”的精髓。
所以我想提出:“目中无人很不错”的口号!
为什么我要提这个口号?
因为面对着东方国家特别是盛行于我国的“专门喜欢整人的社会关系”之无奈的现实,我们只有练出“目中无人”的能耐,才能保持住自己的正常心态不受那些来自邪恶力量的恶劣影响,也能最大化地避免受他们伤害。
有句俗话说得很好:耳为目障,目为心障!
有一则寓言是这样的:有一群青蛙,看到了远处的高塔,就商定谁先爬上塔尖,就以他为王。还没到塔底,青蛙们已累得气喘吁吁。有一只停了下来,两只,三只、、、最后只剩下一只小青蛙还在爬啊,爬啊,终于爬到了塔尖。伙伴们问他,他说他没听清大伙喊啥,还以为在为他加油呢;也没看清大伙为啥停了下来。原来这小青蛙的耳朵和眼睛患有疾病。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活在现实社会中,所以我们的心灵也常受耳目所限,所以这个世界变得很小很小。假如我们的心能跳出耳目所限,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无比地广阔。因为,当我们学会目中无人的时候,我们的心就有可能想到更多更美好的未来,那么我们就自然能学会从容面对那些来自邪恶力量的诽谤攻击以及各种各样的人为障碍,从而做到闭目塞听,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完完全全地用到该用的方向上去。如此一想,人生的舞台会变得更大更宽广,而人生的价值,当然也会无限延伸!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前进的力量和信心?是什么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缺乏勇于拼搏的激情和勇气?是我们的耳朵和眼睛。
当我们不再为耳朵和眼睛所受到的各种不良刺激所蒙蔽的时候,当我们的思想意识不再被那些生活中不值一提的人们所左右的时候,我们就是聪慧的,就是优秀的,就是勇往直前的,就是勤奋努力的,就是不怕艰辛不怕失败而勇气十足干劲十足的人。
我们更应该多多地信任我们自身的直觉和奋发向上的勇气以及信心。
所以,我们最好还是要练出“目中无人”的本事,因为毕竟,我们没有生活在西方国家,因为毕竟,我们都在一个喜欢整人的东方文化氛围中努力求生存和发展。所以请大家跟我一起记住:耳为目障,目为心障!
2008年10月22日
人是个奇怪的动物:喜欢接触别人,又总是喜欢有意无意地去伤害别人。
人和人之间,原本都是素不相识的,却因了各种各样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人们总会莫名其妙地凑在一起,然后,开始了互相伤害的过程。
人们喜欢互相伤害的行为,往往没什么理由也没什么对错可言。绝大多数时候,能够产生互相伤害的原因往往都是因了莫名其妙的歧视行为和言语冲突。
言语冲突和歧视行为,是人们互相伤害的根源。然而,之所以会产生各种歧视行为和言语冲突,却都有着千变万化的内在原因。也就是说,产生歧视和冲突的诱因,是无公式的。
歧视行为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成反比,和法律健全度也成反比,和人权民主化水平也成反比,和人们的文明意识更成反比。任何人之间,都有这种或者那种的个体差异,而歧视行为,往往就是在这种个体差异中产生。文明的人,不会去利用差异而去歧视别人,更不会想尽办法去制造更大的差异。利用差异去歧视别人,或者想尽办法去制造差异,然后再利用差异去歧视别人的人,很显然喜欢走向文明的反面:野蛮!
想尽办法去制造差异性理论,然后再利用差异去歧视别人的做法,和众生平等的人道主义原则完全相悖,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更背道而驰。然而,这些处心积虑费尽心机想要制造差异,并想利用差异去歧视别人的人,虽然他们的思维或者理念,几乎都来源于禽兽的原始思想,但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人形,所以社会很难把他们归类到畜牲的行列中去。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相应的惩罚,尤其是在一个举国都不太喜欢尊重他人的基本人权不受侵犯之原则的国度里。
看看我国的教育,到底为社会贡献了什么?
我国的教育体制特征是:往往习惯于在每一个个体的学生们之间制造各种各样的差异,而每一个人,也差不多都是在这种差异化教学体系中念完了小学到大学的课程。
看看我国的家庭教育,又到底培养了一些什么样的孩子吧!
几乎每一个家庭的父母,都会没完没了地跟他们的孩子们强调:考试必须要拿第一,至少不准落到第五名之后。
家长,社会,学校,国家体制等等,几乎全都在努力打造一个充满差异性的社会,几乎都努力争取在“我最优秀所以我比别人强”的观念中获得胜利。
差异性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之嫉妒情绪的疯狂繁衍和歧视行为的普遍化,而人们也早就习惯于随随便便地找一个参照物来证明自己的优秀。当然,所谓的参照物绝对不会是其他东西,而往往都是其他人。于是,在那些习惯于被参照的人们心中,在那些无意中被用来对比,被用来嘲笑,被用来歧视和压迫的人们心中,就往往会产生愤恨的反目仇视情绪。
假如,人们为了证明自己的优秀,而采取参照死人的方法,或者采取参照莫须有的事物的方法,一般不会引发人们之间的口角之争甚至暴力相向的问题。遗憾的是:人们往往为了证明自己的优秀,经常习惯于找个软弱可欺的活人,还必须是活在同一个生活圈里的人作参照物,才觉得过瘾,才觉得有趣,才觉得有资格得意洋洋和自大自满。
人们之所以喜欢互相伤害,往往最初的起因也不过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歧视行为而引起的,而歧视行为,又往往跟人类的劣根性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而这个劣根性,就是:总想证明自己是伟大的而别人是渺小的!
在美国,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模式是:你是最棒的,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你肯定能行!
在中国,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对人的教育模式是:你算老几?你要学会谦虚,比你强的有的是!
所以美国人习惯于尊重他人和肯定他人的成绩以及努力,因为他们知道任何人之间都存在互补的可能性。而差异性,恰恰是互补需求的基本前提和保障。反过来想,如果大家都没有差异了,也就不存在互补需求了。然而在中国,却很少有人喜欢这个互补概念。那么中国的社会和教育体制都在强调什么呢?都在强调:“我是老大,别人都得往后排。”
中国社会,似乎不太喜欢互补概念,也不太喜欢肯定别人。所以稍微有点小小的成就,就喜欢把尾巴翘到天上去,然后就会自我感觉良好到了极点,然后就开始自以为是地去随便找个人作他的参照物,目的:无非是为了体现别人的无能和他自己的优秀。这个习惯的背后本质,往往是自我宣扬多于做实际事情的表演和作秀行为,往往是为了找个借口证明自己比别人强的心理暗结在作怪。
东方国家的人们,往往因为赢不了自己的心理暗结,所以才会肆无忌惮地去找那些软弱可欺的人,作为证明自己优秀的参照物而去随意地伤害他们。这个心理暗结的本质,往往因为身在东方国家的人们,早就习惯了儒家文化,早就习惯了自卑自怜,早就习惯了自我否定,早就习惯了被别人歧视,早就习惯了看人家脸色办事,尤其习惯了用别人的眼光来评估自己的价值,当然更习惯了用别人的价值体系来为自己的人生价值量砝码。东方国家的人们,活在虚荣的时间里,比活在追求人生的实际快乐和真正的人生价值方面的时间,不知要超出多少倍。
为什么东方国家的人们,在想尽办法证明自己优秀的时候,往往习惯于找其他人做参照物,而不是习惯于用实际的工作来证明自己的优秀呢?
因为这些人,懒散自卑惯了!
为什么西方国家的人们,在想尽办法证明自己很优秀的时候,往往习惯于用工作成绩来做参照物,而不是习惯于找个不如自己的人或者软弱可欺的人来作参照物呢?
因为西方国家的人,把胜任工作作为优秀的标准!
所以,在西方国家,只要你胜任工作,你就是优秀的,你就会得到别人由衷地肯定和赞扬。然而在东方国家,你是不是优秀,并不是由你自己说了算,也不是由你对工作的胜任程度说了算,而往往是由你的人际关系说了算的。也就是说,你的死党的数量,决定了你是优秀还是不优秀。你的死党越多,你的钱越多,你的权力越大,你就是越优秀的,相反,在东方国家,你再怎么胜任工作,也很少会有人肯定你的工作成绩,你再怎么能干,也很少有人证明你是优秀的。你越能干,你越胜任工作,其他人对你的嫉妒心就越强,就越想伤害你,就越想整垮你。而这,也就是所谓“儒家文化”的精髓。
所以我想提出:“目中无人很不错”的口号!
为什么我要提这个口号?
因为面对着东方国家特别是盛行于我国的“专门喜欢整人的社会关系”之无奈的现实,我们只有练出“目中无人”的能耐,才能保持住自己的正常心态不受那些来自邪恶力量的恶劣影响,也能最大化地避免受他们伤害。
有句俗话说得很好:耳为目障,目为心障!
有一则寓言是这样的:有一群青蛙,看到了远处的高塔,就商定谁先爬上塔尖,就以他为王。还没到塔底,青蛙们已累得气喘吁吁。有一只停了下来,两只,三只、、、最后只剩下一只小青蛙还在爬啊,爬啊,终于爬到了塔尖。伙伴们问他,他说他没听清大伙喊啥,还以为在为他加油呢;也没看清大伙为啥停了下来。原来这小青蛙的耳朵和眼睛患有疾病。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活在现实社会中,所以我们的心灵也常受耳目所限,所以这个世界变得很小很小。假如我们的心能跳出耳目所限,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无比地广阔。因为,当我们学会目中无人的时候,我们的心就有可能想到更多更美好的未来,那么我们就自然能学会从容面对那些来自邪恶力量的诽谤攻击以及各种各样的人为障碍,从而做到闭目塞听,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完完全全地用到该用的方向上去。如此一想,人生的舞台会变得更大更宽广,而人生的价值,当然也会无限延伸!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前进的力量和信心?是什么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缺乏勇于拼搏的激情和勇气?是我们的耳朵和眼睛。
当我们不再为耳朵和眼睛所受到的各种不良刺激所蒙蔽的时候,当我们的思想意识不再被那些生活中不值一提的人们所左右的时候,我们就是聪慧的,就是优秀的,就是勇往直前的,就是勤奋努力的,就是不怕艰辛不怕失败而勇气十足干劲十足的人。
我们更应该多多地信任我们自身的直觉和奋发向上的勇气以及信心。
所以,我们最好还是要练出“目中无人”的本事,因为毕竟,我们没有生活在西方国家,因为毕竟,我们都在一个喜欢整人的东方文化氛围中努力求生存和发展。所以请大家跟我一起记住:耳为目障,目为心障!
2008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