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阿长与<山海经>》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有人不喜欢鲁迅,甚至诋毁他,不喜欢他的文章,说他的文章行文中有许多语病,观点有点偏颇,语言太犀利,不一而足。但奇怪,自从我走讲台后就一直喜欢他的文章,我记得我的第一次公开课就是讲的小说孔乙己,后来还写了一系列的论文。教到哪一篇,就学到哪一篇,也写到哪一篇。说真的,越来越喜欢他的文章,尤其是他的小说和散文。每次讲鲁迅的作品,都会被他文中那种精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所折服,也对他作品中的人物产生一种或喜或悲或恨的情感,无论是闰土、老栓、祥林嫂,还是阿发、双喜、抑或是柳妈、杨二嫂、鲁四老爷或阿长、寿先生,不管他们心善还是性恶,或智或愚,无由地喜欢,每每讲到这些鲜活的人物时,就会感觉先生的那种神来之笔是如此精妙!每每讲到他们,我会引导学生和我一起去和先生作精神上的交流,而往往也只有在这时候,我才有可能超越这个职业本身所决定的、也极难避免的琐碎和“匠气”体会到它所蕴涵的精神的意义。
很多评论文章都说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匕首”是“投枪”但在选入中学课本的作品中,尤其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中,我们看到的已不再是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战士,而是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人和事的眷念,或者说是一个冷峻的哲人。在他的记忆中,家乡几乎已经幻化成了一个梦境般的美好世界,并着力去展现故乡人身上那种最纯真的人性,这正是作者眷念故乡的根本原因,也是作者在思考着我如何去改变故乡面貌的反思。
这学期人教社新编初中语文第二单元第六课是鲁迅散文──阿长与山海经,虽然我是第一次教,却是我喜欢的一篇课文,我想要教好这篇文章我得先读懂这篇文章。
1926年,因为北京发生执政府屠杀学生事件,鲁迅先生愤而出走,来到厦门,在厦门大学任教。后因为厦门同样发生进步学生被捕事件,鲁迅先生要求全体教工联名上书,营救学生,未能成功,于是又从厦门出走。后来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对这段颠沛流离的生活有着具体的描述。在此期间,鲁迅先生在莽原中以“旧事重提”为总标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后来结集出版并加上了小引与后记,文集名为朝花夕拾。关于文集的得名,他是这样说的:“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的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或芜杂的文章。”阿长与山海经写的就是回忆,它将作者心中离奇芜杂的回忆幻化成文,尽管在文中,语调与口气都是儿童的,既表达了对童年天真无邪的生活的向往,也渗透了一个成年人对人生的反思。
作者从来没有写过一篇单独的文章回忆自己的母亲,但充满深情地撰文写一个佣人,那么他究竟回忆了一些什么事情呢?在回忆中,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哪些思考呢?
在文中,作者字面上似乎用较多地篇幅写了阿长的一些好笑的琐事,但在这些琐事的背后却隐藏了作者对阿长纯朴、善良的品格的赞美,这种赞美在文末被渲染到了极点,化成了对阿长的怀念与祝福。在文章中作者用孩子的视角来写,其中却渗透了对人生的思考。
有的评论家说文章中有一些细节明显的带有一些贬意,如阿长的睡相,阿长的切切察察的毛病,以及阿长的关于元旦的“古怪事仪式”等等,我认为却不能简单地用“带贬”两个词来概括与归纳的。
在文章开头作者就用简练的笔触告诉人们“我”的保姆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农妇,而且是一个社会地位很低的农妇,她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到“我”家后,人们只是把前任保姆的名字来称呼她,但是作者深情地写道:“长妈妈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连长字也不带”作者由对她的称谓就表明了自己对阿长的态度,在儿时的作者心里,她就是“我”的妈妈,接着作者介绍了她的名称的由来,读到此处,不能不感到一种深沉之情从人的心腔中溢出,对长妈妈的同情由此可见。
长妈妈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她享受不到教育的权利,不识字,没文化。在结尾又补充她的不幸“青年守寡”在别人家做女工,一年功夫只能告假几天回家。
正是因为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在她的身上也具有了普通农妇的缺点。加上她没有文化,不免粗俗,性格又很率真,那种见风使舵式的圆滑她似乎不懂,来到周家做女工,外向的个性也不知收敛,一味适性任情“常喜欢切切察察”在家里引起一些“小风波”睡相也不太好“大摊”字式的摊手摊脚,占领全床,有时还把胳膊搁在孩子的脖子上,几十年过去了,小时不喜欢的这些毛病,到老年时,一切如在眼前。读到此处,不由我感慨: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将童年时代陪“我”睡觉的保姆的睡相还记得如此深刻,不能不说长妈妈在“我”情感中所占的份量!我想,只有共度了那段时光才会有那些记忆的,缺点也好,睡相也罢,不管它们是美好的还是“丑陋”的,在孩子的心里却是如此的深刻,自己的生身母亲也没有如此深的记忆呀!岂能用“憎恶”二字可以归纳得了的吗?虽然作者说“实在他不太佩服她”却影响不了“我”对她的感激与怀念。
接着作者写了长妈妈对“我”的管教严格。作为佣工和保姆,长妈妈与现代幼稚园老师相比可能要差很远“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说我玩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我”对长妈妈的烦还不止如此:因为虽然长妈妈没有知识,却又懂得许多令人“不耐烦”的规矩和使人感到“非常麻烦”的道理,如“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等等。依现在的眼光去似乎有点可笑,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阿长教给这些“道理”的用心,和现在的阿姨教孩子们讲卫生、不横过马路有什么区别呢?现在中国有些地方还有这样的风俗,女人生产时孩子们是不能去看的,人死了不能直接说死,每逢喜庆的日子大人告诉孩子要说吉利的话。这与人们渴望平安幸福有着极大的关系呀,而这一点不是我的母亲教我的,却是长妈妈教的,如果要说科学,谁又能将妈妈怀情式的教育说得清楚的?
深入思考一下,像这样的管教方法又是哪一个母亲没有做过的呢?我记得我的母亲就在小时候教我不要从别人的裤子底下经过,说那样会长不高的。长妈妈只是一个保姆,她的“不要我去晾过裤子底下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的说教,本应由自己的母亲来做,可却是长妈妈!再看饭粒落在地上,最好的捡起来吃掉,这也是教育孩子爱惜粮食呀!谁能说阿长教错了,谁又说阿长教得可笑?事隔那么多年“我”对长妈妈管“我”的事情是那样深刻!以至几十年以后都不能忘记,不能不说长妈妈对“我”的照顾是多么的尽职!
长妈妈在元旦时要“我”说一些吉利的话,对于一个年轻就守寡的人来说平安顺利就是最大的心愿了,于是作者用传神的笔触写了长妈妈对“我”说吉利话的渴望“我”说了吉利后的高兴与满足,而且把这种高兴与满足与我共享:将桔子送到了我的嘴里。
如果以上这些是对“我”的管教的话,那是一种原始的管教,当然谁都不愿意在大人的约束下生活,所以依“我”当时的心态当然不满意了,有点憎恶了,但“我”想那也只是儿时的心态吧,所以我们又怎能根据我们现在的眼光并以作者那种调侃的“憎恶”二字可以理解得了的?如果要从全文来看,那也是作者故意安排的抑笔,那是一种为后扬而故意写一笔曲笔。
其实从阿长那教给“我”那些道理和不许这样或那样的约束中,不难看出她对“我”的热爱与呵护,这在艺术手法上,有点类似以藏为露的含蓄。
但毕竟“我”对她的情感由烦到敬了,这种敬意来源于她自称自己脱了裤子站在城墙下,城外的炮就打不进来了。这是真的吗?当时人认为大炮都是邪术,只要一碰见脏的东西就失灵了,这是迷信,可是这个迷信是她自己编出来的吗?这种迷信不仅她信,当时的统治者也信。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朝的钦差大臣弈山看见英国人的船坚炮利,认为英国人有邪术,于是让船装着马桶冲过去,成为殆笑一时的“马桶战术”这与义和拳与八国联军作战时曾将狗血淋在大炮上同出一辙呀。在民间有一种说法,狗血是不吉利的东西,只要在谁家的房子周围淋上狗血谁就要倒霉。只要想想,这种迷信只有阿长发相信吗?现在不也很多也不也是常去叩拜菩萨以求其庇护吗,我想阿长的错误,不是阿长的错,而是整个社会的错呀。“长毛”的故事,虽然读后令人捧腹开怀,忍俊不禁。但我却不笑阿长!
没有文化的阿长当然不知道那是迷信,年少的“我”也听到了不曾从母亲听到的故事,那大大地满足了“我”好奇的心里。
对于孩子来说有奶便是娘呀,谁对我好,小孩便认为谁好,只要对小孩有不利有地方,小孩也有翻脸不认人的时候。“我”的感动很快就因为隐鼠事件而变化了。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喜欢小动物也是孩子的天性,这两件事没有什么不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渴求不在隐鼠了,而是对知识的渴求了,而且情感也在悄悄地发生的变化。“我”在远叔祖处看到了山海经,可是叔祖是一个疏懒的人,不肯为“我”找,其他人敷衍我,自己又不知道去何处买。也许别人认为小孩子不应该读那些闲书,可是阿长却主动过来问呢?因为她不懂。就是因为她不懂这些道理,她过来问是因为看到小孩子对此如此念念不忘,所以才来问。这说明阿长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人,是一个多么关心“我”的人!
阿长真心地问“我”关心“我”并且帮“我”实现了心愿,她为“我”买回山海经!当“我”接到山海经时,竟“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所有“抱怨”“从此完全消失”“我”对她“发生敬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这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山海经成了“我最为心爱的宝书”因为山海经的缘故“我”还收集了许多类似的书。
到作者写此文时,时隔几十年,这部书浑如眼前,还清楚地记得书中的图画。那是一本印刷、绘图非常粗糙的书,然而也是一部令他终身难忘的书。在书后的五猖会中,他写到父亲让他在去看庙会之前背鉴略,他也说这是一本好书,比千字文百家姓都有用,可他只记得前面四句了。这一本如此粗糙的书却令他终身难忘。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阿长保护了孩子的天性。这正是作者尊重阿长的根本原因。
长妈妈的形象――附丽于这一动人事件,便陡然丰满了。作者高明地通过这一情节,引发读者达到“妙悟”境界,从此物、此事、此景中“悟”到此人、此心、此情,获得对这一形象本质的认识,这种刻意传神的手法是十分灵巧的。
小时候的“讨厌与憎恶”到了大了就变成了尊敬与怀念。当然这种尊敬和怀念来源于经历了数十年沧桑变化后的人生积累。当时的鲁迅,生活颠沛流离,这段生活他在藤野先生一课中有着详细的描述。而这段生活让他更加看清了人世的丑恶,于是他开始回忆故乡的人和事。因为这里有着最纯朴、最纯真的人性,这正是他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的。于是,他写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了阿长与山海经,写了朝花夕拾。而在本文中,他对阿长的尊敬是一直存在的,并且在最后两个小节被渲染至高潮。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深情的祝福与怀念让人悲情难忍!
纵观全文,所写的都是一些小事,但这些琐碎的小事,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真实情感,因此才感人至深。可以说全是按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刻画出一个真实、生动、鲜活的普通劳动妇女——长妈妈的形象。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有许多繁文缛节,但为人诚恳、热情,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这些都是令作者心灵震憾的原因,其词恳切,其情真切,十分感人。
读阿长与山海经,让人体会到了一种人间真情!
有人不喜欢鲁迅,甚至诋毁他,不喜欢他的文章,说他的文章行文中有许多语病,观点有点偏颇,语言太犀利,不一而足。但奇怪,自从我走讲台后就一直喜欢他的文章,我记得我的第一次公开课就是讲的小说孔乙己,后来还写了一系列的论文。教到哪一篇,就学到哪一篇,也写到哪一篇。说真的,越来越喜欢他的文章,尤其是他的小说和散文。每次讲鲁迅的作品,都会被他文中那种精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所折服,也对他作品中的人物产生一种或喜或悲或恨的情感,无论是闰土、老栓、祥林嫂,还是阿发、双喜、抑或是柳妈、杨二嫂、鲁四老爷或阿长、寿先生,不管他们心善还是性恶,或智或愚,无由地喜欢,每每讲到这些鲜活的人物时,就会感觉先生的那种神来之笔是如此精妙!每每讲到他们,我会引导学生和我一起去和先生作精神上的交流,而往往也只有在这时候,我才有可能超越这个职业本身所决定的、也极难避免的琐碎和“匠气”体会到它所蕴涵的精神的意义。
很多评论文章都说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匕首”是“投枪”但在选入中学课本的作品中,尤其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中,我们看到的已不再是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战士,而是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人和事的眷念,或者说是一个冷峻的哲人。在他的记忆中,家乡几乎已经幻化成了一个梦境般的美好世界,并着力去展现故乡人身上那种最纯真的人性,这正是作者眷念故乡的根本原因,也是作者在思考着我如何去改变故乡面貌的反思。
这学期人教社新编初中语文第二单元第六课是鲁迅散文──阿长与山海经,虽然我是第一次教,却是我喜欢的一篇课文,我想要教好这篇文章我得先读懂这篇文章。
1926年,因为北京发生执政府屠杀学生事件,鲁迅先生愤而出走,来到厦门,在厦门大学任教。后因为厦门同样发生进步学生被捕事件,鲁迅先生要求全体教工联名上书,营救学生,未能成功,于是又从厦门出走。后来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对这段颠沛流离的生活有着具体的描述。在此期间,鲁迅先生在莽原中以“旧事重提”为总标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后来结集出版并加上了小引与后记,文集名为朝花夕拾。关于文集的得名,他是这样说的:“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的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或芜杂的文章。”阿长与山海经写的就是回忆,它将作者心中离奇芜杂的回忆幻化成文,尽管在文中,语调与口气都是儿童的,既表达了对童年天真无邪的生活的向往,也渗透了一个成年人对人生的反思。
作者从来没有写过一篇单独的文章回忆自己的母亲,但充满深情地撰文写一个佣人,那么他究竟回忆了一些什么事情呢?在回忆中,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哪些思考呢?
在文中,作者字面上似乎用较多地篇幅写了阿长的一些好笑的琐事,但在这些琐事的背后却隐藏了作者对阿长纯朴、善良的品格的赞美,这种赞美在文末被渲染到了极点,化成了对阿长的怀念与祝福。在文章中作者用孩子的视角来写,其中却渗透了对人生的思考。
有的评论家说文章中有一些细节明显的带有一些贬意,如阿长的睡相,阿长的切切察察的毛病,以及阿长的关于元旦的“古怪事仪式”等等,我认为却不能简单地用“带贬”两个词来概括与归纳的。
在文章开头作者就用简练的笔触告诉人们“我”的保姆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农妇,而且是一个社会地位很低的农妇,她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到“我”家后,人们只是把前任保姆的名字来称呼她,但是作者深情地写道:“长妈妈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连长字也不带”作者由对她的称谓就表明了自己对阿长的态度,在儿时的作者心里,她就是“我”的妈妈,接着作者介绍了她的名称的由来,读到此处,不能不感到一种深沉之情从人的心腔中溢出,对长妈妈的同情由此可见。
长妈妈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她享受不到教育的权利,不识字,没文化。在结尾又补充她的不幸“青年守寡”在别人家做女工,一年功夫只能告假几天回家。
正是因为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在她的身上也具有了普通农妇的缺点。加上她没有文化,不免粗俗,性格又很率真,那种见风使舵式的圆滑她似乎不懂,来到周家做女工,外向的个性也不知收敛,一味适性任情“常喜欢切切察察”在家里引起一些“小风波”睡相也不太好“大摊”字式的摊手摊脚,占领全床,有时还把胳膊搁在孩子的脖子上,几十年过去了,小时不喜欢的这些毛病,到老年时,一切如在眼前。读到此处,不由我感慨: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将童年时代陪“我”睡觉的保姆的睡相还记得如此深刻,不能不说长妈妈在“我”情感中所占的份量!我想,只有共度了那段时光才会有那些记忆的,缺点也好,睡相也罢,不管它们是美好的还是“丑陋”的,在孩子的心里却是如此的深刻,自己的生身母亲也没有如此深的记忆呀!岂能用“憎恶”二字可以归纳得了的吗?虽然作者说“实在他不太佩服她”却影响不了“我”对她的感激与怀念。
接着作者写了长妈妈对“我”的管教严格。作为佣工和保姆,长妈妈与现代幼稚园老师相比可能要差很远“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说我玩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我”对长妈妈的烦还不止如此:因为虽然长妈妈没有知识,却又懂得许多令人“不耐烦”的规矩和使人感到“非常麻烦”的道理,如“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等等。依现在的眼光去似乎有点可笑,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阿长教给这些“道理”的用心,和现在的阿姨教孩子们讲卫生、不横过马路有什么区别呢?现在中国有些地方还有这样的风俗,女人生产时孩子们是不能去看的,人死了不能直接说死,每逢喜庆的日子大人告诉孩子要说吉利的话。这与人们渴望平安幸福有着极大的关系呀,而这一点不是我的母亲教我的,却是长妈妈教的,如果要说科学,谁又能将妈妈怀情式的教育说得清楚的?
深入思考一下,像这样的管教方法又是哪一个母亲没有做过的呢?我记得我的母亲就在小时候教我不要从别人的裤子底下经过,说那样会长不高的。长妈妈只是一个保姆,她的“不要我去晾过裤子底下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的说教,本应由自己的母亲来做,可却是长妈妈!再看饭粒落在地上,最好的捡起来吃掉,这也是教育孩子爱惜粮食呀!谁能说阿长教错了,谁又说阿长教得可笑?事隔那么多年“我”对长妈妈管“我”的事情是那样深刻!以至几十年以后都不能忘记,不能不说长妈妈对“我”的照顾是多么的尽职!
长妈妈在元旦时要“我”说一些吉利的话,对于一个年轻就守寡的人来说平安顺利就是最大的心愿了,于是作者用传神的笔触写了长妈妈对“我”说吉利话的渴望“我”说了吉利后的高兴与满足,而且把这种高兴与满足与我共享:将桔子送到了我的嘴里。
如果以上这些是对“我”的管教的话,那是一种原始的管教,当然谁都不愿意在大人的约束下生活,所以依“我”当时的心态当然不满意了,有点憎恶了,但“我”想那也只是儿时的心态吧,所以我们又怎能根据我们现在的眼光并以作者那种调侃的“憎恶”二字可以理解得了的?如果要从全文来看,那也是作者故意安排的抑笔,那是一种为后扬而故意写一笔曲笔。
其实从阿长那教给“我”那些道理和不许这样或那样的约束中,不难看出她对“我”的热爱与呵护,这在艺术手法上,有点类似以藏为露的含蓄。
但毕竟“我”对她的情感由烦到敬了,这种敬意来源于她自称自己脱了裤子站在城墙下,城外的炮就打不进来了。这是真的吗?当时人认为大炮都是邪术,只要一碰见脏的东西就失灵了,这是迷信,可是这个迷信是她自己编出来的吗?这种迷信不仅她信,当时的统治者也信。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朝的钦差大臣弈山看见英国人的船坚炮利,认为英国人有邪术,于是让船装着马桶冲过去,成为殆笑一时的“马桶战术”这与义和拳与八国联军作战时曾将狗血淋在大炮上同出一辙呀。在民间有一种说法,狗血是不吉利的东西,只要在谁家的房子周围淋上狗血谁就要倒霉。只要想想,这种迷信只有阿长发相信吗?现在不也很多也不也是常去叩拜菩萨以求其庇护吗,我想阿长的错误,不是阿长的错,而是整个社会的错呀。“长毛”的故事,虽然读后令人捧腹开怀,忍俊不禁。但我却不笑阿长!
没有文化的阿长当然不知道那是迷信,年少的“我”也听到了不曾从母亲听到的故事,那大大地满足了“我”好奇的心里。
对于孩子来说有奶便是娘呀,谁对我好,小孩便认为谁好,只要对小孩有不利有地方,小孩也有翻脸不认人的时候。“我”的感动很快就因为隐鼠事件而变化了。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喜欢小动物也是孩子的天性,这两件事没有什么不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渴求不在隐鼠了,而是对知识的渴求了,而且情感也在悄悄地发生的变化。“我”在远叔祖处看到了山海经,可是叔祖是一个疏懒的人,不肯为“我”找,其他人敷衍我,自己又不知道去何处买。也许别人认为小孩子不应该读那些闲书,可是阿长却主动过来问呢?因为她不懂。就是因为她不懂这些道理,她过来问是因为看到小孩子对此如此念念不忘,所以才来问。这说明阿长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人,是一个多么关心“我”的人!
阿长真心地问“我”关心“我”并且帮“我”实现了心愿,她为“我”买回山海经!当“我”接到山海经时,竟“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所有“抱怨”“从此完全消失”“我”对她“发生敬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这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山海经成了“我最为心爱的宝书”因为山海经的缘故“我”还收集了许多类似的书。
到作者写此文时,时隔几十年,这部书浑如眼前,还清楚地记得书中的图画。那是一本印刷、绘图非常粗糙的书,然而也是一部令他终身难忘的书。在书后的五猖会中,他写到父亲让他在去看庙会之前背鉴略,他也说这是一本好书,比千字文百家姓都有用,可他只记得前面四句了。这一本如此粗糙的书却令他终身难忘。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阿长保护了孩子的天性。这正是作者尊重阿长的根本原因。
长妈妈的形象――附丽于这一动人事件,便陡然丰满了。作者高明地通过这一情节,引发读者达到“妙悟”境界,从此物、此事、此景中“悟”到此人、此心、此情,获得对这一形象本质的认识,这种刻意传神的手法是十分灵巧的。
小时候的“讨厌与憎恶”到了大了就变成了尊敬与怀念。当然这种尊敬和怀念来源于经历了数十年沧桑变化后的人生积累。当时的鲁迅,生活颠沛流离,这段生活他在藤野先生一课中有着详细的描述。而这段生活让他更加看清了人世的丑恶,于是他开始回忆故乡的人和事。因为这里有着最纯朴、最纯真的人性,这正是他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的。于是,他写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了阿长与山海经,写了朝花夕拾。而在本文中,他对阿长的尊敬是一直存在的,并且在最后两个小节被渲染至高潮。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深情的祝福与怀念让人悲情难忍!
纵观全文,所写的都是一些小事,但这些琐碎的小事,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真实情感,因此才感人至深。可以说全是按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刻画出一个真实、生动、鲜活的普通劳动妇女——长妈妈的形象。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有许多繁文缛节,但为人诚恳、热情,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这些都是令作者心灵震憾的原因,其词恳切,其情真切,十分感人。
读阿长与山海经,让人体会到了一种人间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