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行商这些年_分卷阅读_29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开始,彭师傅还爱答不理。他手艺好,这附近几个村都爱找他做木工活,连县城的人家也时有来请的。
然而当宋菽讲起这龙头的妙用,彭师傅立刻被吸引了。
对手艺人而言,像龙头这样新奇又实用的部件,当然别具魅力。彭师傅二话没说,立刻接了单,还拉着宋书仔仔细细询问了构造,当天晚上就去寻材料开工了。
“宋四郎啊,你这东西实在精巧,我那卖茶水的表弟见到,立刻订了俩,他那些个卖茶水的弟兄现在都排队来我这里订,是做都做不过来啊!”彭师傅是带着孙子一同来的,他孙子约莫十岁,走在他身后,怀里抱着比自个儿还大的木桶,却不见累。
“那是彭师傅手艺好。”宋菽从彭师傅的孙子手里接过木桶,他试着转了下龙头,果然非常灵活,与他之前想象的一模一样。
“诶,老人家脑子木了,要不是你哪里做得出这么新奇的玩意儿。”彭师傅笑呵呵地摆手,显然十分受用宋菽的夸奖。
因为宋菽也说不准木桶该用多少材料,所以和彭师傅说好,等做完后材料与手工的钱帛一同给他,这时宋菽问起,彭师傅却连连摆手。
“别啦别啦,你这木桶可给我带来不少生意,做起来轻巧,钱帛还多。若不是你我一木匠哪里能找到如此轻省的伙计,别给啦,反倒该我谢谢你。”彭师傅说。这个他来之前就想好了,说到底,这带龙头的木桶是宋菽设计的,而他私下拿这门手艺挣钱,人家若计较起来还是他理亏,当然不能再收钱了。
宋菽懂他的考量,也并不介意他拿这个挣钱,便亲自包了几张鸡蛋饼给他,又说:“我这里还有样东西要麻烦彭师傅,这物什比较大,也许得麻烦师傅在我们村住几天了。”
他开口,彭师傅当然不会推辞,而且这做木匠的在人家家里住着干活是常有的事。他更加好奇宋四郎这回要做什么。
宋菽早就想好,馒头作坊上正轨后,便开始着手建豆油作坊,榨豆油的同时再做点腐乳拿出去卖。
豆油作坊的地点离村口不远,也是一处空置了很久的屋子,面积比馒头作坊大了很多,只是空置太久,宋菽请人修正就花了好些天。
他带着彭师傅过去,让他这几日就在这里做工,每天的饭食会有人送来,彭师傅连声说好。
接着,宋菽摊开一张图纸,是他这几日细细参考了空间里的各种资料后画出来的楔式木榨。他早年有些绘画的底子,虽说用毛笔不习惯,但也还过得去,画得有模有样。
这纸和笔砚都是在县城买的,笔砚也就罢了,这纸贵得很,这么一张A3大小的竟要五十多文,一张纸能抵一石麦子,也难怪只有士家子弟才读得起书。
与彭师傅仔细沟通后,因这次的工程比较大,宋菽付了些定金。
这楔式木榨是北宋才有的,直到解放后都被广泛应用,嘉朝这里榨油还都是家庭作坊,也没这等便利好用的榨油器设备。等彭师傅完工后,再弄个大碾盘,招些工人,这油坊便能开始运作了。
只是这榨油的工作繁重,还需壮劳力,这年月最缺的就是这个。
宋菽瞄了眼刚干完活回来甩着膀子秀肌肉的宋阿南。
好想克隆他个三五十个。
作者有话要说:注:一旬=10天,看关于宋代的书里提到,当时国定一旬休息一天,不知道唐朝有没有,没有的话太不人道了,于是就用了~
另外,前一章提到的席居其实就是榻榻米,中国从唐开始逐渐流行高凳高椅后就不坐地板不用席居了,但日本从唐学过去,并演化成了如今的榻榻米。
也许有大大不知道,会有点影响阅读感受,特别注明一下~
谢谢支持,么么哒~
第14章第十四桶金
“宋四郎您留步,咱们先走了。”
“走好。”宋菽挥挥手,望海楼的马车渐行渐远。
天还未亮,馒头作坊已经开工了。
宋菽的馒头作坊共有五个工人,他给他们分了早晚两班。早班从丑正开始,也就是凌晨两点,负责做望海楼的翠玉馒头,以及一早要卖的白馒头,他们午时下班。而晚班的人则从午时工作到戌正,因为这段时间来买馒头的人减少,所以除了做馒头外,还要负责收集碱水、草木灰、磨面等事。
因馒头的名声早就打了出去,相和村的其他人家开始做馒头后,来宋家买馒头的人也未减少,作坊这里仍旧热热闹闹的。许多要大量采购的人都会事先预定,这样也避免忙中出错。
新一季的粟米已经都种下,宋菽也跟着狠狠体验了一把做农民的滋味。
以前他做农家乐,那就图个好玩,种地也不会全都自己动手,许多事都是雇有经验的村民来做。现在成为真正的农民了,这一课怎么也躲不过,幸好靠着棕绑床赚了一笔,他总算能买头牛来,不用自己犁地。
即便如此,播种季一完,他往草席上一摊,仿佛一具被吸光精气的僵尸。
见他如此,三娘也就不太叫他做地里的事了。今年年景好,庄稼都不太长虫,刚冒出的嫩苗绿油油的,似乎比往年势头都好。
宋菽听她说了只是笑笑。在播种前,他拉着宋阿南当了好几夜飞贼,把各户人家的粟种都换了。他手上粮种有限,其他人家多只换了一小部分,自家的却是全部都换了。经过一千多年培育与现代技术的洗礼,他手上的粮种能抗虫害,产量也高,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将是大丰收。
代价嘛,一盒麻辣嫩牛,两盒番茄牛腩,三盒脆爽牛肚,最近宋阿南还爱上了□□方便面,他说老坛酸菜比红烧牛肉好吃。
一开始,彭师傅还爱答不理。他手艺好,这附近几个村都爱找他做木工活,连县城的人家也时有来请的。
然而当宋菽讲起这龙头的妙用,彭师傅立刻被吸引了。
对手艺人而言,像龙头这样新奇又实用的部件,当然别具魅力。彭师傅二话没说,立刻接了单,还拉着宋书仔仔细细询问了构造,当天晚上就去寻材料开工了。
“宋四郎啊,你这东西实在精巧,我那卖茶水的表弟见到,立刻订了俩,他那些个卖茶水的弟兄现在都排队来我这里订,是做都做不过来啊!”彭师傅是带着孙子一同来的,他孙子约莫十岁,走在他身后,怀里抱着比自个儿还大的木桶,却不见累。
“那是彭师傅手艺好。”宋菽从彭师傅的孙子手里接过木桶,他试着转了下龙头,果然非常灵活,与他之前想象的一模一样。
“诶,老人家脑子木了,要不是你哪里做得出这么新奇的玩意儿。”彭师傅笑呵呵地摆手,显然十分受用宋菽的夸奖。
因为宋菽也说不准木桶该用多少材料,所以和彭师傅说好,等做完后材料与手工的钱帛一同给他,这时宋菽问起,彭师傅却连连摆手。
“别啦别啦,你这木桶可给我带来不少生意,做起来轻巧,钱帛还多。若不是你我一木匠哪里能找到如此轻省的伙计,别给啦,反倒该我谢谢你。”彭师傅说。这个他来之前就想好了,说到底,这带龙头的木桶是宋菽设计的,而他私下拿这门手艺挣钱,人家若计较起来还是他理亏,当然不能再收钱了。
宋菽懂他的考量,也并不介意他拿这个挣钱,便亲自包了几张鸡蛋饼给他,又说:“我这里还有样东西要麻烦彭师傅,这物什比较大,也许得麻烦师傅在我们村住几天了。”
他开口,彭师傅当然不会推辞,而且这做木匠的在人家家里住着干活是常有的事。他更加好奇宋四郎这回要做什么。
宋菽早就想好,馒头作坊上正轨后,便开始着手建豆油作坊,榨豆油的同时再做点腐乳拿出去卖。
豆油作坊的地点离村口不远,也是一处空置了很久的屋子,面积比馒头作坊大了很多,只是空置太久,宋菽请人修正就花了好些天。
他带着彭师傅过去,让他这几日就在这里做工,每天的饭食会有人送来,彭师傅连声说好。
接着,宋菽摊开一张图纸,是他这几日细细参考了空间里的各种资料后画出来的楔式木榨。他早年有些绘画的底子,虽说用毛笔不习惯,但也还过得去,画得有模有样。
这纸和笔砚都是在县城买的,笔砚也就罢了,这纸贵得很,这么一张A3大小的竟要五十多文,一张纸能抵一石麦子,也难怪只有士家子弟才读得起书。
与彭师傅仔细沟通后,因这次的工程比较大,宋菽付了些定金。
这楔式木榨是北宋才有的,直到解放后都被广泛应用,嘉朝这里榨油还都是家庭作坊,也没这等便利好用的榨油器设备。等彭师傅完工后,再弄个大碾盘,招些工人,这油坊便能开始运作了。
只是这榨油的工作繁重,还需壮劳力,这年月最缺的就是这个。
宋菽瞄了眼刚干完活回来甩着膀子秀肌肉的宋阿南。
好想克隆他个三五十个。
作者有话要说:注:一旬=10天,看关于宋代的书里提到,当时国定一旬休息一天,不知道唐朝有没有,没有的话太不人道了,于是就用了~
另外,前一章提到的席居其实就是榻榻米,中国从唐开始逐渐流行高凳高椅后就不坐地板不用席居了,但日本从唐学过去,并演化成了如今的榻榻米。
也许有大大不知道,会有点影响阅读感受,特别注明一下~
谢谢支持,么么哒~
第14章第十四桶金
“宋四郎您留步,咱们先走了。”
“走好。”宋菽挥挥手,望海楼的马车渐行渐远。
天还未亮,馒头作坊已经开工了。
宋菽的馒头作坊共有五个工人,他给他们分了早晚两班。早班从丑正开始,也就是凌晨两点,负责做望海楼的翠玉馒头,以及一早要卖的白馒头,他们午时下班。而晚班的人则从午时工作到戌正,因为这段时间来买馒头的人减少,所以除了做馒头外,还要负责收集碱水、草木灰、磨面等事。
因馒头的名声早就打了出去,相和村的其他人家开始做馒头后,来宋家买馒头的人也未减少,作坊这里仍旧热热闹闹的。许多要大量采购的人都会事先预定,这样也避免忙中出错。
新一季的粟米已经都种下,宋菽也跟着狠狠体验了一把做农民的滋味。
以前他做农家乐,那就图个好玩,种地也不会全都自己动手,许多事都是雇有经验的村民来做。现在成为真正的农民了,这一课怎么也躲不过,幸好靠着棕绑床赚了一笔,他总算能买头牛来,不用自己犁地。
即便如此,播种季一完,他往草席上一摊,仿佛一具被吸光精气的僵尸。
见他如此,三娘也就不太叫他做地里的事了。今年年景好,庄稼都不太长虫,刚冒出的嫩苗绿油油的,似乎比往年势头都好。
宋菽听她说了只是笑笑。在播种前,他拉着宋阿南当了好几夜飞贼,把各户人家的粟种都换了。他手上粮种有限,其他人家多只换了一小部分,自家的却是全部都换了。经过一千多年培育与现代技术的洗礼,他手上的粮种能抗虫害,产量也高,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将是大丰收。
代价嘛,一盒麻辣嫩牛,两盒番茄牛腩,三盒脆爽牛肚,最近宋阿南还爱上了□□方便面,他说老坛酸菜比红烧牛肉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