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罗林山人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222章罗林山人
徐飞拱手道:“小国公不必多礼,今日是令堂寿宴,徐飞自当前来为老夫人祝寿。徐某一介山野之人,礼数不周之处还望小国公海涵。”说完从袖口里拿出一封银子交给旁边的迎宾仆人。
便有仆人接过,拆封登记,高唱道:“徐飞公子,贺银二百两!”
郑鸿远佯做不悦道:“徐仙师,你这是做什么?你今天能来,我郑家蓬荜生辉,还送什么贺礼?来,快请进来。”说完便侧身邀请徐飞进去。
一旁的宾客们则有人心里嘀咕,我当是什么贵客来了呢,才送二百两银子的贺仪,也不嫌寒酸,心里面立马将这个徐仙师的地位降了一个档次。要知道今天来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二百两银子跟其他人的贺礼比起来,实在太寒酸了。
徐飞随着郑鸿远进了大门,又进了一个拱门,眼前便是一个精致的园林,里面稀稀落落的已经摆放了十来桌酒席,散布在假山流水亭栏旁边,倒是一点都不显得拥挤,景色也不错,而且不落俗套,看起来郑鸿远安排这个寿宴也是用了心的。
而且北方的院落,大都是占地颇大,宽敞平整,而南方的园林,则是小桥流水,柳暗花明,讲究的一个曲径通幽的意境。没想到郑鸿远是在北方京城长大,居然也置办了这么个江南特色的园子。
等徐飞落座之后,晚上的宴会差不多就正式开始了,郑鸿远举杯向今天前来赴宴的宾客们致辞感谢,然后便开席了。各色酒水菜肴流水般的上来,宾客们也杯盏交错,闲谈聊天起来,郑鸿远也带着管家和子侄后辈们开始挨桌敬酒。
徐飞所在的这一桌是摆放在最前面的主桌之一,桌上坐的都是富阳府城有头有脸的人物,知府大人,同知大人,总兵大人,还有知府长吏等。他们大多数都认识徐飞,因此徐飞倒不是很尴尬,随意用些酒水,和诸位大人们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原先富阳府的总兵大人,便是邓承志的父亲,去年外调到外省做了游击将军,算是升迁了。新来的这位总兵大人,年富力强,坚毅果决,一看便是长期在军队中锻炼出来的。
主桌对面的北墙之下则是放着一张案几,几把椅子,案几上放着各色瓜果和菜肴,想必是给郑鸿远母亲留的位置了。他母亲年事已高,不会来参加酒宴,应该是宴会中途会出来跟大家打个招呼。徐飞就等着老夫人出来后,走个过场,便打算离去了。
等酒过三巡,几个丫鬟便扶着一个头发花白,衣衫华贵,拄着拐棍的老妇从后宅出来了。这老妇人大约六十左右年纪,脸色红润,一脸富贵之相,便是今天的主角,本朝郑国公的正妻,朝廷敕封的浩命夫人,郑鸿远的母亲了。
郑鸿远忙过去搀着母亲在主位坐下,宾客们知道是郑国公夫人出来了,也都纷纷起立给老夫人祝寿。
徐飞忽然心中一动,似有所觉,仰首向天上看去,就见一道白光闪过,一个人影从天而降,稳稳的落在院中,老夫人的面前。
众宾客本来在给老夫人祝寿,被这个突然到来的不速之客吓了一跳,引起了小小的骚乱,临近的几桌客人里有那胆子小的更是吓得酒杯都扔掉了。
此人落地之后显出真容,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道士打扮的男子,仙风道骨,大袖飘飘,一把拂尘轻轻搭在手上。他不慌不忙,转身向老夫人微微躬身说道:“国公府供奉罗林山人,奉国公府世子之命,前来给老夫人祝寿。世子远在京城,无暇分身,嘱咐罗某代为前来祝寿,祝老夫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吉祥如意,身体安康。”
老夫人一脸惊讶,微微张口,轻轻拍了拍心口,说道:“罗仙师啊,你可吓了老身一跳,是老大让你来的?他远在京城还记得我的生日,也是难为他了。鸿远,快请仙师入席。”
郑鸿远陪在母亲身旁,脸色有些不渝。他之所以远离京城,来这富阳府做盐运使,跟他大哥,国公府世子郑鸿通,还有这位罗仙师有着莫大的关系。
郑鸿远的大哥郑鸿通比他大十二岁,从小便随郑国公在军营里长大,练的一身武艺,为人又性格强硬,行军打仗是一把好手。在郑国公追随当今圣上南征北伐时,郑鸿通才十五岁,便已经跟随父亲四处征战,在战斗中屡立战功,年纪轻轻便被升为千总,开始独自掌兵。
当年郑鸿远才三岁,和姐姐一起留在家里,由母亲抚养长大。等到天下大定,父亲做了国公,便派人接了母亲和自己姐弟二人来到京城定居。而此时郑鸿远已经十五岁了,和大哥也是分别十二年后第一次相见。因此在他的记忆中,只知道自己有个父亲和大哥在外打仗,对于二人的相貌和印象全无,毕竟一个才三岁的孩子能记得什么。
因为大哥常年在外带兵打仗,性格颇为暴躁,又因为年龄大自己十来岁,对自己这个弟弟颇多管教,动不动就鞭打责骂,连父亲都管不了,因此兄弟二人的关系日渐隔阂。也许也算不上日渐隔阂吧,应该是从开始就没有亲近过。
郑鸿远又和郑鸿通的性格完全是两个路子,不像郑鸿通那般喜欢玩刀弄枪,他更喜静,喜欢读书,结交的都是读书人,和朋友们成日里结伴出游,吟诗作对,做些附庸风雅之事。等成年以后考取了功名,整个人也越发的文质彬彬,温文尔雅,待人接物举止有度,倒是在京城的读书人圈子里给自己博了个好名声。
当时正值天下大定,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朝廷开始有意的削减武将的权力,提高文官的地位,因此京城文官势力大涨,加上郑鸿远和京城的文官圈子关系颇佳,好多人都很看好他的发展前景,甚至有些人私底下已经开始叫他小国公了。
第222章罗林山人
徐飞拱手道:“小国公不必多礼,今日是令堂寿宴,徐飞自当前来为老夫人祝寿。徐某一介山野之人,礼数不周之处还望小国公海涵。”说完从袖口里拿出一封银子交给旁边的迎宾仆人。
便有仆人接过,拆封登记,高唱道:“徐飞公子,贺银二百两!”
郑鸿远佯做不悦道:“徐仙师,你这是做什么?你今天能来,我郑家蓬荜生辉,还送什么贺礼?来,快请进来。”说完便侧身邀请徐飞进去。
一旁的宾客们则有人心里嘀咕,我当是什么贵客来了呢,才送二百两银子的贺仪,也不嫌寒酸,心里面立马将这个徐仙师的地位降了一个档次。要知道今天来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二百两银子跟其他人的贺礼比起来,实在太寒酸了。
徐飞随着郑鸿远进了大门,又进了一个拱门,眼前便是一个精致的园林,里面稀稀落落的已经摆放了十来桌酒席,散布在假山流水亭栏旁边,倒是一点都不显得拥挤,景色也不错,而且不落俗套,看起来郑鸿远安排这个寿宴也是用了心的。
而且北方的院落,大都是占地颇大,宽敞平整,而南方的园林,则是小桥流水,柳暗花明,讲究的一个曲径通幽的意境。没想到郑鸿远是在北方京城长大,居然也置办了这么个江南特色的园子。
等徐飞落座之后,晚上的宴会差不多就正式开始了,郑鸿远举杯向今天前来赴宴的宾客们致辞感谢,然后便开席了。各色酒水菜肴流水般的上来,宾客们也杯盏交错,闲谈聊天起来,郑鸿远也带着管家和子侄后辈们开始挨桌敬酒。
徐飞所在的这一桌是摆放在最前面的主桌之一,桌上坐的都是富阳府城有头有脸的人物,知府大人,同知大人,总兵大人,还有知府长吏等。他们大多数都认识徐飞,因此徐飞倒不是很尴尬,随意用些酒水,和诸位大人们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原先富阳府的总兵大人,便是邓承志的父亲,去年外调到外省做了游击将军,算是升迁了。新来的这位总兵大人,年富力强,坚毅果决,一看便是长期在军队中锻炼出来的。
主桌对面的北墙之下则是放着一张案几,几把椅子,案几上放着各色瓜果和菜肴,想必是给郑鸿远母亲留的位置了。他母亲年事已高,不会来参加酒宴,应该是宴会中途会出来跟大家打个招呼。徐飞就等着老夫人出来后,走个过场,便打算离去了。
等酒过三巡,几个丫鬟便扶着一个头发花白,衣衫华贵,拄着拐棍的老妇从后宅出来了。这老妇人大约六十左右年纪,脸色红润,一脸富贵之相,便是今天的主角,本朝郑国公的正妻,朝廷敕封的浩命夫人,郑鸿远的母亲了。
郑鸿远忙过去搀着母亲在主位坐下,宾客们知道是郑国公夫人出来了,也都纷纷起立给老夫人祝寿。
徐飞忽然心中一动,似有所觉,仰首向天上看去,就见一道白光闪过,一个人影从天而降,稳稳的落在院中,老夫人的面前。
众宾客本来在给老夫人祝寿,被这个突然到来的不速之客吓了一跳,引起了小小的骚乱,临近的几桌客人里有那胆子小的更是吓得酒杯都扔掉了。
此人落地之后显出真容,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道士打扮的男子,仙风道骨,大袖飘飘,一把拂尘轻轻搭在手上。他不慌不忙,转身向老夫人微微躬身说道:“国公府供奉罗林山人,奉国公府世子之命,前来给老夫人祝寿。世子远在京城,无暇分身,嘱咐罗某代为前来祝寿,祝老夫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吉祥如意,身体安康。”
老夫人一脸惊讶,微微张口,轻轻拍了拍心口,说道:“罗仙师啊,你可吓了老身一跳,是老大让你来的?他远在京城还记得我的生日,也是难为他了。鸿远,快请仙师入席。”
郑鸿远陪在母亲身旁,脸色有些不渝。他之所以远离京城,来这富阳府做盐运使,跟他大哥,国公府世子郑鸿通,还有这位罗仙师有着莫大的关系。
郑鸿远的大哥郑鸿通比他大十二岁,从小便随郑国公在军营里长大,练的一身武艺,为人又性格强硬,行军打仗是一把好手。在郑国公追随当今圣上南征北伐时,郑鸿通才十五岁,便已经跟随父亲四处征战,在战斗中屡立战功,年纪轻轻便被升为千总,开始独自掌兵。
当年郑鸿远才三岁,和姐姐一起留在家里,由母亲抚养长大。等到天下大定,父亲做了国公,便派人接了母亲和自己姐弟二人来到京城定居。而此时郑鸿远已经十五岁了,和大哥也是分别十二年后第一次相见。因此在他的记忆中,只知道自己有个父亲和大哥在外打仗,对于二人的相貌和印象全无,毕竟一个才三岁的孩子能记得什么。
因为大哥常年在外带兵打仗,性格颇为暴躁,又因为年龄大自己十来岁,对自己这个弟弟颇多管教,动不动就鞭打责骂,连父亲都管不了,因此兄弟二人的关系日渐隔阂。也许也算不上日渐隔阂吧,应该是从开始就没有亲近过。
郑鸿远又和郑鸿通的性格完全是两个路子,不像郑鸿通那般喜欢玩刀弄枪,他更喜静,喜欢读书,结交的都是读书人,和朋友们成日里结伴出游,吟诗作对,做些附庸风雅之事。等成年以后考取了功名,整个人也越发的文质彬彬,温文尔雅,待人接物举止有度,倒是在京城的读书人圈子里给自己博了个好名声。
当时正值天下大定,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朝廷开始有意的削减武将的权力,提高文官的地位,因此京城文官势力大涨,加上郑鸿远和京城的文官圈子关系颇佳,好多人都很看好他的发展前景,甚至有些人私底下已经开始叫他小国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