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不是做官的命_分卷阅读_70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风起龙城、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星门、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林清却没回答林三叔的问题,而是问他,说:“当初杉哥儿考完府试,是谁直接让他去考院试的?他的夫子?”
林三叔不明白林清说什么,不过还是实话实说:“杉儿他考完府试,中了后,当年就是院试,于是就让他去考了。”
“我是问,是他夫子让他去考的吗?”林清又问了一遍。
林三叔顿时有些尴尬,说:“不是,他夫子说他火候还不到,让他压两年再考,可是我们觉得再压两年多浪费,就让他先去试试。”
“浪费,呵呵,现在再压他两年都不浪费!”林清冷笑道。
林三叔听了一惊,忙问道:“二侄子,你啥意思?”
“他策论到现在都没入门,你们居然让他考院试,他能考上才怪呢!”林清气的说。
“策论?”林三叔愣愣的看着林清,完全不知道林清在说什么。
“杉儿策论还没入门?”蔡氏一惊,连忙拉过孙子,说:“你不会策论?”
林杉低着头,小声的说:“策论好难,孙儿每次不怎么会破题。”
蔡氏听了顿时眼前一黑,虽然她身为女子,不会去学男子科举用的策论,可也知道策论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院试中的重要。
蔡氏直接对林杉说:“那奶奶每次问你在私塾学的可好,你为什么从来不说?”
林杉脸憋的通红,一句话都不说。
“那是因为你们天天夸他聪明,天天觉得他是天纵奇才,他又怎么敢表现出一点不好,让你们失望,让你们丢面,让他自己丢脸。”林清在一旁淡淡的说。
林清转头看着蔡氏,问道:“三婶,杉哥儿未入学前,你给他启过蒙吧!”
蔡氏还在刚才的打击中没恢复过来,无力的点点头,随口说:“你堂嫂怀椿哥儿时怀相不好,一直卧床修养,所以杉哥儿五岁就养在我跟前,杉哥儿从小听话懂事,也聪明,我就按照世家的规矩,从六岁给他启蒙。”
“林家的子弟八岁才进族学读书,外面的私塾也差不多,大多数都是八岁入学,为的是避开男孩子的八岁糊涂。
所以等杉哥儿入学的时候,其实他已经早就学了两年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当然要比族中弟子看起来聪明的多。因为无论在族学还是私塾,前两年教的,他已经早就会了,或者说学了个差不多。”林清对蔡氏说。
蔡氏听的一颤,抬头看着林清。
林清看着她,接着说:“当然这个也是有好处的,就是他前期的基础打的很牢,所以在县试、府试中,他一次就过了。可等到院试,这就不同了,院试除了考背的东西,还加上了策论,三婶,你应该没学过策论吧!”
“策论只有科考的学子才学,我又不用考科举,怎么会学。”蔡氏苦笑道。
林清点点头,确实这样,不考科举,确实没人吃饱了撑的去学策论,就像第一世,不考公务员,也没人吃饱了撑的去练申论一样。
“所以等杉哥儿考完府试,开始学策论的时候,几乎和别的孩子一样,都是从头开始的。而凡是学过策论的都知道,策论没一两年沉下心去揣摩,去悟,是入不了门的,而这个时候,你们把不但没让他静下心来学,反而把他送院试考棚去了!而最过分的是,这院试还就考策论!学都没学会,你让他去考什么,到考场上瞎编吗?”林清直接说道。
林三叔傻眼了,林济夫妇也傻眼了,蔡氏也一脸懊悔不已,喃喃的说:“我一直觉得杉儿从小乖巧懂事,学东西也快,我以为他很快就能学会策论的,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小时候学东西学的快,那是因为你教的简单,你教的都是《三字经》《百家姓》什么的,这些本来就朗朗上口,也好背,可策论一样么,那是需要动脑子的,需要去悟,需要去练的,人家夫子为什么不让他去,就是人家自己考过秀才,又教书多年,这策论会不会,够不够火候,人家一眼就能看的出来,你们可好,生怕耽误了孩子,在孩子什么不会的时候就把孩子送上去,你们这和拔苗助长有什么不同。”
林清说完,又给林三叔蔡氏,林济夫妇详细的说了一遍从县试到府试再到院试科考内容、难易程度以及录取比例。
林三叔听了,惊叹道:“想不到考个秀才这么的难,我当初看你没用几个月就考出来,还以为挺容易的。”
林清暗暗翻了个白眼,说:“要真容易,秀才早就不值钱了,你当朝廷那免四丁是白给你免的。”
“也是,”林三叔点点头,说:“可能当年看你考秀才那么容易,才觉得秀才容易,想当年,还在村里的时候,确实一村都不一定出一个秀才。”
林清看林三叔回过味来了,正松了一口气,打算去说说他大侄子,却被蔡氏拉住,蔡氏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那杉儿后来不又去读了好几年么,为什么还不中?”
林三叔和林济夫妇顿时也看过来,对啊,林杉后来还读了四年呢,为什么还是没中。
林清叹了一口气,说:“因为他心乱了!
等他考完院试回去,已经耽误了一个多月的课,而他伤心自己没过,再加上感觉丢了面子,等他缓过来,好几个月已经下去了,这时和他一起过府试的同窗,已经差不多把策论学的差不多了,他又怎么能赶得上别人的进度,学习就是这样,一步落下,步步落下,最终越积越多,他直接到最后就完全跟不上了。所以等下一次考策论的时候,其实他压根还是迷迷糊糊。
所以第二次没中一点也不奇怪,如果这时他能痛定思过,沉下心来补弱,其实下一次中应该没问题,可惜从这时他心就乱了,因为在这次院试中,有本来不如他,人家都中了,而他却没中,再加上你们平时一直捧着他,此时却因为他两次没中而无意中露出失望,他这时只感觉自己丢人,难过,伤心了,又哪有什么心思学习,后面再不中也就没什么意外,因为他的心早就乱了,早就不在学业上了。”
林清看着林杉叹了一口气,这孩子被捧得太高,所以才摔的如此狠,以至于一蹶不振。
林三叔夫妇和林济夫妇,听了林清的话,再想到当初林杉考完院试后的表现,顿时如一盆凉水泼下,从头凉到脚。
林济身为亲爹,自然最是心焦,忙问道:“那该怎么办?那该怎么办?”
林清却转头看着林杉,问道:“杉哥儿,你打算怎么办?”
林杉默默低着头,不说话。
“你是打算接着读书,考科举,还是打算跟着你爹回去卖盐?”林清淡淡的说。
“读书!”林杉想也不想,脱口而出。
“科举这条路很辛苦,几乎没有人可惜走的一帆风顺,你要想清楚,如果你接着读,你还可能会落榜。”林清直接把林杉最不想面对的说出来。
林杉的手无意识的握紧拳头,想了想,还是说:“我想读书。”
林清看了他一会,然后,淡淡的说:“明天你带着东西,来我这读书吧!我有点事,先失陪一下。”然后就施施然出去了。
林杉看着林清走了,忙转头看着他的父母,他的爷爷奶奶。
蔡氏首先反应过来,惊喜的说:“二郎这是要亲自教导杉儿读书了?”
林三叔也松了一口气,说:“既然叫杉儿过来,那就是了。”
林济夫妇一听也惊喜的不行,林清可是进士,让他指导,杉儿的院试肯定就不是问题了。
蔡氏忙把林杉拉到跟前叮嘱,说:“爷爷奶奶天天想着你好,却不曾想是害了你,如今你堂叔愿意教导你,你可要跟着好好学,千万别辜负了你堂叔的一片心意。”
蔡氏转头对儿子林济说:“我原先就说二郎是你们中学问最好的,也最念旧情的,你还天天说娘偏疼他,看看,如今杉儿有事,人家儿郎,可曾说个不字。”
林济听了,忙点头说是,心里却无奈的想:您就是天生喜欢会读书的!
蔡氏又嘱咐了林杉几句,然后就打算先带林杉离开,好等明天再送来。
不过要走,就得和主人告辞,蔡氏看了看外面,奇怪的说:“清儿刚才有什么事,怎么还没回来?”
林三叔看了一下,猜测道:“八成是什么公事吧!”
蔡氏听了点点头,说:“对,二郎做官,平日肯定有不少事要忙,唉,咱还弄孩子来麻烦二郎,实在是过意不去。”
“可不是,”林济说:“要不咱送点东西给堂弟?不过堂弟会不会不稀罕?”
蔡氏瞪了他一眼,说:“稀不稀罕是人家的事,送不送是咱的心意,当然得送。”
于是林三叔蔡氏和林济夫妇一起,商量到底送点什么好。
………
林清急急的跑到后院,如厕后,边洗手边感慨道:
忙了一晚上,连个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憋死我了!
第一百零八章(一更)
林清更衣回来,就看到正打算离开的林三叔一家,林清本来想留他三叔一家吃晚饭的,可他三叔一家忙着回去,林清留不住,就只好亲自送他们出去。
林清送完人回来,就看到王嫣已经在屋里摆好饭,王嫣还诧异的问:“二郎,三叔他们怎么不留下用饭,妾身特地重新准备了一桌。”
林清摆摆手,说:“三叔说他拖家带口的不方便,就先回去了。”
王嫣点点头,让人去书房把两个正努力补功课的儿子叫来,林桓也从外面赶着饭点回来,于是一家人开始吃晚膳。
吃过晚饭,林清先去检查了一下两个儿子的功课,解决了两个儿子功课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又回来哄了一会怎么都不肯睡觉的小儿子,等和王嫣一起把小儿子哄睡,两人这才上床睡觉。
上了床,林清不由感叹了一句:“果然孩子多了,就是麻烦啊!”
王嫣放下帷帐,笑着说:“我这些日子看二郎天天围着一群孩子转,还以为二郎乐在其中呢!”
“唉,这不是没办法么。”林清头枕在枕头上说:“这帮孩子,都是和我三代以内的孩子,近的不能再近了,如果他们只是碌碌无为还没事,可要出了什么幺蛾子,传出去,我就等着御使弹劾吧,多少官员,都毁在这一条上。”
王嫣听了,说:“可不是,当年咱还住翰林院那一片的时候,同一条街的张翰林,不就因为家中子侄强占民田,被御使弹劾,结果不但丢了官,一家子被流放。”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林清叹气道。
王嫣用一只胳膊支起头,侧着身子,问林清:“二郎这些日子一直忙着教导族中弟子读书,是打算让族中弟子走科举么?”
“走科举?”林清摇摇头,说:“科考一途本来就是独木桥,万千人马往上挤,哪是那么容易的,那些世家大族,也只是紧着家中子弟在年少的时候读书,等孩子成年了,也是让有希望科考的接着读,没希望的就让做些别的营生,何况咱这种没什么底蕴的家族。
我这些日子压着这些孩子读书,不过是看着这些孩子这些年惯的太厉害了,治治他们这股歪风邪气,省的他们以后长大了闯祸罢了。再说,咱家族的孩子,一般是在族学学到十五岁,然后家里给娶了媳妇,算是长大了,才跟着父兄进入盐号帮忙,也就是说他们在族学这几年,其实压根就没什么事,既然这样,那还不如让他们多读些书,多明些道理。”
“我还当二郎想让他们给你考个进士呢!”王嫣笑着打趣说。
“还进士,他们能给我考出个举人,我就觉得林家祖坟冒青烟了。”林清说道。
“二郎你亲自教导也不行么?”王嫣问道。
林清知道王嫣一路陪着他科举,总对他有一种盲目的信心,说道:“县试、府试考的不过是基础,这个只要刻苦,想过不难,院试虽然加了策论,可毕竟考的只是最简单的策论,所以如果有个好的老师教导,就算天资不高,背上千篇策论,院试上也能做出一篇混过去,所以想中秀才,只要有财力和努力就成了,可等到举人,这就不同了,乡试三年才一次,一省的秀才都去考,不是有真才实学,想都不要想,而且许多有真才实学的,运气差一些,也不一定能过。”
“那咱家族的那些孩子?”王嫣问道。
“我尽心教导一阵子,他们想学的就学,不想学的等他们年满十五就让他们回家,家里自然给他们娶媳妇让他们进盐号帮忙。”林清说道。
王嫣笑着说:“他们学不好,二郎不觉得白教了?”
林清摇摇头,说:“这教书哪有值不值的问题,哪个老师,也不一定能保证自己的学生就一定成才,再说,我现在不正好在家有空么。”
林清想到他三叔家的杉哥儿,对王嫣说:“明天把桓儿旁边的院子收拾出来,让杉哥儿住进去。”
王嫣知道今天林三叔拖家带口的来,肯定就是为了林杉的事,也不奇怪,就说道:“明天一早妾身就让人收拾出来。”
两人又说了会话,看着时间不早了,就就寝了。
第二日一早,王嫣收拾好院子,林杉就带着大包小包来了,林清让林桓带着林杉先去安顿好,就开始检查林杉的功课。
林清在检查林杉的功课中,发现林杉的基础果然非常好,四书五经无论原文、注释还是典故,张口即来,检查到策论,策论的格式他也会,文采也不错,用典用词也毫无问题,可等看到他写出的策论,林清就恨不得直接在上面画个“x”。
林清这才知道为什么他三婶这么多年都没发现问题,这孩子不是不聪明,也不是不用功,更不是脑子笨,这孩子是逻辑不通啊!
策论,虽然是科考中的一种考题,可它的本意是向朝廷献策的文章,也就是一种以论点为中心,典故例子为论据的文章,所以一篇策论,目的就是有理有据表明自己对这件事的观点,如果说不出自己的观点,那还写什么策论。
可林杉的文章,初看起来用词华丽无比,看着不错,可认真一看,就能发现文章整个都是散的,不仅里面的典故和要说的没什么关系,而且整体看来,也逻辑不清,前言不搭后语。
林清想了想,直接从旁边的找出一个箱子,然后从里面翻出一沓卷子,递给林杉,说:“你用半个月的时间,把这一沓考卷上的每一篇策论总结一下,然后每篇给我概括出这篇文章写什么的。”
林杉看了一眼,发现这是山省多年的乡试考卷,虽然是誊抄的,还是立刻慎重的接过,忙点头说是。
林清教完了林杉,又去指点了一会林桓的策论,然后就去族学给那群孩子接着授课。
林清在家里教了半个月的孩子,他一个月的假就用的差不多了,考虑到沂州府到郯城坐马车不过大半天的时间,来回也挺方便,林清就没有带家眷,直接自己回郯王府了。
林清回到郯王府,先去找六皇子销假,刚走到六皇子呆的宫殿,就看到外面的杨云。
林清却没回答林三叔的问题,而是问他,说:“当初杉哥儿考完府试,是谁直接让他去考院试的?他的夫子?”
林三叔不明白林清说什么,不过还是实话实说:“杉儿他考完府试,中了后,当年就是院试,于是就让他去考了。”
“我是问,是他夫子让他去考的吗?”林清又问了一遍。
林三叔顿时有些尴尬,说:“不是,他夫子说他火候还不到,让他压两年再考,可是我们觉得再压两年多浪费,就让他先去试试。”
“浪费,呵呵,现在再压他两年都不浪费!”林清冷笑道。
林三叔听了一惊,忙问道:“二侄子,你啥意思?”
“他策论到现在都没入门,你们居然让他考院试,他能考上才怪呢!”林清气的说。
“策论?”林三叔愣愣的看着林清,完全不知道林清在说什么。
“杉儿策论还没入门?”蔡氏一惊,连忙拉过孙子,说:“你不会策论?”
林杉低着头,小声的说:“策论好难,孙儿每次不怎么会破题。”
蔡氏听了顿时眼前一黑,虽然她身为女子,不会去学男子科举用的策论,可也知道策论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院试中的重要。
蔡氏直接对林杉说:“那奶奶每次问你在私塾学的可好,你为什么从来不说?”
林杉脸憋的通红,一句话都不说。
“那是因为你们天天夸他聪明,天天觉得他是天纵奇才,他又怎么敢表现出一点不好,让你们失望,让你们丢面,让他自己丢脸。”林清在一旁淡淡的说。
林清转头看着蔡氏,问道:“三婶,杉哥儿未入学前,你给他启过蒙吧!”
蔡氏还在刚才的打击中没恢复过来,无力的点点头,随口说:“你堂嫂怀椿哥儿时怀相不好,一直卧床修养,所以杉哥儿五岁就养在我跟前,杉哥儿从小听话懂事,也聪明,我就按照世家的规矩,从六岁给他启蒙。”
“林家的子弟八岁才进族学读书,外面的私塾也差不多,大多数都是八岁入学,为的是避开男孩子的八岁糊涂。
所以等杉哥儿入学的时候,其实他已经早就学了两年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当然要比族中弟子看起来聪明的多。因为无论在族学还是私塾,前两年教的,他已经早就会了,或者说学了个差不多。”林清对蔡氏说。
蔡氏听的一颤,抬头看着林清。
林清看着她,接着说:“当然这个也是有好处的,就是他前期的基础打的很牢,所以在县试、府试中,他一次就过了。可等到院试,这就不同了,院试除了考背的东西,还加上了策论,三婶,你应该没学过策论吧!”
“策论只有科考的学子才学,我又不用考科举,怎么会学。”蔡氏苦笑道。
林清点点头,确实这样,不考科举,确实没人吃饱了撑的去学策论,就像第一世,不考公务员,也没人吃饱了撑的去练申论一样。
“所以等杉哥儿考完府试,开始学策论的时候,几乎和别的孩子一样,都是从头开始的。而凡是学过策论的都知道,策论没一两年沉下心去揣摩,去悟,是入不了门的,而这个时候,你们把不但没让他静下心来学,反而把他送院试考棚去了!而最过分的是,这院试还就考策论!学都没学会,你让他去考什么,到考场上瞎编吗?”林清直接说道。
林三叔傻眼了,林济夫妇也傻眼了,蔡氏也一脸懊悔不已,喃喃的说:“我一直觉得杉儿从小乖巧懂事,学东西也快,我以为他很快就能学会策论的,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小时候学东西学的快,那是因为你教的简单,你教的都是《三字经》《百家姓》什么的,这些本来就朗朗上口,也好背,可策论一样么,那是需要动脑子的,需要去悟,需要去练的,人家夫子为什么不让他去,就是人家自己考过秀才,又教书多年,这策论会不会,够不够火候,人家一眼就能看的出来,你们可好,生怕耽误了孩子,在孩子什么不会的时候就把孩子送上去,你们这和拔苗助长有什么不同。”
林清说完,又给林三叔蔡氏,林济夫妇详细的说了一遍从县试到府试再到院试科考内容、难易程度以及录取比例。
林三叔听了,惊叹道:“想不到考个秀才这么的难,我当初看你没用几个月就考出来,还以为挺容易的。”
林清暗暗翻了个白眼,说:“要真容易,秀才早就不值钱了,你当朝廷那免四丁是白给你免的。”
“也是,”林三叔点点头,说:“可能当年看你考秀才那么容易,才觉得秀才容易,想当年,还在村里的时候,确实一村都不一定出一个秀才。”
林清看林三叔回过味来了,正松了一口气,打算去说说他大侄子,却被蔡氏拉住,蔡氏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那杉儿后来不又去读了好几年么,为什么还不中?”
林三叔和林济夫妇顿时也看过来,对啊,林杉后来还读了四年呢,为什么还是没中。
林清叹了一口气,说:“因为他心乱了!
等他考完院试回去,已经耽误了一个多月的课,而他伤心自己没过,再加上感觉丢了面子,等他缓过来,好几个月已经下去了,这时和他一起过府试的同窗,已经差不多把策论学的差不多了,他又怎么能赶得上别人的进度,学习就是这样,一步落下,步步落下,最终越积越多,他直接到最后就完全跟不上了。所以等下一次考策论的时候,其实他压根还是迷迷糊糊。
所以第二次没中一点也不奇怪,如果这时他能痛定思过,沉下心来补弱,其实下一次中应该没问题,可惜从这时他心就乱了,因为在这次院试中,有本来不如他,人家都中了,而他却没中,再加上你们平时一直捧着他,此时却因为他两次没中而无意中露出失望,他这时只感觉自己丢人,难过,伤心了,又哪有什么心思学习,后面再不中也就没什么意外,因为他的心早就乱了,早就不在学业上了。”
林清看着林杉叹了一口气,这孩子被捧得太高,所以才摔的如此狠,以至于一蹶不振。
林三叔夫妇和林济夫妇,听了林清的话,再想到当初林杉考完院试后的表现,顿时如一盆凉水泼下,从头凉到脚。
林济身为亲爹,自然最是心焦,忙问道:“那该怎么办?那该怎么办?”
林清却转头看着林杉,问道:“杉哥儿,你打算怎么办?”
林杉默默低着头,不说话。
“你是打算接着读书,考科举,还是打算跟着你爹回去卖盐?”林清淡淡的说。
“读书!”林杉想也不想,脱口而出。
“科举这条路很辛苦,几乎没有人可惜走的一帆风顺,你要想清楚,如果你接着读,你还可能会落榜。”林清直接把林杉最不想面对的说出来。
林杉的手无意识的握紧拳头,想了想,还是说:“我想读书。”
林清看了他一会,然后,淡淡的说:“明天你带着东西,来我这读书吧!我有点事,先失陪一下。”然后就施施然出去了。
林杉看着林清走了,忙转头看着他的父母,他的爷爷奶奶。
蔡氏首先反应过来,惊喜的说:“二郎这是要亲自教导杉儿读书了?”
林三叔也松了一口气,说:“既然叫杉儿过来,那就是了。”
林济夫妇一听也惊喜的不行,林清可是进士,让他指导,杉儿的院试肯定就不是问题了。
蔡氏忙把林杉拉到跟前叮嘱,说:“爷爷奶奶天天想着你好,却不曾想是害了你,如今你堂叔愿意教导你,你可要跟着好好学,千万别辜负了你堂叔的一片心意。”
蔡氏转头对儿子林济说:“我原先就说二郎是你们中学问最好的,也最念旧情的,你还天天说娘偏疼他,看看,如今杉儿有事,人家儿郎,可曾说个不字。”
林济听了,忙点头说是,心里却无奈的想:您就是天生喜欢会读书的!
蔡氏又嘱咐了林杉几句,然后就打算先带林杉离开,好等明天再送来。
不过要走,就得和主人告辞,蔡氏看了看外面,奇怪的说:“清儿刚才有什么事,怎么还没回来?”
林三叔看了一下,猜测道:“八成是什么公事吧!”
蔡氏听了点点头,说:“对,二郎做官,平日肯定有不少事要忙,唉,咱还弄孩子来麻烦二郎,实在是过意不去。”
“可不是,”林济说:“要不咱送点东西给堂弟?不过堂弟会不会不稀罕?”
蔡氏瞪了他一眼,说:“稀不稀罕是人家的事,送不送是咱的心意,当然得送。”
于是林三叔蔡氏和林济夫妇一起,商量到底送点什么好。
………
林清急急的跑到后院,如厕后,边洗手边感慨道:
忙了一晚上,连个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憋死我了!
第一百零八章(一更)
林清更衣回来,就看到正打算离开的林三叔一家,林清本来想留他三叔一家吃晚饭的,可他三叔一家忙着回去,林清留不住,就只好亲自送他们出去。
林清送完人回来,就看到王嫣已经在屋里摆好饭,王嫣还诧异的问:“二郎,三叔他们怎么不留下用饭,妾身特地重新准备了一桌。”
林清摆摆手,说:“三叔说他拖家带口的不方便,就先回去了。”
王嫣点点头,让人去书房把两个正努力补功课的儿子叫来,林桓也从外面赶着饭点回来,于是一家人开始吃晚膳。
吃过晚饭,林清先去检查了一下两个儿子的功课,解决了两个儿子功课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又回来哄了一会怎么都不肯睡觉的小儿子,等和王嫣一起把小儿子哄睡,两人这才上床睡觉。
上了床,林清不由感叹了一句:“果然孩子多了,就是麻烦啊!”
王嫣放下帷帐,笑着说:“我这些日子看二郎天天围着一群孩子转,还以为二郎乐在其中呢!”
“唉,这不是没办法么。”林清头枕在枕头上说:“这帮孩子,都是和我三代以内的孩子,近的不能再近了,如果他们只是碌碌无为还没事,可要出了什么幺蛾子,传出去,我就等着御使弹劾吧,多少官员,都毁在这一条上。”
王嫣听了,说:“可不是,当年咱还住翰林院那一片的时候,同一条街的张翰林,不就因为家中子侄强占民田,被御使弹劾,结果不但丢了官,一家子被流放。”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林清叹气道。
王嫣用一只胳膊支起头,侧着身子,问林清:“二郎这些日子一直忙着教导族中弟子读书,是打算让族中弟子走科举么?”
“走科举?”林清摇摇头,说:“科考一途本来就是独木桥,万千人马往上挤,哪是那么容易的,那些世家大族,也只是紧着家中子弟在年少的时候读书,等孩子成年了,也是让有希望科考的接着读,没希望的就让做些别的营生,何况咱这种没什么底蕴的家族。
我这些日子压着这些孩子读书,不过是看着这些孩子这些年惯的太厉害了,治治他们这股歪风邪气,省的他们以后长大了闯祸罢了。再说,咱家族的孩子,一般是在族学学到十五岁,然后家里给娶了媳妇,算是长大了,才跟着父兄进入盐号帮忙,也就是说他们在族学这几年,其实压根就没什么事,既然这样,那还不如让他们多读些书,多明些道理。”
“我还当二郎想让他们给你考个进士呢!”王嫣笑着打趣说。
“还进士,他们能给我考出个举人,我就觉得林家祖坟冒青烟了。”林清说道。
“二郎你亲自教导也不行么?”王嫣问道。
林清知道王嫣一路陪着他科举,总对他有一种盲目的信心,说道:“县试、府试考的不过是基础,这个只要刻苦,想过不难,院试虽然加了策论,可毕竟考的只是最简单的策论,所以如果有个好的老师教导,就算天资不高,背上千篇策论,院试上也能做出一篇混过去,所以想中秀才,只要有财力和努力就成了,可等到举人,这就不同了,乡试三年才一次,一省的秀才都去考,不是有真才实学,想都不要想,而且许多有真才实学的,运气差一些,也不一定能过。”
“那咱家族的那些孩子?”王嫣问道。
“我尽心教导一阵子,他们想学的就学,不想学的等他们年满十五就让他们回家,家里自然给他们娶媳妇让他们进盐号帮忙。”林清说道。
王嫣笑着说:“他们学不好,二郎不觉得白教了?”
林清摇摇头,说:“这教书哪有值不值的问题,哪个老师,也不一定能保证自己的学生就一定成才,再说,我现在不正好在家有空么。”
林清想到他三叔家的杉哥儿,对王嫣说:“明天把桓儿旁边的院子收拾出来,让杉哥儿住进去。”
王嫣知道今天林三叔拖家带口的来,肯定就是为了林杉的事,也不奇怪,就说道:“明天一早妾身就让人收拾出来。”
两人又说了会话,看着时间不早了,就就寝了。
第二日一早,王嫣收拾好院子,林杉就带着大包小包来了,林清让林桓带着林杉先去安顿好,就开始检查林杉的功课。
林清在检查林杉的功课中,发现林杉的基础果然非常好,四书五经无论原文、注释还是典故,张口即来,检查到策论,策论的格式他也会,文采也不错,用典用词也毫无问题,可等看到他写出的策论,林清就恨不得直接在上面画个“x”。
林清这才知道为什么他三婶这么多年都没发现问题,这孩子不是不聪明,也不是不用功,更不是脑子笨,这孩子是逻辑不通啊!
策论,虽然是科考中的一种考题,可它的本意是向朝廷献策的文章,也就是一种以论点为中心,典故例子为论据的文章,所以一篇策论,目的就是有理有据表明自己对这件事的观点,如果说不出自己的观点,那还写什么策论。
可林杉的文章,初看起来用词华丽无比,看着不错,可认真一看,就能发现文章整个都是散的,不仅里面的典故和要说的没什么关系,而且整体看来,也逻辑不清,前言不搭后语。
林清想了想,直接从旁边的找出一个箱子,然后从里面翻出一沓卷子,递给林杉,说:“你用半个月的时间,把这一沓考卷上的每一篇策论总结一下,然后每篇给我概括出这篇文章写什么的。”
林杉看了一眼,发现这是山省多年的乡试考卷,虽然是誊抄的,还是立刻慎重的接过,忙点头说是。
林清教完了林杉,又去指点了一会林桓的策论,然后就去族学给那群孩子接着授课。
林清在家里教了半个月的孩子,他一个月的假就用的差不多了,考虑到沂州府到郯城坐马车不过大半天的时间,来回也挺方便,林清就没有带家眷,直接自己回郯王府了。
林清回到郯王府,先去找六皇子销假,刚走到六皇子呆的宫殿,就看到外面的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