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岁月是一条忧苦的河流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随着年关一日日逼近,天气也渐渐寒冷起来。 好不容易晴好的天气再次阴沉下来。
转眼间,涂大奶奶的生日就到了。爹妈去送礼,我窝在屋子里看电影打时间。上野乡的规矩,生日都是在出生当天晚上庆贺的,闹嚷嚷直到半夜时分才会结束。第二日早晨,过生日的人会邀请头一天送礼祝寿的人来吃早午餐。之所以是早午饭,是准备的过分精细的缘故。往往家里有人大寿的时候,一家里的女人总是特别的辛劳。因为第二日准备招待头一天送礼祝寿的客人,女人总会在三四点的时候起床,拉开电灯准备炖汤蒸食之类十分耗费时间的厨事。这样的忙碌一直要持续到菜都上完,客人都差不多吃饱喝足。若是头一天晚上要是有客留在家里打牌,半夜十二点的时候,女人还会热点汤饭让他们打打尖儿防止半夜饿肚子。所以每当家里有人生日的时候,一众宾客的狂欢背后总有那么几个累的都直不起腰来的女人。
不过好在这样大操大办的时候并不常有。在上野乡,小孩子除了十二岁和十八岁生日之外,其余的生日都是不大肆操办的。家里顶多会杀只鸡,炒几个孩子喜欢的菜再做碗长寿面。这样一直到孩子长到中年,直到三十六岁的时候,才会迎来成年后第一个热闹的生日。这个时候,不管男女,都已经结婚成家,大办这个生日亦有庆贺生日者成家立业的意思。三十六岁生日过后,直到六十岁才又开始过生日。过六十岁的老人每年都要过大寿的,但也不是每个大寿的规格一样。这里面有具体的区别的。比如,逢十大操办,逢五小操办。这大操办小操办里多少碗蒸菜多少盘炒菜都是有不同规定的。后来风俗逐渐简化,也没有什么特别讲究的地方。但老人逢十的寿宴上以示隆重的几大蒸菜却是少不了的。六十以后逢十都是喜寿,省略什么也不能省掉那欢庆的气氛。而那些耗时耗力的蒸菜之流就是热情招待宾主尽欢的保证。
晚上爹妈都没回来。爹十有**在那儿打牌去了,妈可能留在那儿准备第二天帮忙。虽然村子里的人现在加起来还不到二十人了,涂大妈的八十大寿却是丝毫含糊不得的。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能因为客人少而有丝毫懈怠。八十岁的生辰,在我关于大葛村的记忆里,还是头一遭。
入夜以后,鞭炮都没停过。有祝寿的人放的,也有主家回应的。长长短短的鞭炮声交杂一起,无一列外的,声音都响的很。
山里入冬以后静的很,除了偶尔花爷家的牛哞声和不知何处传来的狗吠声,就只剩下缓缓流淌的清河水声了。留在村子里的人只那么零零星星的几家,隔的又远,基本上听不见彼此活动的声音。于是这突然响起来的鞭炮声,便显得比往日巨大了。加上山谷的阻隔回荡,那响声便绵延成一片。午夜还似乎听到了烟花爆响的声音,但那时候我已经睡的昏沉沉的了。
第二日上午九点多,春源哥来家里喊我去吃饭。虽然有些懒得动,但也不好拒绝,当下便收拾收拾准备去涂大奶奶家。春源哥见我应承下了,便赶去下一家邀请。
春源哥比我大五岁,他是涂大奶奶的大孙子。虽然他的面孔生的不差,但由于个性不是很活泼的原因,还没有谈朋友结婚。没结婚的小伙子,大家都按照老规矩把他看作小孩子。所以这跑腿的活计便毫不犹豫的落在了他的身上。虽然春源哥也老大不小的了,却并没有因此生出一丝怨言。
即使现在通讯达起来,但人情还在那儿摆着。第二日回请贺寿者吃饭便要体现出诚意来。打一个电话是不成体统的,最好还是找一个腿脚勤快又会说话知变通的人去请一遭。
收拾好到了涂大奶奶家,已经十点多了。涂大奶奶家的院子里已经或坐或站的停了不少人。他们或拿着茶水闲聊或磕着瓜子吃着糖果玩笑。仔细一看,有一些还是专门从城里坐车回来送礼的熟面孔。我和各位长辈一一打了招呼,就钻去厨房找妈。
厨房里人来人往,氤氲的雾气里,妈正忙着切菜。一见我,不由分说的把我往外推:“你来这儿干啥呢!别碍手碍脚的!出去出去!”
我无法,只得退出那温暖迷人的厨房,在院子里找张椅子坐下来。厨房里传出的香气弥漫在这冬日寒冷的空气里,再加上热闹闹的欢声笑语,似乎给人带来了久违的烟火气息。一下子,空寂的大葛村似乎又恢复了以往的活力。
和旁边的一个婶子磨了一会儿嘴皮子以后,我进屋子里想看看爹在干什么。没想到,却在退出来的时候,意外现了谭溪的姑姑。
谭溪的姑姑老了很多,整个人也福不少,她靠在沙上呆呆的坐着,旁边隔着一盆烧的旺旺的无烟煤火盆。
坐在旁边的于伯娘一眼看见了我:“小草儿,天冷,别出去吹风了。过来坐……”
都是看着我长大的长辈,当下我也不客气,笑着拉把椅子坐在了于伯娘她们身边,看于伯娘旁边的一个陌生女人给谭溪姑姑喂药。
这个人我不曾见过,不知道是谁。
“谭家大姐,这药一天要喝几回?”于伯娘扶着呆呆的谭溪姑姑问。
“一天两回。早上一回,晚上一回。”陌生女人一边回答一边把几颗药片塞到谭溪姑姑嘴里。
于伯娘叹息一声,当下也不再问了,默默给谭溪姑姑擦了擦流口水的嘴角。
我吃了一惊,抬头去望谭溪姑姑的眼睛。那是一双什么也没有盛下的眼睛,平静的像是一滩翻不起丝毫波澜的死水。她任由周围的人给她摆过来弄过去,乖巧的像一个胖胖的大型娃娃。
看着看着,我心底咯噔一下:怎么会这样……谭溪姑姑这样子好像不太对劲儿啊~
在我疑惑间,那被称作谭家大姐的女人又在包里翻出几种药,红的绿的黄的长的扁的圆的药片都有。她飞快的出手按下药片,分门别类的按量喂谭溪姑姑,看起来已经做的轻车熟路了。
随着年关一日日逼近,天气也渐渐寒冷起来。 好不容易晴好的天气再次阴沉下来。
转眼间,涂大奶奶的生日就到了。爹妈去送礼,我窝在屋子里看电影打时间。上野乡的规矩,生日都是在出生当天晚上庆贺的,闹嚷嚷直到半夜时分才会结束。第二日早晨,过生日的人会邀请头一天送礼祝寿的人来吃早午餐。之所以是早午饭,是准备的过分精细的缘故。往往家里有人大寿的时候,一家里的女人总是特别的辛劳。因为第二日准备招待头一天送礼祝寿的客人,女人总会在三四点的时候起床,拉开电灯准备炖汤蒸食之类十分耗费时间的厨事。这样的忙碌一直要持续到菜都上完,客人都差不多吃饱喝足。若是头一天晚上要是有客留在家里打牌,半夜十二点的时候,女人还会热点汤饭让他们打打尖儿防止半夜饿肚子。所以每当家里有人生日的时候,一众宾客的狂欢背后总有那么几个累的都直不起腰来的女人。
不过好在这样大操大办的时候并不常有。在上野乡,小孩子除了十二岁和十八岁生日之外,其余的生日都是不大肆操办的。家里顶多会杀只鸡,炒几个孩子喜欢的菜再做碗长寿面。这样一直到孩子长到中年,直到三十六岁的时候,才会迎来成年后第一个热闹的生日。这个时候,不管男女,都已经结婚成家,大办这个生日亦有庆贺生日者成家立业的意思。三十六岁生日过后,直到六十岁才又开始过生日。过六十岁的老人每年都要过大寿的,但也不是每个大寿的规格一样。这里面有具体的区别的。比如,逢十大操办,逢五小操办。这大操办小操办里多少碗蒸菜多少盘炒菜都是有不同规定的。后来风俗逐渐简化,也没有什么特别讲究的地方。但老人逢十的寿宴上以示隆重的几大蒸菜却是少不了的。六十以后逢十都是喜寿,省略什么也不能省掉那欢庆的气氛。而那些耗时耗力的蒸菜之流就是热情招待宾主尽欢的保证。
晚上爹妈都没回来。爹十有**在那儿打牌去了,妈可能留在那儿准备第二天帮忙。虽然村子里的人现在加起来还不到二十人了,涂大妈的八十大寿却是丝毫含糊不得的。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能因为客人少而有丝毫懈怠。八十岁的生辰,在我关于大葛村的记忆里,还是头一遭。
入夜以后,鞭炮都没停过。有祝寿的人放的,也有主家回应的。长长短短的鞭炮声交杂一起,无一列外的,声音都响的很。
山里入冬以后静的很,除了偶尔花爷家的牛哞声和不知何处传来的狗吠声,就只剩下缓缓流淌的清河水声了。留在村子里的人只那么零零星星的几家,隔的又远,基本上听不见彼此活动的声音。于是这突然响起来的鞭炮声,便显得比往日巨大了。加上山谷的阻隔回荡,那响声便绵延成一片。午夜还似乎听到了烟花爆响的声音,但那时候我已经睡的昏沉沉的了。
第二日上午九点多,春源哥来家里喊我去吃饭。虽然有些懒得动,但也不好拒绝,当下便收拾收拾准备去涂大奶奶家。春源哥见我应承下了,便赶去下一家邀请。
春源哥比我大五岁,他是涂大奶奶的大孙子。虽然他的面孔生的不差,但由于个性不是很活泼的原因,还没有谈朋友结婚。没结婚的小伙子,大家都按照老规矩把他看作小孩子。所以这跑腿的活计便毫不犹豫的落在了他的身上。虽然春源哥也老大不小的了,却并没有因此生出一丝怨言。
即使现在通讯达起来,但人情还在那儿摆着。第二日回请贺寿者吃饭便要体现出诚意来。打一个电话是不成体统的,最好还是找一个腿脚勤快又会说话知变通的人去请一遭。
收拾好到了涂大奶奶家,已经十点多了。涂大奶奶家的院子里已经或坐或站的停了不少人。他们或拿着茶水闲聊或磕着瓜子吃着糖果玩笑。仔细一看,有一些还是专门从城里坐车回来送礼的熟面孔。我和各位长辈一一打了招呼,就钻去厨房找妈。
厨房里人来人往,氤氲的雾气里,妈正忙着切菜。一见我,不由分说的把我往外推:“你来这儿干啥呢!别碍手碍脚的!出去出去!”
我无法,只得退出那温暖迷人的厨房,在院子里找张椅子坐下来。厨房里传出的香气弥漫在这冬日寒冷的空气里,再加上热闹闹的欢声笑语,似乎给人带来了久违的烟火气息。一下子,空寂的大葛村似乎又恢复了以往的活力。
和旁边的一个婶子磨了一会儿嘴皮子以后,我进屋子里想看看爹在干什么。没想到,却在退出来的时候,意外现了谭溪的姑姑。
谭溪的姑姑老了很多,整个人也福不少,她靠在沙上呆呆的坐着,旁边隔着一盆烧的旺旺的无烟煤火盆。
坐在旁边的于伯娘一眼看见了我:“小草儿,天冷,别出去吹风了。过来坐……”
都是看着我长大的长辈,当下我也不客气,笑着拉把椅子坐在了于伯娘她们身边,看于伯娘旁边的一个陌生女人给谭溪姑姑喂药。
这个人我不曾见过,不知道是谁。
“谭家大姐,这药一天要喝几回?”于伯娘扶着呆呆的谭溪姑姑问。
“一天两回。早上一回,晚上一回。”陌生女人一边回答一边把几颗药片塞到谭溪姑姑嘴里。
于伯娘叹息一声,当下也不再问了,默默给谭溪姑姑擦了擦流口水的嘴角。
我吃了一惊,抬头去望谭溪姑姑的眼睛。那是一双什么也没有盛下的眼睛,平静的像是一滩翻不起丝毫波澜的死水。她任由周围的人给她摆过来弄过去,乖巧的像一个胖胖的大型娃娃。
看着看着,我心底咯噔一下:怎么会这样……谭溪姑姑这样子好像不太对劲儿啊~
在我疑惑间,那被称作谭家大姐的女人又在包里翻出几种药,红的绿的黄的长的扁的圆的药片都有。她飞快的出手按下药片,分门别类的按量喂谭溪姑姑,看起来已经做的轻车熟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