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犬夜叉】白月光与朱砂痣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师,”徐光启想了想,终忍不住道:“以大师的学问,今年不去春闱实在太可惜了。礼部贡院,不是某些人能一手遮天的所在,大师之才学,纵不能一甲,二甲绝无问题,为国为民,亦为大师自己,不去应试,似乎太过可惜。”
徐光启虽然醉心辽阳镇的一切事务,但心底深处还是要去参加数年后的南直隶的秋闱,也就是乡试,然后再去京师应贡院礼闱试,最终成为大明文官集团中的一份子。
而眼前袁黄,似乎真的沉浸其中,而且对惟功佩服到极至的模样,以袁黄等人的经历和学识,如果不是真心佩服,是不会做谄媚之行径的。
“我对大人佩服之至,已经息了入朝之念,只愿在辽东多做一些事情。”
“是因为屯堡和慈幼等局之事,满足了大师善行之念吗?”
“是,也不是。”
袁黄沉思着道:“屯堡大兴,解军卫贫困之苦,杜卫所武官贪婪之举,确实是大善行,也是我留下来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叫我感兴趣到辽阳来,并且全心全意留下来,是因为大人。”
“大师学究天人,不想真的对大人这般钦佩。”
徐光启有些纳闷,他当然对惟功很有好感,也很佩服。以嫡国公的身份,立下这么多功劳,行事这般有章法条理,决断力和执行的能力都十分强悍,而且人才众多,可以随心所欲的做事。
他知道,惟功这样的人物,将来的成就不会在戚继光这样的名帅之下,可能是开国时李文忠一般的人物了。
但身为一个学问高深的儒生,叫他五体投地的佩服一个武人,总是有些不服气的感觉,所以他对袁黄的态度,感觉十分奇怪。
“大人常说一句话,叫做体系。”袁黄缓缓道:“旁人不大了解,或不在意,但我一直在想这个体系的事……大人现在,就在以辽阳为核心,宽甸,辽南四卫为外延,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体系。”
“哦?”
“眼前一切事务,看似有前例可循,比如武书院改的武学院,但医学,算学,整个学堂招收几千学生,这有过吗?”
“军队的训练,养成,军官的培养,参谋体系,军情司,亦是一种体系。”
“地方屯堡,顺字行,互相配合,光是一个屯堡,便是有大学问在了。”
袁黄显然是沉思过多次,所以侃侃道来,在徐光启脑海之中,将整个辽阳体系都描绘了出来。
以军队为核心,财税为支撑,学堂为展布基础,这样的体系,重视效率和执行的同时,也重视未来整体规划,重视工业和商业,也不轻忽人文,武力重要,文事亦没有放过。
整个机构的组成,构划,就是吸引袁黄这样人才的原因所在,要不然的话,哪怕是一年万金,也很难招致到这样的大才名士。
“现在的辽阳镇,犹如一株小树,欣欣向荣,萌发生机绿意,但成长尚需时间,能亲眼看着它成长,甚至也帮助掘土施肥浇水,这其中的乐趣,非常人能想象啊。”
“原来如此,大师不愧是学究天人般的人物,这么一说,叫在下心里也是明白了很多东西。”
“呵呵,你还年轻,而且未来前途不可限量,辽阳镇需要你,不过你亦可以走自己的道路,将来再合作,亦是一种做法。”
徐光启已经被袁黄触动,也有放弃科举,留在辽阳专心发展的打算,不过袁黄反而不建议他如此做,仍然按原定计划,在此效力几年,积累经验和能力,当然,也会有充裕的财力,五六年后,再去乡试,会试,可能一路连捷,顺利成为官员。
“怪不得在京师时,梅国桢等清流愿与大人合作,我在此之前心中念念不解,现在终于彻底明白了。”
“孙恺阳可能十年之内都不会重拾举业了,他是有大毅力的人,未来的成就,亦是不可限量啊。”
“大人这里,真是汇集了南北精英才智之士,就说宋钱度和李文昭来说,亦是商场中难得的精英人才,现在亦在辽阳替大人奔走效力了。”
“哈哈,这便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啊。”
……
……
辽阳南城靠近肃清门城门,也就是武学院的南方,分守道衙门北方不远处,临近丁字大街街首的地方,顺字行的辽阳店就开设在此了。
城中原本的几家规模不大的脚行早就被挤的没影了,不论是正经的做生意的竟争手法,还是不正经的竟争手段,那几家倒霉的脚行都差的太远了,连争一争的念头都不曾有,直接就灰飞烟灭,消失的无影无踪。
从辽阳到宽甸,海盖复金四卫,顺字行的承运业务已经开通货运,只等各地官道修复完毕,就可开设客运。
还有邮包书信代寄业务,这一套已经很成熟了,各卫之间的军粮运送,当然也由顺字行承接。
这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也使辽阳为核心的辽中和辽南彼此之间的信息畅通,人员来往,货物转运等等联络,在未来两三个月之后,就可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着辽阳镇提高了辽中和辽南的普遍的收入水平,商业只会越来越发达,虽然顺字行失去了辽西和辽东两地,但在辽中和辽南,一年光是物流这一块,获得几十万以上的纯利,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青狐皮一万九千张,玄狐皮一万三千张,白狐皮一千四百张,貂皮一万七千张……”
“鹿皮七万九千张,羊皮十五万八千张……其余各色杂皮三万一千张。”
“人参百年以上三千斤,五十年到百年之间九千斤,十年到五十年三万五千斤……”
“松子十五万斤……”
“各色杂果二十一万斤……”
顺字行的前台不停有人报出数字,这是今日盘库之后,预备用大车送走,一路穿过海州盖州复州,直抵中左所参与海运的货物。
这些货,七成是从宽甸马市收来的,不仅是建州部女真,也有海西、东海、黑龙江等各部女真送来的,光是上好珍珠就有好几万颗。
这其实都是女真特产,茂密的东北从林之中,不论是松子还是人参,对女真人来说都是差不多的感觉。
他们所需要的农具,种子,耕牛,就需要用这些兽皮和人参松子来换取。
半年多的时间,从宽甸马市换来这么多的货物,再加上唐志大等辽阳皮货商在抚顺关和广宁与蒙古人的贸易所得,就是全部在这里了。
顺字行的辽阳店占地很广,修在肃清门这里的小型军营都没有这家门店的规模大,店面就有二十几间屋子,库房则是有四百多间之多,全部青砖漫顶,不开侧窗,只有高墙南北相对的小窗子透风,防火防水,盖的十分坚实。
唐志大与艾可中等人,都是簇拥在顺字行的辽阳大掌柜黄广裕身边,他们的皮货数量之大,原本是要很久的时间才能周转出货干净,而且有不少都是利润微薄,此时顺字行全部以平均的市价吃下来,这叫他们已经大赚一笔。
而因为事前的投资,他们有一些股子在顺字行,南北贸易,今日将正式开始,其中利润之大,他们虽然股本很少,但仍可获得难以想象的丰裕回报。
按唐志大预先的设想,顺字行在辽中和辽南的业务,可以有一年十几二十万的收益,他能分七八千两,南北贸易,一年最少百万以上,他能收四五万两。
一共投二十万,数年之后,就可完全回本,还不论皮货出脱的速度加快数倍所带来的庞大利润和好处。
这一阵子,每个早期参股的辽商都是笑口大开,吃饭都比以前香了很多,种种预期的收益就在眼前,付出将有回报,每个商人,此时都是最开心的时候。
可惜就是顺字行现在已经立稳脚根,先期投入全部顺利运行,扬州苏州南京各店开业,除了李家和宋家各买十股之外,辽商一共买了不到二十股,自此之后,再想买一股,便得拿出二十万两出来,就算有一些闻风而心动的大商人,听到这个股价之后也是只能打退堂鼓。
而唐志大等人以为惟功是已经吸纳足够多的资金,所以不再需要人入股,因此故意抬高股价……不过后来他们就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
“所有货物,加起来是六十万斤左右。”黄广裕在唐志大等人眼里是年轻的不成话,不过二十五六左右的年纪,连媳妇也是刚讨了不到半年,还没有孩子出身,简单的说是个嘴上无毛,脸上一直微微带笑的普通青年。
开始他们还有点轻视他,打了几次交道之后,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
见事明快,判断准确,精力吓人的充沛……这些在后来似乎都是顺字行早期大掌柜的标配了,在蓟镇等地,也早就广为人知,不过辽商和江南一带的商人,还需要时间慢慢消化和接受。
“此次第一批南下船只为两艘,六十万斤货物,分别装在两艘大船之上,今天晚上,我会到大人府上亲自汇报,并请大人赐下佳名。”
听到黄广裕的话,唐志大半是凑趣,半是真的吃惊,连忙道:“六十万斤货,两艘船便能装下,这得是多大的商船?”
“俱是两千料以上的大船。”
头一批的商船,除了这两艘外,多是千料左右,满载排水三百吨左右,可载人二百到三百人左右。
而两千料大船是以全辽的旧储大木制成,满载排水在七百吨上下,六十万斤的货物,这样的大船一艘就能装满了。用两艘,当然是分担海上风险,毕竟虽然是几百吨的三桅大船,仍然有很强的可能沉没于海浪之中。
千料商船在郑和船队中已经算中等,在现在的大明南方海洋贸易是远洋的主力大船,并不多见,可称十分宝贵。
“大师,”徐光启想了想,终忍不住道:“以大师的学问,今年不去春闱实在太可惜了。礼部贡院,不是某些人能一手遮天的所在,大师之才学,纵不能一甲,二甲绝无问题,为国为民,亦为大师自己,不去应试,似乎太过可惜。”
徐光启虽然醉心辽阳镇的一切事务,但心底深处还是要去参加数年后的南直隶的秋闱,也就是乡试,然后再去京师应贡院礼闱试,最终成为大明文官集团中的一份子。
而眼前袁黄,似乎真的沉浸其中,而且对惟功佩服到极至的模样,以袁黄等人的经历和学识,如果不是真心佩服,是不会做谄媚之行径的。
“我对大人佩服之至,已经息了入朝之念,只愿在辽东多做一些事情。”
“是因为屯堡和慈幼等局之事,满足了大师善行之念吗?”
“是,也不是。”
袁黄沉思着道:“屯堡大兴,解军卫贫困之苦,杜卫所武官贪婪之举,确实是大善行,也是我留下来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叫我感兴趣到辽阳来,并且全心全意留下来,是因为大人。”
“大师学究天人,不想真的对大人这般钦佩。”
徐光启有些纳闷,他当然对惟功很有好感,也很佩服。以嫡国公的身份,立下这么多功劳,行事这般有章法条理,决断力和执行的能力都十分强悍,而且人才众多,可以随心所欲的做事。
他知道,惟功这样的人物,将来的成就不会在戚继光这样的名帅之下,可能是开国时李文忠一般的人物了。
但身为一个学问高深的儒生,叫他五体投地的佩服一个武人,总是有些不服气的感觉,所以他对袁黄的态度,感觉十分奇怪。
“大人常说一句话,叫做体系。”袁黄缓缓道:“旁人不大了解,或不在意,但我一直在想这个体系的事……大人现在,就在以辽阳为核心,宽甸,辽南四卫为外延,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体系。”
“哦?”
“眼前一切事务,看似有前例可循,比如武书院改的武学院,但医学,算学,整个学堂招收几千学生,这有过吗?”
“军队的训练,养成,军官的培养,参谋体系,军情司,亦是一种体系。”
“地方屯堡,顺字行,互相配合,光是一个屯堡,便是有大学问在了。”
袁黄显然是沉思过多次,所以侃侃道来,在徐光启脑海之中,将整个辽阳体系都描绘了出来。
以军队为核心,财税为支撑,学堂为展布基础,这样的体系,重视效率和执行的同时,也重视未来整体规划,重视工业和商业,也不轻忽人文,武力重要,文事亦没有放过。
整个机构的组成,构划,就是吸引袁黄这样人才的原因所在,要不然的话,哪怕是一年万金,也很难招致到这样的大才名士。
“现在的辽阳镇,犹如一株小树,欣欣向荣,萌发生机绿意,但成长尚需时间,能亲眼看着它成长,甚至也帮助掘土施肥浇水,这其中的乐趣,非常人能想象啊。”
“原来如此,大师不愧是学究天人般的人物,这么一说,叫在下心里也是明白了很多东西。”
“呵呵,你还年轻,而且未来前途不可限量,辽阳镇需要你,不过你亦可以走自己的道路,将来再合作,亦是一种做法。”
徐光启已经被袁黄触动,也有放弃科举,留在辽阳专心发展的打算,不过袁黄反而不建议他如此做,仍然按原定计划,在此效力几年,积累经验和能力,当然,也会有充裕的财力,五六年后,再去乡试,会试,可能一路连捷,顺利成为官员。
“怪不得在京师时,梅国桢等清流愿与大人合作,我在此之前心中念念不解,现在终于彻底明白了。”
“孙恺阳可能十年之内都不会重拾举业了,他是有大毅力的人,未来的成就,亦是不可限量啊。”
“大人这里,真是汇集了南北精英才智之士,就说宋钱度和李文昭来说,亦是商场中难得的精英人才,现在亦在辽阳替大人奔走效力了。”
“哈哈,这便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啊。”
……
……
辽阳南城靠近肃清门城门,也就是武学院的南方,分守道衙门北方不远处,临近丁字大街街首的地方,顺字行的辽阳店就开设在此了。
城中原本的几家规模不大的脚行早就被挤的没影了,不论是正经的做生意的竟争手法,还是不正经的竟争手段,那几家倒霉的脚行都差的太远了,连争一争的念头都不曾有,直接就灰飞烟灭,消失的无影无踪。
从辽阳到宽甸,海盖复金四卫,顺字行的承运业务已经开通货运,只等各地官道修复完毕,就可开设客运。
还有邮包书信代寄业务,这一套已经很成熟了,各卫之间的军粮运送,当然也由顺字行承接。
这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也使辽阳为核心的辽中和辽南彼此之间的信息畅通,人员来往,货物转运等等联络,在未来两三个月之后,就可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着辽阳镇提高了辽中和辽南的普遍的收入水平,商业只会越来越发达,虽然顺字行失去了辽西和辽东两地,但在辽中和辽南,一年光是物流这一块,获得几十万以上的纯利,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青狐皮一万九千张,玄狐皮一万三千张,白狐皮一千四百张,貂皮一万七千张……”
“鹿皮七万九千张,羊皮十五万八千张……其余各色杂皮三万一千张。”
“人参百年以上三千斤,五十年到百年之间九千斤,十年到五十年三万五千斤……”
“松子十五万斤……”
“各色杂果二十一万斤……”
顺字行的前台不停有人报出数字,这是今日盘库之后,预备用大车送走,一路穿过海州盖州复州,直抵中左所参与海运的货物。
这些货,七成是从宽甸马市收来的,不仅是建州部女真,也有海西、东海、黑龙江等各部女真送来的,光是上好珍珠就有好几万颗。
这其实都是女真特产,茂密的东北从林之中,不论是松子还是人参,对女真人来说都是差不多的感觉。
他们所需要的农具,种子,耕牛,就需要用这些兽皮和人参松子来换取。
半年多的时间,从宽甸马市换来这么多的货物,再加上唐志大等辽阳皮货商在抚顺关和广宁与蒙古人的贸易所得,就是全部在这里了。
顺字行的辽阳店占地很广,修在肃清门这里的小型军营都没有这家门店的规模大,店面就有二十几间屋子,库房则是有四百多间之多,全部青砖漫顶,不开侧窗,只有高墙南北相对的小窗子透风,防火防水,盖的十分坚实。
唐志大与艾可中等人,都是簇拥在顺字行的辽阳大掌柜黄广裕身边,他们的皮货数量之大,原本是要很久的时间才能周转出货干净,而且有不少都是利润微薄,此时顺字行全部以平均的市价吃下来,这叫他们已经大赚一笔。
而因为事前的投资,他们有一些股子在顺字行,南北贸易,今日将正式开始,其中利润之大,他们虽然股本很少,但仍可获得难以想象的丰裕回报。
按唐志大预先的设想,顺字行在辽中和辽南的业务,可以有一年十几二十万的收益,他能分七八千两,南北贸易,一年最少百万以上,他能收四五万两。
一共投二十万,数年之后,就可完全回本,还不论皮货出脱的速度加快数倍所带来的庞大利润和好处。
这一阵子,每个早期参股的辽商都是笑口大开,吃饭都比以前香了很多,种种预期的收益就在眼前,付出将有回报,每个商人,此时都是最开心的时候。
可惜就是顺字行现在已经立稳脚根,先期投入全部顺利运行,扬州苏州南京各店开业,除了李家和宋家各买十股之外,辽商一共买了不到二十股,自此之后,再想买一股,便得拿出二十万两出来,就算有一些闻风而心动的大商人,听到这个股价之后也是只能打退堂鼓。
而唐志大等人以为惟功是已经吸纳足够多的资金,所以不再需要人入股,因此故意抬高股价……不过后来他们就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
“所有货物,加起来是六十万斤左右。”黄广裕在唐志大等人眼里是年轻的不成话,不过二十五六左右的年纪,连媳妇也是刚讨了不到半年,还没有孩子出身,简单的说是个嘴上无毛,脸上一直微微带笑的普通青年。
开始他们还有点轻视他,打了几次交道之后,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
见事明快,判断准确,精力吓人的充沛……这些在后来似乎都是顺字行早期大掌柜的标配了,在蓟镇等地,也早就广为人知,不过辽商和江南一带的商人,还需要时间慢慢消化和接受。
“此次第一批南下船只为两艘,六十万斤货物,分别装在两艘大船之上,今天晚上,我会到大人府上亲自汇报,并请大人赐下佳名。”
听到黄广裕的话,唐志大半是凑趣,半是真的吃惊,连忙道:“六十万斤货,两艘船便能装下,这得是多大的商船?”
“俱是两千料以上的大船。”
头一批的商船,除了这两艘外,多是千料左右,满载排水三百吨左右,可载人二百到三百人左右。
而两千料大船是以全辽的旧储大木制成,满载排水在七百吨上下,六十万斤的货物,这样的大船一艘就能装满了。用两艘,当然是分担海上风险,毕竟虽然是几百吨的三桅大船,仍然有很强的可能沉没于海浪之中。
千料商船在郑和船队中已经算中等,在现在的大明南方海洋贸易是远洋的主力大船,并不多见,可称十分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