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七章 石阡的民间文化(一)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参加战斗的有:红某军团军团部、某师直属部队和三个团以及红军学校。(在甘溪遭遇时,其中一个团因断后与军团部失掉联系)
参加这次的敌人主要有:湘军五十五旅唐伯寅和刘建文团,独立三十二旅胡达部六九四团王培英、六九五团李相林。黔军王天锡五团李维杰、六团刘鹤鸣、十三团袁景文、柏辉章部和李成章部。地方武装有石阡龙塘区民团、思南县三间地民团等。总体来说是敌强我羽。
1934年1o月5日,军团在军长几位长组成的军政委员会率领下,遵照中革军委命令,进入石阡。1o月7日,军团在甘溪与桂敌遭遇,担任后卫的某师奉命改任前卫。折回走马坪。12日,军团主力经界牌,占领本庄,计划从河闪渡西渡乌江。由于遭到黔敌万式炯团和侯之担部隔江阻击,加之渡江工具匮乏和13日中革军委电令“不应渡乌江北进”,过江未成,后转战至本庄的山口坳。13日,敌军缩小包围圈。14日,军团主力宿营思南的瓮溪司、司都坝。15日,过跳礅河进入石阡的川岩坝,沿桐梓坪、川洞、十二山梁子、朱家坝一线前进,准备宿营板桥,拟渡石阡河去黔东根据地与另一支红军主力会师。前卫某团行进至板桥附近即遇敌阻,即据守毛坝,与驻守板桥的黔敌李成章部和湘敌五十五旅刘建文团交战。军团主力被迫宿营龙塘的朱家坝、董家槽、核桃湾、甘家寨一带,并设警于十二山梁子的螃蟹井、潘家沟等处御追敌。后面有黔敌和思南民团追,前面板桥的黔敌李成章部和湘敌五十五旅刘建文团阻;湘敌五十五旅唐伯寅团和独立三十二旅胡达部分别由龙洞和县城赶去龙塘围堵;黔敌柏辉章部和王天锡五、六、十三团分别驻晏家湾和困牛山的甘溪槽,并赶赴龙塘拦截;地方民团在板桥、龙塘、甘溪槽、晏家湾等地都有活动,红军陷入湘黔敌军和地方民团包围之中。
16日,军团决定突围南撤国荣二进甘溪,跨过石(阡)镇(远)大道出石阡。去黔东根据地另一支红军会合;红某师五十二团8oo余人在师长和团长田率领下,奉命由前卫改为后卫,阻击敌人,担负断后任务。此时,某红师五十二团已与湘、黔之敌对峙一昼夜。16日拂晓,由一名叫金国礼的当地老百姓带路,军团从牛家坝南撤,沿核桃湾、关口、晏家湾、白杨寨、二塘、国荣、甘溪一线行进。8时军团主力开始经过关口,9时3o分至中午12时在关口遭到湘敌五十五旅唐伯寅和独立三十二旅胡达部、黔敌王天锡部和柏辉章部以及地方民团的多次堵截,敌人有数十挺机枪和迫击炮。军团主力一边组织力量击溃敌军,一边继续前进。之后,军团主力一路顺利,前卫夜宿甘溪,军团部夜宿国荣。后卫红五十二团在朱家坝一带完成断后任务后,决定向国荣、甘溪方向转移,沿主力南撤路线追赶。中午12时,行至关口的十字路口关口大田处。此时关口大田南去的路被增援的湘黔敌军和地方民团用机枪和迫击炮截断。军团主力刚过,也面临敌军穷追堵截。为拖住敌军,保证军团主力顺利南撤,红五十二团突破关口,改道向西走十二山去川岩坝困牛山的大路,并成功地将全部围追堵截之敌引向川岩坝困牛山。
红五十二团翻过关口(坳),分三路走,一路约3o多人经滕久权家房后→长坳,沿主力方向前进。一路(大部分)经鄢家箐寺庙、十二山梁子、楠木窝、庙坪,之后在此又分两路,一路走毛家河沟去甘溪槽,夜宿甘溪槽对面,其中有失散在晏家湾的红军黎国兵;一路走皮纸厂上困牛山。另一路经鄢家箐、溜沙坡、十二山梁子、老鹰沟、川岩沟、红籽坳、川岩坝街上、周家坳口、干河流、水井坡上困牛山。在关口大田被截断在后面的红军,被迫退回核桃湾后,翻过螃蟹井,与设警于螃蟹井和潘家沟的红军一起,经老鹰沟去川岩坝上困牛山。几路红军上困牛山后,沿山梁子向南前进,准备走老君山、晏家湾去国荣追赶军团主力。
红五十二团在关口大田突破围堵之后,湘敌唐伯寅团和独立三十二旅胡达部以及龙塘民团紧追不舍,黔敌柏辉章部会同王天锡在困牛山的甘溪槽、赵家山、王秦寨一线拦截围堵,思南三间地周光荣民团赶去青岗圆,凭借黑滩河峡谷阻击红军。这样,围追堵截之敌全被红五十二团拖住了,军团主力安全南撤了,但红五十二团所剩4oo多人却陷入了困牛山重围之中。
困牛山三面临河,两面悬崖峡谷,四周高山包围,地形险恶。4oo多红军上困牛山后,四周高山都被敌军占据,后有追敌湘军唐伯寅团和独立三十二旅,前有阻敌黔军王天锡部五、六、十三团和柏辉章部以及地方民团(在敌军中还杂有很多被抓去的和不明真相的打红军的百姓),前面和右边是悬崖峡谷。红军队伍新编,官兵不熟,途中又误食桐油拉肚,战斗中怕误伤杂在敌军中的百姓,分辨不清是民团还是百姓(民团和百姓服装一样),致使战斗不便展开。师长带着2oo多红军战士在前面沿着壁陡的Z字型小路,身倚岩壁半蹲着,手抓草藤,一个一个地下营盘垴到三步跳,顺河沟突围,当夜宿营老君山蒙人湾树林里。后面在鼎罐堡阻击追敌的1oo多红军,战斗十分激烈,红军打得英勇。狡猾的敌人知道红军爱护老百姓,便协迫当地老百姓走在前面,面对靠近的交百姓,红军战士把枪朝天打,子弹由百姓身边擦过,怕伤了他们。“红军专打穿制服的敌军,枪法好,一枪一个。”当地老百姓说。
由于怕误伤老百姓,加上红军又不熟地形,且战且走,终因寡不敌众,敌人潮水般涌来,红军来不及往营盘垴撤退而退到了悬崖边。16日下午4点钟左右,在困牛山虎井沟约5oo米长一段,1oo余红军战士宁死不误伤杂在敌中的百姓,宁死不做俘虏。毅然集体跳崖,为革命捐躯,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下人类史上最为悲壮的英雄赞歌。个别被树藤挡拌,得以幸存,如陈世荣。红五十二团团长田海青在战斗中光荣牺牲。16日晚还有突围红军24人分三路,各8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分别经谢家坡、干田湾、观音寺等三处上坡去晏家湾、国荣方向撤退而去。
17日午前,军团部从国荣出重抵甘溪,夜穿越石(阡)镇(远)大道出石阡去黔东根据地,24日在印江木黄与另一支的红军主力会师。
困牛山战斗,群众被红军壮举感动,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救助和收养红军伤员,伤好后,还给予盘缠(路费)回家。当地群众逢年过节照习俗到红军跳崖遗址凭吊纪念红军壮士。
困牛山战斗是甘溪战斗后红六军团粉碎敌军“会剿”和“歼灭”企图,胜利突围出石阡的战斗;是红52团服从命令,听党指挥,胜利完成断后任务的战斗;是红军舍身为民,用生命诠释革命为民、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战斗。
导游黄桂蓉讲完了红军的战斗故事。吴总见天色尚早,对导游黄桂蓉了道:“小黄,时间还早,你能不能给我们介绍石阡的民族文化?”
黄桂蓉看了一眼蒋副会长,蒋副会长说道:“小黄,你就给吴总他们介绍一下!”
导游黄桂蓉说道:“石阡民间保留着多种充满生活情趣带有浓郁泥土气息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如在春节、元宵期间的“玩灯”之俗;在祭祀秧神、朝山拜佛的木偶戏;在庆坛还愿时演出的傩堂戏等。传统民族灯戏有龙灯,分为毛龙、狗龙、狮子龙、棒槌龙;农耕劳作间歌舞如打薅草锣鼓;茶灯。”
于是,导游黄桂蓉一一地介绍了几种民间民族文化。
仡佬毛龙,起源于古代仡佬民族对“竹王”神崇拜,其历史可追溯到隋、唐时期。仡佬毛龙以“灯班”为组织的民间传承形式延续流传县境内。毛龙龙头、龙身全是竹子编扎的骨架,形如蛇身,尾似鱼尾,龙头有“麒麟”和“鸡颈”两种。龙身长15至25米,分七栋、九栋、十一栋、十三栋,每栋2米。龙身用须状的五色“火草杆”编扎后全身毛绒绒的。有的灯班玩毛龙还伴有两条“狗龙”相随。玩毛龙是仡佬村寨集体行动,队伍配有专门的打击乐队,打击乐有固定的曲牌。每年毛龙灯会是仡佬族盛大的文化活动。其信仰崇拜包括六个文化要素:1、龙神信仰(传统故事、敬龙神仪式、敬龙神场合及用品、敬龙神诵词)。2、附属、图腾、神灵信仰(竹王崇拜、盘瓠崇拜、民间佛、道崇拜、原始崇拜)等。3、编扎工艺、选材(竹篾、彩纸、编扎技术)等。4、玩技(上桌、过独木桥、双龙抢宝、单龙戏珠、懒龙翻身、天鹅抱蛋、犀牛望月、螺丝旋顶)等。5、念诵表演(开光、请水、化龙、开财门、敬神、求子)。6、打击乐的鼓点曲牌构件等。是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傩戏,在元代时期,石阡就有傩戏活动记载。到了明朝时期,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石阡府志》中也有了关于傩戏活动的记载。清康熙三年(1664年),推官陈龙岩在《石阡府志》“奇观论”中写道:“阡属楚尾,信鬼重巫,酷有湘、沅间风。秋尽冬来,腊余春前,比户春傩鼓角,铙笳铃锣,歌唱之声,响彻昼夜”。民国时期,境内傩戏班1oo余个,经常在县城、本庄、白水沙、龙塘等地演出。其中著名的有晏明姚绍清傩戏班,乐桥王清廉傩戏班,公鹅吴忠仁傩戏班,青阳陈正中傩戏班。解放后,傩戏演出被视为搞“封建迷信活动”而加禁止,只在最边缘的农村有少数活动。1979年后,傩戏文化引起重视,县内傩戏班逐步恢复展。至1985年,傩戏班已恢复23个,傩戏艺人展到17o余人。
石阡傩戏分6个流派。一、茅山教派:青阳乡科甲弯商家傩班,祖师59人,家传6代,汉族。二、湖南教派:晏明村新化姚家傩班,祖师32人,家传5代,由湖南保靖江石夹大坪田法龙传,侗族;乐桥村柿花坝王清廉傩班,祖师3o人,由湖南麻阳传入,土家族。三、湖北教派:乐桥乡双山傩班,传6代、汉族。四、淮南教派:枇杷乡楼房杨家傩班,祖师38人,家传5代,侗族。五、河南教派:枫香乡新屯谭家傩班,祖师谭法旺从河南安阳学成,家传6代,汉族。六、四川教派:枫香乡银丰陈家傩班,从四川秀山熊法清处学成,家传4代,仡佬族。
石阡傩戏包括法事、正戏、外戏和傩技四种形态。法事包括开坛、起神、文、立楼扎寨、开(放)兵、搭桥、回香、申文、请水、合神、献红花、开光、洒净水、游城破狱、领性、上熟、送圣等2o多项内容。主要构成请神、酬神、送神的古傩戏遗意。法事的宗教成份和迷信色彩甚浓,有的唱段直接采用了佛教、道教诵经的调子。做完法事后紧接演正戏。
正戏是法事的调剂和补充,以第一人称出现。虽然正戏演的是关于神的故事,但故事中已具有简单的矛盾纠葛和人物性格刻画。其中和尚、开山等具诙谐个性,演出中常使用地方口语插科打诨,调笑逗趣,形成比较质朴、简单的戏剧形式。音乐唱腔是正戏的主要部分,县内傩戏班上演正戏有《扫地梅香》、《唐氏太婆》、《甘生赶考》、《勾判》等24个。
(未完待续。)
参加战斗的有:红某军团军团部、某师直属部队和三个团以及红军学校。(在甘溪遭遇时,其中一个团因断后与军团部失掉联系)
参加这次的敌人主要有:湘军五十五旅唐伯寅和刘建文团,独立三十二旅胡达部六九四团王培英、六九五团李相林。黔军王天锡五团李维杰、六团刘鹤鸣、十三团袁景文、柏辉章部和李成章部。地方武装有石阡龙塘区民团、思南县三间地民团等。总体来说是敌强我羽。
1934年1o月5日,军团在军长几位长组成的军政委员会率领下,遵照中革军委命令,进入石阡。1o月7日,军团在甘溪与桂敌遭遇,担任后卫的某师奉命改任前卫。折回走马坪。12日,军团主力经界牌,占领本庄,计划从河闪渡西渡乌江。由于遭到黔敌万式炯团和侯之担部隔江阻击,加之渡江工具匮乏和13日中革军委电令“不应渡乌江北进”,过江未成,后转战至本庄的山口坳。13日,敌军缩小包围圈。14日,军团主力宿营思南的瓮溪司、司都坝。15日,过跳礅河进入石阡的川岩坝,沿桐梓坪、川洞、十二山梁子、朱家坝一线前进,准备宿营板桥,拟渡石阡河去黔东根据地与另一支红军主力会师。前卫某团行进至板桥附近即遇敌阻,即据守毛坝,与驻守板桥的黔敌李成章部和湘敌五十五旅刘建文团交战。军团主力被迫宿营龙塘的朱家坝、董家槽、核桃湾、甘家寨一带,并设警于十二山梁子的螃蟹井、潘家沟等处御追敌。后面有黔敌和思南民团追,前面板桥的黔敌李成章部和湘敌五十五旅刘建文团阻;湘敌五十五旅唐伯寅团和独立三十二旅胡达部分别由龙洞和县城赶去龙塘围堵;黔敌柏辉章部和王天锡五、六、十三团分别驻晏家湾和困牛山的甘溪槽,并赶赴龙塘拦截;地方民团在板桥、龙塘、甘溪槽、晏家湾等地都有活动,红军陷入湘黔敌军和地方民团包围之中。
16日,军团决定突围南撤国荣二进甘溪,跨过石(阡)镇(远)大道出石阡。去黔东根据地另一支红军会合;红某师五十二团8oo余人在师长和团长田率领下,奉命由前卫改为后卫,阻击敌人,担负断后任务。此时,某红师五十二团已与湘、黔之敌对峙一昼夜。16日拂晓,由一名叫金国礼的当地老百姓带路,军团从牛家坝南撤,沿核桃湾、关口、晏家湾、白杨寨、二塘、国荣、甘溪一线行进。8时军团主力开始经过关口,9时3o分至中午12时在关口遭到湘敌五十五旅唐伯寅和独立三十二旅胡达部、黔敌王天锡部和柏辉章部以及地方民团的多次堵截,敌人有数十挺机枪和迫击炮。军团主力一边组织力量击溃敌军,一边继续前进。之后,军团主力一路顺利,前卫夜宿甘溪,军团部夜宿国荣。后卫红五十二团在朱家坝一带完成断后任务后,决定向国荣、甘溪方向转移,沿主力南撤路线追赶。中午12时,行至关口的十字路口关口大田处。此时关口大田南去的路被增援的湘黔敌军和地方民团用机枪和迫击炮截断。军团主力刚过,也面临敌军穷追堵截。为拖住敌军,保证军团主力顺利南撤,红五十二团突破关口,改道向西走十二山去川岩坝困牛山的大路,并成功地将全部围追堵截之敌引向川岩坝困牛山。
红五十二团翻过关口(坳),分三路走,一路约3o多人经滕久权家房后→长坳,沿主力方向前进。一路(大部分)经鄢家箐寺庙、十二山梁子、楠木窝、庙坪,之后在此又分两路,一路走毛家河沟去甘溪槽,夜宿甘溪槽对面,其中有失散在晏家湾的红军黎国兵;一路走皮纸厂上困牛山。另一路经鄢家箐、溜沙坡、十二山梁子、老鹰沟、川岩沟、红籽坳、川岩坝街上、周家坳口、干河流、水井坡上困牛山。在关口大田被截断在后面的红军,被迫退回核桃湾后,翻过螃蟹井,与设警于螃蟹井和潘家沟的红军一起,经老鹰沟去川岩坝上困牛山。几路红军上困牛山后,沿山梁子向南前进,准备走老君山、晏家湾去国荣追赶军团主力。
红五十二团在关口大田突破围堵之后,湘敌唐伯寅团和独立三十二旅胡达部以及龙塘民团紧追不舍,黔敌柏辉章部会同王天锡在困牛山的甘溪槽、赵家山、王秦寨一线拦截围堵,思南三间地周光荣民团赶去青岗圆,凭借黑滩河峡谷阻击红军。这样,围追堵截之敌全被红五十二团拖住了,军团主力安全南撤了,但红五十二团所剩4oo多人却陷入了困牛山重围之中。
困牛山三面临河,两面悬崖峡谷,四周高山包围,地形险恶。4oo多红军上困牛山后,四周高山都被敌军占据,后有追敌湘军唐伯寅团和独立三十二旅,前有阻敌黔军王天锡部五、六、十三团和柏辉章部以及地方民团(在敌军中还杂有很多被抓去的和不明真相的打红军的百姓),前面和右边是悬崖峡谷。红军队伍新编,官兵不熟,途中又误食桐油拉肚,战斗中怕误伤杂在敌军中的百姓,分辨不清是民团还是百姓(民团和百姓服装一样),致使战斗不便展开。师长带着2oo多红军战士在前面沿着壁陡的Z字型小路,身倚岩壁半蹲着,手抓草藤,一个一个地下营盘垴到三步跳,顺河沟突围,当夜宿营老君山蒙人湾树林里。后面在鼎罐堡阻击追敌的1oo多红军,战斗十分激烈,红军打得英勇。狡猾的敌人知道红军爱护老百姓,便协迫当地老百姓走在前面,面对靠近的交百姓,红军战士把枪朝天打,子弹由百姓身边擦过,怕伤了他们。“红军专打穿制服的敌军,枪法好,一枪一个。”当地老百姓说。
由于怕误伤老百姓,加上红军又不熟地形,且战且走,终因寡不敌众,敌人潮水般涌来,红军来不及往营盘垴撤退而退到了悬崖边。16日下午4点钟左右,在困牛山虎井沟约5oo米长一段,1oo余红军战士宁死不误伤杂在敌中的百姓,宁死不做俘虏。毅然集体跳崖,为革命捐躯,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下人类史上最为悲壮的英雄赞歌。个别被树藤挡拌,得以幸存,如陈世荣。红五十二团团长田海青在战斗中光荣牺牲。16日晚还有突围红军24人分三路,各8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分别经谢家坡、干田湾、观音寺等三处上坡去晏家湾、国荣方向撤退而去。
17日午前,军团部从国荣出重抵甘溪,夜穿越石(阡)镇(远)大道出石阡去黔东根据地,24日在印江木黄与另一支的红军主力会师。
困牛山战斗,群众被红军壮举感动,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救助和收养红军伤员,伤好后,还给予盘缠(路费)回家。当地群众逢年过节照习俗到红军跳崖遗址凭吊纪念红军壮士。
困牛山战斗是甘溪战斗后红六军团粉碎敌军“会剿”和“歼灭”企图,胜利突围出石阡的战斗;是红52团服从命令,听党指挥,胜利完成断后任务的战斗;是红军舍身为民,用生命诠释革命为民、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战斗。
导游黄桂蓉讲完了红军的战斗故事。吴总见天色尚早,对导游黄桂蓉了道:“小黄,时间还早,你能不能给我们介绍石阡的民族文化?”
黄桂蓉看了一眼蒋副会长,蒋副会长说道:“小黄,你就给吴总他们介绍一下!”
导游黄桂蓉说道:“石阡民间保留着多种充满生活情趣带有浓郁泥土气息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如在春节、元宵期间的“玩灯”之俗;在祭祀秧神、朝山拜佛的木偶戏;在庆坛还愿时演出的傩堂戏等。传统民族灯戏有龙灯,分为毛龙、狗龙、狮子龙、棒槌龙;农耕劳作间歌舞如打薅草锣鼓;茶灯。”
于是,导游黄桂蓉一一地介绍了几种民间民族文化。
仡佬毛龙,起源于古代仡佬民族对“竹王”神崇拜,其历史可追溯到隋、唐时期。仡佬毛龙以“灯班”为组织的民间传承形式延续流传县境内。毛龙龙头、龙身全是竹子编扎的骨架,形如蛇身,尾似鱼尾,龙头有“麒麟”和“鸡颈”两种。龙身长15至25米,分七栋、九栋、十一栋、十三栋,每栋2米。龙身用须状的五色“火草杆”编扎后全身毛绒绒的。有的灯班玩毛龙还伴有两条“狗龙”相随。玩毛龙是仡佬村寨集体行动,队伍配有专门的打击乐队,打击乐有固定的曲牌。每年毛龙灯会是仡佬族盛大的文化活动。其信仰崇拜包括六个文化要素:1、龙神信仰(传统故事、敬龙神仪式、敬龙神场合及用品、敬龙神诵词)。2、附属、图腾、神灵信仰(竹王崇拜、盘瓠崇拜、民间佛、道崇拜、原始崇拜)等。3、编扎工艺、选材(竹篾、彩纸、编扎技术)等。4、玩技(上桌、过独木桥、双龙抢宝、单龙戏珠、懒龙翻身、天鹅抱蛋、犀牛望月、螺丝旋顶)等。5、念诵表演(开光、请水、化龙、开财门、敬神、求子)。6、打击乐的鼓点曲牌构件等。是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傩戏,在元代时期,石阡就有傩戏活动记载。到了明朝时期,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石阡府志》中也有了关于傩戏活动的记载。清康熙三年(1664年),推官陈龙岩在《石阡府志》“奇观论”中写道:“阡属楚尾,信鬼重巫,酷有湘、沅间风。秋尽冬来,腊余春前,比户春傩鼓角,铙笳铃锣,歌唱之声,响彻昼夜”。民国时期,境内傩戏班1oo余个,经常在县城、本庄、白水沙、龙塘等地演出。其中著名的有晏明姚绍清傩戏班,乐桥王清廉傩戏班,公鹅吴忠仁傩戏班,青阳陈正中傩戏班。解放后,傩戏演出被视为搞“封建迷信活动”而加禁止,只在最边缘的农村有少数活动。1979年后,傩戏文化引起重视,县内傩戏班逐步恢复展。至1985年,傩戏班已恢复23个,傩戏艺人展到17o余人。
石阡傩戏分6个流派。一、茅山教派:青阳乡科甲弯商家傩班,祖师59人,家传6代,汉族。二、湖南教派:晏明村新化姚家傩班,祖师32人,家传5代,由湖南保靖江石夹大坪田法龙传,侗族;乐桥村柿花坝王清廉傩班,祖师3o人,由湖南麻阳传入,土家族。三、湖北教派:乐桥乡双山傩班,传6代、汉族。四、淮南教派:枇杷乡楼房杨家傩班,祖师38人,家传5代,侗族。五、河南教派:枫香乡新屯谭家傩班,祖师谭法旺从河南安阳学成,家传6代,汉族。六、四川教派:枫香乡银丰陈家傩班,从四川秀山熊法清处学成,家传4代,仡佬族。
石阡傩戏包括法事、正戏、外戏和傩技四种形态。法事包括开坛、起神、文、立楼扎寨、开(放)兵、搭桥、回香、申文、请水、合神、献红花、开光、洒净水、游城破狱、领性、上熟、送圣等2o多项内容。主要构成请神、酬神、送神的古傩戏遗意。法事的宗教成份和迷信色彩甚浓,有的唱段直接采用了佛教、道教诵经的调子。做完法事后紧接演正戏。
正戏是法事的调剂和补充,以第一人称出现。虽然正戏演的是关于神的故事,但故事中已具有简单的矛盾纠葛和人物性格刻画。其中和尚、开山等具诙谐个性,演出中常使用地方口语插科打诨,调笑逗趣,形成比较质朴、简单的戏剧形式。音乐唱腔是正戏的主要部分,县内傩戏班上演正戏有《扫地梅香》、《唐氏太婆》、《甘生赶考》、《勾判》等24个。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