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6.第1166章 定计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你!你!你!”夏元吉等人被气得浑身发抖,蹇义一口痰卡在嗓子眼,老脸憋的一片青紫,一下就背过气去。要不是旁边人抢救及时,非得一命呜呼在当场。
杨士奇自然不会留在这里,他的轿子一过来,便弯腰上轿,让轿夫赶紧抬着自己离开。
“一群老废物!”在轿子中坐定,杨士奇冷哼一声。便远离了那群白发苍苍的老大人。
杨士奇的轿子径直进了皇宫,在乾清门才落下。杨荣也正好回来,等他下了轿子,两人一起往乾清宫行去。
“你今天怎么不打招呼,就提出罢朝?”杨荣也有同样的疑问,显然作为最亲密的战友,他也被蒙在了鼓里。
“我不是有意相瞒,”杨士奇看着杨荣,叹了口气道:“只是不想让你也牵连进来。”说着压低声音道:“罢朝这种事,极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仕途,幼孜已经去了,我要是也被罢黜,总得留着你在阁中辅佐皇上吧?”
“唉……”听了杨士奇的解释,杨荣心中些许不快便烟消云散,他一脸担忧的看着杨士奇道:“士奇兄,你这又是何苦?忠君之事,但求问心无愧,犯得着这么拼命吗?”
“当初我们一起发誓,要为万世开太平!为了这个誓言,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幼孜还把命搭了进去……”杨士奇抬头看着阴沉沉的天空,神情无比坚决凝重道:“所以这一仗,就算身败名裂,我们也必须要赢!”
“士奇兄……”杨荣叹息一声,满脸惭愧道:“我不如你多矣。”
。
说话间,两人进了乾清宫。从长陵回来,洪熙皇帝就一直在养病,将近半个月时间没有视朝,只是每日晨昏接见大学士,处理一些紧急的军国要务。
虽然在病中,皇帝还是被棋盘天街的那场大公祭惊动了,看着杨士奇进来,朱高炽有些压不住怒火道:“听说你在公祭现场倡言罢朝,到底要搞什么名堂?!”
“皇上容禀,微臣不是要挟皇上,微臣是在给皇上提供武器!”杨士奇不慌不忙回禀道。
“哦?”朱高炽愣了一下,问道:“此话怎讲?”
“之前英国公咆哮金殿,众勋贵哭陵闹事,甚至打杀文官,皇上之所以迟迟无法予以严惩,无非是他们用祖宗纲常这顶大帽子,死死扣在皇上头顶,让皇上十分被动!”杨士奇沉声道:“归根结底,圣天子垂拱而治,应该是不沾因果的仲裁者,而不是亲自下场,和勋贵拼个你死我活!”
“哦?!”朱高炽明显两眼一亮,这话真如醍醐灌顶,让他一下子就解开了长久的疑惑——朱高炽想不明白,为何明明太祖、太宗皇帝折腾的动静比自己大十倍,却依然可以游刃有余,没有任何一个臣子敢对他们不敬,更别说咆哮君前!为什么自己就这么失败,谁都敢跟自己叫板,甚至敢指着自己的鼻子骂娘,让自己威信扫地,这皇帝当的无比窝囊。
原本朱高炽只归咎于自己手里没有兵权,此刻听了杨士奇的话,他才茅塞顿开,原来是自己太心急了,把臣子的差事都干了,自然要担臣子的是非!这时候自己最应该做的,其实是退到局外,做一个仲裁者。让文官武将们去斗,把自己的意志藏在裁决中,让朝廷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这其实是最基本的帝王心术,他十几岁时就了然于胸,只是多年煎熬一朝登基之后,他被太多的情绪冲昏了头脑,居然犯了君王之大忌,而浑不自知。
现在一经杨士奇点醒,朱高炽顿觉神思清明、喜不自胜,竟起身向杨士奇抱拳道:“学士,受教了!”
“您不过是当局者迷罢了,以皇上的圣明,不用微臣多嘴,也很快会醒悟过来。”杨士奇自然满口谦让,话锋一转,回到正题道:“微臣号召文官罢朝,就是给皇上一个惩罚武将的机会。”顿一顿,他沉声道:“从中央到地方,大明政权的运转全靠文官。文官们一罢朝,整个大明都要窒息,皇上当然必须,立即恢复朝廷的正常运转,那就必须给文官们一个交代!让勋贵们交出凶手,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说的不错,可是那日,几乎全体勋贵都参与了行凶,朕不可能把他们一网打尽,最后也只能杀几只替罪羊,于事无补。”朱高炽先是兴奋,旋即冷静下来。
“皇上所虑甚是,决不能让他们找几只替罪羊就把这关过去。”杨士奇目光深邃道:“您应该借机剥夺他们的议政之权!”
“哦?!”朱高炽惊异的看着杨士奇,才知道原来他打的是这个算盘!大明立国以后,虽然官分文武,泾渭分明,然则武将一旦到了公侯伯爵层面,就有参政议政之权。上朝时站在朝班最前列,对什么事情都可以指手画脚,皇帝还得认真听着,不敢把他们的意见当左耳旁风。
大明祖制,非军功不可封爵,所以文官们始终得不到对武事指手画脚的机会,几十年来一直被武将稳稳压在头顶不得翻身。
如果剥夺掉勋贵们参政议政之权,局面将立时天翻地覆,非但勋贵们再也无法插手政务,文官们还可以名正言顺的把军务抓在手里。因为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打不打,怎么打是军事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
“怎么做到?!”朱高炽紧紧盯着杨士奇,喘气声都粗重起来。
“很简单,皇上只要下旨,那日在长陵的勋贵,通通停职,闭门思过,等候调查。”杨士奇淡淡道:“这是安抚文官们的应有之意,又没说要定谁的罪,勋贵们应该不会反对。”
“然后呢?”朱高炽点点头,追问道。按规矩,被弹劾的官员应当立即停职,等候调查,更别说涉嫌杀害朝廷命官了……
“然后,调查这样的案子,肯定会有各种阻碍,查个一年半载十分正常!”杨士奇沉声道:“这么长的时间,足够皇上将政权从外朝移归内廷了!”
“从外朝移归内廷?!”朱高炽的心脏,被这几个字刺激的砰砰直跳。因为登基半年以来,他已经切身感受到外朝议政的弊端了!什么事情都要拿到朝会上商量,非但效率低下,而且那些王公大臣倚老卖老唱起反调来,有时候他这个皇帝也不得不收回成命。这让朱高炽十分难受。
要是能将军国大事的决策权,从朝会转移到内廷,仅限于皇帝和几位大学士商议,效率自然可以大大提高,国家大权也将更严密的控制在皇帝手中!
“士奇兄,你真是朕的孔明、子房!”朱高炽伸手拉住杨士奇的胳膊,重重拍了他几下,激动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朕谢谢你!”
“都是微臣应该做的。”杨士奇神情平淡,仿佛只是干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快,我们商量一下细节!”朱高炽居然一反常态的立即拍板!
换作往常,皇帝陛下一定会对这种事关政权结构的、未来朝局的举动慎之又慎,但此刻,他被勋贵们伤得太深、气的太狠、欺负的太惨,心中除了如何削弱勋贵、大权独揽,根本容不下别的念头!
至于什么平衡问题,那也得等到文官们和勋贵能平起平坐再说。至于大学士会不会权力太大,那也不是皇帝现在考虑的问题,他现在唯恐大学士们权力太小,不足以帮自己制衡勋贵!
皇帝和杨士奇热火朝天的商量着接下来的步骤,杨荣在一旁安静的听着,偶尔拾遗补缺。对杨士奇今日的表现,他实在是太震惊了!原本自己与他并称二杨,感觉彼此不分轩轾,但今日看杨士奇的连番举动,其实自己望尘莫及!
从长陵回来的路上,所有文官都陷入了绝望,因为那时候就连皇帝陛下,也不得不对嚣张的勋贵们妥协退让,这怎能不让人感觉前途无光,感觉文官们再也不可能翻身。
然而杨士奇没有绝望,他从大危机中看到了大机遇,回京之后便马不停蹄张罗各衙门联合举行公祭,为死去的官员们讨还公道,大义面前,各衙门的长官无法说不,甚至没法缺席公祭,结果全都被杨士奇利用,成了他登上文官领袖位置的踏脚石!
杨士奇利用公祭大会调动官员同仇敌忾的情绪,将一盘散沙的各衙门拧成了一股绳,然后悍然宣布罢朝!本来杨荣以为他会遭到皇帝的责难,谁知杨士奇翻手为云覆手雨,居然为皇帝设计了一条借机剥夺勋贵议政之权,将政权从外朝转移到内廷的金光大道!
杨荣十分清楚朱高炽绝对不会拒绝这份大礼,事实上只要是神志正常的皇帝都不会拒绝这种大权独揽的机会!
杨荣也十分清楚,杨士奇这番大手笔谋划固然是在为皇帝打算,但也夹了严重的私货——内廷是什么?内阁和太监衙门者也。而大明祖制摆在那里,太监不得干政,自然就剩下内阁和皇帝共商国是了!
“你!你!你!”夏元吉等人被气得浑身发抖,蹇义一口痰卡在嗓子眼,老脸憋的一片青紫,一下就背过气去。要不是旁边人抢救及时,非得一命呜呼在当场。
杨士奇自然不会留在这里,他的轿子一过来,便弯腰上轿,让轿夫赶紧抬着自己离开。
“一群老废物!”在轿子中坐定,杨士奇冷哼一声。便远离了那群白发苍苍的老大人。
杨士奇的轿子径直进了皇宫,在乾清门才落下。杨荣也正好回来,等他下了轿子,两人一起往乾清宫行去。
“你今天怎么不打招呼,就提出罢朝?”杨荣也有同样的疑问,显然作为最亲密的战友,他也被蒙在了鼓里。
“我不是有意相瞒,”杨士奇看着杨荣,叹了口气道:“只是不想让你也牵连进来。”说着压低声音道:“罢朝这种事,极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仕途,幼孜已经去了,我要是也被罢黜,总得留着你在阁中辅佐皇上吧?”
“唉……”听了杨士奇的解释,杨荣心中些许不快便烟消云散,他一脸担忧的看着杨士奇道:“士奇兄,你这又是何苦?忠君之事,但求问心无愧,犯得着这么拼命吗?”
“当初我们一起发誓,要为万世开太平!为了这个誓言,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幼孜还把命搭了进去……”杨士奇抬头看着阴沉沉的天空,神情无比坚决凝重道:“所以这一仗,就算身败名裂,我们也必须要赢!”
“士奇兄……”杨荣叹息一声,满脸惭愧道:“我不如你多矣。”
。
说话间,两人进了乾清宫。从长陵回来,洪熙皇帝就一直在养病,将近半个月时间没有视朝,只是每日晨昏接见大学士,处理一些紧急的军国要务。
虽然在病中,皇帝还是被棋盘天街的那场大公祭惊动了,看着杨士奇进来,朱高炽有些压不住怒火道:“听说你在公祭现场倡言罢朝,到底要搞什么名堂?!”
“皇上容禀,微臣不是要挟皇上,微臣是在给皇上提供武器!”杨士奇不慌不忙回禀道。
“哦?”朱高炽愣了一下,问道:“此话怎讲?”
“之前英国公咆哮金殿,众勋贵哭陵闹事,甚至打杀文官,皇上之所以迟迟无法予以严惩,无非是他们用祖宗纲常这顶大帽子,死死扣在皇上头顶,让皇上十分被动!”杨士奇沉声道:“归根结底,圣天子垂拱而治,应该是不沾因果的仲裁者,而不是亲自下场,和勋贵拼个你死我活!”
“哦?!”朱高炽明显两眼一亮,这话真如醍醐灌顶,让他一下子就解开了长久的疑惑——朱高炽想不明白,为何明明太祖、太宗皇帝折腾的动静比自己大十倍,却依然可以游刃有余,没有任何一个臣子敢对他们不敬,更别说咆哮君前!为什么自己就这么失败,谁都敢跟自己叫板,甚至敢指着自己的鼻子骂娘,让自己威信扫地,这皇帝当的无比窝囊。
原本朱高炽只归咎于自己手里没有兵权,此刻听了杨士奇的话,他才茅塞顿开,原来是自己太心急了,把臣子的差事都干了,自然要担臣子的是非!这时候自己最应该做的,其实是退到局外,做一个仲裁者。让文官武将们去斗,把自己的意志藏在裁决中,让朝廷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这其实是最基本的帝王心术,他十几岁时就了然于胸,只是多年煎熬一朝登基之后,他被太多的情绪冲昏了头脑,居然犯了君王之大忌,而浑不自知。
现在一经杨士奇点醒,朱高炽顿觉神思清明、喜不自胜,竟起身向杨士奇抱拳道:“学士,受教了!”
“您不过是当局者迷罢了,以皇上的圣明,不用微臣多嘴,也很快会醒悟过来。”杨士奇自然满口谦让,话锋一转,回到正题道:“微臣号召文官罢朝,就是给皇上一个惩罚武将的机会。”顿一顿,他沉声道:“从中央到地方,大明政权的运转全靠文官。文官们一罢朝,整个大明都要窒息,皇上当然必须,立即恢复朝廷的正常运转,那就必须给文官们一个交代!让勋贵们交出凶手,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说的不错,可是那日,几乎全体勋贵都参与了行凶,朕不可能把他们一网打尽,最后也只能杀几只替罪羊,于事无补。”朱高炽先是兴奋,旋即冷静下来。
“皇上所虑甚是,决不能让他们找几只替罪羊就把这关过去。”杨士奇目光深邃道:“您应该借机剥夺他们的议政之权!”
“哦?!”朱高炽惊异的看着杨士奇,才知道原来他打的是这个算盘!大明立国以后,虽然官分文武,泾渭分明,然则武将一旦到了公侯伯爵层面,就有参政议政之权。上朝时站在朝班最前列,对什么事情都可以指手画脚,皇帝还得认真听着,不敢把他们的意见当左耳旁风。
大明祖制,非军功不可封爵,所以文官们始终得不到对武事指手画脚的机会,几十年来一直被武将稳稳压在头顶不得翻身。
如果剥夺掉勋贵们参政议政之权,局面将立时天翻地覆,非但勋贵们再也无法插手政务,文官们还可以名正言顺的把军务抓在手里。因为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打不打,怎么打是军事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
“怎么做到?!”朱高炽紧紧盯着杨士奇,喘气声都粗重起来。
“很简单,皇上只要下旨,那日在长陵的勋贵,通通停职,闭门思过,等候调查。”杨士奇淡淡道:“这是安抚文官们的应有之意,又没说要定谁的罪,勋贵们应该不会反对。”
“然后呢?”朱高炽点点头,追问道。按规矩,被弹劾的官员应当立即停职,等候调查,更别说涉嫌杀害朝廷命官了……
“然后,调查这样的案子,肯定会有各种阻碍,查个一年半载十分正常!”杨士奇沉声道:“这么长的时间,足够皇上将政权从外朝移归内廷了!”
“从外朝移归内廷?!”朱高炽的心脏,被这几个字刺激的砰砰直跳。因为登基半年以来,他已经切身感受到外朝议政的弊端了!什么事情都要拿到朝会上商量,非但效率低下,而且那些王公大臣倚老卖老唱起反调来,有时候他这个皇帝也不得不收回成命。这让朱高炽十分难受。
要是能将军国大事的决策权,从朝会转移到内廷,仅限于皇帝和几位大学士商议,效率自然可以大大提高,国家大权也将更严密的控制在皇帝手中!
“士奇兄,你真是朕的孔明、子房!”朱高炽伸手拉住杨士奇的胳膊,重重拍了他几下,激动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朕谢谢你!”
“都是微臣应该做的。”杨士奇神情平淡,仿佛只是干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快,我们商量一下细节!”朱高炽居然一反常态的立即拍板!
换作往常,皇帝陛下一定会对这种事关政权结构的、未来朝局的举动慎之又慎,但此刻,他被勋贵们伤得太深、气的太狠、欺负的太惨,心中除了如何削弱勋贵、大权独揽,根本容不下别的念头!
至于什么平衡问题,那也得等到文官们和勋贵能平起平坐再说。至于大学士会不会权力太大,那也不是皇帝现在考虑的问题,他现在唯恐大学士们权力太小,不足以帮自己制衡勋贵!
皇帝和杨士奇热火朝天的商量着接下来的步骤,杨荣在一旁安静的听着,偶尔拾遗补缺。对杨士奇今日的表现,他实在是太震惊了!原本自己与他并称二杨,感觉彼此不分轩轾,但今日看杨士奇的连番举动,其实自己望尘莫及!
从长陵回来的路上,所有文官都陷入了绝望,因为那时候就连皇帝陛下,也不得不对嚣张的勋贵们妥协退让,这怎能不让人感觉前途无光,感觉文官们再也不可能翻身。
然而杨士奇没有绝望,他从大危机中看到了大机遇,回京之后便马不停蹄张罗各衙门联合举行公祭,为死去的官员们讨还公道,大义面前,各衙门的长官无法说不,甚至没法缺席公祭,结果全都被杨士奇利用,成了他登上文官领袖位置的踏脚石!
杨士奇利用公祭大会调动官员同仇敌忾的情绪,将一盘散沙的各衙门拧成了一股绳,然后悍然宣布罢朝!本来杨荣以为他会遭到皇帝的责难,谁知杨士奇翻手为云覆手雨,居然为皇帝设计了一条借机剥夺勋贵议政之权,将政权从外朝转移到内廷的金光大道!
杨荣十分清楚朱高炽绝对不会拒绝这份大礼,事实上只要是神志正常的皇帝都不会拒绝这种大权独揽的机会!
杨荣也十分清楚,杨士奇这番大手笔谋划固然是在为皇帝打算,但也夹了严重的私货——内廷是什么?内阁和太监衙门者也。而大明祖制摆在那里,太监不得干政,自然就剩下内阁和皇帝共商国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