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三面讨好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十七岁的少年已经不能算是小孩子,至少十七岁的曹操绝不等同于普通的小孩子。
他聪明,且很有自己的想法。
但曹嵩并不想听:“你能有什么想法,太后的事情不许多嘴,你只管安安分分的念书我就感谢老天爷了。”
曹操平日的形象实在不怎么好,这种时候还硬要凑上来说话,曹嵩会听他的才奇怪。
曹操顿时有些着急,他是看出了曹嵩的打算的,或者说,曹嵩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就是这样,他根本不需要多想就知道曹嵩在这事上肯定又打算缩着了。
之前宦官和党人之争,不站队这算是明智之举,可现在情况不同呀。
曹操没管曹嵩的脸色,而是坚持继续说道:“父亲以为,这还是宦官是朝臣之争吗?难道陛下没有标明态度?若是陛下已经有所决断,父亲的摇摆不定便不是聪明,而是大罪。”
说白了,这事皇帝自己也抓瞎的时候,你摇摆不定没啥,只要不是想要谋害皇帝,大家都不认为这是个问题。
但如果皇帝已经有了决定,并且将自己的意愿表达出来,这时候还不给个明确态度,皇帝得怎么想?
曹嵩眉头一皱,却又觉得曹操说的似乎有那么点道理,因此也不摆着一张臭脸看他了,而是指了一侧的座位:“坐下说吧。”
曹操坐下之后,又给曹嵩问了个问题:“这天下,到底是谁的天下?是陛下的,还是宦官的?”
“慎言!”见曹操敢直接说出这种话,曹嵩立马开口斥责:“这话也是你能说的?今日是在家里,若是出了家门,你说这话,是要给全家惹来灾祸的!”
曹操嘿嘿一声,半点没在意曹嵩的态度:“父亲何必如此紧张,儿子就算再糊涂,也不敢在外面说这话的,只是对父亲,有些话却不得不说。”
见曹嵩的脸色有所缓和,曹操继续说道:“父亲想必是知道陛下的意思的,可却依旧拿不定主意,是认为陛下年纪尚幼,而宦官把持大权,不宜与之为敌吗?”
曹嵩没说话,曹操就当他默认了,可曹操却不能赞同曹嵩的观点。
“在我看来,并非宦官把持了陛下,而是陛下手握宦官们的命脉。”
曹嵩一听这话就想反驳,可曹操今天说的话确实很让他深思,因此这种话他也终于有耐心详细问了一句:“何以见得?”
“杀窦武,杀陈蕃。”
曹操这话说的坚定:“父亲真的以为,没有陛下的支持,仅凭宦官们就能在一夜之间诛灭一个大将军和一个太傅吗?”
不要说是默许,在曹操看来,这很有可能就是皇帝支持的。
至于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曹操反问:“以父亲观之,宦官于陛下如何?窦氏于陛下如何?”
曹操已经把话说到这里,曹嵩哪里还有不明白的,他微微瞪大眼睛:“你是说……”
“不错,这正是陛下借宦官们的手铲除窦氏。”
对于皇帝来说,他必须对自己的位置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知道自己是窦氏扶持起来的皇帝,只要窦氏还在一天,他就必然会成为窦氏的手中的傀儡。
窦氏会选中他,不就是看他早年丧父孤单无依年纪又小吗?
可哪个皇帝愿意做外戚手中的牵线傀儡呢?尤其是,这外戚还不是他自家的,他跟窦氏没关系的好吗!
皇帝上位之后宠信宦官就是在试探各方面的反应,窦氏做了傻事,他们明明白白的表现出了自己的野心,再加上智商欠费,所以他们是一定要死的。
窦氏要诛灭宦官,宦官就一定会反击,可宦官们凭什么去跟一个大将军连带一个太傅斗?
如果看的仔细点就会发现,这件事情做的快准狠,窦氏连带陈蕃等人在定罪之后直接就被下旨灭族,宦官们可没这本事呀。
窦氏覆灭之后,皇帝看似被掌握在宦官手里,可实际上呢?
窦氏虽灭可树大根深,谁知道窦氏的门人还有多少?再加上陈蕃呢?再加上那些被他们联络的党人呢?
宦官看似风光,实际上已经成了天下之敌,他们只要有点智商就该知道,这种时候唯一能够保护他们的就是皇帝。
而且宦官嘛,没了生理上的某些特征之后,也就不用担心他们会有一群七大姑八大姨的跑出来,最重要的是,不会有真正的儿子,这样算来,对家族的私心也就少了,他们没有家族可以依靠。
因此,当年的事情,看似是宦官斗败了窦氏,实际上在曹操看来,更像是皇帝借着宦官的手铲除了他最大的威胁,顺带着抓住了宦官们的命脉。
这一点他没有切实的证据,也不能去询问皇帝这件事情,但只要看看这些年的事情就知道了。
宦官们权势虽大,可却没有一个人敢对皇帝生出不臣之心,甚至连一点点不敬都不会有,在外面趾高气扬,可到了皇帝面前,就是皇帝的一条狗,他们得陪着笑脸,讨好皇帝,让皇帝高兴。
而如果当年宦官们真的有本事单枪匹马干掉窦氏和陈蕃,他们还需要这样吗?
完全不需要好吗!
现在,皇帝年纪渐渐大了,十六岁的皇帝当然和十三岁的皇帝不一样。
他表明了态度,就看宦官能不能听话了,几年过去了,确实是时候再提醒一遍宦官们,到底谁才是主人了。
当然,这也可以成为试探朝臣的方式,至少皇帝能够知道,有哪些人是不惧宦官的,有哪些人是心向皇帝的,又有哪些人已经完全跟宦官们站在一起了。
否则你还真以为他在乎窦太后啊!
扯淡呢!窦太后跟他有关系吗?
至多也就算是个名义上的母亲而已,还是临时扯出来的认的,刚认了没几天他就让太后去云台关小黑屋了。
还有啥指望呢?
“当然,这么做对陛下是有好处的,有人反对,陛下才好决意执行,不正是体现了陛下对太后的孝心吗?”
这年代很看重孝道呀,就算皇帝不喜欢窦太后,他也不能明摆着对太后不好,他给太后送去关小黑屋已经让人说三道四了,这时候正该表现一下嘛。
只要皇帝好好葬了太后,大家立马就要说,以前那些不好都是宦官们的锅,皇帝是孝顺的,他只是被蒙蔽了而已!
瞬间把自己给洗白白了。
曹嵩叹了口气:“可就算如此,陛下若没有诛宦官之心,我此时站出来与他们作对,谁知道日后会不会被记恨报复呢?”
也许这正是皇帝想要的?
为了互相对付,大家就都得拉住皇帝,就得听他的话了。
“既然如此,父亲何不两面讨好呢?”
曹操对曹嵩笑道:“宦官们不是傻子,如果是一群傻子,他们也不能活到今天,他们之所以最开始反对,一方面是私仇,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像通过亏待太后来讨好陛下呢?他们只是还没看清现实罢了,父亲不妨帮他们一把。”
反正宦官的命脉在皇帝手里,他们早晚要顺着皇帝把这事给办了。
既然如此,不如曹嵩提前一步分析利弊,以一个大好人的身份提醒宦官们注意皇帝的意愿,然后在朝堂再支持厚葬太后。
行了,问题解决了。
和宦官过不去的官员会觉得曹嵩是个不错的人,宦官们也得记着曹嵩的好,至于说皇帝,难道他有理由讨厌一个顺着他的意思办事的人吗?
“既然可以一举三得,讨好三方,为何偏要沉默不语得罪三方呢?”
曹嵩没说话,好半晌之后他才对曹操摆摆手:“行了,你下去吧,这事我还得再想想。”
曹操这时候也不再劝说,而是很听话的退下了。
等曹操离开,曹嵩才看向丁氏,他有些感慨:“这孩子,比我强得多啊。”
曹操不过十七岁,看事情却比他还要清楚深入的多,经曹操一说,他才发现那些事情背后原来还隐藏着那么多的玄机。
第二天,曹嵩一大早就出门了,终于成功在朝会开始之间与宦官们说上了话。
等到了朝会上,曹嵩一反之前的低调,大力支持厚葬窦太后。
朝堂上的声音空前的统一,而皇帝自然也从善如流的答应了,并且说道:“太后以朕为子,朕岂能不以太后为母?子无黜母,臣无贬君,一切宜如旧制。”
听到这话,谁还能不明白皇帝的意思呢?
曹嵩直到下了朝回到家里,才算是真正的松了口气,之前宦官赵忠等人看他的眼神是,实在是让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不过,对于曹嵩来说,他现在对曹操是另眼相看了,时不时有什么事情也跟曹操说说,曹操也给父亲出点主意。
只是大部分时候,曹操依旧不是个乖孩子,时不时就得让曹嵩为他操心一把,年纪越大,惹祸的本事也越大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十一月里,本以为曹旭的生日可以热闹一下,哪知道会稽闹出了反贼,还自称皇帝。
得,大家继续低调吧。
不过皇帝心情不好的时候,总得找几个出气的。
十二月里,司徒就换人当了,新任的司徒是前大鸿胪袁隗。
对,就是袁逢的弟弟,袁绍的叔叔的那个袁隗。
当然,袁隗做了三公之一的司徒,这本来跟曹家也没关系,有关系的是,袁隗当了司徒,大鸿胪的位置就空出来了,最后这个皇帝把曹嵩从大司农的位置调到了大鸿胪的位置上。
这事虽说也不错,但也不算特别大的喜事,毕竟,大司农大鸿胪都是九卿,只是主管的任务不同而已,俸禄根本没变。
所以,这事在曹家看来也没有特别的喜庆,远不如曹嵩从司隶校尉改任大司农的时候让人兴奋。
等日子晃晃悠悠的过去,熹平二年的时候,曹旭四岁了,开始正式学写字。
由于曹操的努力,四岁的曹旭也算是认识百来个字,其中笔画特别简单的,拿起笔来也能涂抹出来,只是那远称不上写的好看而已。
而正式开始学习,任务一下子就变多了,要求也变高了。
曹旭的小胖手捧着竹简,瘪瘪嘴,扭头对曹操说道:“我不喜欢读书。”
这话就算是曹操也不能惯着她,该读的书,该认的字,都是一个不能少的。
曹旭不开心了。
但不爱学习这种事情,根本没有人会帮她的,小胖妞再怎么委屈,每天还是得抓着笔写字。
她开始学写自己的名字了。
可是为什么,不管是来福还是曹旭,里面总有一个字的笔画那么那么多呢?
想偷懒都不知道练哪个,真的好难写哦qaq
然后曹旭就生病了。
小胖妞的身体向来健康,平日不生病的人突然生病就更可怕,尤其是当丁氏听说,不仅仅是曹旭,最近洛阳城里很多人都病了。
这顿时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病症了。
曹旭有点危险。
十七岁的少年已经不能算是小孩子,至少十七岁的曹操绝不等同于普通的小孩子。
他聪明,且很有自己的想法。
但曹嵩并不想听:“你能有什么想法,太后的事情不许多嘴,你只管安安分分的念书我就感谢老天爷了。”
曹操平日的形象实在不怎么好,这种时候还硬要凑上来说话,曹嵩会听他的才奇怪。
曹操顿时有些着急,他是看出了曹嵩的打算的,或者说,曹嵩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就是这样,他根本不需要多想就知道曹嵩在这事上肯定又打算缩着了。
之前宦官和党人之争,不站队这算是明智之举,可现在情况不同呀。
曹操没管曹嵩的脸色,而是坚持继续说道:“父亲以为,这还是宦官是朝臣之争吗?难道陛下没有标明态度?若是陛下已经有所决断,父亲的摇摆不定便不是聪明,而是大罪。”
说白了,这事皇帝自己也抓瞎的时候,你摇摆不定没啥,只要不是想要谋害皇帝,大家都不认为这是个问题。
但如果皇帝已经有了决定,并且将自己的意愿表达出来,这时候还不给个明确态度,皇帝得怎么想?
曹嵩眉头一皱,却又觉得曹操说的似乎有那么点道理,因此也不摆着一张臭脸看他了,而是指了一侧的座位:“坐下说吧。”
曹操坐下之后,又给曹嵩问了个问题:“这天下,到底是谁的天下?是陛下的,还是宦官的?”
“慎言!”见曹操敢直接说出这种话,曹嵩立马开口斥责:“这话也是你能说的?今日是在家里,若是出了家门,你说这话,是要给全家惹来灾祸的!”
曹操嘿嘿一声,半点没在意曹嵩的态度:“父亲何必如此紧张,儿子就算再糊涂,也不敢在外面说这话的,只是对父亲,有些话却不得不说。”
见曹嵩的脸色有所缓和,曹操继续说道:“父亲想必是知道陛下的意思的,可却依旧拿不定主意,是认为陛下年纪尚幼,而宦官把持大权,不宜与之为敌吗?”
曹嵩没说话,曹操就当他默认了,可曹操却不能赞同曹嵩的观点。
“在我看来,并非宦官把持了陛下,而是陛下手握宦官们的命脉。”
曹嵩一听这话就想反驳,可曹操今天说的话确实很让他深思,因此这种话他也终于有耐心详细问了一句:“何以见得?”
“杀窦武,杀陈蕃。”
曹操这话说的坚定:“父亲真的以为,没有陛下的支持,仅凭宦官们就能在一夜之间诛灭一个大将军和一个太傅吗?”
不要说是默许,在曹操看来,这很有可能就是皇帝支持的。
至于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曹操反问:“以父亲观之,宦官于陛下如何?窦氏于陛下如何?”
曹操已经把话说到这里,曹嵩哪里还有不明白的,他微微瞪大眼睛:“你是说……”
“不错,这正是陛下借宦官们的手铲除窦氏。”
对于皇帝来说,他必须对自己的位置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知道自己是窦氏扶持起来的皇帝,只要窦氏还在一天,他就必然会成为窦氏的手中的傀儡。
窦氏会选中他,不就是看他早年丧父孤单无依年纪又小吗?
可哪个皇帝愿意做外戚手中的牵线傀儡呢?尤其是,这外戚还不是他自家的,他跟窦氏没关系的好吗!
皇帝上位之后宠信宦官就是在试探各方面的反应,窦氏做了傻事,他们明明白白的表现出了自己的野心,再加上智商欠费,所以他们是一定要死的。
窦氏要诛灭宦官,宦官就一定会反击,可宦官们凭什么去跟一个大将军连带一个太傅斗?
如果看的仔细点就会发现,这件事情做的快准狠,窦氏连带陈蕃等人在定罪之后直接就被下旨灭族,宦官们可没这本事呀。
窦氏覆灭之后,皇帝看似被掌握在宦官手里,可实际上呢?
窦氏虽灭可树大根深,谁知道窦氏的门人还有多少?再加上陈蕃呢?再加上那些被他们联络的党人呢?
宦官看似风光,实际上已经成了天下之敌,他们只要有点智商就该知道,这种时候唯一能够保护他们的就是皇帝。
而且宦官嘛,没了生理上的某些特征之后,也就不用担心他们会有一群七大姑八大姨的跑出来,最重要的是,不会有真正的儿子,这样算来,对家族的私心也就少了,他们没有家族可以依靠。
因此,当年的事情,看似是宦官斗败了窦氏,实际上在曹操看来,更像是皇帝借着宦官的手铲除了他最大的威胁,顺带着抓住了宦官们的命脉。
这一点他没有切实的证据,也不能去询问皇帝这件事情,但只要看看这些年的事情就知道了。
宦官们权势虽大,可却没有一个人敢对皇帝生出不臣之心,甚至连一点点不敬都不会有,在外面趾高气扬,可到了皇帝面前,就是皇帝的一条狗,他们得陪着笑脸,讨好皇帝,让皇帝高兴。
而如果当年宦官们真的有本事单枪匹马干掉窦氏和陈蕃,他们还需要这样吗?
完全不需要好吗!
现在,皇帝年纪渐渐大了,十六岁的皇帝当然和十三岁的皇帝不一样。
他表明了态度,就看宦官能不能听话了,几年过去了,确实是时候再提醒一遍宦官们,到底谁才是主人了。
当然,这也可以成为试探朝臣的方式,至少皇帝能够知道,有哪些人是不惧宦官的,有哪些人是心向皇帝的,又有哪些人已经完全跟宦官们站在一起了。
否则你还真以为他在乎窦太后啊!
扯淡呢!窦太后跟他有关系吗?
至多也就算是个名义上的母亲而已,还是临时扯出来的认的,刚认了没几天他就让太后去云台关小黑屋了。
还有啥指望呢?
“当然,这么做对陛下是有好处的,有人反对,陛下才好决意执行,不正是体现了陛下对太后的孝心吗?”
这年代很看重孝道呀,就算皇帝不喜欢窦太后,他也不能明摆着对太后不好,他给太后送去关小黑屋已经让人说三道四了,这时候正该表现一下嘛。
只要皇帝好好葬了太后,大家立马就要说,以前那些不好都是宦官们的锅,皇帝是孝顺的,他只是被蒙蔽了而已!
瞬间把自己给洗白白了。
曹嵩叹了口气:“可就算如此,陛下若没有诛宦官之心,我此时站出来与他们作对,谁知道日后会不会被记恨报复呢?”
也许这正是皇帝想要的?
为了互相对付,大家就都得拉住皇帝,就得听他的话了。
“既然如此,父亲何不两面讨好呢?”
曹操对曹嵩笑道:“宦官们不是傻子,如果是一群傻子,他们也不能活到今天,他们之所以最开始反对,一方面是私仇,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像通过亏待太后来讨好陛下呢?他们只是还没看清现实罢了,父亲不妨帮他们一把。”
反正宦官的命脉在皇帝手里,他们早晚要顺着皇帝把这事给办了。
既然如此,不如曹嵩提前一步分析利弊,以一个大好人的身份提醒宦官们注意皇帝的意愿,然后在朝堂再支持厚葬太后。
行了,问题解决了。
和宦官过不去的官员会觉得曹嵩是个不错的人,宦官们也得记着曹嵩的好,至于说皇帝,难道他有理由讨厌一个顺着他的意思办事的人吗?
“既然可以一举三得,讨好三方,为何偏要沉默不语得罪三方呢?”
曹嵩没说话,好半晌之后他才对曹操摆摆手:“行了,你下去吧,这事我还得再想想。”
曹操这时候也不再劝说,而是很听话的退下了。
等曹操离开,曹嵩才看向丁氏,他有些感慨:“这孩子,比我强得多啊。”
曹操不过十七岁,看事情却比他还要清楚深入的多,经曹操一说,他才发现那些事情背后原来还隐藏着那么多的玄机。
第二天,曹嵩一大早就出门了,终于成功在朝会开始之间与宦官们说上了话。
等到了朝会上,曹嵩一反之前的低调,大力支持厚葬窦太后。
朝堂上的声音空前的统一,而皇帝自然也从善如流的答应了,并且说道:“太后以朕为子,朕岂能不以太后为母?子无黜母,臣无贬君,一切宜如旧制。”
听到这话,谁还能不明白皇帝的意思呢?
曹嵩直到下了朝回到家里,才算是真正的松了口气,之前宦官赵忠等人看他的眼神是,实在是让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不过,对于曹嵩来说,他现在对曹操是另眼相看了,时不时有什么事情也跟曹操说说,曹操也给父亲出点主意。
只是大部分时候,曹操依旧不是个乖孩子,时不时就得让曹嵩为他操心一把,年纪越大,惹祸的本事也越大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十一月里,本以为曹旭的生日可以热闹一下,哪知道会稽闹出了反贼,还自称皇帝。
得,大家继续低调吧。
不过皇帝心情不好的时候,总得找几个出气的。
十二月里,司徒就换人当了,新任的司徒是前大鸿胪袁隗。
对,就是袁逢的弟弟,袁绍的叔叔的那个袁隗。
当然,袁隗做了三公之一的司徒,这本来跟曹家也没关系,有关系的是,袁隗当了司徒,大鸿胪的位置就空出来了,最后这个皇帝把曹嵩从大司农的位置调到了大鸿胪的位置上。
这事虽说也不错,但也不算特别大的喜事,毕竟,大司农大鸿胪都是九卿,只是主管的任务不同而已,俸禄根本没变。
所以,这事在曹家看来也没有特别的喜庆,远不如曹嵩从司隶校尉改任大司农的时候让人兴奋。
等日子晃晃悠悠的过去,熹平二年的时候,曹旭四岁了,开始正式学写字。
由于曹操的努力,四岁的曹旭也算是认识百来个字,其中笔画特别简单的,拿起笔来也能涂抹出来,只是那远称不上写的好看而已。
而正式开始学习,任务一下子就变多了,要求也变高了。
曹旭的小胖手捧着竹简,瘪瘪嘴,扭头对曹操说道:“我不喜欢读书。”
这话就算是曹操也不能惯着她,该读的书,该认的字,都是一个不能少的。
曹旭不开心了。
但不爱学习这种事情,根本没有人会帮她的,小胖妞再怎么委屈,每天还是得抓着笔写字。
她开始学写自己的名字了。
可是为什么,不管是来福还是曹旭,里面总有一个字的笔画那么那么多呢?
想偷懒都不知道练哪个,真的好难写哦qaq
然后曹旭就生病了。
小胖妞的身体向来健康,平日不生病的人突然生病就更可怕,尤其是当丁氏听说,不仅仅是曹旭,最近洛阳城里很多人都病了。
这顿时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病症了。
曹旭有点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