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人阁 > 锦衣 > 第六百五十五章: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

第六百五十五章: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两百万两啊。

    或许对于那些走私商人而言,这不算什么。

    可对于刘家这样的家族而言,却几乎是想都不敢想的存在。

    一个月之内,定一个小目标,挣刘家十几代来都积攒不到的银子。

    刘鸿训自是怦然心动,转过头,看向刘文昌,只见刘文昌的眼睛,也已红了。

    很明显,这儿子也激动得欲罢不能了。

    这反而让心绪彭拜的刘鸿训,慢慢地冷静了一些。

    这个时候,他反而像冷水浇熄的烙铁,表现出了沉稳的一面。

    “一股不会是二十两。”刘鸿训眼带锐光,口里突的道。

    刘文昌愕然地看着父亲,随即道:“父亲这是什么意思?”

    刘鸿训押了一口茶,才淡淡地道:“你们算对了这个,却没想到,新政的本质是什么,只是分田吗?”

    刘文昌轻轻皱眉,迟疑地看着刘鸿训:“那么……”

    刘鸿训便道:“新政的本质,是从土地的产出,变成……像铁路,像作坊一样的产出,土地已经没有产出了,儿啊,世道变了。这流寇大肆的破坏了土地,这么多年来,连年的天灾,不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吗?更何况辽东那边……一直在拼命的开垦,听说每月出关者,数以万计。不只如此,还有大量发配的罪囚,这一年出关者,不下数十万人,这么多的人口,大量的开垦土地,种植黑麦,等到铁路一贯通,源源不断的黑麦,就要流入关内!”

    “儿啊,你来计算一下,往年的时候,天灾有产出,是因为口粮少了,而人口还是这么多,大家要吃粮,这粮价必然暴涨。因此,无论是灾年还是丰年,土地的产出都是固定的,灾年粮少,可粮值钱,丰年粮贱多。而现在呢?未来一旦源源不断的黑麦冲击,再加上那些可以充饥的红薯之类,你想想看,这意味着什么?”

    于是刘文昌道:“土地就算不分,也已难有收益?”

    “对。”刘鸿训点头,斩钉截铁地道:“只可惜,有的人到现在还没有看清楚大势,还在保守残缺,守着他家的万顷良田,做他世代富贵的美梦,却殊不知,这天下其实已经变了,辽东种出了黑麦,铁路又可贯通,那么这地分与不分,那些人就算能守住家业,也不过是苟延残喘。”

    “所以……到了当今这个时候,变则通,不变则死。新政的本质,是解决粮食的问题,同时将大量的人力,通过铁路,将人力重新调配和流通。老夫细细看来,当初新政暂缓的时候,损失最大的其实未必是铁路,而是围绕着铁路公司的煤铁,还有数不清的客栈、成衣、丝绸、棉布,还有牙行。”

    刘文昌恍然大悟,忍不住道:“我就说那青楼前些日子,怎么竟也萧条了。”

    刘鸿训:“……”

    “这是儿子听人说的。”刘文昌目光闪了闪,面上一本正经地道。

    刘鸿训朝刘文昌摇摇头,却也没有往这上头追问,却道:“看透了这个本质,这便证明了一件事,这铁路公司与百业乃是相辅相成,铁路兴起,百业兴旺,百业兴旺,反而催生了铁路更多的利润,你想想看,老夫只说成衣,要制成衣,得有棉花来纺布,棉花从何而来,得从天下各处运输而来,运输需要什么?运输需要铁路。你明白老夫意思吗?”

    “这不是一个铁路就挣当下银子的道理,而是一只老母鸡下了蛋,蛋孵化出小鸡,小鸡成了母鸡,又生蛋。所以,要算铁路的利润,不能照着现在这样算,要从三年、五年、十年的眼光去算。这叫生生不息,因而……现在这铁路公司……就算涨到了二十两,还是算少了,得奔着三十两、五十两,一百两去算。”

    “刘家不是商贾之家,商贾之家,讲究的是眼前之利,我们刘家自高祖开始,已有两百年诗书传家,眼前这一年、两年、三年的目光,算什么,我们计算的,乃是百年大计。”

    刘文昌点头道:“噢,父亲,我懂了,就是说,咱们预备了银子,照着十年、二十年的长远打算,去购置股票,哪怕是价值二十两,三十两,也一并收购。”

    “也不能这样说。”刘鸿训摇摇头道:“二十两,二十两之内,都是稳赚不赔的,再高,就要等待时间了,可时间拖的越久,未来就不好说。不过至少短时间来看,老夫可以确定,这铁路一定稳赚,老夫算是看明白了,现在朝中从铁路和其他煤铁等营生得利的人太多,而且以后会越来越多,将来一切的国策,都会围绕在这上头打转,这就如……”

    他顿了顿,随即又道:“就如当初那些士绅一样,大家都是士绅,自然而然,一切的国策都会朝着士绅倾斜,这是水滴石穿的效果。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老夫也有些拿捏不准,不过……这已是大势所趋。哎,你平日里不肯读书,科举又连番不中,不妨……以后就由着你性子,你去做买卖吧。”

    “做买卖……”刘文昌愣了一下,一脸诧异。

    他可是内阁大学士的儿子,做什么买卖!这做买卖是会被人笑话的。

    刘家可是传承了两百年的诗书,虽然刘文昌确实科举不成,可毕竟还有一些祖荫,会给一个荫官的,虽然这荫官在刘家眼里不算什么,可干什么都比作商人强啊。

    看着刘文昌一脸诧异的样子,刘鸿训耐心地道:“世道变了,咱们刘家也要跟着变。现在固然是从商低贱,被人瞧不起,可是往后呢?现在趁着大家都还在迟疑的时候,你率先去,便是占住了先机,从此之后……或许真能有一番成就,这世上最忌讳的事,就如同当初买那股票一样,先买的人横竖都亏不了,可后头跟着吆喝的,就算将来还有好处,这好处也是有限,至多也就喝一口汤水。做买卖的事,老夫也不懂,教不了你什么,不过为父这些年,也教了你许多做人的道理,你谨记着做人的道理,本份去经营,应该不愁展露不了头角。”

    顿了一下,他接着道:“为父听说新县那里,商业氛围极好,你多去走走,看一看,跟着学一学,将来瞅准了什么,再扑腾进去。总而言之,眼光要准,下手要快,这是做任何事都需有的诀窍。”

    对于这个决定,刘文昌还是觉得有些难以消化,总觉得这个爹,是不是犯了糊涂。

    不过刘鸿训毕竟是内阁学士,他觉得父亲应该不会坑害他这个亲儿子的,那么一定是看准了什么,才如此特意叮嘱他。

    于是刘文昌咬咬牙道:“这可是父亲说的,儿子过几日就去新县呆着,到时折了本,或者是有损了家声,可就怪不得儿子不肖了。”

    “不怪。”刘鸿训慈和地笑了笑道:“到时要怪就怪为父。”

    …………

    这边刘家父子议定了。

    另一边,张静一此时也已在自己家里,开始布局了。

    辽东的铁路一旦开始修建,那么张家就有太多事要做了。

    辽中卫、海州卫、广宁卫一带,有大量的铁矿,这些铁矿……储量极为丰富,丰富到什么程度呢,即便是后世,那也占了全天下探明储量的四分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煤炭,以及木头的资源,那也是非同小可。

    铁路一建,同时张家便必须筹措银子,修建支线。

    当然……单凭张家的力量,还是不够的,因而……趁着现在铁路公司火热,张静一打算将辽东矿业的招牌推出去,也用吸股的方式。现在张家急需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将各种矿产开发出来,这所需的资金,都是天量。

    现如今,许多人吃了铁路公司的甜头,自然而然,会对张家的新股,产生巨大的兴趣。

    可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新股定价的问题了。

    定的高了,大家觉得亏,订的低了,则是张家亏。

    张静一深思熟虑后,此番打算发行一亿股,售出五千万,每股二两银子。

    这个价格,其实是高了,虽然不算是杀猪盘,这种空手套取一亿两白银的事,确实有些不厚道。

    不过架不住张静一会讲故事。

    其实现在,张静一就已经开始在酝酿了。

    一方面,他放任煤、铁的价格狂涨。

    在这两个价格的带动之下,铁矿和煤矿立即成了香饽饽,哪怕是废铁,现在在市面上价值也在不断的攀升。

    另一方面,大明报已经开始吹风了。

    几乎每一期,都有版面大声疾呼,眼下天下的钢铁和煤炭告急,又说现今天下的铁矿,至多只能用十五年。

    也就是说,用一年少一年。

    再这样下去,铁路无可用之铁,军士无可用之火器,百姓无可用之锅碗瓢盆。

    这消息一经放出,顿时引发了许多人的担忧。

    可也同时,引发了许多敏锐的商贾嗅到了一丝不一样的气息,于是很快就有人开始囤积铁和煤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