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放榜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清晨的阳光再次姗姗来迟。都已经卯正过后,天空却依旧黑蒙蒙的,仿佛仍是在深沉的黑夜。国子监门前的成贤街,却渐渐有了些人流,但并不是监生们如此勤勉,而是早起打算做早点生意的小摊小贩。
这是成贤街上常见的景象。什么豆花、豆浆、烧饼、饺子、馒头、面条、稀粥……恰是应有尽有。然而,到得最早的几个小摊贩,却突然发现,今天竟有人比他们还早!
意识到往日约定俗成的地盘兴许会被这些新来的人占去,几个小摊贩无不急了,可是,当这些人推着小推车迅速赶上前去理论时,却骇然发现这些新来的人一个个身穿黑氅,犹如钉子一般默然站在国子监门前的八字墙下,每个人之间的距离甚至也整齐划一。
正当几个小摊贩惊恐交加,只以为是国子监出了什么事,于是哪里派了人来将这里看住,却有人突然发出了一声惊咦。虽然发出声音的人立刻捂住了嘴,但却还是伸手指向了那些黑色大氅的人背后那墙壁。
看清楚墙上竟是贴满了黄纸告示,众人不由得面面相觑。都是做早点生意的小摊小贩,也许能算得清楚价格,也许能认识几个字,但要看懂这么多告示,那自然大多数人都力有未逮。但唯一一件事众人却是明白的,那就是这告示理应是好事。
否则怎么会用黄纸?要知道,历来如乡试会试放榜的时候,那才会用有颜色的纸,至于平常告示,白纸墨字张贴在那就行了!
既然知道不是坏事,一群小商小贩也就安心了,一时也没人再去关注这些黑氅大汉,纷纷自顾自地把车推到了一贯做生意的位置,开始生火预备了起来。一刻钟之后,天色渐渐有些蒙蒙亮,他们之外的其他摊贩们也多半都到了,同样第一时间注意到了异样。
虽说大多数人都没工夫看热闹,都在那自顾自地忙活,但也有好事且认识字的在收拾停当之后过去瞅了瞅。只没看多久,人就匆匆跑了回来,却是对左右的其他摊贩嚷嚷道:“是之前国子监那次选拔东宫侍从的结果,所有人的名次都排出来了!”
在国子监门前做了多年生意,小摊小贩们大多有一个共识。
一是做生意要有分寸,也就是早上这一个时辰,他们尽管把这天下最高学府的门口堵住都没关系,但若是贪心不足还想再延长时间,那么邻近顺天府衙的差役就要来赶人了!
二是国子监的学生们那十个里头九个都是绣花枕头一包草,没有多少真才实学,所以这么多年监生出身的进士凤毛麟角,一二十年才一个。这次太子选拔东宫侍从,竟然在国子监选,在他们看来,那还不如九章堂呢!至少九章堂那些监生刻苦,随和,还有个好老师!
想归这么想,马上就要到监生们光顾的高峰,包括刚刚那个去看热闹的小贩在内,谁也没工夫再去查看那榜单上的名次高低,全都急急忙忙干起了自己的活。哪怕约定俗成的没有吆喝,但随着香气渐渐飘散,最早一批客人终于来了。
住在国子监号舍的监生,自然不可能是什么富贵出身,往常大多也就是一个馒头或是烧饼解决早饭,但今天,发现墙上张贴了黄榜,众人无不立刻就被墙上黄纸吸引了过去。
虽说有人只瞥了一眼,发现是长长的表格,就忙着先解决早饭的问题,但也有人好奇地先去看了个究竟,可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三五成群的监生们一时炸开了锅。
“是之前东宫侍从选拔月考的名次,所有人都列出来了,竟然不是只列出入选的人!”
“真的假的?所有人?那得是多长的名单,天哪,莫非这满满当当的八字墙贴的都是?不可能吧,之前大司成少司成还有各位博士们全都没说!”
随着这个大嗓门却又饶舌的一声嚷嚷,刚刚还在解决五脏庙问题的几个监生登时忍不住了。有人叼着烧饼就过去看热闹,也有人端着面碗就过去溜达看榜单,还有人则是慌忙揣着馒头匆匆赶回号舍,去通知更多的人来围观。
于是,在这儿卖早点多年的小摊小贩们,很快就目睹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人流!顷刻之间,监生们从国子监那大学牌坊下头蜂拥而出,到两边八字墙那边翘首观望,如若他们会用成语,一定会觉得,毫无疑问,那就是摩肩接踵!
而由于八字墙那边里三层外三层,不时也有被人挤到后头去没能轮上看榜的监生,又或者已经看完前几名,发现没自己之后的监生,意兴阑珊地回来买早点,忿忿不平地一边填肚子一边在那恼火地抱怨。
然而,随着人群中有人嚷嚷了一句,率性堂的某某某竟然排在六百多名,刚刚或自怨自艾,或垂头丧气的监生们,一下子就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兴奋了起来。
于是乎,东面那八字墙张贴的黄榜不过是靠后那些名次,起初没什么太多人关注,可现在却有一大堆人过去围观。随着一个个也算是在国子监中名声挺大的名字和名次被念了出来,有人哄笑,有人惊叹,有人不信……却也有人一时恼羞成怒。
有道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某个自诩奇才,此番却名落孙山的监生,就是怒喝一声简直荒谬之后,下意识地伸手就要撕去那一张写了自己名字的黄榜。可他才刚刚伸出手去,手腕就突然被人牢牢捏住了。
看到那一双冷冽到杀气腾腾的眼睛,那监生这才意识到,黄榜之下还守着二三十个黑氅大汉,而且这是黄榜,不是平常那些揭帖!不知道对方是锐骑营的,还是哪来的,他到了嘴边的骂声最终吞了回去,却是使劲一甩手挣脱了开来,等退后两步方才撂下一句狠话。
“如此儿戏,我下次绝不会参加了!”
见人悻悻而走,那御前近侍顿时轻蔑地嗤笑了几声。忙活了一整晚,天亮的时候顶头大上司总算命人送来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说是慰劳品,但这会儿又在风地里站了这么久,他当然冷,再看到这些乱哄哄的监生们,他忍不住想起了在外流传的四皇子的话。
这些所谓国子监监生,真的不如内书堂那些宦官!
随着天色越来越亮,得到消息赶过来看榜的监生赫然越来越多,而这其中却是没多少人还有功夫吃早饭。于是,难得看到这么多人,却发现生意不但不如从前,反而好像还差了一截的小摊小贩们有些失望,而监生们则是更因为这些小推车和小摊贩占了地方而怨声载道。
随着一个出身富庶的监生忍不住从抱怨到破口大骂,某个脾气同样暴躁的小摊贩竟是反唇相讥,这下子,原本就沸反盈天的成贤街那赫然是犹如炸开了锅。
有同样名落孙山的率性堂监生自己不敢对黄榜怎么样,就想挑唆这些小摊小贩们闹事,看看能不能损毁了那让自己丢人现眼的黄榜。
也有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骂了再说,然后骂着骂着又因为太过动怒而一时低血糖昏厥——当然这是昨晚因为花七送信而一大早带着阿六赶到某处的张寿居高临下俯瞰判断的结果。
更有人发现自己名列前茅,跻身东宫有望,于是在那耀武扬威,最后被人打了黑拳。
总而言之,已经算得上宽敞的成贤街,此时此刻那赫然是一团乱。那些小摊小贩旁边正点着火炉的小车,就如同油锅里的火星,随时可能爆燃;又如同沧海中的小舢板,一个浪头就会被彻底淹没。就在这时候,也不知道是哪里突然传来了一声大喝。
“太子殿下驾到!”
因为阿六方才得以悄然潜入国子监那座最高建筑,人称见贤阁的三层藏书阁的张寿,此时就只见那条成贤街上的监生们,犹如打鸣时却突然被卡住喉咙的公鸡,那此起彼伏的乱象竟是一瞬间收住了。虽然声音并没有立时三刻消失,可明显却呈现出了锐减的态势。
不多时,这条刚刚简直像挤了几百上千只嘎嘎乱叫鸭子的成贤街,终于呈现出了极其安静的氛围。紧跟着,他就听到了花七那熟悉的声音。
“太子殿下及众讲读官已至彝伦堂,诸监生回国子监听训!”
而直到这时候,阿六方才对张寿低声说道:“少爷,去彝伦堂吗?”
“别的讲读官都去,我要是不去,岂不是落人口实?去,当然去。”嘴里这么说,张寿心里却对国子监的鄙薄更添一层。他还是第一次进见贤阁,因此头一次发现,这里不但空气里弥漫着尘灰的气息,而且从地上到书架,到处都是灰尘,架子上的书不少都已朽坏。
他早就听说,见贤阁说是太祖皇帝特意建造,让监生们能够有个借阅书籍的地方,结果却因为管理不善,书籍借出去却收不回来,又或者大批量损毁,国子监经费不足,学官们也没办法从朝廷要钱,又没有其他手段赚钱,于是很多年前就只能将其空关了起来。
再好的学校,没有好制度,没有好生源,更没有好师资,最重要的是没有足够的经费,那么,每况愈下就是唯一的结果了!
一大早被自家四弟突然爬上床来,三皇子差点没吓得一脚把人踹下去,可听人嘀嘀咕咕小声灌输了一通今日国子监放榜的事,这位太子殿下实在禁不住熊孩子的纠缠,再加上这也是自己第一次出题考人,因此在四皇子的撺掇下,他请示皇帝后带着一众讲读官亲临国子监。
刚刚从那座大学牌坊下悄然进入了自己曾经读过书的国子监,他却没有故地重游的那种怅惘感怀,就算有,这满腹情绪也都被外头那喧闹给完全败坏了。
也正因为如此,当站在太祖皇帝曾经讲学的彝伦堂之外,他那张脸不知不觉就变得很严肃,哪怕周祭酒和罗司业赶过来时,一贯温和的他也依旧绷紧着一张脸。
而知道外头发生了什么情况,国子监这一正一副两位最高领导,那张脸也同样好看不到哪去。周祭酒还试图用太子殿下不该白龙鱼服来劝谏一二,顺带稍稍缓和一下气氛,结果却被三皇子那无可辩驳的理由给噎了回去。
“孤来此是请示过父皇的,随行除了诸位老师之外,还有锐骑营护卫。只不过是进国子监的时候,因为人全都在外头看黄榜去了,所以也没什么人注意孤这一行人。”
当耳畔传来了花七的声音,得知外头那一窝蜂扎堆的监生们,已经渐渐回来了,三皇子这才沉声说道:“我出了这三道题,那道四书题就是科场上常见的时文题,而且不是什么偏题怪题,料想精于制艺的人都能答好。这一题是进士出身,如今又是翰林的诸位老师批阅的,想来没人会有异议,更没人会觉得有什么不公。”
“算经题是九章算术中很容易的一道,只要稍稍动动脑子就能算得出来,为的是日后出去主政一方时,不至于连最起码的赋役都受制于胥吏。这种题目,对是对,错是错,一目了然,异常分明,想来也不至于有人会有异议。”
他看到已然有不少监生往这边聚拢,他就提高了声音。
“但这道算经题最后答得出的人很少,也难怪,这年头的地方官,很多人都不记得自己管辖的府州县有多少人口,多少土地,每年又要多交多少的赋税,又有多少的应役丁口,每每述职的时候,都要准备夹片悄悄藏在袖子里,可是,难道这些不应该烂熟于心的吗?”
“至于农事那道题,这正是父皇一直都在孤面前念叨的事,而太祖皇帝也说过,农乃国本,那么,思量如何以有限的国土养活越来越多的国民,难道不是致力于仕途的监生应该好好考虑的问题吗?”
“把重心放在沟渠水利上,虽说不全面,但至少还了解过农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可说什么在种地的时候拜圣人,什么毁林开荒,什么泻湖为田,什么驱赶北虏之后,把草地改为耕地……甚至还有更荒谬的,煞有介事地说在水田里怎么提高小麦的产量!孤想知道,这国子监到底有多少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知道纸上谈兵,根本不懂民生疾苦!”
清晨的阳光再次姗姗来迟。都已经卯正过后,天空却依旧黑蒙蒙的,仿佛仍是在深沉的黑夜。国子监门前的成贤街,却渐渐有了些人流,但并不是监生们如此勤勉,而是早起打算做早点生意的小摊小贩。
这是成贤街上常见的景象。什么豆花、豆浆、烧饼、饺子、馒头、面条、稀粥……恰是应有尽有。然而,到得最早的几个小摊贩,却突然发现,今天竟有人比他们还早!
意识到往日约定俗成的地盘兴许会被这些新来的人占去,几个小摊贩无不急了,可是,当这些人推着小推车迅速赶上前去理论时,却骇然发现这些新来的人一个个身穿黑氅,犹如钉子一般默然站在国子监门前的八字墙下,每个人之间的距离甚至也整齐划一。
正当几个小摊贩惊恐交加,只以为是国子监出了什么事,于是哪里派了人来将这里看住,却有人突然发出了一声惊咦。虽然发出声音的人立刻捂住了嘴,但却还是伸手指向了那些黑色大氅的人背后那墙壁。
看清楚墙上竟是贴满了黄纸告示,众人不由得面面相觑。都是做早点生意的小摊小贩,也许能算得清楚价格,也许能认识几个字,但要看懂这么多告示,那自然大多数人都力有未逮。但唯一一件事众人却是明白的,那就是这告示理应是好事。
否则怎么会用黄纸?要知道,历来如乡试会试放榜的时候,那才会用有颜色的纸,至于平常告示,白纸墨字张贴在那就行了!
既然知道不是坏事,一群小商小贩也就安心了,一时也没人再去关注这些黑氅大汉,纷纷自顾自地把车推到了一贯做生意的位置,开始生火预备了起来。一刻钟之后,天色渐渐有些蒙蒙亮,他们之外的其他摊贩们也多半都到了,同样第一时间注意到了异样。
虽说大多数人都没工夫看热闹,都在那自顾自地忙活,但也有好事且认识字的在收拾停当之后过去瞅了瞅。只没看多久,人就匆匆跑了回来,却是对左右的其他摊贩嚷嚷道:“是之前国子监那次选拔东宫侍从的结果,所有人的名次都排出来了!”
在国子监门前做了多年生意,小摊小贩们大多有一个共识。
一是做生意要有分寸,也就是早上这一个时辰,他们尽管把这天下最高学府的门口堵住都没关系,但若是贪心不足还想再延长时间,那么邻近顺天府衙的差役就要来赶人了!
二是国子监的学生们那十个里头九个都是绣花枕头一包草,没有多少真才实学,所以这么多年监生出身的进士凤毛麟角,一二十年才一个。这次太子选拔东宫侍从,竟然在国子监选,在他们看来,那还不如九章堂呢!至少九章堂那些监生刻苦,随和,还有个好老师!
想归这么想,马上就要到监生们光顾的高峰,包括刚刚那个去看热闹的小贩在内,谁也没工夫再去查看那榜单上的名次高低,全都急急忙忙干起了自己的活。哪怕约定俗成的没有吆喝,但随着香气渐渐飘散,最早一批客人终于来了。
住在国子监号舍的监生,自然不可能是什么富贵出身,往常大多也就是一个馒头或是烧饼解决早饭,但今天,发现墙上张贴了黄榜,众人无不立刻就被墙上黄纸吸引了过去。
虽说有人只瞥了一眼,发现是长长的表格,就忙着先解决早饭的问题,但也有人好奇地先去看了个究竟,可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三五成群的监生们一时炸开了锅。
“是之前东宫侍从选拔月考的名次,所有人都列出来了,竟然不是只列出入选的人!”
“真的假的?所有人?那得是多长的名单,天哪,莫非这满满当当的八字墙贴的都是?不可能吧,之前大司成少司成还有各位博士们全都没说!”
随着这个大嗓门却又饶舌的一声嚷嚷,刚刚还在解决五脏庙问题的几个监生登时忍不住了。有人叼着烧饼就过去看热闹,也有人端着面碗就过去溜达看榜单,还有人则是慌忙揣着馒头匆匆赶回号舍,去通知更多的人来围观。
于是,在这儿卖早点多年的小摊小贩们,很快就目睹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人流!顷刻之间,监生们从国子监那大学牌坊下头蜂拥而出,到两边八字墙那边翘首观望,如若他们会用成语,一定会觉得,毫无疑问,那就是摩肩接踵!
而由于八字墙那边里三层外三层,不时也有被人挤到后头去没能轮上看榜的监生,又或者已经看完前几名,发现没自己之后的监生,意兴阑珊地回来买早点,忿忿不平地一边填肚子一边在那恼火地抱怨。
然而,随着人群中有人嚷嚷了一句,率性堂的某某某竟然排在六百多名,刚刚或自怨自艾,或垂头丧气的监生们,一下子就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兴奋了起来。
于是乎,东面那八字墙张贴的黄榜不过是靠后那些名次,起初没什么太多人关注,可现在却有一大堆人过去围观。随着一个个也算是在国子监中名声挺大的名字和名次被念了出来,有人哄笑,有人惊叹,有人不信……却也有人一时恼羞成怒。
有道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某个自诩奇才,此番却名落孙山的监生,就是怒喝一声简直荒谬之后,下意识地伸手就要撕去那一张写了自己名字的黄榜。可他才刚刚伸出手去,手腕就突然被人牢牢捏住了。
看到那一双冷冽到杀气腾腾的眼睛,那监生这才意识到,黄榜之下还守着二三十个黑氅大汉,而且这是黄榜,不是平常那些揭帖!不知道对方是锐骑营的,还是哪来的,他到了嘴边的骂声最终吞了回去,却是使劲一甩手挣脱了开来,等退后两步方才撂下一句狠话。
“如此儿戏,我下次绝不会参加了!”
见人悻悻而走,那御前近侍顿时轻蔑地嗤笑了几声。忙活了一整晚,天亮的时候顶头大上司总算命人送来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说是慰劳品,但这会儿又在风地里站了这么久,他当然冷,再看到这些乱哄哄的监生们,他忍不住想起了在外流传的四皇子的话。
这些所谓国子监监生,真的不如内书堂那些宦官!
随着天色越来越亮,得到消息赶过来看榜的监生赫然越来越多,而这其中却是没多少人还有功夫吃早饭。于是,难得看到这么多人,却发现生意不但不如从前,反而好像还差了一截的小摊小贩们有些失望,而监生们则是更因为这些小推车和小摊贩占了地方而怨声载道。
随着一个出身富庶的监生忍不住从抱怨到破口大骂,某个脾气同样暴躁的小摊贩竟是反唇相讥,这下子,原本就沸反盈天的成贤街那赫然是犹如炸开了锅。
有同样名落孙山的率性堂监生自己不敢对黄榜怎么样,就想挑唆这些小摊小贩们闹事,看看能不能损毁了那让自己丢人现眼的黄榜。
也有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骂了再说,然后骂着骂着又因为太过动怒而一时低血糖昏厥——当然这是昨晚因为花七送信而一大早带着阿六赶到某处的张寿居高临下俯瞰判断的结果。
更有人发现自己名列前茅,跻身东宫有望,于是在那耀武扬威,最后被人打了黑拳。
总而言之,已经算得上宽敞的成贤街,此时此刻那赫然是一团乱。那些小摊小贩旁边正点着火炉的小车,就如同油锅里的火星,随时可能爆燃;又如同沧海中的小舢板,一个浪头就会被彻底淹没。就在这时候,也不知道是哪里突然传来了一声大喝。
“太子殿下驾到!”
因为阿六方才得以悄然潜入国子监那座最高建筑,人称见贤阁的三层藏书阁的张寿,此时就只见那条成贤街上的监生们,犹如打鸣时却突然被卡住喉咙的公鸡,那此起彼伏的乱象竟是一瞬间收住了。虽然声音并没有立时三刻消失,可明显却呈现出了锐减的态势。
不多时,这条刚刚简直像挤了几百上千只嘎嘎乱叫鸭子的成贤街,终于呈现出了极其安静的氛围。紧跟着,他就听到了花七那熟悉的声音。
“太子殿下及众讲读官已至彝伦堂,诸监生回国子监听训!”
而直到这时候,阿六方才对张寿低声说道:“少爷,去彝伦堂吗?”
“别的讲读官都去,我要是不去,岂不是落人口实?去,当然去。”嘴里这么说,张寿心里却对国子监的鄙薄更添一层。他还是第一次进见贤阁,因此头一次发现,这里不但空气里弥漫着尘灰的气息,而且从地上到书架,到处都是灰尘,架子上的书不少都已朽坏。
他早就听说,见贤阁说是太祖皇帝特意建造,让监生们能够有个借阅书籍的地方,结果却因为管理不善,书籍借出去却收不回来,又或者大批量损毁,国子监经费不足,学官们也没办法从朝廷要钱,又没有其他手段赚钱,于是很多年前就只能将其空关了起来。
再好的学校,没有好制度,没有好生源,更没有好师资,最重要的是没有足够的经费,那么,每况愈下就是唯一的结果了!
一大早被自家四弟突然爬上床来,三皇子差点没吓得一脚把人踹下去,可听人嘀嘀咕咕小声灌输了一通今日国子监放榜的事,这位太子殿下实在禁不住熊孩子的纠缠,再加上这也是自己第一次出题考人,因此在四皇子的撺掇下,他请示皇帝后带着一众讲读官亲临国子监。
刚刚从那座大学牌坊下悄然进入了自己曾经读过书的国子监,他却没有故地重游的那种怅惘感怀,就算有,这满腹情绪也都被外头那喧闹给完全败坏了。
也正因为如此,当站在太祖皇帝曾经讲学的彝伦堂之外,他那张脸不知不觉就变得很严肃,哪怕周祭酒和罗司业赶过来时,一贯温和的他也依旧绷紧着一张脸。
而知道外头发生了什么情况,国子监这一正一副两位最高领导,那张脸也同样好看不到哪去。周祭酒还试图用太子殿下不该白龙鱼服来劝谏一二,顺带稍稍缓和一下气氛,结果却被三皇子那无可辩驳的理由给噎了回去。
“孤来此是请示过父皇的,随行除了诸位老师之外,还有锐骑营护卫。只不过是进国子监的时候,因为人全都在外头看黄榜去了,所以也没什么人注意孤这一行人。”
当耳畔传来了花七的声音,得知外头那一窝蜂扎堆的监生们,已经渐渐回来了,三皇子这才沉声说道:“我出了这三道题,那道四书题就是科场上常见的时文题,而且不是什么偏题怪题,料想精于制艺的人都能答好。这一题是进士出身,如今又是翰林的诸位老师批阅的,想来没人会有异议,更没人会觉得有什么不公。”
“算经题是九章算术中很容易的一道,只要稍稍动动脑子就能算得出来,为的是日后出去主政一方时,不至于连最起码的赋役都受制于胥吏。这种题目,对是对,错是错,一目了然,异常分明,想来也不至于有人会有异议。”
他看到已然有不少监生往这边聚拢,他就提高了声音。
“但这道算经题最后答得出的人很少,也难怪,这年头的地方官,很多人都不记得自己管辖的府州县有多少人口,多少土地,每年又要多交多少的赋税,又有多少的应役丁口,每每述职的时候,都要准备夹片悄悄藏在袖子里,可是,难道这些不应该烂熟于心的吗?”
“至于农事那道题,这正是父皇一直都在孤面前念叨的事,而太祖皇帝也说过,农乃国本,那么,思量如何以有限的国土养活越来越多的国民,难道不是致力于仕途的监生应该好好考虑的问题吗?”
“把重心放在沟渠水利上,虽说不全面,但至少还了解过农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可说什么在种地的时候拜圣人,什么毁林开荒,什么泻湖为田,什么驱赶北虏之后,把草地改为耕地……甚至还有更荒谬的,煞有介事地说在水田里怎么提高小麦的产量!孤想知道,这国子监到底有多少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知道纸上谈兵,根本不懂民生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