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团结就是力量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犬夜叉】白月光与朱砂痣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感觉到了刘协眼中的疑惑,丁冲得意地一笑。
“圣人有所举动,必上应于天,垂象于地。赤气起于东南,尽于西北,贯紫宫,正应陛下西狩之象。是以臣大胆臆测,此乃陛下有志于西北,除百年之患也。”
刘协还没说话,司空张喜忍不住了。
“丁侍郎,你什么时候也通内学了?这天象也是你能解的?”
丁冲反问道:“以司空之见,又当作何解?”没等张喜说话,他又说道:“总不会是汉之赤火,尽于西北之意吧?”
“我……”张喜哑口无言,心虚地看了刘协一眼,讪讪地退了回去。
刘协心中明镜一般。
十几天前的天象引起了不少恐惧,各种解释都有,悲观的占大多数,乐观的少之又少,只是没人敢当众说,更没人敢当着他的面说。
张喜应该是悲观论的一员,言论很可能和丁冲说的差不多。
这丁冲是个吵架高手,出手又狠又准。
“天意难明,我君臣还是先尽人事吧。”刘协打断了他们的辩论,将话题拉回到目前的事务上。“初战小胜,斩获虽不多,却也是将士们的浴血奋战所得。兴奋之余,难免口不择言,诸君就不必太计较了。丁冲,作新辞的事就交给你,用些心,既要典雅,又要朗朗上口,便于将士们传诵。”
“唯。”丁冲大声应喏。
这时,赵温被请了回来,正好看到这一幕,不由得瞪了丁冲一眼,却没多说什么。
以他的身份,当然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和丁冲在君前争吵。
“陛下,赏罚当明,功虽小,赏必至。立功将士还等着向家人报喜呢,不如先颁布名单?”
刘协深以为然,立刻让董承去安排。
立功的将士们更心急,已经将名单准备妥当,很快就送到刘协的面前。
按照之前的约定,刘协看了一遍名单,接见了几个代表,询问了一些交战的经过,然后颁布赏赐,让他们带着食物,与家人团聚。
消息传出,营中一片欢腾,山呼万岁。
立功的将士带着食物,雄赳赳,气昂昂的赶去与家人团聚。
没立功的将士眼馋地看着他们,暗自发誓,明天再战,一定不能落后。
借着这股劲头,刘协在阵前巡视了一番,还安排了两个儒生去采访参战的将士,听取他们的见闻,写成文章,以备将来著史。
得知自己有机会列入史书,将士们的心情格外激动,但尴尬的事随即出现。
将士中有正式名字的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人别说字了,名都非常随便。什么王伯、张仲、李季之类的一大堆,以动物为名的更是一抓一大把,听得老儒生们直皱眉,觉得手里的笔都脏了。
深夜,刘协接到报告,也是哭笑不得。
之前与将士们接触时,这些名字听起来没什么问题,反而觉得亲近,现在要写入史书,就显出不妥来了。
拿着满是丈八、李季一类名字的文稿,刘协向司徒赵温问计。
“司徒,这可如何是好?”
赵温胸有成竹,抚着胡须,说道:“请陛下颁布一道口谕,即日起,凡是立功将士,可以载入史册者,可由陛下赐名。功劳卓著,比如临阵斩将的,可以赐姓。”
刘协一听,觉得可行。
这可是一个惠而不费的好办法。
“司徒果然经验丰富。”刘协赞道。
赵温嘿嘿一笑。“陛下,这种事,臣很多年前就干过。”
“是吗?”
“臣少年时任职州郡,常与羌、夷、蛮、叟接触。其实大多数蛮夷并非生来野蛮,只是缺少教化。他们很敬重有学问的人,为他们取名拟字,往往是与他们破解隔阂,增加了解的机会。陛下乃万民之主,为他们赐名乃至赐姓,更是无上光荣。”
刘协恍然。
这种事,后世有不少皇帝喜欢干,尤其是唐代。
但他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刚才赵温无意间提及的一句话。
“司徒,这些蛮夷也能教化吗?”刘协故作茫然。
“当然可以。”赵温感慨地摇摇头。“当年文翁治蜀,教化百姓,开益州文脉。如今益州人才济济,皆是文翁教化之功。只是如今的儒生好逸恶劳,连自己的学问都不肯用心,更别说教化蛮夷。蛮夷所在险阻,饮食也不如都市,谁肯去呢。”
“司徒,若是朝廷设立制度,凡太学生能够教化蛮夷,便能在考功时加以优待,会有利于教化吗?”
赵温惊讶地看着刘协,眼珠转了转,试探地问道:“陛下派人教将士子弟读书,是此意否?”
刘协微微颌首。
以赵温的老练,他肯定觉察到了什么,只是一直没说,今天才趁此机会提出。
“司徒以为可行否?”
赵温没有直接回答,他思索了良久。“陛下用意甚好,但兹体事大,还是从长计议为好。自董仲舒上书建太学以来,太学生规模一再增加,最多时至三万人,最后却导致处士横议,酿成党锢之祸。殷鉴不远,不宜仓促。”
虽然被赵温否了,刘协却不觉得失望,反而很满意。
看来并不是没有人看到汉末的问题,也不是他们不想解决问题,只是他们还没找到合适的方法,更没有改革的机会。
连年战乱,君臣争权,的确也不是改革的合适时机。
“那就请司徒斟酌此事。”刘协欠了欠身。“眼下战事紧张,朕要全力以赴,为大汉争取一线生机,教化的事就拜托司徒了。”
赵温神情凝重的拱手还礼。“臣唯陛下马首是瞻,愿为大汉中兴效绵薄之力。”
刘协摆摆手,示意赵温退下。
他知道赵温不会拒绝这个建议,司徒职在治民,不仅是管理民生经济,更想教化天下,包括皇帝在内,致君尧舜是无数读书人的信仰。
虽然最后大多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此时此刻,他做这样的表态,既是安抚他们失落的心情,也是寻求他们的支持。
这些老臣或许没什么实际的作用,但身份、地位都在,任何一个人站出来,多的能影响一州一郡,少的也能影响一个县,得到他们的支持总比君臣撕逼,互相掣肘好。
伟大领袖教导我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最后的胜利。
感觉到了刘协眼中的疑惑,丁冲得意地一笑。
“圣人有所举动,必上应于天,垂象于地。赤气起于东南,尽于西北,贯紫宫,正应陛下西狩之象。是以臣大胆臆测,此乃陛下有志于西北,除百年之患也。”
刘协还没说话,司空张喜忍不住了。
“丁侍郎,你什么时候也通内学了?这天象也是你能解的?”
丁冲反问道:“以司空之见,又当作何解?”没等张喜说话,他又说道:“总不会是汉之赤火,尽于西北之意吧?”
“我……”张喜哑口无言,心虚地看了刘协一眼,讪讪地退了回去。
刘协心中明镜一般。
十几天前的天象引起了不少恐惧,各种解释都有,悲观的占大多数,乐观的少之又少,只是没人敢当众说,更没人敢当着他的面说。
张喜应该是悲观论的一员,言论很可能和丁冲说的差不多。
这丁冲是个吵架高手,出手又狠又准。
“天意难明,我君臣还是先尽人事吧。”刘协打断了他们的辩论,将话题拉回到目前的事务上。“初战小胜,斩获虽不多,却也是将士们的浴血奋战所得。兴奋之余,难免口不择言,诸君就不必太计较了。丁冲,作新辞的事就交给你,用些心,既要典雅,又要朗朗上口,便于将士们传诵。”
“唯。”丁冲大声应喏。
这时,赵温被请了回来,正好看到这一幕,不由得瞪了丁冲一眼,却没多说什么。
以他的身份,当然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和丁冲在君前争吵。
“陛下,赏罚当明,功虽小,赏必至。立功将士还等着向家人报喜呢,不如先颁布名单?”
刘协深以为然,立刻让董承去安排。
立功的将士们更心急,已经将名单准备妥当,很快就送到刘协的面前。
按照之前的约定,刘协看了一遍名单,接见了几个代表,询问了一些交战的经过,然后颁布赏赐,让他们带着食物,与家人团聚。
消息传出,营中一片欢腾,山呼万岁。
立功的将士带着食物,雄赳赳,气昂昂的赶去与家人团聚。
没立功的将士眼馋地看着他们,暗自发誓,明天再战,一定不能落后。
借着这股劲头,刘协在阵前巡视了一番,还安排了两个儒生去采访参战的将士,听取他们的见闻,写成文章,以备将来著史。
得知自己有机会列入史书,将士们的心情格外激动,但尴尬的事随即出现。
将士中有正式名字的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人别说字了,名都非常随便。什么王伯、张仲、李季之类的一大堆,以动物为名的更是一抓一大把,听得老儒生们直皱眉,觉得手里的笔都脏了。
深夜,刘协接到报告,也是哭笑不得。
之前与将士们接触时,这些名字听起来没什么问题,反而觉得亲近,现在要写入史书,就显出不妥来了。
拿着满是丈八、李季一类名字的文稿,刘协向司徒赵温问计。
“司徒,这可如何是好?”
赵温胸有成竹,抚着胡须,说道:“请陛下颁布一道口谕,即日起,凡是立功将士,可以载入史册者,可由陛下赐名。功劳卓著,比如临阵斩将的,可以赐姓。”
刘协一听,觉得可行。
这可是一个惠而不费的好办法。
“司徒果然经验丰富。”刘协赞道。
赵温嘿嘿一笑。“陛下,这种事,臣很多年前就干过。”
“是吗?”
“臣少年时任职州郡,常与羌、夷、蛮、叟接触。其实大多数蛮夷并非生来野蛮,只是缺少教化。他们很敬重有学问的人,为他们取名拟字,往往是与他们破解隔阂,增加了解的机会。陛下乃万民之主,为他们赐名乃至赐姓,更是无上光荣。”
刘协恍然。
这种事,后世有不少皇帝喜欢干,尤其是唐代。
但他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刚才赵温无意间提及的一句话。
“司徒,这些蛮夷也能教化吗?”刘协故作茫然。
“当然可以。”赵温感慨地摇摇头。“当年文翁治蜀,教化百姓,开益州文脉。如今益州人才济济,皆是文翁教化之功。只是如今的儒生好逸恶劳,连自己的学问都不肯用心,更别说教化蛮夷。蛮夷所在险阻,饮食也不如都市,谁肯去呢。”
“司徒,若是朝廷设立制度,凡太学生能够教化蛮夷,便能在考功时加以优待,会有利于教化吗?”
赵温惊讶地看着刘协,眼珠转了转,试探地问道:“陛下派人教将士子弟读书,是此意否?”
刘协微微颌首。
以赵温的老练,他肯定觉察到了什么,只是一直没说,今天才趁此机会提出。
“司徒以为可行否?”
赵温没有直接回答,他思索了良久。“陛下用意甚好,但兹体事大,还是从长计议为好。自董仲舒上书建太学以来,太学生规模一再增加,最多时至三万人,最后却导致处士横议,酿成党锢之祸。殷鉴不远,不宜仓促。”
虽然被赵温否了,刘协却不觉得失望,反而很满意。
看来并不是没有人看到汉末的问题,也不是他们不想解决问题,只是他们还没找到合适的方法,更没有改革的机会。
连年战乱,君臣争权,的确也不是改革的合适时机。
“那就请司徒斟酌此事。”刘协欠了欠身。“眼下战事紧张,朕要全力以赴,为大汉争取一线生机,教化的事就拜托司徒了。”
赵温神情凝重的拱手还礼。“臣唯陛下马首是瞻,愿为大汉中兴效绵薄之力。”
刘协摆摆手,示意赵温退下。
他知道赵温不会拒绝这个建议,司徒职在治民,不仅是管理民生经济,更想教化天下,包括皇帝在内,致君尧舜是无数读书人的信仰。
虽然最后大多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此时此刻,他做这样的表态,既是安抚他们失落的心情,也是寻求他们的支持。
这些老臣或许没什么实际的作用,但身份、地位都在,任何一个人站出来,多的能影响一州一郡,少的也能影响一个县,得到他们的支持总比君臣撕逼,互相掣肘好。
伟大领袖教导我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