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人阁 > 将门枭虎 > 第八百七十五章 汉王

第八百七十五章 汉王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国号为汉。”吴年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他当然知道,私下很多人称他为燕王、辽东王。那么国号,当然也可以定为燕国、辽国。

    但这两个字眼,吴年都不喜欢。

    燕国在战国七雄之中,与韩国争夺倒数第一。国力太差,不够强横,配不上他。

    至于辽国。

    吴年感觉怪怪的。

    未来如果他登基称帝,死后庙号太祖。

    那不就成了辽国太祖吴年吗?

    不行。

    国号嘛。

    什么都能选。既然他以炎汉起家,那为什么不自称汉王呢?

    随即,吴年又一一回答道:“王后立嫡室柳夫人,子以母为贵。立我嫡长子吴彧为太子。”

    “文武百官的官职、品级,以楚国为基础,略作修改。”

    “功臣元勋,都有大功。以功劳高、低,都赐予爵位、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让刘知行与百官商议,弄好之后,呈给我观看确认即可。”

    “但有一点。我吴年能有今天,刘知行功劳第一。”

    “至于都城。”说到这里,吴年却是犹豫了起来,抬起头来问众人道:“是立在江县好呢?还是立在京城好?”

    崔无双迫不及待的抱拳回答道:“将军。臣以为立在京城好。这里宫室、行宫、衙门一应俱全。朝廷立在京城,会节省很多工夫。”

    “启禀将军。我也认为京城好。高句丽位于大后方,进可攻,退可守。是霸王基业。”

    公孙桑不甘落后,振袖说道。

    “将军。臣以为还是在江县好。辽东人心归附,才是根基之地。”汪由校想了一下后,说道。

    他们的意见,都是吴年反复思考过,而不能下决断的。总之各有各的好。

    不过。吴年知道崔无双的心思并不单纯,是纯粹的想把国都立在家乡。

    “二位呢?”吴年转过头来,看向了李允宠、赵曼成。

    赵曼成说道:“将军,如果进取立在江县。如果守成,就把都城立在京城。”

    “我赞同赵将军的。高句丽沃野千里,霸王基业。但是偏安一隅。如果把京城立在这里,人心就会安逸下来。”

    “相反。如果把都城立在江县。文武就都感觉到了将军的决心。”

    “未来出兵黄龙府、蒙元、楚国也是便利。”

    李允宠点了点头,抱拳行礼道。

    崔无双有些尴尬。

    吴年笑看了一眼二人,点头说道:“好。就把都城立在江县。”

    汪由校见状,便又问道:“那高句丽京城的衙门、王宫、行宫该怎么办?江县又怎么建设?”

    “把辅汉将军改一改,简单的修葺一下就行了。我对于富丽堂皇的王宫,没有太大的兴趣。而且。等未来打下楚都,自然会迁都到楚都去。”吴年摆了摆手,满不在乎道。

    “恕臣直言。王宫是一个国家的脸面。比如说有番邦蛮夷来朝,看到我们宫廷简陋,就会轻视我们。”

    汪由校却是摇了摇头,郑重说道。

    吴年看着他,笑着问道:“是不是刘知行,已经有了腹稿?”

    “将军圣明。”汪由校再次抱拳,然后说道:“刘长史说。既然把都城设置在江县,那高句丽的王宫、行宫就没必要存在。”

    “一。高句丽旧臣睹物思事,恐怕会造成麻烦。”

    “二。留着王宫,需要庞大的维护费用。”

    “刘大人的意思是。可以在江县城北,再建一座内城。把高句丽王宫拆下,整个搬迁过去。”

    “行宫拆下后,也可以在辽东盖行宫。或者建造宗庙,修葺祖坟。”

    “对了,还有各部衙门,也可整体搬迁。”

    吴年听着汪由校的话,不由觉得麻烦。

    在现代有个东西叫房车,可以开车到哪里,就住在哪里。但搬迁王宫、行宫、衙门,可不是坐房车。

    这得耗费多少的民力物力?

    但是仔细一想,吴年又觉得汪由校说的有道理。

    王宫是国家的脸面啊。

    不能搭建个草台班子,让外邦蛮夷笑话。

    勤俭持家是好的,但有的钱不能省。

    “好。一切都依刘知行的意思。”吴年思考许久后,点头说道。

    “是。”汪由校一丝不苟的抱拳应了。

    大概的事情,就是这些了。但是建国不是轻松的事情,其余旁枝末节多的是。

    必须展开了说。

    在展开之前,吴年笑着指了指崔无双,对汪由校、公孙桑说道:“这位崔先生家学渊源。关于登基的事宜、礼节。我主要交代了崔先生。等回去辽东之后,你们再商量商量。”

    “是。”汪由校、公孙桑、崔无双拱手应是道。

    众人一起谈论,时间飞快流逝,又一起吃了晚饭,直到深夜还没有谈妥。没办法。只得明天继续谈。

    吴年让侍卫把公孙桑、汪由校送去馆驿居住。自己则在众人簇拥下,回到了后宫。

    但后宫有两个去处。

    李太后,娥亲、娥娘姐妹。

    吴年想起了白天自己与汪由校的谈话,先派遣了太监去通知李金珠,然后沿着道路,缓步往李金珠的寝宫走去。

    远远的。吴年便看到了盛装打扮的李金珠,率领太监、宫女,在宫门前迎候了。

    吴年笑着摇了摇头。

    堂堂垂帘听政的太后,倒是能屈能伸。

    吴年来到宫门。李金珠一脸喜色的福了福,娇声说道:“将军。洗澡水已经盛好了。请容许妾伺候将军沐浴更衣。”

    “嗯。”吴年嗯了一声,迈开脚步进入了宫门。李金珠仿佛小猫一样,迈着轻盈的步伐,追上来搂住了吴年的胳膊。进入寝宫后,李金珠立刻轻柔的帮吴年宽衣解带,在四名宫女的帮助下,伺候吴年沐浴。

    但是穿着华服,很不方便。她干脆自己也解开了衣裳,只留着白色的贴身小衣,伺候吴年沐浴。

    “将军。有个事情。”李金珠忽然说道。

    吴年微微皱起眉头,再一次想起了自己与汪由校的谈话,心想。

    这个女人不会想干预朝政吧?

    吴年并不想她惹是生非,便明示道:“如果是国事,还是不要开口了。”

    “不是国事。”李金珠嫩脸煞白,连连摇头。

    她哪里敢提国事啊,那不是自寻死路吗?因为惊惧,她深呼吸了几口气等平复下了心情后,越发小心翼翼的说道:“妾有喜了。”

    “嗯?!”吴年的眼睛稍稍睁大了一些,转过头来看向李金珠那平坦纤细的小蛮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