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嘉祐元年,乱成一团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傅九衢回到天水阁,已是更深露重。
辛夷尚未入睡,看他一身冬雪的严寒,手冻得冰冷,连忙掀开帏帐,唤来丫头备水,跟着便要披衣起床。
傅九衢拦住她,“夜里风凉,你快睡。”
辛夷看着他的眼睛,“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傅九衢眼皮抬了抬,俊美的脸上,渐渐浮出一缕凉气。辛夷猜疑地盯住他,好半晌,他才坐在床侧,将密报的事情据实相告。
辛夷一怔,无异于天雷轰顶。
傅九衢声音微低,向她阐明要害。
“朝中异动非常,我得回京一趟。”
辛夷深深呼吸一下。
“你忘了,官家下过旨的,无诏不得回京。”
“我管不了那么多……”傅九衢握住她的双手,神色冷肃,声音冷冽如冰,“眼下京中局势混乱,大理要人,朝臣推诿,官家无法政事。宫中一乱大宋必乱……”
“乱不了。”辛夷平静地倚在床前望着他大胆地道:“等你回京,你舅舅的病只怕已是大好了。”
傅九衢:“你怎会知道?”
辛夷将剧情在脑子里迅速的推演了一遍,记忆告诉她,赵官家这场病到二月就好起来了,后来也没有缠绵病榻,更像是一种身处权利漩涡中的博弈。
但事实真相如何,史书说不清,剧情里更是含糊处理没有定论,故意引人猜想。
毕竟也有人说,赵家这个病是家族遗传,太宗的长子赵元佐和真宗,都有类似的病症。一发病就人事不省,要么胡言乱语,要么语言障碍。相传,在仁宗入殓的当天,刚刚继位的赵宗实也是突然病发,在大殿上狂呼奔跑,如同疯魔……
辛夷对此深感疑惑,但没有亲自诊断,她不敢乱下结论,更不敢在傅九衢面前妄谈天子,只把自己知道的部分,用“史载”的方式讲述给他听。
“如今看来,汴京发生的事件与历史如出一辙,你舅舅出不了事……”
傅九衢听完叹息一声,仍是放不下心,“当真如你所言自然是好。然而,事情瞬息万变,早不是你当初看到的那般样子,我如何敢冒险?”
辛夷坐在被窝里,身子有些发凉。
剧情是剧情,真实是真实,万一赵祯或者赵玉卿出了什么事,傅九衢可能会埋怨自己一辈子。身为人子,母亲尚在京中,她可以想见傅九衢此时是何等的急切。
辛夷瞧他的脸色,“不如先探得虚实再做定夺?”
先稳一手,说不定过两天京里就又有消息传来,赵祯病好了呢?
“卫矛为人稳重,如非紧急,不会那般传话。十一,宫中有巨变发生了。”
傅九衢显然不像辛夷这么乐观。
“我必须回京,明日就走。”
辛夷听他嗓音低沉而坚定,移开目光,点点头,躺回了被窝里,默默无语。
傅九衢洗漱回来,从背后圈住她的腰,轻轻在她耳后吻了吻,没有说话。辛夷缩入他的怀里,待他身子渐暖,又反身过来,环住他的腰。
相拥而抿,你看我,我看你,相对无言。
待天光大亮,辛夷才沉沉睡去。
傅九衢传来属下,在书房里密谈了两个时辰,下午又去一趟衙门安排政务。到晚间,孙怀已然帮他把行李收拾好。一副出行的打扮,劲衣劲裤,衣冠皆素,走到辛夷的面前,满是疚意和温情脉脉。
“十一,生我气吗?”
“知道就好。”
辛夷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蹙,瞪他一眼,又无奈地道:“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不拦你。只是此去汴京,务必照顾好自己,切勿逞强,早去早回!”
傅九衢岂会不知道她担心自己?在她的笑容里,他所有佯装的冷静悉数化为乌有,顾不得下属在侧,展开双臂将小娘子搂入怀里,低头嗅着她发间的幽香,啄吻几下,声音沙哑而无奈。
“我对不住你和羡鱼。但有一言,要你记住:此去汴京,我若是没有回来……”
“嘘!说什么傻话?”辛夷伸手捂住他的嘴巴,一副懒得理他的表情,很是不满,“相信我,京中不会有什么大事,你只需小心潜行,不要让人察觉行踪,引来猜忌就好。”
外放官员无诏不得返京,他这个时候回去很不合适,可辛夷扪心自问,换了自己的亲人有难,大概也顾不得那么多……
“我明白。”傅九衢紧紧搂住她窄细的腰身,指节越扣越紧,舍不得松开半分。
“十一,我愧对于你……”
“别说这些,我们是夫妻。共进退便是,不怕什么。”辛夷轻抚着他的后背,察觉到男人强烈的情绪波动,默了默,又小声补充。
“你此番回京,我还有两件事情要叮嘱你。”
“你说。”傅九衢声音带了几分探究。
因为辛夷太过严肃,严肃到他无法将她说的话当成寻常唠叨。
“第一,五月京中会发洪水,让母亲早做打算。”
“第二、告诉义父,提前搬到高处避祸,即使家中受灾,亦不可去大相国寺避水患……”
“第二点尤其要记好了。”
她双眼灵光烁烁,小脸儿看上去冷峻至极。
傅九衢想说点什么,尚未出口先笑了。
“我要这样说,他们只怕会以为我遇上怪仙,中了邪祟。要找人来作法了……”
辛夷也笑,“那你莫要恐吓他们,只说是得了高人指点。再编点故事,唬住他们听话就好。”
傅九衢轻轻叹气,眸底忧色稍退,眉宇间露出几分淡然来,“哪有什么高人,我只管告诉他们,这是十一的意思,他们自是明白了。”
“万万不可。”辛夷认真道:“这可玩笑不得,九哥定要认真对待。”
傅九衢看着她眼里浮起的急切,握紧她的手。
“明白,你在扬州等我好消息,照顾好自己和羡鱼。”
掌心被他抠紧,传来痒痒的暖意。
辛夷轻轻嗯一声,“我和儿子在扬州等你回来。”
··
傅九衢是凌晨离开的。
天未破晓,风雪甚大,扬州城迎来了入冬以来的极寒天气。傅九衢没有惊动装睡的辛夷,去吻了吻羡鱼,牵着马便出了角门。
随他一同上京的,只有一个程苍。
辛夷是在他离开后才起身的,孩子在小床上躺着,瞪着黑漆漆的双眼,被爹吵醒也没有哭。辛夷看他手舞足蹈的模样,却有些想哭了。
她咬了咬下唇,突然忍不住心下凄色,拼命地追了出去。风雪弥漫在漆黑的天空,那两个男人已然消失在风雪之中。
“九哥……”
辛夷伸手,触到漫天雪花。
“一路平安。”
··
至和三年的正月,注定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月份。
赵祯自从在大殿上发病后,认为这是上天对自己有所不满,这才降下了惩罚,于是改元“嘉祐”。
是以,诏告天下,至和三年作嘉祐元年。
嘉祐意为降福、老天保佑。
自官家发病不上朝,文武大臣挨个到内东门小殿问询官家的病情以及朝中事务。赵祯也不见旁人,只是差了宰相文彦博到跟前,让他来发布赦令。
很快,文彦博发布大赦令。
天下大赦,为官家祈福。
于是,在僵持了数月之后,大理国使臣将高明楼带离汴京。
这个时候,赵官家已然不能处理政事,一应大事皆由两府商议决定,称作“诏令施行”。
由此,朝中一片混乱。
张茂则自杀谢罪不成,曹皇后羞愤难当,为了避嫌,再不去福宁殿。接着便有权知开封府王素夜敲宫门,说有人告发都虞候欲图叛乱,要逮捕审讯。
两位司天官以“上天有灾变”为由,上殿请求两府大臣,让曹皇后共同处理政务,遭两府呵斥。
宰执三人私下商议,在大庆殿为赵官家设醮祈福,尽夜烧香,同时,在大庆殿的西庑里,设置帷帐,供两府休息。
两府留宿在宫中,从未有过先例。得到消息,入内副都知史志聪很不高兴,可是迫于两府压力退步,至此,文彦博、刘沆、富弼三位宰相入住大庆殿主政,统筹大局。辅政大臣五日入内廷问安一次,汇报国事。
然而,这时的赵官家神智不清,甚至不能人言。
后来的历史上这一段只是简要的提及,赵官家和曹皇后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张茂则在其中又充当了什么角色,各抒己见,却无人窥见真相,又成宋史一桩悬案。
但有一点,朝臣心知肚明。
自官家一病,宫中已是风起云涌。官家和圣人失和,争论的焦点仍在“储位”上。一把至高无上的龙椅,各方势力的倾轧,才是这场巨变的根源。
傅九衢回到天水阁,已是更深露重。
辛夷尚未入睡,看他一身冬雪的严寒,手冻得冰冷,连忙掀开帏帐,唤来丫头备水,跟着便要披衣起床。
傅九衢拦住她,“夜里风凉,你快睡。”
辛夷看着他的眼睛,“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傅九衢眼皮抬了抬,俊美的脸上,渐渐浮出一缕凉气。辛夷猜疑地盯住他,好半晌,他才坐在床侧,将密报的事情据实相告。
辛夷一怔,无异于天雷轰顶。
傅九衢声音微低,向她阐明要害。
“朝中异动非常,我得回京一趟。”
辛夷深深呼吸一下。
“你忘了,官家下过旨的,无诏不得回京。”
“我管不了那么多……”傅九衢握住她的双手,神色冷肃,声音冷冽如冰,“眼下京中局势混乱,大理要人,朝臣推诿,官家无法政事。宫中一乱大宋必乱……”
“乱不了。”辛夷平静地倚在床前望着他大胆地道:“等你回京,你舅舅的病只怕已是大好了。”
傅九衢:“你怎会知道?”
辛夷将剧情在脑子里迅速的推演了一遍,记忆告诉她,赵官家这场病到二月就好起来了,后来也没有缠绵病榻,更像是一种身处权利漩涡中的博弈。
但事实真相如何,史书说不清,剧情里更是含糊处理没有定论,故意引人猜想。
毕竟也有人说,赵家这个病是家族遗传,太宗的长子赵元佐和真宗,都有类似的病症。一发病就人事不省,要么胡言乱语,要么语言障碍。相传,在仁宗入殓的当天,刚刚继位的赵宗实也是突然病发,在大殿上狂呼奔跑,如同疯魔……
辛夷对此深感疑惑,但没有亲自诊断,她不敢乱下结论,更不敢在傅九衢面前妄谈天子,只把自己知道的部分,用“史载”的方式讲述给他听。
“如今看来,汴京发生的事件与历史如出一辙,你舅舅出不了事……”
傅九衢听完叹息一声,仍是放不下心,“当真如你所言自然是好。然而,事情瞬息万变,早不是你当初看到的那般样子,我如何敢冒险?”
辛夷坐在被窝里,身子有些发凉。
剧情是剧情,真实是真实,万一赵祯或者赵玉卿出了什么事,傅九衢可能会埋怨自己一辈子。身为人子,母亲尚在京中,她可以想见傅九衢此时是何等的急切。
辛夷瞧他的脸色,“不如先探得虚实再做定夺?”
先稳一手,说不定过两天京里就又有消息传来,赵祯病好了呢?
“卫矛为人稳重,如非紧急,不会那般传话。十一,宫中有巨变发生了。”
傅九衢显然不像辛夷这么乐观。
“我必须回京,明日就走。”
辛夷听他嗓音低沉而坚定,移开目光,点点头,躺回了被窝里,默默无语。
傅九衢洗漱回来,从背后圈住她的腰,轻轻在她耳后吻了吻,没有说话。辛夷缩入他的怀里,待他身子渐暖,又反身过来,环住他的腰。
相拥而抿,你看我,我看你,相对无言。
待天光大亮,辛夷才沉沉睡去。
傅九衢传来属下,在书房里密谈了两个时辰,下午又去一趟衙门安排政务。到晚间,孙怀已然帮他把行李收拾好。一副出行的打扮,劲衣劲裤,衣冠皆素,走到辛夷的面前,满是疚意和温情脉脉。
“十一,生我气吗?”
“知道就好。”
辛夷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蹙,瞪他一眼,又无奈地道:“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不拦你。只是此去汴京,务必照顾好自己,切勿逞强,早去早回!”
傅九衢岂会不知道她担心自己?在她的笑容里,他所有佯装的冷静悉数化为乌有,顾不得下属在侧,展开双臂将小娘子搂入怀里,低头嗅着她发间的幽香,啄吻几下,声音沙哑而无奈。
“我对不住你和羡鱼。但有一言,要你记住:此去汴京,我若是没有回来……”
“嘘!说什么傻话?”辛夷伸手捂住他的嘴巴,一副懒得理他的表情,很是不满,“相信我,京中不会有什么大事,你只需小心潜行,不要让人察觉行踪,引来猜忌就好。”
外放官员无诏不得返京,他这个时候回去很不合适,可辛夷扪心自问,换了自己的亲人有难,大概也顾不得那么多……
“我明白。”傅九衢紧紧搂住她窄细的腰身,指节越扣越紧,舍不得松开半分。
“十一,我愧对于你……”
“别说这些,我们是夫妻。共进退便是,不怕什么。”辛夷轻抚着他的后背,察觉到男人强烈的情绪波动,默了默,又小声补充。
“你此番回京,我还有两件事情要叮嘱你。”
“你说。”傅九衢声音带了几分探究。
因为辛夷太过严肃,严肃到他无法将她说的话当成寻常唠叨。
“第一,五月京中会发洪水,让母亲早做打算。”
“第二、告诉义父,提前搬到高处避祸,即使家中受灾,亦不可去大相国寺避水患……”
“第二点尤其要记好了。”
她双眼灵光烁烁,小脸儿看上去冷峻至极。
傅九衢想说点什么,尚未出口先笑了。
“我要这样说,他们只怕会以为我遇上怪仙,中了邪祟。要找人来作法了……”
辛夷也笑,“那你莫要恐吓他们,只说是得了高人指点。再编点故事,唬住他们听话就好。”
傅九衢轻轻叹气,眸底忧色稍退,眉宇间露出几分淡然来,“哪有什么高人,我只管告诉他们,这是十一的意思,他们自是明白了。”
“万万不可。”辛夷认真道:“这可玩笑不得,九哥定要认真对待。”
傅九衢看着她眼里浮起的急切,握紧她的手。
“明白,你在扬州等我好消息,照顾好自己和羡鱼。”
掌心被他抠紧,传来痒痒的暖意。
辛夷轻轻嗯一声,“我和儿子在扬州等你回来。”
··
傅九衢是凌晨离开的。
天未破晓,风雪甚大,扬州城迎来了入冬以来的极寒天气。傅九衢没有惊动装睡的辛夷,去吻了吻羡鱼,牵着马便出了角门。
随他一同上京的,只有一个程苍。
辛夷是在他离开后才起身的,孩子在小床上躺着,瞪着黑漆漆的双眼,被爹吵醒也没有哭。辛夷看他手舞足蹈的模样,却有些想哭了。
她咬了咬下唇,突然忍不住心下凄色,拼命地追了出去。风雪弥漫在漆黑的天空,那两个男人已然消失在风雪之中。
“九哥……”
辛夷伸手,触到漫天雪花。
“一路平安。”
··
至和三年的正月,注定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月份。
赵祯自从在大殿上发病后,认为这是上天对自己有所不满,这才降下了惩罚,于是改元“嘉祐”。
是以,诏告天下,至和三年作嘉祐元年。
嘉祐意为降福、老天保佑。
自官家发病不上朝,文武大臣挨个到内东门小殿问询官家的病情以及朝中事务。赵祯也不见旁人,只是差了宰相文彦博到跟前,让他来发布赦令。
很快,文彦博发布大赦令。
天下大赦,为官家祈福。
于是,在僵持了数月之后,大理国使臣将高明楼带离汴京。
这个时候,赵官家已然不能处理政事,一应大事皆由两府商议决定,称作“诏令施行”。
由此,朝中一片混乱。
张茂则自杀谢罪不成,曹皇后羞愤难当,为了避嫌,再不去福宁殿。接着便有权知开封府王素夜敲宫门,说有人告发都虞候欲图叛乱,要逮捕审讯。
两位司天官以“上天有灾变”为由,上殿请求两府大臣,让曹皇后共同处理政务,遭两府呵斥。
宰执三人私下商议,在大庆殿为赵官家设醮祈福,尽夜烧香,同时,在大庆殿的西庑里,设置帷帐,供两府休息。
两府留宿在宫中,从未有过先例。得到消息,入内副都知史志聪很不高兴,可是迫于两府压力退步,至此,文彦博、刘沆、富弼三位宰相入住大庆殿主政,统筹大局。辅政大臣五日入内廷问安一次,汇报国事。
然而,这时的赵官家神智不清,甚至不能人言。
后来的历史上这一段只是简要的提及,赵官家和曹皇后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张茂则在其中又充当了什么角色,各抒己见,却无人窥见真相,又成宋史一桩悬案。
但有一点,朝臣心知肚明。
自官家一病,宫中已是风起云涌。官家和圣人失和,争论的焦点仍在“储位”上。一把至高无上的龙椅,各方势力的倾轧,才是这场巨变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