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 第 18 章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郢王妃带着荣晟帝赏赐的珍珠回府,细思量起来与在家逗鸟的丈夫感慨,“若以往,陛下是再不能赞同太后那些话的,为女子者,自当温柔贤淑、贞静自持为要,莫说与外面这样面对面的读书,便是读书也不必看那些史书,只读显德皇后所著《贞烈传》还罢了。”
郢王妃叹口气,“陛下纵心里认同我,眼下也是不能说的。”
听罢宫中之事,郢王顿时也没心情逗鸟了,长叹一声,“可见父皇之远见,妇人干政,便是祸乱之首。”
老夫妻两个感慨郑太后弄权,架空陛下。
殊不知在宫里,荣烺快言快语,吃过午饭,在祖母这里午睡的时候,她现在有自己的院子,也时常中午跟郑太后一起午睡。荣烺就问了,“祖母,郢叔祖母有没有来啊?”
“你这消息倒灵通。”
“不是我消息灵通。玥玥姐说,郢叔祖母在家就说了,要进宫来面谏您,给我们提意见。”
郑太后看她躺在枕头上眼珠灵动,心下有些想笑,故意逗荣烺,“我觉着,你郢叔祖母说的也有理,是该戴个帷帽。”
“什么?!”荣烺翻身坐起来,“那得多闷啊!”她还扯过帐幔往脸上一蒙,跟祖母说,“就这样!气都不透!我都要喘不过气来了!”
“祖母,你可不能答应这个啊!再说,就是戴帷帽,也不该我们戴,让齐师傅戴好了。”
“你这是怎么想出来的,齐尚书是男人,郢王妃说让你们戴帷帽,是担心你们被外男看去相貌。”
“相貌为什么不能看?”
“这就是礼教吧。显德皇后说,女子也要少出门。”
“不出门难道成天闷在家里?我看《蜀山耕种图》上,就有女子在种田。”
“大概是著此书时比较急切,没考虑周全。”
“戴帷帽也是不周全啊,又不是不能见人,干嘛要蒙面?我听阿颜说,现在朱雀大街都有当垆卖酒的女子,生意好的不得了。可见外头也有女子做事。”荣烺把纱帐从脸上移开,很笃定的说,“可见显德皇后的书有些过时了。”
“所以,郢叔祖母的谏言是错的,祖母,您多聪明的人哪,可不能听她的。”
“那我听谁的?”
“谁对听谁的呗。”荣烺带着小孩子的狡猾,反问郑太后,“祖母,您觉着谁说的对。”然后,一双大眼睛期待的望着郑太后,就差没直说,我对,当然得听我的了!
郑太后眼眸弯起,一本正经,“我觉着阿烺说的对。”
“祖母您真是英明!”荣烺对祖母竖起大拇指,“英明极了!”
郑太后听她嘴巴抹蜜似的奉承了一通,还小胖手拍拍床榻,“祖母快躺下,今天祖母你躺里头,我躺外头,祖母您要是渴了,我给您端茶喝。”
郑太后总能被荣烺逗笑,一拍她小脑门儿,“你先躺下吧。原我也没应郢王妃。”
“啊?”荣烺瞪圆了一双猫眼,“原来您逗我哪。”向后咕通一下倒枕头上了,一会儿觉着自己竟然没发觉祖母在逗自己,有点懊恼的揪下枕头边儿,一会儿又笑嘻嘻的趴到郑太后身边说,“我就说嘛,祖母你这么聪明,肯定不能上叔祖母的套。”
自己挺会给自己圆场。
郑太后躺下,荣烺就凑到祖母身边,让祖母抱着自己,她喜欢跟人亲近。
待下午上课,她就把祖母没有答应郢王妃“帷帽建议”的好消息跟大家伙说了。荣烺一幅很懂的样子,“果然叔祖母的话是过时的,现在都没这些讲究了。你们都放心吧,不会叫咱们闷帷帽里听课的。”
荣烺继续自己快乐的学习生涯,尤其她父亲跟祖母很融洽,每天下午哥哥放学,傍晚就都一起在祖母这里用膳。
即便在朝政上,荣晟帝也表现出对郑太后的支持。
几家欢喜几家愁。
欢喜的自不必提,大家乐见两宫和睦。
毕竟,荣晟帝幼年登基,之后十来年,都是郑太后代为执掌朝政,大家对郑太后的执政挺熟悉,也挺适应。
愁的则担忧长此以往,未免牝鸡司晨,君权旁落。
以郢王为代表。
要说先前帷帽事件不过小事,但在江南官员的选任上,明显郑太后用惯的人占了上风。
郢王百思不得其解,荣晟帝为何忽然与郑太后和好了。
与慕僚商议此事时,郢王道,“子晴,你之前还劝我,让陛下向太后服软,如今不必我劝,已是两宫和睦,天下尽知。”
叫子晴的幕僚是位看不出年纪的男子,说看不出年纪是因他鬓发灰白,但望之相貌,肌肤细润,又并不似老者。
子晴斟一盏茶给郢王,“那不更好么。不必王爷相劝,陛下已然悟了。”
“悟了什么?”
“悟了,陛下与娘娘毕竟是至亲母子。倘太后娘娘另有其他子嗣,陛下还需担忧万寿宫别有他意。可万寿宫只陛下一子,母子间呕气是有的,却不干根本大事。与其呕气,不如和好。太后娘娘再霸道,毕竟也是五十上的人了。说句大不敬的话,难道还能活过陛下去。这江山,早晚都是陛下的。”
秋日竹声萧萧。
子晴左手执盏,慢饮一口茶,“这道理虽简单,但真正能明白,能放下帝王的架子,可知陛下也是一等一的明白人。”
郢王不似子女这般洒脱,他眉头紧销,轻轻沉吟,“早晚。早晚。若再过二三十年,这江山还能容陛下说话么?”
“王爷过虑了。只是眼下局势,且先看眼下吧。”子晴道,“咱们识些时务,保存实力,不说旁的,陛下跟太后关系好,起码陛下想保全谁,太后娘娘总会给三分薄面。余下的事,从长计议罢。”
明摆着新政失败,太后一党重新夺权,你这再不识时务,不是上赶着找死么。
“何况,”子晴沉吟片刻,唇角露出一丝笑意,“观陛下所为,陛下英明,更在王爷所言之上。”
起码能这么快能万寿宫和解,这位陛下就不是傻瓜。
不过,谁叫陛下有位彪悍的母亲呢。
郑家非但显赫,郑太后自身才干也非常出众,以至陛下亲政多年都没能完全掌握朝堂。新政失败后,更是一朝回到亲政前。
郢王道,“我总想以《贞烈传》约束万寿宫那位,也好让她自动退出,以全与陛下的母子情义。”
子晴失笑,“王爷,掌凤印的手会退,你何时听说拿玉玺的手会退的?”
“你不晓得,万寿宫那位颇爱读前朝文睿太后列传。文睿太后与前朝武皇帝母子融洽,那是世所周知的啊。”郢王与郑太后相识多年,对郑太后的喜好颇有一点了解,且做过很细致分析的。
前朝辉煌时期绝不逊于今朝,武皇帝更是一神人,他并非文皇帝亲子,而是文皇帝的侄子。文皇帝退位后,武皇帝登基,登基之初便许下承诺,二十年后必还位于文皇帝之孙。之后,果然不婚不嗣,不纳后宫。二十年后,武皇帝依照承诺,正当盛年传位于文皇帝之孙。
正因有此历史事实,没有人怀疑武皇帝当初登基的动机,要是篡位,不说旁的,武皇帝肯定得自己大婚生子啊。
这位文睿太后,便是武皇帝的亲妈,一样才干卓然,一样辅佐朝政。
但,武皇帝与文睿太后是史笔昭昭的模范母子。
子晴先生熟读史书,显然也知文睿太后与武皇帝的典故,他不禁一笑,“王爷,这典故里,退的人可不是文睿太后,退位的是武皇帝。史书记载,武皇帝退位后,文睿太后依旧居宫中,继续辅佐了两代帝王。”
“自始至终,文睿太后从未退过。”子晴清朗的声音传进郢王耳中。
郢王沉默下来,他不见得没想到这些,只是想以文睿太后的美名来约束郑太后罢了。郢王道,“怎样才能让万寿宫退出朝堂?”
“除非天降神雷劈了万寿宫,不然短时间没有任何办法。新政失败,太后一系声势更盛。自林相被诛,陛下年少,太后便代陛下执掌朝政,太后对朝局经营已有二十余年。当年太.祖皇帝、世祖皇帝在位时,毕未有女子干政之事,更遑论太后居万寿宫?万字从来只用于万乘之尊。”
子晴轻轻叹口气,“但这一切都发生了,二十年经营,朝中已由万寿宫掌控。这是事实,不必自欺欺人。陛下现在优势有四:其一,陛下与太后是血脉亲人;其二,皇长子生母不再出于郑氏;其三,陛下比太后年轻;其四,陛下是名正言顺的一国之君。”
“既无雷霆手段可用,便只能用水磨功夫。用母子之情软化万寿宫的心肠,让陛下从旁辅政,请陛下交好太后一党,三五年,七八年,慢慢来,随着太后娘娘的老去,太后一党自然会寻找新的主人。新的主人难道能是旁人吗?即便郑公府,陛下的身体里毕竟流着郑公府的血脉,那是新舅家,何必要疏远呢?”
“只怕介时这朝堂再无你我容身之地了。”
“王爷过虑了。待陛下拨乱反正时,所能用之人,除了似王爷这般自始至终对陛下忠心耿耿的宗亲老臣,还能有谁呢?”子晴牵一牵唇角,似是看破郢王私心,“何况,任何时候,忠于陛下,都是没错的。”
郢王寻思半晌,“这慢功夫做下来,我等可还有能助力陛下之处?”
“有。”子晴顿了顿,“有一个人会非常重要。”
“谁?”
“公主。”
“顺柔?”
“不。是陛下的长女,太后娘娘亲自抚养的那位公主。”子晴道,“这些年,太后娘娘为了执掌朝政,非但移走了太.祖立太后宫仪凤门的训诫碑,更屡番打破礼教规矩,对女子极为宽容。从太后娘娘令齐尚书为公主讲学之事,可见太后娘娘对这位公主非常看重。”
“这样悉心教养,自幼养在身边的孩子,何况又是女孩子,这位公主一定会成为太后娘娘很看重的人。”
“所以,我请王爷关注一下公主。因为公主必然能成为一个能影响万寿宫的人。”
郢王妃带着荣晟帝赏赐的珍珠回府,细思量起来与在家逗鸟的丈夫感慨,“若以往,陛下是再不能赞同太后那些话的,为女子者,自当温柔贤淑、贞静自持为要,莫说与外面这样面对面的读书,便是读书也不必看那些史书,只读显德皇后所著《贞烈传》还罢了。”
郢王妃叹口气,“陛下纵心里认同我,眼下也是不能说的。”
听罢宫中之事,郢王顿时也没心情逗鸟了,长叹一声,“可见父皇之远见,妇人干政,便是祸乱之首。”
老夫妻两个感慨郑太后弄权,架空陛下。
殊不知在宫里,荣烺快言快语,吃过午饭,在祖母这里午睡的时候,她现在有自己的院子,也时常中午跟郑太后一起午睡。荣烺就问了,“祖母,郢叔祖母有没有来啊?”
“你这消息倒灵通。”
“不是我消息灵通。玥玥姐说,郢叔祖母在家就说了,要进宫来面谏您,给我们提意见。”
郑太后看她躺在枕头上眼珠灵动,心下有些想笑,故意逗荣烺,“我觉着,你郢叔祖母说的也有理,是该戴个帷帽。”
“什么?!”荣烺翻身坐起来,“那得多闷啊!”她还扯过帐幔往脸上一蒙,跟祖母说,“就这样!气都不透!我都要喘不过气来了!”
“祖母,你可不能答应这个啊!再说,就是戴帷帽,也不该我们戴,让齐师傅戴好了。”
“你这是怎么想出来的,齐尚书是男人,郢王妃说让你们戴帷帽,是担心你们被外男看去相貌。”
“相貌为什么不能看?”
“这就是礼教吧。显德皇后说,女子也要少出门。”
“不出门难道成天闷在家里?我看《蜀山耕种图》上,就有女子在种田。”
“大概是著此书时比较急切,没考虑周全。”
“戴帷帽也是不周全啊,又不是不能见人,干嘛要蒙面?我听阿颜说,现在朱雀大街都有当垆卖酒的女子,生意好的不得了。可见外头也有女子做事。”荣烺把纱帐从脸上移开,很笃定的说,“可见显德皇后的书有些过时了。”
“所以,郢叔祖母的谏言是错的,祖母,您多聪明的人哪,可不能听她的。”
“那我听谁的?”
“谁对听谁的呗。”荣烺带着小孩子的狡猾,反问郑太后,“祖母,您觉着谁说的对。”然后,一双大眼睛期待的望着郑太后,就差没直说,我对,当然得听我的了!
郑太后眼眸弯起,一本正经,“我觉着阿烺说的对。”
“祖母您真是英明!”荣烺对祖母竖起大拇指,“英明极了!”
郑太后听她嘴巴抹蜜似的奉承了一通,还小胖手拍拍床榻,“祖母快躺下,今天祖母你躺里头,我躺外头,祖母您要是渴了,我给您端茶喝。”
郑太后总能被荣烺逗笑,一拍她小脑门儿,“你先躺下吧。原我也没应郢王妃。”
“啊?”荣烺瞪圆了一双猫眼,“原来您逗我哪。”向后咕通一下倒枕头上了,一会儿觉着自己竟然没发觉祖母在逗自己,有点懊恼的揪下枕头边儿,一会儿又笑嘻嘻的趴到郑太后身边说,“我就说嘛,祖母你这么聪明,肯定不能上叔祖母的套。”
自己挺会给自己圆场。
郑太后躺下,荣烺就凑到祖母身边,让祖母抱着自己,她喜欢跟人亲近。
待下午上课,她就把祖母没有答应郢王妃“帷帽建议”的好消息跟大家伙说了。荣烺一幅很懂的样子,“果然叔祖母的话是过时的,现在都没这些讲究了。你们都放心吧,不会叫咱们闷帷帽里听课的。”
荣烺继续自己快乐的学习生涯,尤其她父亲跟祖母很融洽,每天下午哥哥放学,傍晚就都一起在祖母这里用膳。
即便在朝政上,荣晟帝也表现出对郑太后的支持。
几家欢喜几家愁。
欢喜的自不必提,大家乐见两宫和睦。
毕竟,荣晟帝幼年登基,之后十来年,都是郑太后代为执掌朝政,大家对郑太后的执政挺熟悉,也挺适应。
愁的则担忧长此以往,未免牝鸡司晨,君权旁落。
以郢王为代表。
要说先前帷帽事件不过小事,但在江南官员的选任上,明显郑太后用惯的人占了上风。
郢王百思不得其解,荣晟帝为何忽然与郑太后和好了。
与慕僚商议此事时,郢王道,“子晴,你之前还劝我,让陛下向太后服软,如今不必我劝,已是两宫和睦,天下尽知。”
叫子晴的幕僚是位看不出年纪的男子,说看不出年纪是因他鬓发灰白,但望之相貌,肌肤细润,又并不似老者。
子晴斟一盏茶给郢王,“那不更好么。不必王爷相劝,陛下已然悟了。”
“悟了什么?”
“悟了,陛下与娘娘毕竟是至亲母子。倘太后娘娘另有其他子嗣,陛下还需担忧万寿宫别有他意。可万寿宫只陛下一子,母子间呕气是有的,却不干根本大事。与其呕气,不如和好。太后娘娘再霸道,毕竟也是五十上的人了。说句大不敬的话,难道还能活过陛下去。这江山,早晚都是陛下的。”
秋日竹声萧萧。
子晴左手执盏,慢饮一口茶,“这道理虽简单,但真正能明白,能放下帝王的架子,可知陛下也是一等一的明白人。”
郢王不似子女这般洒脱,他眉头紧销,轻轻沉吟,“早晚。早晚。若再过二三十年,这江山还能容陛下说话么?”
“王爷过虑了。只是眼下局势,且先看眼下吧。”子晴道,“咱们识些时务,保存实力,不说旁的,陛下跟太后关系好,起码陛下想保全谁,太后娘娘总会给三分薄面。余下的事,从长计议罢。”
明摆着新政失败,太后一党重新夺权,你这再不识时务,不是上赶着找死么。
“何况,”子晴沉吟片刻,唇角露出一丝笑意,“观陛下所为,陛下英明,更在王爷所言之上。”
起码能这么快能万寿宫和解,这位陛下就不是傻瓜。
不过,谁叫陛下有位彪悍的母亲呢。
郑家非但显赫,郑太后自身才干也非常出众,以至陛下亲政多年都没能完全掌握朝堂。新政失败后,更是一朝回到亲政前。
郢王道,“我总想以《贞烈传》约束万寿宫那位,也好让她自动退出,以全与陛下的母子情义。”
子晴失笑,“王爷,掌凤印的手会退,你何时听说拿玉玺的手会退的?”
“你不晓得,万寿宫那位颇爱读前朝文睿太后列传。文睿太后与前朝武皇帝母子融洽,那是世所周知的啊。”郢王与郑太后相识多年,对郑太后的喜好颇有一点了解,且做过很细致分析的。
前朝辉煌时期绝不逊于今朝,武皇帝更是一神人,他并非文皇帝亲子,而是文皇帝的侄子。文皇帝退位后,武皇帝登基,登基之初便许下承诺,二十年后必还位于文皇帝之孙。之后,果然不婚不嗣,不纳后宫。二十年后,武皇帝依照承诺,正当盛年传位于文皇帝之孙。
正因有此历史事实,没有人怀疑武皇帝当初登基的动机,要是篡位,不说旁的,武皇帝肯定得自己大婚生子啊。
这位文睿太后,便是武皇帝的亲妈,一样才干卓然,一样辅佐朝政。
但,武皇帝与文睿太后是史笔昭昭的模范母子。
子晴先生熟读史书,显然也知文睿太后与武皇帝的典故,他不禁一笑,“王爷,这典故里,退的人可不是文睿太后,退位的是武皇帝。史书记载,武皇帝退位后,文睿太后依旧居宫中,继续辅佐了两代帝王。”
“自始至终,文睿太后从未退过。”子晴清朗的声音传进郢王耳中。
郢王沉默下来,他不见得没想到这些,只是想以文睿太后的美名来约束郑太后罢了。郢王道,“怎样才能让万寿宫退出朝堂?”
“除非天降神雷劈了万寿宫,不然短时间没有任何办法。新政失败,太后一系声势更盛。自林相被诛,陛下年少,太后便代陛下执掌朝政,太后对朝局经营已有二十余年。当年太.祖皇帝、世祖皇帝在位时,毕未有女子干政之事,更遑论太后居万寿宫?万字从来只用于万乘之尊。”
子晴轻轻叹口气,“但这一切都发生了,二十年经营,朝中已由万寿宫掌控。这是事实,不必自欺欺人。陛下现在优势有四:其一,陛下与太后是血脉亲人;其二,皇长子生母不再出于郑氏;其三,陛下比太后年轻;其四,陛下是名正言顺的一国之君。”
“既无雷霆手段可用,便只能用水磨功夫。用母子之情软化万寿宫的心肠,让陛下从旁辅政,请陛下交好太后一党,三五年,七八年,慢慢来,随着太后娘娘的老去,太后一党自然会寻找新的主人。新的主人难道能是旁人吗?即便郑公府,陛下的身体里毕竟流着郑公府的血脉,那是新舅家,何必要疏远呢?”
“只怕介时这朝堂再无你我容身之地了。”
“王爷过虑了。待陛下拨乱反正时,所能用之人,除了似王爷这般自始至终对陛下忠心耿耿的宗亲老臣,还能有谁呢?”子晴牵一牵唇角,似是看破郢王私心,“何况,任何时候,忠于陛下,都是没错的。”
郢王寻思半晌,“这慢功夫做下来,我等可还有能助力陛下之处?”
“有。”子晴顿了顿,“有一个人会非常重要。”
“谁?”
“公主。”
“顺柔?”
“不。是陛下的长女,太后娘娘亲自抚养的那位公主。”子晴道,“这些年,太后娘娘为了执掌朝政,非但移走了太.祖立太后宫仪凤门的训诫碑,更屡番打破礼教规矩,对女子极为宽容。从太后娘娘令齐尚书为公主讲学之事,可见太后娘娘对这位公主非常看重。”
“这样悉心教养,自幼养在身边的孩子,何况又是女孩子,这位公主一定会成为太后娘娘很看重的人。”
“所以,我请王爷关注一下公主。因为公主必然能成为一个能影响万寿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