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 心态的微妙变化
推荐阅读:原罪救赎、足球皇帝、全能运动员、星际之暴走技师、恶魔囚笼、网游之大盗贼、重生炼气士、怪物猎人OL之猫行天下、王者游侠、网游之三国超级领主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取得完胜的郑锦宏接到了郑勋睿的命令,就地休整一个月的时间,浙江巡抚赵单羽也接到了郑勋睿的命令,配合郑锦宏疏散和安置好投降的军士,投降的军士人数超过了十万,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稍微处理不好就有可能惹下大麻烦,郑勋睿的意见,郑家军吸纳其中的两万到三万人左右,其余人还是按照处理流寇的方式进行,其中一些冥顽不化以及心术不正的兵油子,则押解到淮北去,参与大运河整治的劳作。
同时郑勋睿命令郑勋睿抽调一万郑家军将士,迅速返回南京。
在给郑锦宏和赵单羽下达命令之后,郑勋睿再次做出了一个令众人吃惊的决定,他宣布南京户部右侍郎罗昌洛出任江西巡抚,至于说朝廷任命的江西巡抚,请其回到京城去给皇上和朝廷复命,不管其怎么说,必须要离开江西。
同时郑勋睿命令国子监抽调两百多的培训人员,跟随罗昌洛上任,这些人将出任江西各地的知府、知州和知县等职务。
南京国子监已经培训了上千的读书人,这些人有从各地投奔来的官吏,特别是河南、山西、湖广、四川以及北直隶等地的地方官吏,其中北直隶、山西和与河南等地的大部分地方官吏,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大部分都费尽千辛万苦,来到了南直隶,培训的学员之中,也有部分的进士和举人,而负责在国子监给读书人授课的是徐望华等人。
国子监的培训不仅仅是授课,还要带领培训人员到南直隶各地去参观查看,一方面了解南直隶地方官府如何的处理政务,另外一方面重点了解老百姓的生活,而最重要的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看看各地是如何发展商贸的,如何发展地方经济的。
国子监的培训引发的震动是巨大的,可以说对不少读书人来说。这样的培训颠覆了以前很多的观点和看法,这里面肯定有人不服气。拿出来祖先的规矩进行辩解,更是有人将朱熹的观点搬出来,以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来反对大力发展商贸,要求遵守祖先制定下来的各项规矩,哪怕是放弃发展,甚至连国子监祭酒陈于泰也部分的支持这些观点。
郑勋睿亲自到国子监去授课,同时与诸多的读书人展开了辩论,他提出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一切道理的观点。同时以南直隶等地发展的事实来说明问题,让绝大部分的读书人心服口服,大明的事实的确说明了这一点,为什么北方会大乱,为什么朝廷越来越羸弱,为什么推行新政的南直隶越来越富庶,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过,而且根本不存在什么刁民,地方上异常的平稳,这些事实的确能够说明很多东西。
国子监本是培养读书人的地方。不过南京国子监的职能发生了一些变化,重点是培养官员,而且是培养踏踏实实做事情、接受新政观点的官员。培训合格的官员,陆续的派遣到南直隶、陕西、浙江、山东、湖广和四川等地,以派遣到湖广和四川为主。
国子监集合形形色色的官员、读书人和士大夫,摒弃了以前那种科举考试所谓的师生关系论,严禁结党结社,凡是有此等作为之培训人员,一律开除,永不叙用,哪怕你有着天大的本事和高深的学问。
国子监的培训还重点强调了公开公平和公正的理念。当然这些东西不可能成为授课的主题,郑勋睿想着让公开公平公正的观点贯穿到每一个官吏的脑海之中。甚至是每一个读书人的心目之中,但这是不大可能的事情。社会的发展尚未到那一步。
任命罗昌洛为江西巡抚,当然不可能让罗昌洛带着两百多国子监培训出来的准备上任的官员到江西去,跟随他们一同前往江西的,还有一万郑家军的将士,率领这一万郑家军将士的是郑家军的参将王小二,而王小二也即将出任江西总兵。
有了郑家军的保驾护航,江西各级的官吏根本不敢反抗。
其实郑勋睿不是心血来潮做出这个决定的,江西紧靠着浙江、南直隶和湖广等地,受到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郑勋睿掌控的地方,大幅度的调整官吏的俸禄,让江西的诸多官吏非常的羡慕,同时南直隶等地的富庶,也让江西的官吏好奇,在这些年的时间里面,已经有不少的江西官吏是认同和支持南直隶的做法的。
故而郑勋睿这个时候掌控江西,应该说是水到渠成了。
江西没有多少的驻军,主要以卫所军队为主,军队的战斗力不堪一击,绝非郑家军的对手,其实卫所军队也没有能力应对郑家军,郑家军开进江西的时候,他们只能够乖乖的投降,接受遣散和安置。
郑勋睿给罗昌洛下达的命令也非常的明确,要求罗昌洛在半年的时间之内,必须要稳定江西的局面,在江西全面推进新政,同时郑勋睿要求江西总兵王小二要协助罗昌洛稳定江西的局面,解散江西现有的卫所军队,若是遇见强烈的反抗,必须要毫不留情的予以镇压。
罗昌洛临危受命,在郑勋睿的面前立下了军令状。
罗昌洛是最早跟随郑勋睿的官员,当初郑勋睿出任延安知府的时候,罗昌洛就是绥德州知州,且是延安府所辖州县的少数几个进士之一,这么多年过去,罗昌洛一直都追随郑勋睿做事情,早就全盘接受了郑勋睿的思想和要求。
郑勋睿对罗昌洛同样是非常放心的。
江西巡抚的调整,包括各级官吏的调整,只是在江西境内引发了巨大的波动,在南方没有引起什么关注,甚至连福建和广东等紧邻着江西的省都没有多大的反响,可能到了这个时候,绝大部分的人都看明白了,郑勋睿正在一步步的走向权力的巅峰,那一天迟早都是要到来的,而在南方发生的这一切,不过是为那一天的到来做好的铺垫。
郑勋睿没有仅仅停止在调整江西巡抚和江西府州县官吏的基础之上,他按照徐望华和杨廷枢等人的建议,亲自给福建总兵郑芝龙和黔国公、云南总兵沐天波写去了信函。
之所以亲自写信函,是因为徐望华等人起草的信函,郑勋睿都不是很满意,口气太软了一些,要求也不是特别的明确。
郑勋睿亲自写出来的信函,清晰明了,要求非常的明确,就是告诉郑芝龙和沐天波两人,接下来需要怎么做,若是达不到要求,要么自行离开福建和云南,要么就被郑家军围剿。
郑勋睿提出来的要求,可以说是严苛的,郑芝龙和沐天波必须降服郑家军,自身不能够掌控任何的军队,本人要到南京来,可以出任南京的官员,但不能够回到福建和云南等地,不得与当地有什么接触,包括他们的家人都要跟随来到南京,他们麾下的军队交给郑家军处理等等。
这样的要求,一般人是不可能接受的。
按说郑勋睿也不应该提出来如此过分的要求,不过郑勋睿没有闲心思去和郑芝龙、沐天波等人纠缠了,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慢慢解决问题,若是北方发生了巨变,南方尚未基本稳定下来,那么郑勋睿面临的处境就有些恼火了。
徐望华和杨廷枢等人不是很明白郑勋睿的意思,曾经就如此强硬的书信提出了异议,郑勋睿耐心的给他们解释,主要是分析北方的局势很有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大乱,而南方必须在短时间之内稳定下来,郑家军才有可能真正将大部分的兵力投入到北方去,平定北方的局势,以至于真正的统一大明之天下。
徐望华和杨廷枢勉强接受了郑勋睿的看法,不过他们还是有异议,他们认为南方的南直隶、浙江、山东以及江西等地稳定下来,包括湖广和四川也稳定下来,郑家军就有了足够的依靠,完全可以放心的征伐北方,而不需要整个的南方都稳定下来,郑家军一旦稳定了北方,同样可以抽调兵力,继续来稳定南方,一切的行动都要看失态的紧急程度。
应该说徐望华和杨廷枢的建议是可行的,也是正确的,任何的事情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郑勋睿的做法,有些过于的追求完美了,其心思已经放到了整个的天下,不局限于某一地了,这样会让自身很累,有些事情也不可能做的很好。
经过了数次的讨论和辩论,甚至在淮北主持治理大运河的周延儒也专程回到了南京,参与了这一次的讨论,周延儒同样是支持徐望华和杨廷枢的,认为南方彻底的稳定需要时间,不能够一味的采取强压的态势,郑芝龙和沐天波在地方上经营多年,有着雄厚的基础,完全采取军事进攻的方式,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波动。
郑勋睿最终接受了众人的建议,修改了给郑芝龙和沐天波的书信,他也认识到自身的心急和完美主义了,治理这么大的地方,有些事情的确不能够着急,欲速则不达,这是最为简单的道理,想要南方各地都如同南直隶一样,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几百年之后这种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都无法彻底改变,就不要说现如今了。(未完待续。)
取得完胜的郑锦宏接到了郑勋睿的命令,就地休整一个月的时间,浙江巡抚赵单羽也接到了郑勋睿的命令,配合郑锦宏疏散和安置好投降的军士,投降的军士人数超过了十万,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稍微处理不好就有可能惹下大麻烦,郑勋睿的意见,郑家军吸纳其中的两万到三万人左右,其余人还是按照处理流寇的方式进行,其中一些冥顽不化以及心术不正的兵油子,则押解到淮北去,参与大运河整治的劳作。
同时郑勋睿命令郑勋睿抽调一万郑家军将士,迅速返回南京。
在给郑锦宏和赵单羽下达命令之后,郑勋睿再次做出了一个令众人吃惊的决定,他宣布南京户部右侍郎罗昌洛出任江西巡抚,至于说朝廷任命的江西巡抚,请其回到京城去给皇上和朝廷复命,不管其怎么说,必须要离开江西。
同时郑勋睿命令国子监抽调两百多的培训人员,跟随罗昌洛上任,这些人将出任江西各地的知府、知州和知县等职务。
南京国子监已经培训了上千的读书人,这些人有从各地投奔来的官吏,特别是河南、山西、湖广、四川以及北直隶等地的地方官吏,其中北直隶、山西和与河南等地的大部分地方官吏,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大部分都费尽千辛万苦,来到了南直隶,培训的学员之中,也有部分的进士和举人,而负责在国子监给读书人授课的是徐望华等人。
国子监的培训不仅仅是授课,还要带领培训人员到南直隶各地去参观查看,一方面了解南直隶地方官府如何的处理政务,另外一方面重点了解老百姓的生活,而最重要的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看看各地是如何发展商贸的,如何发展地方经济的。
国子监的培训引发的震动是巨大的,可以说对不少读书人来说。这样的培训颠覆了以前很多的观点和看法,这里面肯定有人不服气。拿出来祖先的规矩进行辩解,更是有人将朱熹的观点搬出来,以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来反对大力发展商贸,要求遵守祖先制定下来的各项规矩,哪怕是放弃发展,甚至连国子监祭酒陈于泰也部分的支持这些观点。
郑勋睿亲自到国子监去授课,同时与诸多的读书人展开了辩论,他提出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一切道理的观点。同时以南直隶等地发展的事实来说明问题,让绝大部分的读书人心服口服,大明的事实的确说明了这一点,为什么北方会大乱,为什么朝廷越来越羸弱,为什么推行新政的南直隶越来越富庶,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过,而且根本不存在什么刁民,地方上异常的平稳,这些事实的确能够说明很多东西。
国子监本是培养读书人的地方。不过南京国子监的职能发生了一些变化,重点是培养官员,而且是培养踏踏实实做事情、接受新政观点的官员。培训合格的官员,陆续的派遣到南直隶、陕西、浙江、山东、湖广和四川等地,以派遣到湖广和四川为主。
国子监集合形形色色的官员、读书人和士大夫,摒弃了以前那种科举考试所谓的师生关系论,严禁结党结社,凡是有此等作为之培训人员,一律开除,永不叙用,哪怕你有着天大的本事和高深的学问。
国子监的培训还重点强调了公开公平和公正的理念。当然这些东西不可能成为授课的主题,郑勋睿想着让公开公平公正的观点贯穿到每一个官吏的脑海之中。甚至是每一个读书人的心目之中,但这是不大可能的事情。社会的发展尚未到那一步。
任命罗昌洛为江西巡抚,当然不可能让罗昌洛带着两百多国子监培训出来的准备上任的官员到江西去,跟随他们一同前往江西的,还有一万郑家军的将士,率领这一万郑家军将士的是郑家军的参将王小二,而王小二也即将出任江西总兵。
有了郑家军的保驾护航,江西各级的官吏根本不敢反抗。
其实郑勋睿不是心血来潮做出这个决定的,江西紧靠着浙江、南直隶和湖广等地,受到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郑勋睿掌控的地方,大幅度的调整官吏的俸禄,让江西的诸多官吏非常的羡慕,同时南直隶等地的富庶,也让江西的官吏好奇,在这些年的时间里面,已经有不少的江西官吏是认同和支持南直隶的做法的。
故而郑勋睿这个时候掌控江西,应该说是水到渠成了。
江西没有多少的驻军,主要以卫所军队为主,军队的战斗力不堪一击,绝非郑家军的对手,其实卫所军队也没有能力应对郑家军,郑家军开进江西的时候,他们只能够乖乖的投降,接受遣散和安置。
郑勋睿给罗昌洛下达的命令也非常的明确,要求罗昌洛在半年的时间之内,必须要稳定江西的局面,在江西全面推进新政,同时郑勋睿要求江西总兵王小二要协助罗昌洛稳定江西的局面,解散江西现有的卫所军队,若是遇见强烈的反抗,必须要毫不留情的予以镇压。
罗昌洛临危受命,在郑勋睿的面前立下了军令状。
罗昌洛是最早跟随郑勋睿的官员,当初郑勋睿出任延安知府的时候,罗昌洛就是绥德州知州,且是延安府所辖州县的少数几个进士之一,这么多年过去,罗昌洛一直都追随郑勋睿做事情,早就全盘接受了郑勋睿的思想和要求。
郑勋睿对罗昌洛同样是非常放心的。
江西巡抚的调整,包括各级官吏的调整,只是在江西境内引发了巨大的波动,在南方没有引起什么关注,甚至连福建和广东等紧邻着江西的省都没有多大的反响,可能到了这个时候,绝大部分的人都看明白了,郑勋睿正在一步步的走向权力的巅峰,那一天迟早都是要到来的,而在南方发生的这一切,不过是为那一天的到来做好的铺垫。
郑勋睿没有仅仅停止在调整江西巡抚和江西府州县官吏的基础之上,他按照徐望华和杨廷枢等人的建议,亲自给福建总兵郑芝龙和黔国公、云南总兵沐天波写去了信函。
之所以亲自写信函,是因为徐望华等人起草的信函,郑勋睿都不是很满意,口气太软了一些,要求也不是特别的明确。
郑勋睿亲自写出来的信函,清晰明了,要求非常的明确,就是告诉郑芝龙和沐天波两人,接下来需要怎么做,若是达不到要求,要么自行离开福建和云南,要么就被郑家军围剿。
郑勋睿提出来的要求,可以说是严苛的,郑芝龙和沐天波必须降服郑家军,自身不能够掌控任何的军队,本人要到南京来,可以出任南京的官员,但不能够回到福建和云南等地,不得与当地有什么接触,包括他们的家人都要跟随来到南京,他们麾下的军队交给郑家军处理等等。
这样的要求,一般人是不可能接受的。
按说郑勋睿也不应该提出来如此过分的要求,不过郑勋睿没有闲心思去和郑芝龙、沐天波等人纠缠了,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慢慢解决问题,若是北方发生了巨变,南方尚未基本稳定下来,那么郑勋睿面临的处境就有些恼火了。
徐望华和杨廷枢等人不是很明白郑勋睿的意思,曾经就如此强硬的书信提出了异议,郑勋睿耐心的给他们解释,主要是分析北方的局势很有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大乱,而南方必须在短时间之内稳定下来,郑家军才有可能真正将大部分的兵力投入到北方去,平定北方的局势,以至于真正的统一大明之天下。
徐望华和杨廷枢勉强接受了郑勋睿的看法,不过他们还是有异议,他们认为南方的南直隶、浙江、山东以及江西等地稳定下来,包括湖广和四川也稳定下来,郑家军就有了足够的依靠,完全可以放心的征伐北方,而不需要整个的南方都稳定下来,郑家军一旦稳定了北方,同样可以抽调兵力,继续来稳定南方,一切的行动都要看失态的紧急程度。
应该说徐望华和杨廷枢的建议是可行的,也是正确的,任何的事情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郑勋睿的做法,有些过于的追求完美了,其心思已经放到了整个的天下,不局限于某一地了,这样会让自身很累,有些事情也不可能做的很好。
经过了数次的讨论和辩论,甚至在淮北主持治理大运河的周延儒也专程回到了南京,参与了这一次的讨论,周延儒同样是支持徐望华和杨廷枢的,认为南方彻底的稳定需要时间,不能够一味的采取强压的态势,郑芝龙和沐天波在地方上经营多年,有着雄厚的基础,完全采取军事进攻的方式,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波动。
郑勋睿最终接受了众人的建议,修改了给郑芝龙和沐天波的书信,他也认识到自身的心急和完美主义了,治理这么大的地方,有些事情的确不能够着急,欲速则不达,这是最为简单的道理,想要南方各地都如同南直隶一样,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几百年之后这种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都无法彻底改变,就不要说现如今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