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皇族子弟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犬夜叉】白月光与朱砂痣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热门推荐:、 、 、 、 、 、 、
“皇家司务院?”
听了李云天的构想后张氏的双目禁不住闪过一道诧异的神色,她还是第一次听到以“皇家”命名的衙门,随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口中连声赞许道,“好,这个名字既大气又贴切,实为不二人选。”
张氏之所以对“皇家司务院”赞不绝口正是因为“皇家”二字,她最为担心的事情就是李云天假借新式学堂之名暗中扩张实力,而“皇家”两字已经明确表明李云天无心执掌新式学堂,而将其交给正统帝处置,这样无疑就打消了她的顾虑。
不仅如此,等到将来与新式学堂有关的产业建立起来后,将归在正统帝的名下,这样一来就增强了皇权,这正是张氏所希望的事情。
金英闻言脸上流露出兴奋的神色,皇家的产业向来归内廷管辖,内廷的实力将为此得以增强。
可很快金英的神情就变得严肃起来,因为他觉得李云天并不是要把那些产业交给内廷,否则也没那么麻烦新成立一个衙门。
“太皇太后,据臣所知各地皇族的人口数自永乐朝以来已经翻倍,朝廷每年为此支出大量的资帑,假以时日人口数还将翻倍,朝廷将为此支付一笔巨大的开销,长此以往对我大明不利。”
见张氏对自己给新衙门所取的名字十分满意,李云天沉吟了一下后说道,“虽太祖皇帝爱惜皇族子弟令其享受朝廷供养,衣食无忧,但臣以为皇族子弟乃天潢贵胄,理应身先士卒为皇上分忧,从长远来看应让皇族子弟参与军政事务为大明效力。”
“另,臣觉得朝廷对各地皇族的供养应有一个限额,据臣所知,有的王爷子嗣超过了百人,子嗣数十人者比比皆是,单从后裔人数上来说已经超过了皇上。”
说着,李云天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担忧的神色,“臣并不是想要非议皇族事务,可臣身为右副都御史有些话不得不说,各地皇族子弟因为有朝廷的俸禄故而生活安逸,不仅无法在大明遇到危难之时出力,对地方上也颇多滋扰。”
张氏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她并不是不满李云天的谏言,而是知道李云天所言已经给那些地方皇族留足了面子,用纸醉金迷和惹是生非来形容各地的皇族更为贴切,在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下皇族子弟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生活可谓糜烂不堪。
朝廷其实已经感受到了各地皇族子弟人口数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压力,那些皇族整天无所事事,除了吃喝玩乐外别无其他,故而妻妾成群,繁衍能力惊人。
由于明太祖禁止皇族子弟从政,因此皇族子弟的衣食住行皆由朝廷供给,这使得各地皇族没有了后顾之忧,自然紧锣密鼓地繁衍后代,反正有朝廷的俸禄养着何不多生几个儿子,美其名为给皇家“开枝散叶”。
朝廷对此也很为难,总不能禁止那些皇族子弟生育吧,故而唯有按照朝廷的定制给那些皇族后裔俸禄。
说起来,由于有的皇族子弟后裔太多,其诸子间竟互不相识,也算是一桩奇闻了。
“太皇太后,太祖皇帝立国之初定下了‘藩屏中央’的国策,臣以为此乃太祖的先见之明,大明危难之时唯有皇族子弟最为忠心。”
见张氏陷入了沉默,李云天知道她认同自己所说之言,于是趁热打铁,不动声色地继续说道,“不过,依臣看来,‘藩屏中央’并不是重用藩王,而是培养皇族子弟的精英,使得其参与大明的军政事务。”
“太皇太后,据臣所知,西夷的皇族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通常只有数个子嗣,虽然人数少但能力卓越,通常在朝廷中担任要职,与朝中贵族和诸臣共掌朝事,使得皇权异常牢固。”
随后,李云天给张氏以西夷诸国的皇族为例进行了说明,“西夷皇族子弟虽然身份尊贵,但在仕途上却没有多少特权,自幼与贵族子弟一同接受教育,通过考核后才能在朝中获取官职,那些贪图享乐的皇族子弟很难获取官职,而没有官职也就没有朝廷的俸禄,完全靠其父辈家中供养。”
“哦?”张氏有些意外地望向了李云天,在她看来那些皇族子弟乃天潢贵胄,朝廷给其俸禄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毕竟给皇族开枝散叶也非常重要,像西夷皇族只有数个子嗣而且其子嗣没有朝廷俸禄,这简直就不可想象。
“太皇太后,依臣之见,朝廷既然已经分封藩王并给予相应赏赐,那么藩王子嗣自然由其自行供养,岂可由朝廷来负担,进而致使地方皇族子嗣繁多,良莠不齐,对大明有百害而无一利。”
李云天向张氏一躬身,郑重其事地说道,“太皇太后,兵法有云,兵贵精而不贵多,大明地方皇族子弟近年来已达数千之巨,倘若照此速度很快就会突破万人,如朝廷悉数予以俸禄将无力承担如此巨额资金,恐怕也违背了太祖皇帝的初衷。“
“故而,臣认为应让皇族子弟从从政,并进入皇家司务院经营皇家产业。”
在张氏的注视下,李云天躬着身子向张氏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在臣看来,皇族子弟虽是天潢贵胄但也是天子的子民,故而他们应当给朝廷效力。另,臣斗胆建议削减皇族子弟在地方上的特权,并减等袭爵,使得其居安思危,切实做到‘藩屏中央’。
“此事牵涉甚广,太过重大,哀家一时间也无法定做。”张氏闻言微微颔首,沉吟了一下后向李云天说道,显得有些犹豫,毕竟这将涉及到大明各地皇族的利益。
“太皇太后,有一句话说的好,遇事不破则不立,依臣看来可交由辅政大臣们去商议由地方藩王自行供养其子嗣一事,然后皇上可下恩旨准许其从政,并进入皇家司务院。”
李云天知道这件事情不好做,不过有些事情必须要改变,否则长此以往将给大明造成极大的麻烦,那些骄奢淫逸、飞扬跋扈的皇族子弟是该到了调教的时候,故而郑重其事地望着张氏说道,“太皇太后,皇上需要能分忧的皇族子弟,不需要沉迷享乐的皇族子弟,望太皇太后三思。”
“忠武王,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实行?”张氏再度点了点头,不得不说李云天关于“藩屏中央”的解释确实很有道理,是一种巩固皇权的有效措施,可以使得那些懒散淫逸皇族子弟振作起来为国效力。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不仅巩固了皇权,而且还采取减等袭爵和消减特权的方式消弱了地方皇族对皇权的威胁,使得地方皇族更加依赖皇上,可谓一举两得。
况且,李云天让辅政大臣们出面收回朝廷对地方皇族的俸禄,而正统帝再对那些地方皇族降下恩旨,如此一来那些地方皇族即便要恨也是恨辅政大臣,对正统帝唯有感恩戴德。
这件事情说起来挺简单,可要真正去实施的话就非常不容易,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太皇太后自然要问李云天行事的方法。
“禀太皇太后,臣近日在都察院看到多封地方官吏举报皇族子弟违法乱纪事宜,觉得可让监察御史前往一查,待掌握真凭实据后再交由辅政大臣们商议。”李云天既然提出了针对皇族的建议,那么自然有解决之法,有条不紊地向张氏答道。
“忠武王,此事哀家就交给你了,如能顺利办成将造福大明江山社稷。”张氏闻言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她现在深刻感受李云天为何深受宣德帝的信赖,相对于别的只会提出问题让宣德帝解决的臣子,李云天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已经找到了稳妥的解决办法。
“臣谨遵懿旨,一定竭力而为。”李云天闻言连忙起身,向张氏躬身说道。
“忠武王请留步。”离开慈宁宫后,李云天低头边走边想着如何布置对付地方皇族子弟事宜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个有些尖细的声音。
“金总管。”李云天听到声音后知道是谁,停下脚步后笑着转身向快步赶过来的金英说道。
“王爷,今日之事多谢王爷施以援手,杂家记在心里了,以后如果有用到杂家的地方王爷尽快开口。”金英来到李云天身旁一躬身,低声道谢,李云天先前在太皇太后面前支持保留除十三布政使司镇守太监以外的镇守中官和镇守太监,这份人情金英以后肯定要还。
“金总管言重了,大家都是给皇上效力,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李云天闻言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丝毫也没有居功的意思,这使得金英不由得对他好感大增,所谓患难见真情,现在内廷所处局势困顿李云天此事加以援助无异于雪中送炭。
“后会有期。”金英并没有跟李云天多聊,随后向李云天一拱手,领着身后的内侍急匆匆离开了,免得与李云天过多接触后召来非议。
李云天自然清楚其中的道理,不动声色地快步向宫门行去,由于临近南下平定倭寇因此现在他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忙得可谓不亦乐乎。R1148
热门推荐:、 、 、 、 、 、 、
“皇家司务院?”
听了李云天的构想后张氏的双目禁不住闪过一道诧异的神色,她还是第一次听到以“皇家”命名的衙门,随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口中连声赞许道,“好,这个名字既大气又贴切,实为不二人选。”
张氏之所以对“皇家司务院”赞不绝口正是因为“皇家”二字,她最为担心的事情就是李云天假借新式学堂之名暗中扩张实力,而“皇家”两字已经明确表明李云天无心执掌新式学堂,而将其交给正统帝处置,这样无疑就打消了她的顾虑。
不仅如此,等到将来与新式学堂有关的产业建立起来后,将归在正统帝的名下,这样一来就增强了皇权,这正是张氏所希望的事情。
金英闻言脸上流露出兴奋的神色,皇家的产业向来归内廷管辖,内廷的实力将为此得以增强。
可很快金英的神情就变得严肃起来,因为他觉得李云天并不是要把那些产业交给内廷,否则也没那么麻烦新成立一个衙门。
“太皇太后,据臣所知各地皇族的人口数自永乐朝以来已经翻倍,朝廷每年为此支出大量的资帑,假以时日人口数还将翻倍,朝廷将为此支付一笔巨大的开销,长此以往对我大明不利。”
见张氏对自己给新衙门所取的名字十分满意,李云天沉吟了一下后说道,“虽太祖皇帝爱惜皇族子弟令其享受朝廷供养,衣食无忧,但臣以为皇族子弟乃天潢贵胄,理应身先士卒为皇上分忧,从长远来看应让皇族子弟参与军政事务为大明效力。”
“另,臣觉得朝廷对各地皇族的供养应有一个限额,据臣所知,有的王爷子嗣超过了百人,子嗣数十人者比比皆是,单从后裔人数上来说已经超过了皇上。”
说着,李云天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担忧的神色,“臣并不是想要非议皇族事务,可臣身为右副都御史有些话不得不说,各地皇族子弟因为有朝廷的俸禄故而生活安逸,不仅无法在大明遇到危难之时出力,对地方上也颇多滋扰。”
张氏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她并不是不满李云天的谏言,而是知道李云天所言已经给那些地方皇族留足了面子,用纸醉金迷和惹是生非来形容各地的皇族更为贴切,在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下皇族子弟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生活可谓糜烂不堪。
朝廷其实已经感受到了各地皇族子弟人口数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压力,那些皇族整天无所事事,除了吃喝玩乐外别无其他,故而妻妾成群,繁衍能力惊人。
由于明太祖禁止皇族子弟从政,因此皇族子弟的衣食住行皆由朝廷供给,这使得各地皇族没有了后顾之忧,自然紧锣密鼓地繁衍后代,反正有朝廷的俸禄养着何不多生几个儿子,美其名为给皇家“开枝散叶”。
朝廷对此也很为难,总不能禁止那些皇族子弟生育吧,故而唯有按照朝廷的定制给那些皇族后裔俸禄。
说起来,由于有的皇族子弟后裔太多,其诸子间竟互不相识,也算是一桩奇闻了。
“太皇太后,太祖皇帝立国之初定下了‘藩屏中央’的国策,臣以为此乃太祖的先见之明,大明危难之时唯有皇族子弟最为忠心。”
见张氏陷入了沉默,李云天知道她认同自己所说之言,于是趁热打铁,不动声色地继续说道,“不过,依臣看来,‘藩屏中央’并不是重用藩王,而是培养皇族子弟的精英,使得其参与大明的军政事务。”
“太皇太后,据臣所知,西夷的皇族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通常只有数个子嗣,虽然人数少但能力卓越,通常在朝廷中担任要职,与朝中贵族和诸臣共掌朝事,使得皇权异常牢固。”
随后,李云天给张氏以西夷诸国的皇族为例进行了说明,“西夷皇族子弟虽然身份尊贵,但在仕途上却没有多少特权,自幼与贵族子弟一同接受教育,通过考核后才能在朝中获取官职,那些贪图享乐的皇族子弟很难获取官职,而没有官职也就没有朝廷的俸禄,完全靠其父辈家中供养。”
“哦?”张氏有些意外地望向了李云天,在她看来那些皇族子弟乃天潢贵胄,朝廷给其俸禄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毕竟给皇族开枝散叶也非常重要,像西夷皇族只有数个子嗣而且其子嗣没有朝廷俸禄,这简直就不可想象。
“太皇太后,依臣之见,朝廷既然已经分封藩王并给予相应赏赐,那么藩王子嗣自然由其自行供养,岂可由朝廷来负担,进而致使地方皇族子嗣繁多,良莠不齐,对大明有百害而无一利。”
李云天向张氏一躬身,郑重其事地说道,“太皇太后,兵法有云,兵贵精而不贵多,大明地方皇族子弟近年来已达数千之巨,倘若照此速度很快就会突破万人,如朝廷悉数予以俸禄将无力承担如此巨额资金,恐怕也违背了太祖皇帝的初衷。“
“故而,臣认为应让皇族子弟从从政,并进入皇家司务院经营皇家产业。”
在张氏的注视下,李云天躬着身子向张氏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在臣看来,皇族子弟虽是天潢贵胄但也是天子的子民,故而他们应当给朝廷效力。另,臣斗胆建议削减皇族子弟在地方上的特权,并减等袭爵,使得其居安思危,切实做到‘藩屏中央’。
“此事牵涉甚广,太过重大,哀家一时间也无法定做。”张氏闻言微微颔首,沉吟了一下后向李云天说道,显得有些犹豫,毕竟这将涉及到大明各地皇族的利益。
“太皇太后,有一句话说的好,遇事不破则不立,依臣看来可交由辅政大臣们去商议由地方藩王自行供养其子嗣一事,然后皇上可下恩旨准许其从政,并进入皇家司务院。”
李云天知道这件事情不好做,不过有些事情必须要改变,否则长此以往将给大明造成极大的麻烦,那些骄奢淫逸、飞扬跋扈的皇族子弟是该到了调教的时候,故而郑重其事地望着张氏说道,“太皇太后,皇上需要能分忧的皇族子弟,不需要沉迷享乐的皇族子弟,望太皇太后三思。”
“忠武王,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实行?”张氏再度点了点头,不得不说李云天关于“藩屏中央”的解释确实很有道理,是一种巩固皇权的有效措施,可以使得那些懒散淫逸皇族子弟振作起来为国效力。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不仅巩固了皇权,而且还采取减等袭爵和消减特权的方式消弱了地方皇族对皇权的威胁,使得地方皇族更加依赖皇上,可谓一举两得。
况且,李云天让辅政大臣们出面收回朝廷对地方皇族的俸禄,而正统帝再对那些地方皇族降下恩旨,如此一来那些地方皇族即便要恨也是恨辅政大臣,对正统帝唯有感恩戴德。
这件事情说起来挺简单,可要真正去实施的话就非常不容易,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太皇太后自然要问李云天行事的方法。
“禀太皇太后,臣近日在都察院看到多封地方官吏举报皇族子弟违法乱纪事宜,觉得可让监察御史前往一查,待掌握真凭实据后再交由辅政大臣们商议。”李云天既然提出了针对皇族的建议,那么自然有解决之法,有条不紊地向张氏答道。
“忠武王,此事哀家就交给你了,如能顺利办成将造福大明江山社稷。”张氏闻言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她现在深刻感受李云天为何深受宣德帝的信赖,相对于别的只会提出问题让宣德帝解决的臣子,李云天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已经找到了稳妥的解决办法。
“臣谨遵懿旨,一定竭力而为。”李云天闻言连忙起身,向张氏躬身说道。
“忠武王请留步。”离开慈宁宫后,李云天低头边走边想着如何布置对付地方皇族子弟事宜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个有些尖细的声音。
“金总管。”李云天听到声音后知道是谁,停下脚步后笑着转身向快步赶过来的金英说道。
“王爷,今日之事多谢王爷施以援手,杂家记在心里了,以后如果有用到杂家的地方王爷尽快开口。”金英来到李云天身旁一躬身,低声道谢,李云天先前在太皇太后面前支持保留除十三布政使司镇守太监以外的镇守中官和镇守太监,这份人情金英以后肯定要还。
“金总管言重了,大家都是给皇上效力,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李云天闻言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丝毫也没有居功的意思,这使得金英不由得对他好感大增,所谓患难见真情,现在内廷所处局势困顿李云天此事加以援助无异于雪中送炭。
“后会有期。”金英并没有跟李云天多聊,随后向李云天一拱手,领着身后的内侍急匆匆离开了,免得与李云天过多接触后召来非议。
李云天自然清楚其中的道理,不动声色地快步向宫门行去,由于临近南下平定倭寇因此现在他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忙得可谓不亦乐乎。R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