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人阁 > 执宰大明 > 第1148章 左都御史

第1148章 左都御史

作者:小黑醉酒(书坊)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犬夜叉】白月光与朱砂痣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知不觉间,正统六年的新年在一派热闹和忙碌的景象中度过,元宵节过后京城各部院衙门重新恢复了日常作息。△,

    李云天上值的第一天首先去了都察院而不是讲武堂,年前的时候他在都察院的官职被正统帝提升了一级,成为了都察院的左都御史,也就是都察院的主官。

    这样一来,李云天就成为了大明朝廷最年轻的部院主官。

    至于讲武堂,虽然李云天统掌着讲武堂的事务,但讲武堂的司堂却不是他,故而他并不是讲武堂官方意义上的主官。

    按照宣德帝留下来的定制,讲武堂的司堂就由皇族的亲王或者郡王担任,但只是挂名而已不负责具体事务,讲武堂的日常运作由总教官处理,总教官相当于讲武堂的二把手。

    其实,李云天觉得他以前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官职挺好,可以专心于讲武堂的事务,如今成为左都御史后意味着他要把工作的重心往都察院偏移。

    之所以这样并不是因为李云天成为了亲王,大明的爵位与官职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分属两个不同的体系。

    虽然李云天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但都察院属于文官体系,因此李云天爵位再高也没用。

    真正使得李云天执掌都察院的除了他在朝廷中的声威外,还跟内廷与文官集团之间的争斗,以及太子太师的加衔有着莫大的关系。

    西域之战前,李云天拥有太子太傅的加衔,已经是都察院里最高的从一品官阶,比都察院左都御史陈智的官阶都要高。

    如今李云天的官阶又升了一级,如果他还是右副都御史的话那么将在官阶上将对陈智形成巨大压力,而且也不合朝廷的礼法。

    尤为重要的是,随着内廷与文官集团内斗的加剧,拥有着监察大权的都察院就显得至关重要,都察院不仅可以查文官同时也能弹劾宦官,还可以督察朝廷的武官,权力巨大。

    说实话,陈智身为左都御史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他的资历在京城各部院的堂官中比较浅,根基也不深,因此不要说威压京城各部院就连都察院内部都无法摆平,故而坐在这个位子上犹如被放在火上烤。

    对于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朝廷各派势力盯得死死的,哪一派想获得这个职位都不容易,势必受到其他势力的阻挠。

    因此,在京城有资格担任左都御史的官员中,李云天是最为合适的一个,不仅地位尊贵而且与各方势力关系都很好。

    况且李云天也是都察院御史出身,对都察院的事务了如指掌,都察院的御史们也对其敬畏有加,故而是此职的不二人选。

    就这样,原本无心左都御史一职的李云天在年前被正统帝升为了左都御史,正式成为京城大部院的主官,有种赶鸭子上架的意味。

    都察院的御史们得知李云天升任了左都御史一职后无不欢欣鼓舞,虽说都察院有督察文武百官之责,但京城各部院之间也存在此消彼长的权力博弈。

    如果左都御史的资历威望不足,无法压制住其他的部院,那么都察院就将被其他部院所压制,御史们在执行公务中也将受到诸多掣肘。

    陈智成为左都御史后,都察院就处于被京城各部院打压的状态,毕竟谁也不想被小小的七品御史压在头上。

    俗话说的好,打狗还要看主人,李云天入主都察院后京城各大部院衙门肯定会给御史们面子,谁也不愿意招惹李云天。

    而且,各大部院的人都清楚,李云天不是那种无事生非之人,不会平白无故地找他们的麻烦,这也使得他们放心许多。

    “参见王爷!”李云天来到都察院时,陈智已经领着都察院的官员在院门处迎接,见到李云天后纷纷躬身行礼。

    这是李云天升任左都御史后第一次来都察院,也算是在都察院的一次履新,故而都察院的御史们自然要恭迎李云天的到来。

    陈智现任职都察院的右都御史,都察院与京城各大部院衙门不同,右职依然有着相应的权力,这与都察院要督察百官需要人手有关。

    明中期开始,朝廷外派的督抚开始加都察院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的加衔,这些加衔没有实权,只是表明级别而已。

    陈智虽然由左都御史变为了右都御史,权力上要稍逊一筹,不过他对此非常满意,有李云天在前面顶着他以为就可以安心做事。

    在众人的簇拥下李云天进了都察院的院子,自从永乐年间调入京城起他就在都察院里任职,转眼已经有十五六年,算的上是都察院资历最为深厚的人,与他同期的御史不是调任各大部院就是外放。

    要知道都察院是大明官员最佳的镀金衙门,故而那些进士出什么的御史肯定不会在都察院里长久待下去,等熬够了资历就会获得升迁,像李云天十五六年来一直待在都察院的情形十分罕见。

    李云天在关西的时候,都察院与京城其他衙门一样也换了一批新鲜的血液,新晋的进士们来都察院历练,这些都察院的菜鸟们望向李云天的眼神中无不充满了崇拜的神色,谁都想城里李云天这样的中流砥柱。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虽然李云天是都察院的老人了,但以前他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都察院的事务有左右都御史和左副都御史打理,他根本就不用操这个心,也没时间理会此事。

    可现在不一样了,李云天成为了都察院的一把手,就要全权负责都察院的事务想要清闲都清闲不了。

    因此,作为都察院的主官,李云天要理顺都察院负责的那些案子,既然他现在主政都察院那么自然要对都察院负责的案子进行清理。

    虽然李云天很少过问都察院的事务,但他知道近些年来,尤其是正统朝以后都察院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积累了不少旧案,这些案子就成为了他主政都察院后的第一把火,很显然他不会让自己手里的事务不清不楚。

    为此李云天下令清查都察院的旧案,并将案子分配给了陈智和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御史督办。

    第二把火,李云天放在了巡按御史上,正统帝登基后由于都察院势弱,导致外派巡按御史的次数也减少,即便是将巡按御史派到地方上也受到了诸多掣肘。

    故而李云天已经请示了正统帝,并得到张氏太皇太后的恩准,准备挑选出合适的御史到大明两京十六省去巡察,其中包括交趾布政使司和蒙古布政使司、辽东布政使司。

    至于第三把火,自然就是例行的两京刷卷,所谓的两京刷卷就是指清查京城各衙门的卷宗,对其进行审计,这是都察院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都察院制约京城各大衙门的重要手段。

    自正统帝登基以来两京刷卷基本上就成为了一个走过场的形式,陈智身为左都御史连辅政大臣都不是,自然也没把硬起腰杆来查京城各大部院衙门的帐了。

    不过李云天不同,虽然宣德帝没有正式任命其为辅政大臣,但谁都知道李云天实际上行使着辅政大臣的权力,而且“权”内阁和军阁事务,这样一来对京城各大部院形成了巨大的威压,即便是吏部也要老老实实地配合。

    李云天的三把火一点,都察院的御史们顿时群情振奋,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说实话,近些年来都察院的这些御史们过得十分憋屈,他们本就是士大夫中的佼佼者,自然希望能有一番作为,而不是碌碌无为地混日子。

    “诸位大人,都察院有着清理军务的职责,然,军中的一些事务涉及到机密事宜,不宜外传。”

    李云天召集陈智和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御史布置下了他的三把火后,郑重其事地告诉了他们一件事情,“故而本王已经启奏了皇上,将在都察院中设立一道专理军中事务,其御史由讲武堂出身的进士担任,归左都御史直辖。”

    所谓的讲武堂出身的进士,指的是进士中有着讲武堂背景的人员,这些人员从讲武堂下辖的院校毕业,然后又考取了进士。

    李云天允许讲武堂下辖院校毕业的学员参加朝廷的科举,在他看来讲武堂下辖的院校只不过是一个给大明培养人才的机构,他不应该阻止学员们追求更好的出路。

    而且,如此一来的话无形中也推动了讲武堂下新式院校在大明的推广,减小士大夫阶层的阻力。

    自从讲武堂下属院校成立以来,参加每届科举的学员越来越多,成为秀才、举人和进士的学员也一届多过一届。

    虽然士大夫们对那些学员参加科举有着颇多微词,但却没有办法阻止,因为那些学员并不是朝廷的武官,自然可以参加科举。

    李云天觉得这些学员是幸运的,大明的科举此时还属于开放性的,并不像中后期那样推崇八股文,故而使得学员们比较容易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

    这样一来,士大夫阶层就等于融入了一批有着新式思想的新鲜血液,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士大夫阶层,李云天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推动他的新学制改革。

    与其跟士大夫阶层拼个你死我活,倒不如采用这种渗透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士大夫阶层对新式学科的偏见和敌意。

    面对李云天的这一手釜底抽薪,京城的那些士大夫们并没有好的办法应对,他们原本以为讲武堂出身的考生会在科举中失利。

    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那些考生在科举中表现得非常出色,思路比一般的考生要敏捷得多,以至于获得功名的人一届科举比一届科举多。

    尤为令士大夫们感到不安的是,现在天下的年轻士子中很多都对讲武堂下辖的各大学院充满了向往,进而在考科举前通常都会先考讲武堂的武举。

    进入讲武堂的各大学院后不仅可以获得学习的机会,而且食宿全免,毕业后不仅能加入讲武堂得到分配工作的机会,还能参加朝廷的文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科举,故而对年轻的士子,尤其是家境贫寒的士子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不过,讲武堂出身的学员也并不是可以无限期的参加文举考试,一旦到了三十岁还没有获得举人的身份,那么讲武堂就禁止其再考,否则将以旷工为名将其从讲武堂开除。

    在李云天看来,一旦超过了三十岁那么将不宜再考科举,他可不希望朝廷里新补充的官员都是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中年人,届时等他们踏入仕途并且在官场上成熟后已经没有精力主政一方。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