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点龙,点睛(祝大家小年快乐)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
一秒记住【钱人阁 www.qianrenge.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姑且不论牛轲廉所找到的线索是否有用,我现在对他可真的是大为佩服。
虽然他没有春亭那般反应敏捷,看起来憨憨傻傻,不过正所谓真人不露相,实际上他远比我等要聪明许多。
我们这一行人中也算藏龙卧虎,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惊才绝艳不似常人,可他居然在春亭之后第二个看破其中真相,看来这守陵人一脉果然非同凡响。
感叹过后,我将目光放到他所伸出的手上,看着他手中的这支笔开始了深思。
从我们对这万象神宫的观察中可以发现,此处似乎千年过去依然无人到访,那这支笔便应该不会是后来者所留。
而若是当时建造万象神宫之人所刻意留下,那这支笔便一定有其特别的用处。
想到这里,我将这支笔取到手中,发现此笔制作精良,隐隐有名家的痕迹。
我们围在一起认真观察,此笔颇为古朴,长锋硬毫,笔毫饱满圆润呈圆锥状,笔管笔套均为大红色却媚而不俗,其上镶有金扣,而在笔身处,有匠人其上认真的描绘出山水纹饰,精妙至极。
只见从笔头处开始,笔身上被人用金线雕刻出一条见首不见尾的神龙,神龙穿梭在云海之间,虽然并不威猛,但是却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在神龙之下,则是波涛汹涌的浪潮与巍峨耸立的礁石,虽然不过是寥寥几笔,却让人眼前一亮,可谓是巧夺天工。
既然是一支笔,那么无论如何都是拿来书写所用,我轻轻取下笔套,发现笔头处毛色光润,隐隐竟有些暗红之色,我将其放到鼻下轻闻,居然有一股朱砂的味道。
神龙、云海、礁石、朱砂……
看到这支笔上并不复杂的图案,让我脑中联想起以前曾偶然看到过的传说,不禁有些吃惊的发出了声音。
“轲廉,这支笔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救贫点龙笔!?”
牛轲廉摇了摇头,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我却出奇的读懂了他的意思。
他的摇头并非否认,而是他自己也不能确定。
沈浪看到我惊讶的样子,从我的手中小心翼翼的接过这支笔,一边观察一边好奇的开口问道。
“川哥,什么是救贫点龙笔?”
我陷入脑海内对这支笔的记忆之中,而弈和见我没有对沈浪回答的意图,便轻轻拍了拍沈浪的肩膀,对他说起了我口中所谓的救贫点龙笔到底是何物。
“所谓救贫是指杨筱松,因为此人用地理风水术行于世间,而所为多使贫者致富,所以当世之人尊称其为救贫先生,后人也因此称其为杨救贫。
点龙是指寻龙点穴,传说中杨救贫是四大堪舆祖师之一,曾有传言说他能够寻龙捉脉,观龙以势察穴以形,这救贫点龙笔,便正是他寻龙点穴所用之物。”
我从脑海的记忆中清醒过来,听见弈和所说轻轻点了点头,他口中说出的内容正是我心中所想。
在传闻之中,杨筱松将这支点龙笔随身携带,每发现一处风水宝地便会用此笔沾满朱砂对其点穴,久而久之这支笔沾染上了华夏地气与龙气,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堪舆至宝。
而若是此笔真的是传说中那一只堪舆至宝,那在这里又会起到什么作用?
难道是让我们拿着这支笔寻龙点穴?
这个念头刚一浮现便被我推翻,这与理不通。
我们目前已经可以确认这里正是万象神宫,而这一层便是代表着宫内的太室之处,这里严格按照太室的布局所建造,只不过是将其布局加以放大,而其他丝毫未改。
所谓太室,便是武则天当初祭祀之地,这一点我们从此处的布置中也可见端倪,而既然是祭祀的地方,那自然不需要在此处寻龙点穴。
那它一定会有别的用途。
我忽然感觉自己遗漏了什么重要的线索,索性坐在地上闭紧双眼,在脑中反复的回忆从进入宫门开始所见到的一幅幅画面,试图从中找到这支笔所暗示的信息,可是一无所获。
就在这时,见到我怪异举动的薛楠狠狠的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她害怕我压力太大精神出现问题,所以担心的开口问道。
“韩川,放松一点,你是不是压力太大有些不太正常,闭上眼睛干什么?”
我苦笑一声,睁开双眼刚要对她解释,却忽然灵光一闪,从她口中的话意外的联想到了一处被我们所忽略的信息。
眼睛?
我的脑海中飞速浮现出这四座大殿的具体布置,尤其是这四座大殿中所供奉的神像,隐隐有了一定的猜测。
而我生怕自己猜测错误,好在我们就在明堂殿之外,我连忙站起身跑进明堂殿中,对着殿内所供奉的神像仔细观察。
明堂殿中供奉的神像乃是祝融,祝融为夏官,亦为火神,神像兽身人面,脚下踏着两条巨龙。
而我的关注点却异常简单,并未理会其他细节,而只关注其中一处。
那便是眼睛。
这祝融的神像古朴大方,威严神圣,可却独有一点美中不足。
这祝融像没有画上双眼。
而这祝融像既然没有画上双眼,那另外三座大殿中的神像或许同样也并未画上眼睛。
若是如此,那这救贫点龙笔便有了用途。
或许这支笔正是暗示我们,让我们用此笔为神像点睛!
点睛一词古已有之,大多用于供奉之物,正所谓万事万物皆有灵性,而供奉之物若不点睛则神魂不具。
关于点睛,其中最为出名的便要属画龙点睛这个故事。
相传张僧繇曾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金龙,这四条金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仿佛随时可以直飞云端,引来无数人前来观看。
可是美中不足,张僧繇所画的这四条龙虽然异常生动,却唯独没有画上眼睛。
张僧繇对围观的人解释说,他若是给龙画上眼睛并不困难,可是画上了眼睛以后,这些龙便会活过来破壁飞走。
围观者并不相信张僧繇的说法,于是张僧繇索性提起笔为其中两条龙进行点睛,随着他的笔落下,顿时天空乌云密布,雷鸣电闪。
在这震慑人心的雷电之中,被点睛的两条金龙挣脱墙壁凌空而起,腾云驾雾飞向天空,而并未点睛的两条龙则依然留在墙壁之上。
这就是画龙点睛的故事。
而我虽然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与假,不过现在我却已经可以确定一些事情。
比如说画龙点睛的故事发生在金陵。
更比如说,这故事是发生在金陵的一座寺庙墙壁之上。
而最为值得深思的,是张僧繇这个人。
因为张僧繇是南北朝时期之人。
或者更准确的说,张僧繇正是梁武帝萧衍时期之人!
金陵、寺庙、梁武帝萧衍……
经过了这么多事情,我早已不相信所谓的什么巧合,我只知道所有的巧合都只能证明一件事情。
那便是我们找对了方向!
姑且不论牛轲廉所找到的线索是否有用,我现在对他可真的是大为佩服。
虽然他没有春亭那般反应敏捷,看起来憨憨傻傻,不过正所谓真人不露相,实际上他远比我等要聪明许多。
我们这一行人中也算藏龙卧虎,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惊才绝艳不似常人,可他居然在春亭之后第二个看破其中真相,看来这守陵人一脉果然非同凡响。
感叹过后,我将目光放到他所伸出的手上,看着他手中的这支笔开始了深思。
从我们对这万象神宫的观察中可以发现,此处似乎千年过去依然无人到访,那这支笔便应该不会是后来者所留。
而若是当时建造万象神宫之人所刻意留下,那这支笔便一定有其特别的用处。
想到这里,我将这支笔取到手中,发现此笔制作精良,隐隐有名家的痕迹。
我们围在一起认真观察,此笔颇为古朴,长锋硬毫,笔毫饱满圆润呈圆锥状,笔管笔套均为大红色却媚而不俗,其上镶有金扣,而在笔身处,有匠人其上认真的描绘出山水纹饰,精妙至极。
只见从笔头处开始,笔身上被人用金线雕刻出一条见首不见尾的神龙,神龙穿梭在云海之间,虽然并不威猛,但是却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在神龙之下,则是波涛汹涌的浪潮与巍峨耸立的礁石,虽然不过是寥寥几笔,却让人眼前一亮,可谓是巧夺天工。
既然是一支笔,那么无论如何都是拿来书写所用,我轻轻取下笔套,发现笔头处毛色光润,隐隐竟有些暗红之色,我将其放到鼻下轻闻,居然有一股朱砂的味道。
神龙、云海、礁石、朱砂……
看到这支笔上并不复杂的图案,让我脑中联想起以前曾偶然看到过的传说,不禁有些吃惊的发出了声音。
“轲廉,这支笔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救贫点龙笔!?”
牛轲廉摇了摇头,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我却出奇的读懂了他的意思。
他的摇头并非否认,而是他自己也不能确定。
沈浪看到我惊讶的样子,从我的手中小心翼翼的接过这支笔,一边观察一边好奇的开口问道。
“川哥,什么是救贫点龙笔?”
我陷入脑海内对这支笔的记忆之中,而弈和见我没有对沈浪回答的意图,便轻轻拍了拍沈浪的肩膀,对他说起了我口中所谓的救贫点龙笔到底是何物。
“所谓救贫是指杨筱松,因为此人用地理风水术行于世间,而所为多使贫者致富,所以当世之人尊称其为救贫先生,后人也因此称其为杨救贫。
点龙是指寻龙点穴,传说中杨救贫是四大堪舆祖师之一,曾有传言说他能够寻龙捉脉,观龙以势察穴以形,这救贫点龙笔,便正是他寻龙点穴所用之物。”
我从脑海的记忆中清醒过来,听见弈和所说轻轻点了点头,他口中说出的内容正是我心中所想。
在传闻之中,杨筱松将这支点龙笔随身携带,每发现一处风水宝地便会用此笔沾满朱砂对其点穴,久而久之这支笔沾染上了华夏地气与龙气,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堪舆至宝。
而若是此笔真的是传说中那一只堪舆至宝,那在这里又会起到什么作用?
难道是让我们拿着这支笔寻龙点穴?
这个念头刚一浮现便被我推翻,这与理不通。
我们目前已经可以确认这里正是万象神宫,而这一层便是代表着宫内的太室之处,这里严格按照太室的布局所建造,只不过是将其布局加以放大,而其他丝毫未改。
所谓太室,便是武则天当初祭祀之地,这一点我们从此处的布置中也可见端倪,而既然是祭祀的地方,那自然不需要在此处寻龙点穴。
那它一定会有别的用途。
我忽然感觉自己遗漏了什么重要的线索,索性坐在地上闭紧双眼,在脑中反复的回忆从进入宫门开始所见到的一幅幅画面,试图从中找到这支笔所暗示的信息,可是一无所获。
就在这时,见到我怪异举动的薛楠狠狠的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她害怕我压力太大精神出现问题,所以担心的开口问道。
“韩川,放松一点,你是不是压力太大有些不太正常,闭上眼睛干什么?”
我苦笑一声,睁开双眼刚要对她解释,却忽然灵光一闪,从她口中的话意外的联想到了一处被我们所忽略的信息。
眼睛?
我的脑海中飞速浮现出这四座大殿的具体布置,尤其是这四座大殿中所供奉的神像,隐隐有了一定的猜测。
而我生怕自己猜测错误,好在我们就在明堂殿之外,我连忙站起身跑进明堂殿中,对着殿内所供奉的神像仔细观察。
明堂殿中供奉的神像乃是祝融,祝融为夏官,亦为火神,神像兽身人面,脚下踏着两条巨龙。
而我的关注点却异常简单,并未理会其他细节,而只关注其中一处。
那便是眼睛。
这祝融的神像古朴大方,威严神圣,可却独有一点美中不足。
这祝融像没有画上双眼。
而这祝融像既然没有画上双眼,那另外三座大殿中的神像或许同样也并未画上眼睛。
若是如此,那这救贫点龙笔便有了用途。
或许这支笔正是暗示我们,让我们用此笔为神像点睛!
点睛一词古已有之,大多用于供奉之物,正所谓万事万物皆有灵性,而供奉之物若不点睛则神魂不具。
关于点睛,其中最为出名的便要属画龙点睛这个故事。
相传张僧繇曾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金龙,这四条金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仿佛随时可以直飞云端,引来无数人前来观看。
可是美中不足,张僧繇所画的这四条龙虽然异常生动,却唯独没有画上眼睛。
张僧繇对围观的人解释说,他若是给龙画上眼睛并不困难,可是画上了眼睛以后,这些龙便会活过来破壁飞走。
围观者并不相信张僧繇的说法,于是张僧繇索性提起笔为其中两条龙进行点睛,随着他的笔落下,顿时天空乌云密布,雷鸣电闪。
在这震慑人心的雷电之中,被点睛的两条金龙挣脱墙壁凌空而起,腾云驾雾飞向天空,而并未点睛的两条龙则依然留在墙壁之上。
这就是画龙点睛的故事。
而我虽然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与假,不过现在我却已经可以确定一些事情。
比如说画龙点睛的故事发生在金陵。
更比如说,这故事是发生在金陵的一座寺庙墙壁之上。
而最为值得深思的,是张僧繇这个人。
因为张僧繇是南北朝时期之人。
或者更准确的说,张僧繇正是梁武帝萧衍时期之人!
金陵、寺庙、梁武帝萧衍……
经过了这么多事情,我早已不相信所谓的什么巧合,我只知道所有的巧合都只能证明一件事情。
那便是我们找对了方向!